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7.70 KB
- 文档页数:1
ERCP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王小刚;唐恭正;刘三刚;张来茂;王秀华【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5(000)032【摘要】目的:探讨ERCP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收治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患者25例,先用ERCP技术取出胆管结石,放置鼻胆引流管或塑料支架引流;术后1~7 d,患者无腹痛、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再行LC。
结果:22例(88%)成功完成ERCP取石术,21例置鼻胆管,1例置塑料支架,2例仅造影诊断,1例因解剖变异插管失败。
22例患者完成LC手术,1例患者行开腹手术,1例患者因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行塑料支架植入术。
无ERCP技术和LC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论:ERCP技术联合LC 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是外科微创术式的可靠、可行的选择。
【总页数】2页(P35-36)【作者】王小刚;唐恭正;刘三刚;张来茂;王秀华【作者单位】622150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622150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622150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622150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622150四川省梓潼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术中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Meta分析[J], 于愿;何秉;董嘉天;高斌;潘杰;柯重伟;王从俊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J], 徐志鹏; 张道建; 郭久冰3.分析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J], 余晓峰4.分析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J], 余晓峰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别联合LCBDE与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J], 邓锋;米凯;刘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应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对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方法抽取74例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37例。
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微创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手术操作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导尿管,术前使用抗生素,患者体位、术者站位及穿刺孔选择基本同lc(四孔法),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16 mm hg。
用电钩在胆囊管上下1 cm处电凝切开胆总管,切开处结石可用分离钳或抓钳直接取出,自剑突下套管或锁骨中线肋缘下套管置入胆道镜,助手或术者用无创伤抓钳轻轻抓住胆道镜头部,将其置入胆总管,遇到结石用取石网篮取出,小结石可以连同胆道镜及取石网篮一并从套管取出,较大结石可以用勺钳或结石收集袋取出。
对两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期间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疗效评价[3]显效:所有结石临床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表现都已恢复正常平稳状态,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转阴;有效:部分临床症状表现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表现基本正常,相关临床检验结果已有部分转阴或开始转阴;无效:所有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实质改善,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得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常规组患者经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结石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5.6%;微创组患者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后结石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6%。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g月第6卷第15期G u i de of C hi n aM e di ci ne,A ug ust2008,V06.N o.15N e urosur g,1996,66(2X201—207.【6】6Fi rl i k K S,K ondz i ol ka D,Lunsf or d LD,et a1.R a di osur ger y 102f or r e cur r ent cr ani a l base can cer an si ng f r o m t he head andneck[J].H ead&N eck。
1996。
18(5X160-166.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4例临床分析黄纪国孙江陵【摘要】目的撂讨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删括约肌切开术(endos copi c sphi nc t er ot ony,E ST)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 peroscopi c c h ol e cyst ec t on 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价值。
方法对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先行EEC P,EST清楚胆管结石后行Lc 手术。
结果24例均顺利完成EST和Lc,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5d出院.结论联合应用EST和LC治疗胆囊和胆总管鲒石症切实可行,该法具有手术成功率高。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关键词】胆囊;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十二指肠镜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C2008)15-0102-02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蚴'oscopi c chol ec yst ect ony,L C)的广泛开展和十二指肠镜技术的成熟,LC与十二指肠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 copi c s phi nct er ot ony,E ST)相结合,为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提供了条件,我院内镜室与外科合作,从2006年8月至今,我们对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 dos copi c r e t r ogr ede chol enyi opencreat ogr aphy.ER C P),成功后行ES T及L C,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4例,女10例,近期有胆绞痛发作史,年龄26~76岁,平均43岁。
LC+LCBDE+P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12-25T15:08:01.3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4期作者:季风存孙焕乐(通讯作者)郎超[导读] 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LC+LCBDE+PS治疗,患者恢复较快,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阳光融和医院普外科山东潍坊 261000)【摘要】目的:探讨LC+LCBDE+P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本院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4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
对照组患者应用ERCP+EST+LC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LC+LCBDE+PS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血量、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LC+LCBDE+PS治疗,患者恢复较快,费用不高,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LC+LCBDE+PS;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114-02胆囊结石在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多数胆囊结石患者都合并胆总管结石。
治疗此病应用常规的手术疗法其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不利于患者机体恢复。
近些年来微创技术适应新技术发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了LC+LCBDE+PS的治疗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本院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
其中观察组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0±2.6)岁;对照组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1.5±3.1)岁。
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
2010-07-09T16:59:29.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6期供稿 作者: 陈琦锐 姜晓玲
[导读] 胆囊切除后,如果超声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则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高,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低。
陈琦锐
姜晓玲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林业局职工医院超声科 黑龙江伊春 152511)
【中图分类号】
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6-0061-02
【摘要】目的
胆囊结石术后胆总管易合并结石。本组病例对4例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在所有病例中无论胆总管扩张与否,检查者
均探查胆总管,寻找有无结石,探讨对于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超声探查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5
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0-89岁,平均59岁。其中胆总管结石1例;所有患者均经内镜取
石。
二、仪器与方法
(1)仪器:应用GE-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75 MHz
(2)方法: 胆总管的超声检查方法,首先患者取仰卧位,切面采用横断面、斜断面,如果显示不清晰,可以变换体位为左侧卧位或
者坐位,同样采用如上
2个切面扫查,必要时局部加压推开肠管以利于胆总管的显示。以胆总管内径6mm为正常参考值,≥7mm即认为扩
张。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330
例患者中,根据胆总管扩张与否将患者分为2组,胆总管有无结石及胆总管扩张情况。
结论
胆囊切除后,如果超声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则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高,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低。本组病
例中胆囊结石例,其中胆总管扩张组
1例,胆总管结石1例,发病率为56.9%;胆总管不扩张组0例,胆总管结石1例,发病率为8.3%。因此
胆总管扩张,下段存在结石可能性大,但是胆总管不扩张,并不等于没有结石。
因此对于胆囊结石术后的患者,无论胆总管扩张与否,均应重视胆总管的超声检查,这样可以减少胆总管结石的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