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微波电路导论 (西电版)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36
射频电路基础复习要点(2013版)第一章射频电路导论1. 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基本结构。
2. 各单元的功能。
3. 使用非线性电路的单元。
4. 非线性电路与线性电路的区别。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1. 根据转移特性曲线和输入电压波形作出输出电流波形,计算通角。
2. 根据动特性曲线和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计算通角、输出回路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和效率。
3. 根据输入、输出回路的电压和电流,画出动特性曲线。
4. 根据动特性曲线判断工作状态。
5. 参数调整与动特性曲线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最佳工作状态。
6. 用变压器阻抗变换实现功率匹配。
第三章正弦波振荡器1. 产生振荡的六个条件。
2. 画交流通路;确定输入、输出和反馈电压的位置和方向。
3. 标注变压器耦合式振荡器的同名端。
4. 判断三端式振荡器能否振荡,确定振荡频率范围和对元件参数的要求。
5. 判断差分对振荡器能否振荡。
6. 用方法二计算LC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推导振幅起振条件。
7. 判断三端式振荡器的类型。
8. 提高LC正弦波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措施和电路。
9. 判断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类型,计算振荡频率;石英谐振器和微调电容的作用。
10. 判断RC正弦波振荡器能否振荡。
11. 文氏桥振荡器的结构、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计算振荡频率。
第五章振幅调制与解调1. 普通调幅信号和双边带调幅信号的表达式、波形和频谱。
2. 根据表达式判断调幅信号类型,计算功率。
3. LC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滤波作用。
4. 非线性器件调幅电路分析,两种失真和解决措施。
5. 线性时变电路调幅分析。
6. 包络检波的输入输出电压关系,两种失真和解决措施。
7. 乘积型同步检波电路的结构和分析。
8. 叠加型同步检波电路的结构和分析。
第六章混频1. 下混频和上混频时,输入、输出已调波和本振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2. 线性时变电路混频分析。
3. 基于时变静态电流和时变电导,计算混频跨导,完成混频电路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版数字电子技术(第三版)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1.解:状态迁移图计数器的计数模为六。
2.(1)由所给方程画出逻辑图(2)该电路是异步电路,对异步电路的分析,主要注意每一级触发器的时钟。
对Q2、Q3而言,因为其J=K=1,每一时钟下降沿必翻转,即在Q1由1→0时,Q2翻转一次;同样,Q2由1→0时,Q3翻转一次。
为了判断电路的计数模,应先作出状态迁移表。
该电路为一个具有自启动能力的异步模九计数器(3) 由上述状态迁移表,可画出状态迁移图,如图所示。
2. 解 由波形图直接得状态迁移关系。
由此可看出该计数器是一个同步模六递减计数器。
由状态迁移表、作出卡诺图,从而求得各级触发器的特征方程,再与JK 触发器特征方程n nn Q K Q J Q+=+1相比较,即可得激励方程:nAn B nC A nAB nAC A n Cn A B nB n AC nAn A nB n A nB nC nA nB n Cn A nC nB nA n C Q Q Q C K Q K Q K J Q Q J Q Q J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11111迁移表卡诺图 如选D 触发器,则激励方程为:nAnB nC nAA n CnA n Bn A B n Cn A nC n B n A C nAn A nCnA nB n A n B n Cn A nC nB nA n C Q Q Q C Q D QQ Q Q D QQ Q Q Q D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111由激励方程画出逻辑图。
D 触发器电路图。
最后还应检验自启动能力: 110→011; 111→110 显然该电路具有自启动能力。
3. 解:写出方程 激励方程:nnn Q Q D Q D 21211⊕==特征方程:nnn n n Q Q Q Q Q 2112111⊕==++状态真值表状态迁移图该电路为同步四进制加法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