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9.00 KB
- 文档页数:4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临床治疗分析作者:于洪革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 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20例行传统开腹取石术(传统组),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腹腔镜组40例,传统组20例,将两组病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上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痛苦轻,费用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肝胆管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情较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残留结石或复发率高的特点。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手术方法是开腹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有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等缺点[1]。
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9月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0例行传统开腹取石术,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2.1±9.2)岁,其中有胆绞痛20例,黄疸12例。
均经B超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1.2 治疗方法1.2.1 腹腔镜组 60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进腹后钝性分离胆囊三角,显露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断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暂不剪断,显露、解剖胆囊前壁,细针穿刺确认胆总管后,在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1-2cm长切口,妥善止血,吸出胆汁,从剑突下置入纤维胆道镜,行探查胆管,确定结石部位;首先用取石钳夹出结石,再用取石网篮取出;无法活动的较大结石行机械取石。
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摘要】探究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行胆囊结石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以探查胆总管,寻找有无结石,探讨对于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超声探查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关键词】胆囊;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后,应当进行超声检查以探查有无胆总管结石。
手术后,患者如果出现胆总管扩张,那么其患胆总管结石的概率就会增加,如其没有出现胆总管扩张的情况,那么其患胆结石的概率也相对较小。
因此,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均应进行胆总管超声检查,避免造成对胆总管结石的漏诊。
1 资料与方法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8例,男10例,女18例,男:女=1:1.5,年龄28-78岁,这其中含胆绞痛13例,黄疸病4例,发生寒战高热1例。
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14例,传统组14例。
2 检查方法①仪器:应用ge-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75mhz。
②方法:胆总管的超声检查方法:患者应保持仰卧体位,超声切面取横断面与斜切面。
如果显示的清晰度较差,可以让患者取左侧卧体位或者坐位,在必要情况下对局部器官施力推开肠管,以方便关怀擦胆总管。
胆总管内径的正常值是6mm,若内经长度超过7mm,就可以认定为胆总管扩张。
3 治疗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先以十二指肠镜检查。
将十二指肠的乳头切开,从内镜治疗孔中取出胆总管结石,进而以鼻胆管为引导对胆道进行冲洗或者引流。
行胆总管结石切除手术后,患者如果没有出现发烧或者胰腺炎等并发症,可以在第二天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对传统组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将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以“t”形管行引流操作。
4 结果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均获痊愈。
治疗组中的14例患者,在以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在手术后6-10小时就能够下床行走,手术后第2天就可以进食流食,手术后3-4天即可出院,治疗组的14例患者中只有一例患者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后出现胰腺炎,在进行抑酶、消炎、禁食等针对治疗之后恢复正常,并在治疗后第4天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是胆液中胆固醇、胆盐结晶沉淀形成的硬块。
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不会引起症状,但当结石移动或堵塞胆囊或胆总管时,就会引起胆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微创手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针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案主要有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微创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一、腔镜胆囊切除术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将腔镜插入体腔内,观察患者的胆囊情况,然后利用特殊的器械将胆囊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之一。
1. 优点:(1)创伤小:腔镜手术仅需在体表做3~4个直径为0.5~1.0cm的小切口,术后伤口愈合快,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2)术后恢复快: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一般在术后1~2天就可下床活动,恢复迅速。
(3)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低。
2. 不足之处:(1)适用范围窄:腔镜手术需要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对于一些合并疾病比较多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2)专业技术要求高: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医生具备熟练的腔镜操作技能,手术风险较大。
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案。
该手术是通过内镜技术,将内窥镜插入消化道,穿过乳头括约肌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同时可通过括约肌切开排除结石。
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1)高效彻底: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能够直接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治疗效果较为彻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比较发表时间:2018-10-11T14:12:35.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7期作者:黄林[导读]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摘要: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9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17.28%低,(P<0.05)。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治疗效果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and open surgery on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162 cases of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 patient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2017 year in August,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method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an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 related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perative time(P>0.05);observation group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4.93%,17.28%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aparotomy,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y 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with higher safety.[Key words] cholecystolithiasis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Laparoscopy;choledochoscopy;treatment effect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占胆结石的12%左右,这类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有50%左右的患者会快速产生烦躁以及嗜睡等表现,随后会出现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症状,病情十分危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一般会由于循环衰竭导致死亡,通常出现于1至2天内,或者数小时内[1]。
DOI :10.16662/ki.1674-0742.2016.30.027临床医学 -------------2016 NO.30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谢鸿铭,庄阳辉,王海裳,洪春晓,苏楓华 福建省泉州东南医院普外科,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1月一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 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取石术治疗。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 间和结石清除率,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①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7.5%、95.0%,组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曰研究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②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膈下感染。
研究组有3例(7.5%)患者有并发症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疗效 较好,术后恢复较快,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中图分类号]R 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0742(2016)10(C )-0027-03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Bile Duct StonesX IE H on g -m in g, ZH U A N G Y a n g -h u i, W A N G H ai-tang, H O N G C h un-xiao, S U F en g -h u aD epartm ent of G eneral Surgery, Southeast H ospital, Quanzhou, F ujian, Quanzhou, F u jian Province, 362000 C 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 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 ent of gallbladder stones with bileduct stones. Methods C onvenient selection 80 patients with gallb ladd er stones com plicated with bile duct stones treated b e tw een Jan u ary 2012 to D ecem ber 2015 random ly w 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 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 ere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surgery, w hile laparotom y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am ount of bleeding, operation tim 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im e, feeding tim e and stone clearance rate in the two groups w ere analyzed, besides adverse reactions and com 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at the sam e tim e. Results ①T he stone cleara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w ere 97.5% and 95%, and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two groups. The operation tim 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im e, feeding tim 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② Thecom 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included w ound infection, pulm onary infection,pleural effusion, diaphragm atic infection. T here w ere 3 cases (7.5%) patients with com 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 an th 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0.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surgery in the treatm ent of gallbladder stone com plicated with com m on bile duct stones m akes better clinic effect than la parotom y, fas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less dam age to patien ts, the low incidence of com plications,w hich is m ore secure and reliable.[Key words] L aparoscopic; G allbladder stones ; Bile duct stones[作者简介]谢鸿铭(1980.2-),男,福建泉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对手术步骤、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疗效评价及随访结果以及相关临床病例的分析,对该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
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手术技术和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手术步骤、并发症、恢复情况、疗效评价、临床病例分析、优势、局限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胆汁中胆固醇、胆盐、胆红素和钙等成分不平衡导致。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略有差异,但整体上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据统计,发达国家成年人群中有10%~15%患有胆结石,而在中国则有超过5%的人口患有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指胆总管内形成的结石,通常是由胆囊结石经过胆总管进入胆总管引起的。
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胆总管结石也可独立存在。
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约为10%~15%,是胆道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都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影响。
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需加以重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的手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其微创性、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三种不同术式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针对此类疾病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三种不同术式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进步,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逐渐由传统的开腹手术转变为微创手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术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TCS)以及完全腹腔镜下的胆总管探查术(LCBDE)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LC+LCBDE组、LC+PTCS组和LCBDE组。
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四、三种术式的应用研究1. LC+LCBDE术式LC+LCBDE术式是先将胆囊切除,再通过胆道镜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和取石。
该术式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胆道镜操作技巧。
在统计数据中,该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但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需注意术后胆道镜操作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2. LC+PTCS术式LC+PTCS术式是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再通过经皮肝穿刺的方式取石。
该术式在处理较大的胆总管结石时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可避免胆道镜操作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然而,该术式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3. LCBDE术式LCBDE术式是在腹腔镜下直接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和取石。
该术式适用于胆总管结石较小或数量较少的患者。
该术式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和经验。
五、结果分析通过对三组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 三种术式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存在差异,但均能有效地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本文通过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的原理及技术,探讨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难点,并总结了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研究发现,该联合治疗在疗效上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较少,恢复较快。
个体差异和并发症预防仍需重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优势、不足、并发症、恢复。
1. 引言1.1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合并症状严重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合并症状严重,是胆道疾病中常见的情况之一。
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结石,通常由胆囊内胆固醇过多或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增加引起,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而胆总管结石是指在胆总管内形成的结石,可以造成胆道梗阻,导致黄疸、发热、肝功能异常等严重症状。
当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同时存在时,症状通常更加严重,甚至会引起胆管炎、胆管炎性肝炎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合并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便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是常用治疗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ERCP是常用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合并症状严重,容易引发胆管炎、胆管炎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操作,切除患者的病变胆囊,可以有效解决胆囊结石合并的问题。
而ERCP则是内镜下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胃肠镜将导管引入胆总管,通过X线引导,直接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取石、扩张等治疗操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并征得其同意后,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资料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标签: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类疾病,从过往临床实践分析对比来看,该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有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上关于其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有接近20%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1]。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不同治疗方法的最终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就将以实际病例对比的方式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15±4.12)岁,平均病程(196.41±33.15)个月,所有患者经B超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证实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并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即在开腹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4~5周再行T管造影,如果造影结果显示开腹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后患者胆总管下端通畅,且经过观察未发现有结石残余的情况,则可将T管拔除[2]。
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即对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使用超声刀结扎胆囊动脉后电凝切断,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切开胆总管前腹膜,然后用切开器将胆总管切开并将内部的胆汁吸出,用分离钳夹出胆总管内的结石。
上述操作完成之后,再从患者锁骨中线穿刺孔插入3.7 mm 的胆道镜,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仪器为日本OLYM-PUS CHF-XP20胆道镜,对患
者的胆管进行全面的探查,后由10 mm主操作孔将T管置入腹腔[3],放入胆总管内,在胆总管切口上端采用3-0可吸收缝合线将切口进行缝合处理。
各项操作完成之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胆汁渗漏的情况,如果有则还要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增加缝针的处理,直到无胆汁渗漏为止,此外,还要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反复冲洗,并于肝门处放置一根引流管。
手术完成后8周对观察组行T管造影,经检查若未发现有结石残余的情况,可将T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术中常规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随访结石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系统的治疗及具体数据资料分析,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切口感染率及结石复发率比较
经系统的治疗及具体数据资料分析,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当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研究所涉及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种,两种方法从临床使用效果来看,均有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虽然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差、术中出血量大、患者恢复慢、T管引流时间长的不足[4-5],但是,还需要客观认识到的一点是如果患者有既往胆道手术史,那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就是唯一可选择的手术方式[6-11]。
其次,从研究结果来看,对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该治疗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不足,由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整合分析得出,观察组在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两项指标上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也很好地提示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进程,该方法经过临床试验及文献资料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国锋,吕亚静,林海龙,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66-68.
[2]王行雁,徐智,王立新,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外科微创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6(10):515-517.
[3]谢浩,龙昊,宋正伟,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0):2359-2360,2363.
[4]柳再奎.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4(3):171-173.
[5]王伟.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6]邱永梅,田军,王爱红.微创外科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36-37.
[7]侯宝华,崔鹏,陈盛,等.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887-3889.
[8]王平,王业波,孙勇,等.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三种疗法的远期并发症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3):1836-1837.
[9]梁金荣,沈朝敏,张伟忠.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12(4):189-190.
[10]尹小军,张荣春,王向平,等.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4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5):496-498.
[11] F?rster S,Klar mon bile duct stones.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J].Der Chirurg;Zeitschrift für alle Gebiete der operativen Medizen,2008,79(9):88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