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395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101)
- 格式:doc
- 大小:390.00 KB
- 文档页数:7
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XXX从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班级:车辆工程是否外聘:否职称:副教授题目名称: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离合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007年以前,我国汽车产量、保有量和出口市场需求的扩张等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连续8年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汽车离合器产量突破1000万套。
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到2010年,我国离合器的总销量额达到84亿元。
目前国产离合器已经能够全面覆盖国内各个车型产品并具有足够的研发、制造和供货能力,干摩擦式离合器仍将是“十一五”期间汽车动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部件。
在技术目标方面,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指标要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要掌握AT、LTD、DCT和DMF等关键技术,在离合器及其电子操控系统的集成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建立离合器的综合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建立模拟工况和实车试验标准,形成更为完善的离合器产品评价体系。
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已经成为国内各大整车厂竞相研发的技术。
2008年11月,XXX与XXX签署投资生产双离合器的合作协议后,2009年的5月,合资工厂按计划在大连开工。
2009年6月,被冠名为“领先一号”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样品在XXX诞生。
此外,XXX、XXX等主机厂也在实施双离合器项目。
双质量飞轮作为先进的离合器未来发展技术,它的产业化一直是国内企业翘首企盼的盛事。
据我们了解,XXX为XXX等开发的双质量飞轮,在几经延期之后,有望在2010年6月实现生产化。
同时,与2008年相比,国内采用双质量飞轮的车型也明显增多,XXX的威麟V5、XXX的旗胜CUV、XXX的欢动、福田汽车的欧马可康明斯(轻卡)、XXX的陆风8X、XXX的福克斯等,都采用了双质量飞轮。
国内自主品牌采用双质量飞轮的车型扩大,为国产的双质量飞轮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乘用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毕业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乘用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第一章绪论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通过了解乘用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乘用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从动盘总成、压盘和膜片弹簧的结构,掌握从动盘总成、压盘和膜片弹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从而深入的了解离合器。
学会如何查找文献资料、相关书藉,培养学生动手设计项目、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单独设计课题和项目的方法,设计出满足整车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乘用车离合器,为以后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或工作中设计其它项目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设计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经历的步骤和方法,以及身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和所应当完成的工作,为即将进入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论文选题的背景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其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稳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汽车传动系的设计对汽车的动力学和燃油经济性有着重大影响,而离合器又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
车辆离合器膜片弹簧的设计与优化摘要: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的重要部件,是由弹簧钢板冲压而成,形状呈碟形。
膜片弹簧结构紧凑且具有非线性特性,高速性能好,工作稳定,踏板操作轻便,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通过对膜片弹簧建立数学模型,特别通过引入加权系数同时对两个目标函数进行比例调节,并用MATLAB编程来优化设计参数。
通过举例,结果证明在压紧力稳定性,分离力及结构尺寸上优化结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膜片弹簧;优化设计;MATLAB1.引言1.1离合器膜片弹簧弹性特性的数学表达式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重要的压紧组件,结构比较复杂,内孔圆周表面上有均布的长径向槽,槽根为较大的长圆形或矩形窗孔,这部分称为分离指;从窗孔底部至弹簧外圆周的部分像一个无底宽边碟子,其截面为呈锥形,称之为碟簧。
膜片弹簧的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膜片弹簧结构示意图图1-2 膜片弹簧结构主要参数、膜片弹簧主要结构参数如图2所示。
R是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半径。
R1r分别是压盘加载点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H是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的内截锥高1度。
膜片弹簧在自由、压紧和分离状态下的变形如图1-3所示。
图1-3 膜片弹簧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变形 膜片弹簧大端的压紧力F 1与大端变形量1λ之间的关系为:()()()⎥⎦⎤⎢⎣⎡+⎪⎪⎭⎫ ⎝⎛--⋅-⎪⎪⎭⎫ ⎝⎛--⋅-⋅-⋅-=21111112112112/ln 16E F h r R r R H r R r R H r R r R h λλμλπ(1) 式中,r 为自由状态碟簧部分小端半径(mm);h 为膜片弹簧钢板厚度(mm)。
显然,膜片弹簧大端的压紧力F 1与大端变形量1λ的函数关系为非线性关系。
由式(1)可以看出膜片弹簧大端的压紧力F 1分别为R 、r 、H 、h 、R 1、r 1等参数有关,故膜片弹簧弹性特性较一般螺旋弹簧要复杂得多。
以某国产小轿车离合器为例,离合器主要性能结构参数为:最大摩擦力矩为700N ·m 。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桑塔纳2000MT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学科部:理工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081学号: 7012908022学生姓名:徐子芬起讫日期: 2012.2.13—2012.5.4指导教师:高伟职称:讲师学科部主任:审核日期:一、课题的依据及意义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57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从1999年汽车市场进入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成长发展期。
由1999年的183.2万辆的市场规模成长为2009年的1364.5万辆,10年来汽车的平均增长率超过20%。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下,全球汽车市场严重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2008年仍保持6.8%的增长率,2009年更保持了46.15%的高增长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在全球地位已跃入产量和销量均为第一位。
中国汽车市场地位已由1999年世界产量排名第9位跃升为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的第3位,市场销量连续三年连续第2位,2009年成为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的都是第一的局面[1]。
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连续第二年全球第一。
我国汽车产量基数已经达到千万辆规模,由于汽车离合器的需求规模和整车产量关系密切,因此我国汽车离合器产品市场增长迅速,2010年我国离合器总销量额将达84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其中,盖总成2800万件,从动盘总成5700万件,液力变矩器100万套以上[2]。
目前全国有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约1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只有30多家,主要有:长春一东、湖北三环、杭州西湖、杭州奇碟、桂林福达、东传苏汽配、上海萨克斯、南京法雷奥、重庆爱思帝、珠海华奥、宁波宏协等。
近几年,受国内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的影响,汽车离合器产量获得快速增长,12家企业离合器总成年产量突破862万套,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配套市场为主[3]。
题目: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姓名: 陈瑞杰学号: 200724248学院: 汽车与交通班级: 07级车辆工程2班指导老师:郭世永目录一.摘要…………………………………………………………………………………………二.整体参数及结构设计方案…………………………………………………………………三.结构设计……………………………………………………………………………………1. 膜片弹簧的设计…………………………………………………………………………2. 从动盘数及干湿式选取…………………………………………………………………3. 压盘的驱动方式…………………………………………………………………………4. 离合器分离装置的设计…………………………………………………………………5.离合器壳的设计……………………………………………………………………………6.离合器的通风散热措施……………………………………………………………………四.基本参数设计……………………………………………………………………………1. 从动盘……………………………………………………………………………………2. 压盘………………………………………………………………………………………3. 分离轴承…………………………………………………………………………………4. 扭转减震器………………………………………………………………………………5膜片弹簧……………………………………………………………………………………五.参考文献…………………………………………………………………………………六.设计心得…………………………………………………………………………………一.摘要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课程设计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班级: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汽车离合器是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连接装置,起连接或断开动力的作用。
离合器类型有多种,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膜片弹簧离合器,这种离合器是目前汽车上应用最多的一类离合器。
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原理,结构和设计知识,用所给的基本设计参数进行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绘制主要的零部件图纸,写出内容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一、基本设计参数:1.发动机型号: TJ370Q2.发动机最大扭矩: 58.8/3200 Nm/(r/min)3.传动系统传动比: 1挡:3.966主减速比:5.1254.驱动轮类型与规格:5.00-12-8PR 145/70SR125.汽车总质量: 1429KG二、设计内容及步骤1、离合器主要参数的确定(1)根据基本设计参数确定离合器主要参数:①后备系数;②单位压力;③摩擦片内外径D、d和厚度b;④摩擦因素f、摩擦面数Z等。
(2)摩擦片尺寸校核与材料选择。
2、扭转减震器的设计(1)确定扭转减震器结构(2)确定扭转减震器主要参数(3)确定减震弹簧尺寸3、从动盘总成设计(1)从动片设计(2)从动盘毂设计(3)确定从动盘摩擦材料4、离合器盖总成的设计(1)选择压盘内外径、厚度及材料,并进行校核(2)离合器盖设计(3)支撑环设计5、膜片弹簧的设计(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选择(2)膜片弹簧强度计算三、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包括: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
(2)正文主要体现:进行各零部件的参数选择与计算时的理论依据、计算步骤及对计算结果合理性的阐述。
(3)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用A4纸打印或撰写,要求排版整洁合理,字迹工整,图文并貌。
2、设计图纸(1)零件图纸包括: 磨擦片、从动片、从动盘毂、压盘、膜片弹簧图(2)离合器总成结构装配图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等完整。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与分析第一章离合器概述1.1离合器的简介: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同被称为机械传动中的三大器。
它们涉及到了机械行业的各个领域。
广泛用于矿山、冶金、航空、兵器、水电、化工、轻纺和交通运输各部门。
离合器是一种可以通过各种操作方式,在机器运行过程中,根据工作的需要使两轴分离或结合的装置。
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
离合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而存在。
它实际上是一种依靠其主、从动件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机构,见图1-1离合器工作原理图图1-1离合器工作原理图1—飞轮;2—从动盘;3—离合器踏板;4—压紧弹簧;5—变速器第一轴;6—从动盘毂1.2汽车离合器的主要的功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起步前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发动机与变速箱是刚性连接的,一旦挂上档,汽车将由于突然接上动力突然前冲,不但会造成机件的损伤,而且驱动力也不足以克服汽车前冲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而熄火。
如果在起步时利用离合器暂时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然后离合器逐渐接合,由于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之间存在着滑动磨擦的现象,可以使离合器传出的扭矩由零逐渐增大,而汽车的驱动力也逐渐增大,从而让汽车平稳地起步。
2.便于换档: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换用不同的变速箱档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
如果没有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那么变速箱中啮合的传动力齿轮会因载荷没有卸除,其啮合齿面间的压力很大而难于分开。
另一对待啮合齿轮会因二者圆周速度不等而难于啮合。
即使强行进入啮合也会产生很大的齿端冲击,容易损坏机件。
利用离合器使发动机和变速箱暂时分离后进行换档,则原来啮合的一对齿轮因载荷卸除,啮合面间的压力大大减小,就容易分开。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分析摘要: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的重要部件,是由弹簧钢板冲压而成,形状呈碟形。
膜片弹簧结构紧凑且具有非线性特性,高速性能好,工作稳定,踏板操作轻便,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通过对膜片弹簧建立数学模型,特别通过引入加权系数同时对两个目标函数进行比例调节,并用MATLAB编程来优化设计参数。
通过举例,结果证明在压紧力稳定性,分离力及结构尺寸上优化结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膜片弹簧;优化设计;MATLABAbstract: The diaphragm spr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clutch, stamping by spring steel, in shape of a dish. Diaphragm spring has a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 compact, and its high-speed performance is good, stable, lightweight pedal operation, and is so widely used.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diaphragm spring, in particula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weighting coefficients while the two objective function proportional be controled, and use matlab programming to optimize the design parameters. By means of example, the results of the stability of clamping force, s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size optimization are better. Keywords: diaphragm spring;optimitional design;MATLAB1.引言1.1膜片弹簧的结构膜片弹簧实质上是一种用薄弹簧钢板制成的带有锥度的碟形弹簧。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4-17班从事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副教授专业题目名称中型载货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1、研究现状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接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
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
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震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噪声和动载荷。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改进,乘用车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具有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震器,能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
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2、目的、依据和意义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Q1537693694离合器看似结构简单,但是其结构的发展却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融合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才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其设计理论也从传统的机械、力学领域,深入到热、电、材料、控制等众多领域。
目前,离合器的发展也面临着用新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的问题。
我国的车辆工业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对落后,虽然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但是对传统技术的消化掌握还有一段距离。
本文立足于国内,以最常用的中型载货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为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国离合器的自主开发能力及产品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摘要:用来切断和传递汽车传动系统关键装置的汽车离合器,它作为汽车传动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汽车的整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虽然膜片弹簧离合器也是一种普通的汽车离合器,但它与其它的汽车离合器相比,具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点。
关键词: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优化设计1 前言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舒适性和动力性是汽车生产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件的离合器,对汽车的生产者和汽车购买者必须考虑的汽车的三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
2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特点设计产品需要很多种类的信息,不仅包括使用产品必需的几何实体信息,同时还包括使用工程的分析、生产制造、检测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
因而,产品模型的创建是将与关于产品的多种信息一同编辑到一个统一的模型中。
这些被同时涵盖的信息包括产品的几何模型的信息、文件导入的信息、有限的网格划分、制造、检测以及加工信息;还包括产品的制造信息、检测流程的信息和计划信息等。
这个统一的模型是一个覆盖了相当宽广的领域的产品,它具有其自身的自适应性,这种自适应性主要表现为将几个不同却有关联的组成部分进行有机的结合,用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工程的应用。
传统的汽车离合器使用的离合器是由周置旋转弹簧所构成的,由于它设计上被其推式结构的限制,使它对于现今汽车离合器扭转传递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
而为了让汽车的驾驶员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更省力,以拉式结构创造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与之相比显然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因而这种拉式的膜片弹簧离合器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重型卡车中。
它具有以下优点:2.1膜片弹簧具有其它用来制造离合器的材料不可比拟的特点,即它的非线性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保证摩擦片有一个大致不变的磨损范围内的弹簧压力,同时,与圆柱螺旋弹簧在分离时压力升高相反,膜片弹簧在分离时弹簧压力会降低,这就相当于降低了离合器的踏板力。
2.2近年来,传动片式结构成为最广泛采用的压盘驱动方式,它具有许多对于汽车离合器的制造来说十分优良的特性,如:它在传动时没噪声、相当高的效率和定心精确度以及其良好的平衡性等。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系(部):机械工程系 2011年3月30日(学生填表)课题名称汽车离合器的设计学生姓名孙方方专业班级机制B09021229课题类型应用型指导教师赵海军职称讲师课题来源生产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汽车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而产生的,但是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把它理解为单纯的“行”的手段。
因为“汽车化”改变了当代世界的面貌,它已经成为当代物质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及文明形态的一种代表。
人类社会及人民生活的“汽车化”,大大地扩大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范围,扩大并加速了地区间、国际间的交往,成倍地提高了人们外出办事的效率,极大地加速了人们的活动节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与人类的快速进步,开创了现代“汽车社会”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来说,人们要求它有自重轻、行使速度高、加速性能好、使用于各种路面上甚至无路地区行驶及机动灵活等特点。
为了满足汽车各种行使的需求,在汽车上要需要有一套复杂的传动系统。
现代汽车上最常用的是机械式传动系统,它是由发动机以及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和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如半轴)等部件组成。
其中离合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而存在的。
它在传动系统中起着传扭、分离传动、减振和过载保护多重功用,其品质攸关汽车的性能,对于使用工况复杂、超载严重的中国汽车更是如此。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和功率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果正逐步地向拉式结果发展,传统的操作形式正向自动操作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适应高转速,增加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作,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现代汽车工业具有世界性,是开发型的综合工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我国自1953年创建第一汽车制造厂至今,已有130多家汽车制造厂,700多家汽车改装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院:专业年级: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二O** 年四月十六日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1、本课题的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近些年,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以2006年为例,据南方都市报2007年3月6日报道2006年我国汽车行业盈利增长超200亿!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再度呈现较快发展态势。
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00万辆,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
产销与上年相比增速明显加快。
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791.02亿元,同比增长34.52%,增幅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水平(16.60%)17.92个百分点,增长额为972.91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556.16亿元,同比增长29.20%,增长额为3516.17亿元;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5215.16亿元,同比增长2..47%,增长额为3279.24亿元。
([4])以上数据可以说明中国汽车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面临发展就面临竞争,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有了很强的危机意识,怎么才能让自己企业的产品在严峻的市场上站住脚已经成为了现在汽车零部件企业领导人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据统计,在轿车的2000余件零件中,冲压件占40%以上。
包括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和中小型冲压件。
可见,冲压件在汽车零件中位置的重要性,汽车冲压件的质量取决于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冲压模具。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膜片弹簧是汽车上离合器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可以说离合器的质量取决于膜片弹簧的质量。
离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
主要作用:1)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2)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3)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4)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1.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此次设计通过把离合器设计系统化,保证离合器在满足1.保证汽车起步平稳,2.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等基本功用。
同时,让离合器在所有行驶条件下,都具备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
其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减少同步器磨损。
具备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能力,保证工作温度不过高,增长使用寿命。
具备减震缓冲和降低噪音能力。
保证操宗轻便准确的性能,减轻驾驶员疲劳。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
使得离合器的结构简单化,小质量。
为汽车提供比现有离合器更安全可靠,结构更简单,操作更舒适的离合器。
2.毕业设计方案选型目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操纵机构等四部分组成。
2.1从动盘数的选择2.1.1单片离合(见表1 )表1 单片离合器如右图所示:单片离合器只有一个从动盘,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采用轴向有弹性的从动盘可保证接合平顺。
2.1.2双片离合器(见表2)表2 双片离合器如右图所示,双片离合器的摩擦面是单片离合器的两倍,其传递转矩的能力较大;接合更为平顺和柔和;在传递相同转矩的情况下,径向尺寸较小,踏板力较小;中间压盘通风散热性差,容易引起摩擦片过热,加快其磨损甚至烧坏;分离行程较大,不易彻底分离,因此,在设计时在结构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轴向尺寸大,结构复杂;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较大。
这种结构一般用在传递转矩且径向尺寸受到限制的场合。
2.1.3多片离合器(见表3)表3 多片离合器特点及图形如右图所示,多片离合器多为湿式,具有接合更加平顺、柔和,摩擦表面温度较低,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但分离行程大,分离不彻底,轴向尺寸和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大,主要在总质量大于14t的商用车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换挡机构中。
膜片弹簧离合器毕业设计摘要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分离发动机传来的动力,以使变速箱顺利挂挡或换挡;柔顺地接合动力,保证车辆平稳起步;超负荷时离合器打滑以保护零件免受损坏。
根据传递动力的方式,离合器分为摩擦式和液力式两种,目前摩擦式应用比较广泛。
摩擦式离合器,根据从动盘的数目,可分为单片式、双片式和多片式3种;根据加压方式,可分为常接合式和非常接合式两种;根据其作用原理,还有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之分。
双作用离合器是汽车及拖拉机的部件之一,它是由安装在一起的两个不同功能的离合器:即将动力传给驱动轮的主离合器和将动力传给动力输出轴的副离合器。
单片离合器和双片离合器的优缺点对比:单片摩擦离合器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双片和多片式离合器接合虽较平顺,但分离不彻底、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大、中间压盘散热不良,结构复杂、成本高。
故双片离合器一般只应用在径向尺寸受限或采用单片时摩擦转矩不够的场合。
关键词:单片离合器,双片离合器 ,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式离合器变速箱Diaphragm spring clutch graduation designABSTRACTAutomotiv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modern life transportation. The main function of tractor clutch is the driving force came from the engine, so that the transmission of gearbox shift smoothly ; flexibility and joint force to ensure a smooth start of vehicles; overloaded when the clutch slipping to protect components from damage.According to convey the driving force, friction clutch is divided into two-and-hydraulic,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friction applications. Friction clutch, according to the number-driven, can be divided into single-and double-and multi-chip three kinds; under pressure, can be divided into joint-and often very junction of the two, according to its principle role , Single-and dual-role of the sub-type role.Double-action clutch of motor vehicles and tractors is one of the components, it is installed with a clutch two different functions: to be the main force driving wheel transmission clutch a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power output shaft of the clutch.Single and double-clutch clutc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pared: Friction clutch single moment of inertia has driven some small amount of heat is good, simple structure, the adjustment convenient, compact size, the advantages of complete separation, while dual-and multi-chip clutch engagement Although more smoothly, Zhang is not completely isolated from the Portion moment of inertia, the middle-pressure cooling bad, structural complexity and high cost. Therefore, double-clutch is generally limited size of the radial or friction torque when using single-chip not enough occasions.KEY WORDS:Friction clutch single ,Double-clutch friction ,Friction clutch Hydraulic clutch ,Gearbox目录前言 (1)第1章汽车离合器整体描述 (2)1.1 离合器的概述 (2)1.1.1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 (2)1.1.2 离合器的功用及分类 (2)1.1.3 离合器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2)第2章离合器结构方案分析 (4)2.1摩擦离合器的组成 (4)2.2 从动盘的选择 (5)2.3 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5)2.4 压盘的驱动形式 (6)2.5 离合器的通风散热 (7)2.6 设计方案的确定 (7)2.6.1 离合器结构图 (7)2.6.2 离合器工作原理和构造示意图 (8)第3章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0)3.1 后备系数 (10)3.2摩擦因数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t (10)3.3 单位压力 (11)3.4 摩擦片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校核 (12)3.4.1 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h (12)3.4.2 摩擦力的平均作用半径 (13)3.4.3 摩擦片压紧力的计算 (13)3.4.4 摩擦片的校核 (14)第4章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 (15)4.1 从动盘总成设计 (15)4.2 离合器盖总成设计 (16)4.2.1 离合器盖设计 (16)4.2.2 压盘设计 (17)4.3 扭转减震器的设计 (19)4.3.1 扭转减震器的概述 (19)4.3.2 扭转减震器的概述 (20)4.3.3减震弹簧的计算 (21)4.4 膜片弹簧设计 (23)4.4.1 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 (23)4.4.2 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24)4.4.3 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 (25)4.4.4 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 (26)第5章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27)5.1操纵机构的要求 (27)5.2. 操纵机构结构形式选择 (27)5.3操纵系统结构设计 (27)5.4操纵机构设计计算 (28)5.4.1操纵力传动比的计算 (28)5.4.2 操纵机构踏板行程 (29)5.4.3 操纵力的校核 (30)结论 (32)谢辞 (33)参考文献 (34)外文资料翻译 (35)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液压技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汽车传动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乘用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方案(DOC 43页)乘用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第一章绪论1.1 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通过了解乘用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乘用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从动盘总成、压盘和膜片弹簧的结构,掌握从动盘总成、压盘和膜片弹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从而深入的了解离合器。
学会如何查找文献资料、相关书藉,培养学生动手设计项目、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单独设计课题和项目的方法,设计出满足整车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乘用车离合器,为以后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或工作中设计其它项目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设计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经历的步骤和方法,以及身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和所应当完成的工作,为即将进入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于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1.2 论文选题的背景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其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稳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汽车传动系的设计对汽车的动力学和燃油经济性有着重大影响,而离合器又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
在离合器设计中,合理地选择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不仅保证了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转矩,还使其有足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尺寸和参数的选择(摩擦片外径D、离合器后备系数β和单位压力p)及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Φ395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 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题目背景 膜片弹簧离合器相对于螺旋弹簧离合器有着一系列的优点:膜片弹簧的非线性特性使在摩擦片整个磨损过程中保证压盘受到压紧力基本保持不变,保证离合器工作性能更稳定;膜片弹簧的分离指起到分离杠杆的作用,这样,省去了多组分离杠杆装置,零件数目减少,质量也减轻;在满足相同压紧力的情况下,膜片弹簧的轴向尺寸较螺旋弹簧小,在有限的空间内便于布置,使离合器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膜片弹簧是圆形旋转对称零件,平衡性好,在高速时,其压紧力降低很少。并且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膜片弹簧离合器越来越广泛运用在现在汽车中。 1.2研究意义 针对原离合器传递扭矩不足、离合器烧片等问题,设计新的离合器产品,具有新的结构特点,并对该离合器的传递扭矩、温升、滑磨功、踏板力进行校核。与原产品相比,使其具有后备系数大、传递扭矩大等优点,更能满足重型车的需要。本课题的意义在于采用先进的优化软件对膜片弹簧离合器进行优化设计,由于优化设计是产品定量精确设计的核心基础 ,因此本文的工作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为了满足需要,上世纪80年代,几个厂家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膜片弹簧设计与制造技术。这些企业为今后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技术与资金的有限,缺乏长期高额投资的能力,形式不容乐观,与国外先进产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生产规模方面,制造工艺和装备的制约,我国的生产规模与国外先进厂家相差甚远。 在技术水平方面,虽然国内各主要离合器厂家先后从国外引进生产技术,但由于引进产品品种比较窄,产品比较落后。同时在技术消化、技术积蓄、技术发展等方面未作大的人力,物力投入,缺乏独立自主开发能力,不能形成系列化产品。而国外各厂家不仅产品品种多,从160mm到430mm有几千种产品,而且深度上不断突破,如复合整体双飞轮及紧凑离合器系统、液力变矩器、电子控制离合器系统等均已商业化。 在生产管理方面,由于国内离合器厂家大多数起点比较低,观念又未及时更新,生产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行政指令阶段,生产与销售市场脱节,盲目生产,生产线上紊乱无序,而国外大多推广精益生产方式,实行倒拉式生产,生产线始终保持均衡有序地流动。 在产品质量方面,由于我国基础工业相对比较落后,原材料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同时由于各厂家生产纲领小,高效、高精度设备采用较少,如多工位压力机,高速精密冲床及热处理,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量刃具精度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使我国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主机厂技术要求,而国外厂家仍在不断制定更严格标准来促进各 厂家产品质量的提高。 因此,国内离合器发展还有好一段长路要走,有待我们做出更大的贡献。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2.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思路 2.1.1主要内容 在计算中,首先确定摩擦片外径尺寸,然后根据该尺寸对其他部件总成进行了计算和设计。通过计算校核摩擦片外径尺寸,计算选择出其他部件的外形尺寸,再对其进行校核,确定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设计包括对从动盘总成的设计校核,对压盘的设计校核,对离合器盖的设计校核及离合器盖的设计校核和优化。具体设计计算了摩擦片、扭转减振器、膜片弹簧、压盘、离合器盖、传动片等多个部件总成。 2.1.2主要思路 主要分析了了膜片弹簧离合器,对膜片弹簧离合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原理和组成,及其特性。通过详细的推导过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叙述了离合器的发展现状,和它的工作原理,在此过程中,经过对比结合,初步确定了合适的离合器结构形式,选取了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并且带有扭转减振器,为后面的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2.2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根据离合器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在保证零件强度刚度和寿命的前提条件下,膜片弹簧进行设计。在对膜片弹簧离合器主要思路是: (1)对现在离合器的结构和设计状况做简要介绍; (2)介绍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主要优点; (3)重点对膜片弹簧离合器现状进行分析,对膜片弹簧离合器进行优化设计。 2.2.1设计 Φ395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采用膜片弹簧离合器,使用DB的结构形式,压盘和从动盘的外径增大至395,内径增大至230,压紧力增大至17500±1000N。 1)离合器盖:所以在离合器盖的设计时,我们使用了另一种方案(如图1),改用长螺钉将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上。考虑到离合器安装面距飞轮面有一距离,故取消原定位销的定位方式,在离合器盖外圆车一止口,采用止口定位,从而保证了安装精度。另外,395DB离合器盖膜片铆钉部分设计了凸起鼓包结构,不断使强度有所加强,也有利于离合器在高速旋转时的散热。
图1 Φ395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 1.限位挂罩 2.离合器盖 3.膜片弹簧 4.支承盘 5.离合器压盘
2)压盘:压盘设计了通风槽结构,也有利于离合器散热。压盘的外圆增大到 Φ395,使得压盘的质量有所增加,有利于降低压盘起步时的温升。压盘的材料采用HT250,并增加了合金元素,提高了耐磨性。压盘加工时,采用以车代磨的加工方式,并将压盘大面加工成凹锥面,保证了在工作时压盘温度升高使压盘接合面成一平面。
图2 Φ395从动盘总成
1.摩擦片2.减震弹簧3.盘芯4.盘套5.钢片 6.欲减震弹簧7.波形片8.减震盘 3)膜片弹簧:膜片弹簧采用双锥度设计方案,使结构更为紧凑。膜片弹簧指端采用弧形指结构,便于分离指端更好地与平分离轴承接合。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对从 动盘总成的冲击也相应增大,从动盘总成拟采用带预减振机构的方案。(如图2)从动盘动力的传递方向为:(飞轮,压盘)→摩擦片→钢片→减振弹簧→减振盘→盘套→预减振弹簧→盘芯→(一轴输出)。由于预减振弹簧的刚度远远小于主减振弹簧的刚度,所以在发动机怠速的时候,主减振弹簧不起作用,仅预减振弹簧起作用,对发动机微小的扭矩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从动盘总成的摩擦片采用无石棉摩擦材料,利于环保。闰土机械外文翻译成品某宝dian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3.1重点及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膜片弹簧离合器工作原理,完成设计内容及其装配图。 3.2前期已开展工作 前期已开展的工作:查阅各种学术文献,期刊杂志,科技报纸等资料深入了解本课题内容的具体工作状况,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1)1—3周:调研并收集资料; (2)4—6周:确定设计方案和整体结构特点; (3)7—11周:完成结构设计计算; (4)12—15周:完成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5)16-18周:完成论文撰写,准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陈国定,吴立言.机械设计[J].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 室.2011.5(4):352-357 [2]侯书林,朱海. 机械制造基础(上册)─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B].2011.4(7):98-110 [3]林世裕主编. 膜片弹簧与碟形弹簧离合器的设计与制造[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4]刘惟信主编. 机械最优化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4 [5]刘朝儒,彭福,荫高政一主编. 机械制图[M]. 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6]杨坤怡主编. 制造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 [7]阎春利,张希栋. 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3 [8]李林,刘惟信. 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2000.5 [9]肖文颖,许海华. 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 公路与汽运,2007.4 [10]程汉应. 离合器摩擦片数量选择及其参数优化设计[J]. 汽车工程,2001.7 [11]浦定真.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设计与研究[J]. 汽车技术,2006.6 [12]严正峰,盛学斌. Φ395膜片弹簧离合器校核设计[J]. 汽车设计,2003.11 [13]钱云峰,殷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 [14]林世裕主编. 膜片弹簧与碟形弹簧离合器的设计与制造[M]. 东北大学,2005.6 [15]司传胜.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12 [16]刘红欣. 膜片弹簧应力分布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J]. 力学与实践,2003,3 [17]张卫波. 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智能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1 [18] Liu Weixin,Ge Ping,Li Wei.Optimal Design Torsional Dampers in Automobile Clutch.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D of Machinery.1991,Sept:16~20, [19] Li WeiLiu,Weixin.New Methods to Raise Accuracy for Road Unevenness Measurement. in:Ahmadian M ,ed.Advanced Automotive Technologies.1993,(12):65~70 [20] Ahern,Kathy,Manathunga,Catherine. clutch-Starting Stalled Research Students.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04,(22) :23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