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名词解释阿尔茨海默症1.引言1.1 概述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
它以认知能力的丧失和记忆力的减退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
阿尔茨海默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65岁以上的人群。
据统计,全球大约有50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 55亿。
这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的趋势所导致的。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逐渐死亡和退化,导致神经递质的异常和蛋白质沉积,最终导致大脑功能的受损。
阿尔茨海默症的典型症状包括逐渐恶化的记忆力,特别是近期记忆受损,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认知能力的丧失以及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迷失、困惑、语言障碍、不稳定步态等症状。
对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找到完全有效的方法,但早期诊断和积极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减缓病情的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而言,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具有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的疾病,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该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关注至关重要。
加强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缓解社会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框架,它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组织和内容安排。
文章结构的设计十分重要,它将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文章的逻辑思路。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1. 引言部分将提供阿尔茨海默症的概述,解释为什么这个主题重要,并概述本文的目的。
引言旨在吸引读者的兴趣,为正文内容做铺垫。
2. 正文部分将包含阿尔茨海默症的定义和症状两个重要内容。
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逐渐下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老年痴呆症的一种。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尤其在预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措施及其相关因素。
了解阿尔茨海默症在探讨预防措施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基本情况。
阿尔茨海默症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空间感降低以及逐渐失去自我照顾能力等。
该病主要影响老年人,但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症也可能在中年时期出现。
此病尚无根治方法,早期干预与慢性病管理成为目前较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病因与风险因素阿尔茨海默症的确切病因仍未完全明了。
然而,当前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 -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 家族历史:有家族史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
- 基因因素:某些基因与疾病发展存在关联,如APOE ε4基因。
-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等。
预防的重要性鉴于阿尔茨海默症对患者及家庭的深远影响,预防措施才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采取一些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边缘风险。
此外,科学研究也不断表明,许多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减轻认知功能下降。
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减少阿尔茨海默症风险意义重大。
多项研究支持“地中海饮食”对老人健康有益。
地中海饮食强调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鱼类和橄榄油,同时减少红肉和糖分摄入。
以下是一些关键建议: - 选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坚果和绿叶蔬菜,这可以帮助身体抵御氧化压力。
- 保持足够的omega-3脂肪酸摄入,这在鱼类和亚麻籽中较为丰富,有助于促进大脑健康。
- 避免加工食品和富含糖分、饱和脂肪酸的食品,以减少慢性炎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发展。
阿尔茨海默症比较好听的说法
阿尔茨海默症,也被称为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它会导致患者的认知能力逐渐下降,造成记忆丧失、思维能力衰退和行为紊乱等症状。
为了尊重患者和家人的感受,一些更温和、亲切的说法也被采用,以减少对病情的负面情绪影响。
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是“记忆守望者”。
这个称谓意味着患者的记忆正在逐渐温
和地褪去,就像守望者一样不断失去记忆却依然坚守岗位。
这种说法侧重于对患者的尊重与支持,强调他们过去积累的回忆仍然值得珍视,对于他们和家人来说都是一种安慰。
另外,一种叫做“慈祥记忆”的说法也比较温和,它突显了老人们对过去的记忆
仍然具有温情、善意和慈祥的特质。
这个说法强调了患者的人性和善意,鼓励人们在他们的崭新世界中保持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在与患者及其家人交流时,使用这些更温和的说法可以增加他们对疾病的接受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联系。
关键是要理解经历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依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个体,他们的回忆和人性仍然值得被尊重和关怀。
阿尔茨海默症的分类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和行
为异常。
根据病情的发展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可以将阿尔茨海
默症进行以下分类:
1.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指发生在65岁以下的患者。
此类患者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通常在4050岁发病,并且病情进展
速度较快。
2.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指发生在65岁以上的患者,也是最常见的类型。
多数患者在70岁以后发病,病情进展比早发性慢。
3.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这是一种有明确家族聚集性的遗传
疾病,通常在50岁左右发病,并呈现较快的病情进展。
患者有明显的许多家族成员患有此病的历史。
4.早期起始阿尔茨海默症:这是指病情发展较慢的一类患者,他们在早期主要表现为非记忆损害的认知障碍,如执行功能障碍、行为和语言障碍等。
5.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症:除了典型的认知和记忆障碍之外,
还伴随有其他特殊的症状。
例如,失语型阿尔茨海默症主要表
现为失语和语言困难;构音障碍型阿尔茨海默症主要表现为运
动功能障碍和姿势控制困难;视觉变体型阿尔茨海默症主要表
现为视觉障碍等。
一般情况下,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精神量表等。
1、临床表现: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年龄在40-90岁,多是在65岁以后,患者表现为认知能力的下降,比如出现记忆力、空间错误,尤其是以近期的记忆力障碍为主。
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精神和行为异常,后期生活会不能自理。
2、影像学检查:患者可以进行头颅磁共振的检查,会发现患者大脑半球萎缩,如海马结构及后扣带回萎缩。
做脑电图会表现为弥漫性的慢波,可以明确的诊断阿尔茨海默症。
3、精神量表:可以让患者做精神量表检查,如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简易精神量表等相关认知量表,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症鉴定标准“哎呀,我最近老是忘事儿,这不会是阿尔茨海默症吧?”李大爷担忧地和旁边的人说着。
阿尔茨海默症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认知功能的减退,比如记忆力明显下降,像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重要的日期或事件、难以记住新的信息等。
就拿隔壁的王奶奶来说吧,她以前能清楚记得家里每个人的生日,可后来慢慢的,连自己孩子的生日都记不住了。
其次是语言能力的改变,可能会出现说话困难、找词困难、语言表达不清晰等情况。
张伯伯以前可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后来却经常词不达意,说话也变得含含糊糊的。
再者,会有空间定向障碍,在熟悉的环境中也容易迷路。
小区里的刘爷爷有一次出去散步,结果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就迷失了方向,找了好久才找到回家的路。
还有执行功能的下降,比如不能完成复杂的任务,像做饭的步骤会搞错,或者不会管理自己的财务等。
另外,性格和行为也可能发生改变,变得多疑、焦虑、淡漠或者异常激动等。
赵奶奶以前性格很温和,后来却变得很容易生气,对家人也常常发脾气。
要明确诊断阿尔茨海默症,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进展情况等。
还会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通过一些测试来判断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也很重要,比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的原因。
同时,医生还可能会检查一些血液指标,排除其他可能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一定要仔细鉴别。
因为有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比如脑血管疾病、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所以不能仅凭一些症状就轻易下结论。
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
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训练、社交活动等,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属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适应生活中的变化。
总之,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类似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阿尔茨海默症病理学表现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以认知功能损害和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
病理学上,阿尔茨海默症主要表现为大脑神经细胞的异常变化和病理蛋白的异常沉积。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学特征之一是神经纤维缠结。
在患者的大脑皮质和海马等区域,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神经纤维缠结。
这些缠结主要由异常的神经原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形成了纤维团块,影响了神经元正常的信号传导。
阿尔茨海默症还伴随有神经元原位异常变性。
这种变性主要表现为神经元体积的缩小和形态的改变,细胞核的异常变形等。
这些异常变性现象导致了神经元功能的下降和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学特点还包括β-淀粉样斑块的沉积。
β-淀粉样斑块主要由β-淀粉样蛋白聚集而成,它们在大脑皮层和海马等区域沉积,形成了斑块状结构。
这些斑块的沉积会进一步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和功能异常。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学表现还包括磷酸化tau蛋白的异常沉积。
tau 蛋白是一种在神经元中起支撑作用的蛋白质,但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tau蛋白会异常磷酸化并沉积在神经元内。
这些异常的tau蛋白沉积会导致神经纤维的断裂和神经元功能的受损。
总的来说,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学表现主要包括神经纤维缠结、神
经元原位异常变性、β-淀粉样斑块的沉积以及磷酸化tau蛋白的异常沉积。
这些病理学变化共同导致了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和记忆障碍的出现。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学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疾病,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阿尔茨海默症与其他老年性痴呆的区别是什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痴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众多老年性痴呆类型中,阿尔茨海默症最为常见,但同时也存在其他类型的老年性痴呆。
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通常,它会缓慢地侵蚀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等方面。
在记忆方面,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早期往往会出现近期记忆障碍,比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约定的时间或地点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远期记忆也会逐渐受到影响。
思维和判断能力的下降也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显著特征之一。
患者可能在处理日常问题时变得困难,难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逐渐减弱。
语言障碍在中后期表现得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困难、词汇量减少、表达不清等问题。
定向力障碍,比如分不清时间、地点和人物,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与阿尔茨海默症不同,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这种类型的痴呆通常与中风、脑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且病情进展相对较快。
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往往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
例如,一次严重的中风可能会导致认知能力的急剧下降。
在记忆方面,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障碍可能不太均匀,可能对某些特定时期或类型的记忆受损较重。
执行功能障碍也是血管性痴呆的常见表现,如难以组织和计划复杂的活动。
路易体痴呆则具有一些独特的症状。
患者除了有认知功能障碍外,还常常伴有明显的幻觉,尤其是视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人物或物体。
路易体痴呆患者的帕金森样症状也较为突出,如动作迟缓、肌肉僵硬、震颤等。
此外,他们在睡眠中可能会出现频繁的噩梦和身体不由自主的动作。
额颞叶痴呆主要影响大脑的额叶和颞叶,导致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较为突出。
患者可能会出现社交行为不当、情绪失控、失去同理心等表现。
阿尔茨海默症的10大危险信号关键信息项:1、记忆力衰退近期记忆明显减退遗忘重要事件和约会2、语言表达困难词汇量减少说话不连贯3、定向障碍时间定向混乱地点定向不清4、判断力下降做出不合理的决策无法评估风险5、难以完成熟悉的任务日常家务无法胜任工作技能丧失6、情绪和性格改变变得焦虑、抑郁或易怒性格变得孤僻7、物品放置混乱经常找不到东西物品摆放无规律8、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错误混淆季节和月份迷路9、社交能力下降回避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减少10、抽象思维能力受损处理复杂问题困难理解概念吃力11 记忆力衰退阿尔茨海默症最常见的危险信号之一是记忆力的明显衰退。
近期发生的事情往往难以记住,比如刚刚读过的书、看过的电视节目或者与他人的对话内容。
重要的事件如家庭聚会、朋友的生日或者医生的预约也可能被遗忘。
患者可能会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或者无法回忆起不久前才被告知的信息。
这种记忆力的减退不仅仅是偶尔的遗忘,而是呈现出逐渐加重且持续存在的趋势。
111 语言表达困难语言能力的下降也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显著特征。
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词汇量逐渐减少,难以找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说话时可能会出现停顿、重复或者用词不当的情况,句子结构变得不连贯,逻辑混乱,导致交流变得困难和模糊。
112 定向障碍定向障碍包括时间定向和地点定向的混乱。
患者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当前的时间,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也不知道具体的日期、月份甚至年份。
在地点定向方面,他们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例如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或者经常去的超市找不到方向。
12 判断力下降判断力的下降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做出合理的决策。
他们可能在金钱管理、购物选择或者处理日常事务时出现错误的判断,无法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后果。
例如,可能会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或者进行不恰当的投资。
121 难以完成熟悉的任务曾经熟练掌握的日常任务,如做饭、打扫卫生、穿衣等,变得难以完成。
工作中的技能也可能逐渐丧失,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工作流程和职责。
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病,于1906年被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首次发现。
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早期多表现为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力受损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可出现失语、失写、焦虑、淡漠、攻击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深重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临床表现: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
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
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
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为轻痴呆期。
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期。
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为重度痴呆期。
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
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AD的发病机制:β淀粉样蛋白学说即“Aβ假说”,目前该假说广为大家所接受。
β淀粉样蛋白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及内皮细胞等所表达的蛋白质的蛋白样淀粉前体。
AD所具有的一个最典型的组织病理特征便是β淀粉样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斑块,即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2]。
该假说认为,细胞外异常聚集的β淀粉样蛋白通过炎症反应、自由基反应等多种细胞级联反应,可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最终致使神经元功能出现异常甚至死亡,进而引起认知障碍[3]。
β淀粉样蛋白异常聚集多由环境及遗传因素作用引起,如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嗜酒、高脂高盐饮食、接触放射性、化学毒性物质等),从而导致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代谢[4]。
尽管Aβ假说仍备受到争议,但目前他在AD研究领域的地位仍无可替代。
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学说 AD的另一个标志性的病理特征是神经细胞内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5](neurofbrillary tangles,NFT)。
Tau蛋白作为一种胞质蛋白,与微管蛋白有较高的亲和力,进而使神经元微管的结构保持稳定,并保证神经元的营养运输通道通畅。
AD病人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使神经元微管蛋白的结构失去稳定性,进而使tau蛋白聚集形成溶解度极低的纤维缠结,这些纤维缠结可阻断神经元营养运输通道[6]。
最终导致神经元的功能减退直至死亡、萎缩 [7]。
因此,如何阻断tau蛋白的磷酸化成为目前AD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学说即“胆碱能假说”,是最早被提出的AD发病机制。
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出现大量降解、椎体细胞坏死、丢失及神经元功能异常也是AD病人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神经递质代谢障碍(乙酰胆碱的合成、运输、释放及摄取降低)在AD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直接引起AD病人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下降。
通过对AD患者进行尸检及脑组织活检发现,前脑基底核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变性及死亡率达70%~80%,另外,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下降,突触前M受体乙酰胆碱的合成减少以及乙酰胆碱的摄取功能下降[8]。
其他自由基与凋亡学说、基因遗传学说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等,这些学说通过对不同途径引起的AD进行了阐述,为我们在治疗方面有了更多的研究方向。
临床检查1.神经心理学测验简易精神量表(MMSE):内容简练,测定时间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临床上测查本病智能损害程度最常见的量表。
该量表总分值数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若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22分;大学程度≤23分,则说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应进一步进行详细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运用和视空间能力等各项认知功能的评估。
如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是一个包含11个项目的认知能力成套测验,专门用于检测AD严重程度的变化,但主要用于临床试验。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可用于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损害程度。
该量表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脱衣、梳头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测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电话、乘公共汽车、自己做饭等)。
后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
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评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等,常需要根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线评测,不仅发现症状的有无,还能够评价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对照料者造成的负担,重复评估还能监测治疗效果。
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侧重评价痴呆的激越和抑郁表现,15项老年抑郁量表可用于AD抑郁症状评价。
而CSDD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但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无关。
2.血液学检查主要用于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
包括血常规、血糖、血电解质包括血钙、肾功能和肝功能、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甲状腺素等指标。
对于高危人群或提示有临床症状的人群应进行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体血清学检查。
3.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构影像学:用于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和发现AD的特异性影像学表现。
头CT(薄层扫描)和MRI(冠状位)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
与CT相比,MRI对检测皮质下血管改变(例如关键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朊蛋白病、额颞叶痴呆等)的改变更敏感。
功能性神经影像:如正电子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提高痴呆诊断可信度。
18F-脱氧核糖葡萄糖正电子扫描(18FDG-PET)可显示颞顶和上颞/后颞区、后扣带回皮质和楔前叶葡萄糖代谢降低,揭示AD的特异性异常改变。
AD晚期可见额叶代谢减低。
18FDG-PET对AD病理学诊断的灵敏度为93%,特异性为63%,已成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尤其适用于AD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
淀粉样蛋白PET成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规应用。
4.脑电图(EEG)AD的EEG表现为α波减少、θ波增高、平均频率降低的特征。
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
EEG用于AD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证据,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谢异常、暂时性癫痫性失忆或其它癫痫疾病。
5.脑脊液检测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和蛋白电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脱髓鞘疾病疑似者应进行检测。
快速进展的痴呆患者应行14-3-3蛋白检查,有助于朊蛋白病的诊断。
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检测:AD患者的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于Aβ42在脑内沉积,使得脑脊液中Aβ42含量减少),总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
研究显示,Aβ42诊断的灵敏度86%,特异性90%;总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1%,特异性90%;磷酸化Tau蛋白诊断的灵敏度80%和特异性92%;Aβ42和总Tau蛋白联合诊断AD与对照比较的灵敏度可达85%~94%,特异性为83%~100%。
这些标记物可用于支持AD诊断,但鉴别AD与其他痴呆诊断时特异性低(39%~90%)。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检测和样本处理方法。
6.基因检测可为诊断提供参考。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变在家族性早发型AD中占50%。
载脂蛋白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
AD的治疗针对AD发病机制不同,目前出现的治疗AD药物及治疗方法也较多。
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AD治疗的一线用药。
传统的抗胆碱酯酶抑制药药有加兰他敏、多奈哌齐、石杉碱甲以及占诺美林(选择性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AD的主要药物。
同时,也有从微生物和植物中提取出的新型胆碱酯酶抑制药物,如由omura等人真菌中提取的territrem和arisugacin,具有较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9-10]。
这些传统药物对只能缓解早期病人的认知障碍,提供适度的症状改善作用,但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
目前,有人开始研制多靶点抑制胆碱酯酶的药物[11]来更好的阻止AD的病情进展,但这些新药仍处于设计及动物实验阶段。
抗β样淀粉蛋白和抗tau蛋白磷酸化类药物目前针对于Aβ假说和tau 蛋白异常磷酸化学说机制的药物还处于临床研究中[12-13],而且通过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效果令人不尽满意,相信随着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药物的临床效果及临床应用值得期待。
益智药γ-氨基丁酸衍生物类药物,如茴拉西坦、吡拉西坦等可改善脑细胞缺氧所致的损伤,改善AD患者的记忆力[14]。
抗神经细胞凋亡及抗氧化药物抗氧化作用药物的应用,也是治疗AD 的方法之一。
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锗、硒可清除自由基防止其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在临床用药中将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与其他抗AD药联合应用的效果较好且较安全,另外,抗氧化剂艾地苯醌用于治疗AD[15]效果良好。
中医治疗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主要是因为老年气血衰少或肾精亏血,以致髓海失养而神识不清,蒙蔽清窍,脑海补充而形成。
中医治疗中,霍军等人[16]的左归饮合桃红四物汤在以补虚为主的治疗原则上取得的效果较好;而李丙禄等人[17]在通过补肾健脑、活血化瘀法来治疗老年痴呆的研究中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黄东度[18]也通过补肾填精、涤痰开窍作为组方治疗老年痴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基因疗法、生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针对AD的治疗方法仍在研究当中,目前,人们已经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核心诊断标准:A.出现早期和显著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以下特征1.患者或知情者诉有超过6个月的缓慢进行性记忆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