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综合探究八《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4
综合探究八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课程标准: 1—4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并学会使用它们。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教学难点:学会使用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学会计算基本的历史时段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在公元2000年1月1日临近之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广大公众、民间组织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2000年不是21世纪的开始。
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师:这种认识上的分歧至今存在,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探寻湖州的历史去学习时间和纪年,看是否能解开心中的疑惑。
二、讲授新课(一)走进时间出示材料:湖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
秦王政置乌程县。
项羽自立于今湖州西楚霸王城中心建“项王城”,刘邦灭项羽归属汉军,封刘濞为吴王时为刘濞领地;吴王刘濞七国之乱平定后归属于汉。
后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
问:从上面这段文字中你能了解到关于湖州的哪些信息?出示材料:湖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乌程县。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于今湖州西楚霸王城中心建“项王城”。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灭项羽归属汉军,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封刘濞为吴王时为刘濞领地;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吴王刘濞七国之乱平定后归属于汉。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为湖州设立之始。
问:加了时间后,这段材料传达的信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总结:由上可见,在解读历史史实的时候,如果历史材料中没有时间,我们对历史的解读就有可能不明确甚至出现错误。
所以,对于历史来讲,有时候,时间是不可或缺的。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和文明生活的关系,形成渴求知识,树立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意识。
2.感受大众传媒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并且理性地对待大众传媒。
3.理解艺术和文明生活的关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形
成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审美追求。
5.理解人们在思想行为方面的差异,懂得与人分享文明成果,建立良好的社会关
系。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杰作,被安放在巴黎罗丹墓前。
它刻画了一个强健有力的男子汉,正在深刻地思考,好像要打开人生的奥秘,寻求解答。
整个雕像缩成一团,仿佛不仅是用脑袋思考,而且在用每块肌肉、每条神经思考,体现出一种巨大的内在精神力量。
罗丹在这个作品里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激愤与不满,注入了为真理而求索
的希望。
人类不仅不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在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
文明而健康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内容,懂得并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方式,理解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发现美、欣赏美的精神追求,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提高生命的质量,是本单元的教学核心。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探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教案引言长度和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的概念。
无论是购物时购买衣服,还是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我们都需要对长度和时间进行测量和计算。
因此,教育学界广泛认为,探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探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的教案,并探讨该教案的特点、应用及优势。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包括计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精度等方面的知识。
为此,我们将采用实践探究的方法来开展教学。
针对受众,我们建议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
二、教学步骤本教案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测量的探讨和成果总结和评价。
1.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精度。
以长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常见的长度计量单位,如厘米、米和千米等,让学生了解各种计量单位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之后,教师可以提供测量工具,如尺子和卷尺等,让学生熟悉不同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师应该讲解测量时的误差,引导学生了解测量精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实践测量的探讨在讲完理论知识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测量的探讨。
这个环节可以在教室内或者校园外进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安排。
学生可以分为小组进行探讨,每个小组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制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工具,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以长度测量为例,学生可以选择测量教室或者操场的长度,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误差。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注意测量环境的影响,并及时纠正错误。
3.成果总结和评价在实践测量的探讨过后,学生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报告或者实验记录。
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差,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反馈和评价。
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探讨在实际生活中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应用方法和意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第八单元综合探究八《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优秀版)word资料第八单元综合探究八《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1-4-3熟知表示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事件。
解读:使用特定的词汇,是表述说明和辨识事件的要求,也是形成时序概念的要求。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公元纪年、干支纪年、朝代、国号、年代、时代、世纪等表示时间的特定词汇,学会表述说明和辨识事件,初步形成时序概念。
2.教材结构体系:(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表示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中国王朝纪年”等,并会运用;学会绘制年代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事例,学会计算时间长度;学画年代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时间长度;绘制年代尺。
难点:跨公元元年的计算;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本课内容方法性、工具性强,在设计过程中,我尽可能多设计、组织一些学生活动,考查学生能否有效地收集、识别和处理资料,能否在社会调查时,运用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及能否在具体活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2020 年,奥运会在中国召开了,百年奥运梦想得以实现,那大家知道奥运会的吗?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那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奥运会的生:网络,书籍……师:可见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那到底是怎样记载下来的呢?我们先看一则关于奥运会的记载出示奥运会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
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
社会是个大舞台(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认识自己接触的不同社区类型,感受社会是个大舞台。
并领会良好的家庭氛围会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能力目标:通过课文案例漫画的观察和讨论,认识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思想感情沟通。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意识与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意识到家庭生活和睦、健康与否可能对子女造成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改善家庭氛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能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生活氛围。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学生活动法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显示:课本图6-22身边的社会舞台提问:“人生如戏”,社会好比人生的舞台,在舞台的不同场景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
你能指出图中的不同场景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吗?我们作为学生,主要生活在哪几个场景中?学生、子女、公务员、工人……家庭、学校、社区明确学习内容显示:(本课学习的内容)一、社会是个大舞台(一)家庭1.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承转: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分组讨论,学生回答。
设问引出本课主要内容:家庭对成长的影响显示:美国双胞胎的不同命运和性格情况提问:为什么兄弟俩会有这么截然不同的命运?得出:家庭对个人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分解知识点,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体会身边不同的人所处的不同社会空间,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显示:2. 我的家庭介绍。
问题:(1)、家里有哪些成员?(2)、他们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3)、他们各自的职业和身份是什么?(4)、你了解他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吗?(5)、家里谁对你的影响最大?能否讲一个家人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例子、故事?(6)、你对家庭的满意度是多少?叙述:家庭对我们每位同学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我们对各自的家庭了解多少呢?通过下面这些问题,我们来更好的关注我们的家庭。
第八单元综合探究八《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1-4-3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
解读:使用特定的词汇,是表述说明和辨识历史事件的要求,也是形成历史时序概念的要求。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公元纪年、干支纪年、朝代、国号、年代、时代、世纪等表示时间的特定词汇,学会表述说明和辨识历史事件,初步形成历史时序概念。
2.教材结构体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如:“公元”、“世纪”、“年代”、“时代”、“中国王朝纪年”等,并会运用;学会绘制年代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事例,学会计算时间长度;学画年代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历史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时间长度;绘制年代尺。
难点:跨公元元年的计算;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本课内容方法性、工具性强,在设计过程中,我尽可能多设计、组织一些学生活动,考查学生能否有效地收集、识别和处理资料,能否在社会调查时,运用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及能否在具体活动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召开了,百年奥运梦想得以实现,那大家知道奥运会的历史吗?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那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奥运会的历史
生:网络,书籍……
师:可见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那历史到底是怎样记载下来的呢?我们先看一则关于奥运会的历史记载
出示奥运会的历史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
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
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
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
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2008年,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第29届。
中国有关奥运会最早的文献资料——在扉页上标有光绪年间字样的《希腊志略》,首次证实中国与奥运结缘迄今已有122年的历史,也是清代最详细的有关奥运会的记载。
思考: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时间
总结:为了了解和表达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我们需要懂得并使用一些专门表示时间的词汇,那么表示时间的常用词汇还有那些?这些词汇有哪些习惯用法?我们如何正确地运用它们阅读历史资料和描述历史事件?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会有所收获。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探究:明确表示时间的概念
1、世纪:100年为一个世纪
2、年代:10年为一个年代
3、时代:一个较长的时间段。
以某一方面重要特征为划分的标准。
(譬如考古学上的分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人类文明史被划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知识时代。
等等)
二、纪年方法
1、公元纪年
A、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
B、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年,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讨论:得出计算时间的方法
(1)不跨公元前后的,我们只要把两数相减即可。
(2)跨公元前后,我们把两数相加再减1。
设问:想一想,为什么要减1呢?
公元前1年和公元元年之间没有公元零年。
试一试,算一算,以下历史事件分别历时几年:
(1)你出生到现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现在:
(3)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4)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220年东汉灭亡:
2、世纪、年代
材料一:公元1年———— 100年公元 1世纪
101年———— 200年 2世纪
201年———— 300年 3世纪
………………
901年————1000年 10世纪
1001年————1100年 11世纪
1101年————1200年 12世纪
…………
1901年————2000年 20世纪
2001年————2100年 21世纪
材料二:
公元前1年——公元前 100年公元前 1世纪
公元前101年——公元前 200年公元前2世纪
公元前201年——公元前300年公元前 3世纪
…………
公元前901年——公元前 1000年公元前 10世纪
公元前 1001年——公元前 1100年公元前 11世纪
公元前 1101年——公元前 1200年公元前 12世纪
设问1、你能发现每个世纪和它相对应的年份有什么规律吗?
2、比如说公元18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公元前16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练一练:汉武帝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的第七位天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
公元前141年登基,在位期间击灭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等。
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驾崩,享年70岁,葬于茂陵。
把汉武帝的这段材料中的时间点在年代尺上标出来。
2、王朝纪年法
(1)君主在位纪年法: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此种纪年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2)年号纪年法: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
A、公元前140年西汉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
B、年号往往含有吉庆祥瑞、国泰民安之意。
C、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明清时,一般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康熙”、“乾隆”。
4、民国纪年法
来历: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决定改用公历,但以民国纪年,由是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计算方法:公历年数--1911年=民国年数
5、干支纪年法:中国古代主要采用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至今。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与地支依次组合,配成甲子、乙丑等,直到癸亥,共组成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60年周而复始。
(四)年代尺的绘制:
绘制年代尺的三要素:带右箭头的尺子、时间、事件
插入动画:帮助学生了解年代尺的画法。
把以下事件在年代尺上标识出来。
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
1945年,抗战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
(五)小结:
回顾这节课所学过的时间概念
公元纪年、世纪、年代、时代、王朝纪年
(六)巩固知识: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发生的历史事件:
A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B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C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D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E 、1世纪,基督教产生
F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2、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秦朝一共存在了几年?
3、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他历时几年?
4、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73年班超出使西域。
前后相距几年?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