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 格式:pptx
- 大小:89.52 KB
- 文档页数:40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张小龙8小时演讲一、微信回顾微信自2010年11月19日启动至今433天,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
二、用户篇(一)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帝是一个建立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
产品经理和上帝一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建造系统并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演化,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
只有简单的规则才可以演化出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出来。
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出来,最后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
我们看到很多的产品,像Twitter之类的产品都非常简单,它的规则简单到你们都瞧不起它,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
如果一个产品计划的逻辑,要花一个小时才能看懂,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产品。
(二)了解人性作为产品经理来说,一方面是自身要保持饥渴,保持一个觉得自己很无知的状态。
但是对用户来说,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饥渴在哪里。
第二点,要满足他们的贪嗔痴。
所以做一个产品的时候,研究人性,而不是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最重要的是产品为什么是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最后是对于人性的分析。
这个人性不是说产品需要,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有人性的研究。
1、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电脑屏幕(微博本身,内容)也是环境,微博上follow的人就是你的世界。
产品营造环境,决定用户反应。
2、人是懒惰的。
懒惰导致发明,是创新的动力(例如:语音查找联系人)。
3、时尚是驱动力。
人是跟风的,“因为别人都在用”。
在互联网产品中,“时尚”是重要驱动力,但不要太“工具化”。
4、人没有耐心。
用户没有耐心看你的说明书,让用户一分钟爱上你,产品做好前不轻易拉用户来你的产品。
5、人不爱学习。
微博的衰落,是否是RSS(订阅BLOG,订阅新闻)的原因?马桶阅读理论: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
(三)了解群体心理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的话,产品体验就是爽,作为两个字来说是好玩。
群体是有一个趋同性的。
另外一个观点是群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
顶级产品经理的产品观(三):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转载:简书——三体馒头/ 产品干货 /产品经理工作必备:七大常用文档写法110份产品需求文档(PRD)模板150份超好用的简洁风PPT及简历模板38个经典产品经理面试题回答思路校招产品经理:52道经典面试问题解答思路/ 产品教室 /我的朴素产品方法论讲透产品经理简历撰写基本法产品经理岗位扫盲串讲产品经理面试三大必杀技/ 产品圈子 /欢迎加入,“穆宁和他的朋友们”大家好,穆宁产品教室从今天开始,将会为大家连续带来三期专题节目:《顶级产品经理的产品观》第一期顶级PM的产品观(一):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第二期顶级PM的产品观(二):滴滴产品副总裁俞军第三期,带来分享的是腾讯微信高级副总裁张小龙。
本文涉及的所有内容,均梳理于张小龙日常接受访问,及演讲报告中提到的观点,并做出精华重点内容概括,及相关概念的延伸。
祝您阅读愉快。
张小龙谈产品还是你们用户爽,哪里爽到哪里,苦的是做互联网的,要整天分析你们的阴暗心理好让你们更爽,还不能明说。
2010-11-27 23:18一个产品,要加多少的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啊!2010-11-27 23:24如果说产品做的一切都在满足用户的虚荣,热闹,逃避,贪恋等,那么,大众同样都有受虐的心理,为什么不做一款产品去虐待他们?2010-12-06 00:47网络尚未普及的时候,产品必须依靠功能多来取胜,并且产品是自成一体的。
网络普及后,才催生出一种新的产品形态:产品极简,反而有利于在网络这个大生命体中自我繁衍,并且产品是面向连接的。
2010-12-15 16:03好的网络产品,必然是无法预料其会不会成功的。
成功的产品,刚好是“碰巧”成功了。
但这个碰巧并不是创造者的运气,而是,这个产品刚好能在网络生命体中生存和繁殖。
就像我们无法知道一个小孩为什么成长如此迅速一样,我们无法知道一个网络产品为什么会成功,即使做的人,也应该感谢主。
“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正文∙年月日∙∙∙保存到相册编者按:本文作者和菜头年月日下午:—:,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由微信之父张小龙主讲了《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原文链接: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在公众面前讨论产品。
在这次演讲中,他把自己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今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讲演长达小时分。
腾讯为此开设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人。
晚上:分听众晚餐,:继续进行。
恢复演讲时在线直播用户依然有余人,加上分会场听众,总计有超过人听完全程讲演。
这一讲座受到腾讯保密协定约束,因此其中令人惊叹的新产品特性演示不可以对外公开。
同时,腾讯大讲堂举办的这一公开课的目标群体是腾讯两万余员工中的产品经理,其中涉及大量腾讯公司业务也不宜对外公开。
因此,作为唯一的受邀外界自媒体,我只能根据授权部分内容进行阐述。
因此,腾讯相关人士请先阅读下一段落的内容:作为腾讯前员工,我清楚地知道这一课程的全部视频和资料都储存于腾讯平台,请务必在阅读本文前完整浏览一次小时分的视频资料。
张小龙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都在这小时分的视频之内。
其中,所有内容都来自张小龙业余时间用手机记录下来的产品心法余条。
经过精炼和分类之后,形成了长达余页的文档。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品经理的个人思考和感悟。
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后文逻辑背反抵触之处,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纠结。
它很清晰地给予以下启示:、一个亿级用户的产品经理,无需做到透彻思考人性和产品的所有方面,得出定性结论,但依然可以做出成功的产品。
、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需要在极端现实主义和极端理想主义之间取得平衡,把它们作为整体一并接受下来,彻底去除其中的相对性,丝毫不会觉得其中的矛盾和冲突之处。
因此,我的体系化阐释和原文相比,完全落到了下乘。
阐释只是为了便于受众接受和理解,但是永远无法和原文素材相提并论。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Allenzhang(张⼩小⻰龙) 2012年8月提纲•微信回顾•⽤用户篇•需求篇•设计篇•⽓气质篇•UI篇微信回顾微信回顾•433天,⼀一亿⽤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用户篇⽤用户是⼈人•了解⼈人的习性•需求从⼈人性中产⽣生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了解⼈人性•了解群体⼼心理•产品经理像上帝⼀一样,建造系统并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演化⼈人是环境的反应器•我的试验:在路上和在电脑前发的微博的区别:电脑屏幕(微博本⾝身,内容)也是环境•微博上follow的⼈人就是你的世界•朋友圈的拍照和Qzone相册的区别•产品营造环境,决定⽤用户反应⼈人是懒惰的•懒惰导致发明•懒惰是创新的动⼒力•案例:语⾳音查找联系⼈人时尚是驱动⼒力•“因为别⼈人都在⽤用”•⼈人是跟⻛风的•在互联⺴⽹网产品中,“时尚”是重要驱动⼒力•不要太“⼯工具化”⼈人没有耐⼼心•⽤用户没有耐⼼心看你的说明书•如果不能让⽤用户⼀一分钟爱上你……•产品做好前不轻易拉⽤用户来你的产品⼈人不爱学习•博客的衰落。
RSS?•⻢马桶阅读理论: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用户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群体智商低于个体智商•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群体,不是个体•不要⽤用对待个体的⽅方式来对待群体,尤其是互联⺴⽹网产品重视“屌丝”⽤用户群• #⽇日有所思# facebook,pinterest,instagram,path等产品解决了⼈人的"存在感"问题。
存在感是指⼈人离开了sns就觉得⾃自⼰己与⼈人群脱节被孤⽴立⽽而⽆无价值。
这些产品在中国不能普及,因为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比存在感还低⼀一个层次,是"⽣生存感"。
但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既有⽣生存感的压⼒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这群⼈人就是“屌丝”。
中国互联⺴⽹网的主体⽤用户⼼心理和需求,应从了解屌丝群⽣生存和⼼心理状态⼊入⼿手。
搞清了屌丝,就把握住了⽤用户群。
“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正文∙我来说两句(16人参与)2012年07月25日14:05∙打印∙字号大|中|小∙保存到博客保存到相册 编者按:本文作者@和菜头2012年7月24日下午14:20—23:30,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由微信之父张小龙主讲了《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原文链接: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在公众面前讨论产品。
在这次演讲中,他把自己15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今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讲演长达8小时20分。
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
晚上19:10分听众晚餐,20:30继续进行。
恢复演讲时在线直播用户依然有600余人,加上分会场听众,总计有超过800人听完全程讲演。
这一讲座受到腾讯保密协定约束,因此其中令人惊叹的新产品特性演示不可以对外公开。
同时,腾讯大讲堂举办的这一公开课的目标群体是腾讯两万余员工中的产品经理,其中涉及大量腾讯公司业务也不宜对外公开。
因此,作为唯一的受邀外界自媒体,我只能根据授权部分内容进行阐述。
因此,腾讯相关人士请先阅读下一段落的内容: 作为腾讯前员工,我清楚地知道这一课程的全部视频和PPT资料都储存于腾讯KM平台,请务必在阅读本文前完整浏览一次8小时20分的视频资料。
张小龙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全部思考和分析,都在这8小时20分的视频之内。
其中,所有内容都来自张小龙业余时间用手机记录下来的产品心法300余条。
经过精炼和分类之后,形成了长达180余页的PPT文档。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素材,完整记录了一个产品经理的个人思考和感悟。
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后文逻辑背反抵触之处,很容易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纠结。
它很清晰地给予以下启示: 1、一个亿级用户的产品经理,无需做到透彻思考人性和产品的所有方面,得出定性结论,但依然可以做出成功的产品。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作者: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第18期微信是什么?张小龙表示并不愿意给微信下定义,“你如何使用微信,决定了微信对你而言,它到底是什么。
”“说老实话,做了这么多年工作以后,我感觉对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现在越来越难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2012年7月24日,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办了一个讲座。
很多听众慕名而来,都想要听听这位奇人脑海里到底有哪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而张小龙在这场长达8小时20分的个人秀里,把自己做产品15多年以来的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并表示以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这次讲座的总结语是一句“我所说的都是错的”,张小龙似乎想借此告诉听众:成功的产品经理不可复制,无需顶礼膜拜。
但随后在知乎刮起的“张小龙风”,却让他几欲“封神”。
在张小龙好友的众多跟帖中,一个朴实无华却胸怀经纬的形象跃然纸面。
而他长达8个多小时、有800位听众全程听讲的讲座内容,更是被奉为经书,广为传阅。
简单美“为什么苹果手机只有一个按钮?”张小龙借助这个问题展开了他的“简单美”理念。
乔布斯追求极致的简洁,而微信“摇一摇”的极简体验就是对乔布斯理念的效仿。
“…摇一摇‟非常简单,不用做任何学习。
我们避免在界面里出现任何的文字解释,一旦一个功能需要文字解释,这个功能的设计已经失败了。
”张小龙认为,这种最简化的功能是没人可以模仿和超越的,就像汽车是双腿的延伸一样,他把手机看做是人的“第六根指头”。
“要了解人们的欲望,然后通过你的产品去满足,并且他们使用的过程是按照你的预期来进行。
”在张小龙眼里,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就像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定了非常简单的规则一样,一个优秀的产品也应该是简单而有序的,用户应该在你制定的框架中寻找乐趣。
每天上亿次摇动,后台显示的搭讪成功率很低,但无数的男性和女性还在拼命摇,为什么?吸引男性摇一摇的驱动力自不待言,女性则大相径庭:喜欢通过摇一摇检验魅力值。
“我很不认同很多产品,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最后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
⼲货⼁微信之⽗张⼩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有⼀句话:我们喜欢简单,因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他定下来的规则也⾮常简单。
很多物理
学家说我们发现宇宙的规律是很简单的,既然宇宙的规律都这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把很多事
情搞复杂化?
为什么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边的⼈?⼀是我想奉承⼀下产品经理,另外⼀点是觉得⼤家很
像上帝。
上帝是⼀个什么样的⼈?上帝是⼀个建⽴了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的⼈。
我这⾥想表达的是,产品经理和上帝⼀样,也会俯瞰芸芸众⽣,知道他们的欲望,给他们制定
⼀些规则,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运转。
当你做到了这⼀点,你就会像上帝⼀样的,你会有上帝
的成就感。
微信之⽗张⼩龙经典演讲⼲货:《微信背后的产品观》164
页PPT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