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7.55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因素后,患儿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
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是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手段。
综合护理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多种措施,旨在改善患儿的消化功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对综合护理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研究较少,尤其在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一定争议。
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促进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康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在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探讨其在改善患儿消化功能和减轻症状方面的效果;2. 探讨综合护理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评估干预措施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安全性参考;3.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机制,揭示其对患儿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提高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以及保护儿童健康奠定科学基础。
2. 正文2.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和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无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表现为胃肠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消化不良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病因相当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神因素: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影响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2. 饮食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食用过冷过热食物等,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液分泌失调和胃肠道功能紊乱。
奥美拉唑联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方法将2010 年01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65 例FD 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每日3 次,每次10mg, 治疗组在口服多潘立酮片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胶囊,每日1 次,每次20mg, 疗程均为2 周。
观察2 组患者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胃部烧灼感、嗳气、反酸等症状的改善程度。
结果 2 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前后上腹部疼痛、胃部烧灼感、嗳气、反酸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餐后饱胀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 临床疗效肯定,而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是治疗FD 的首先用药。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2-0031-02Efficacy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m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YANG Juan,ZHANG Jinlong,SUN rong,XIAO hong.Authority branch,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of Mianyang City,Mianyang Sichuan 6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of Om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dyspepsia (FD).Methods : Randomly divided the 65 FD patients those who were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and hospitalization between January2010 and December 2010 into 2 groups , the control group oral Domperidone , 3 times a day , 10mg each time , the treatment grouporal Domperidone combined with Omeprazole capsules , 1 times a day , 20mg each time , the courses of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both 2 weeks .Results : Observe 2 groups of patients of abdominal pain , postprandial fullness , stomach burning sensation , belching ,acid regurgitation etc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mptoms . Finally , the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n abdominal pain ,postprandial fullness , stomach burning sensation , belching , acid regurgitation symptom difference scor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 , the postprandial fullness symptom difference scor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0.05 ) . Through comparing totaleffect of two groups , Ifound that the treatment group (87.5%)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fthe 2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0.05 ). Conclusion : Omeprazole combined with Domperidone is effective in treatment ,is the first choic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FD and les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FD;Omeprazole;Domperidone;Nursing intervention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约占上消化道病的30% 以上[1]。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经过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主要包括不适感、饱胀、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及腹泻等症状。
该病症在小儿中较为常见,对小儿身心健康产生了挑战。
针对此病症,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一、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指病情综合化治疗,既包括药物治疗,又包括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结合。
综合护理干预的核心在于全面对病情进行了解,对病人进行针对性干预治疗,旨在加速疾病治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改善饮食结构对于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改变饮食结构能够缓解病情。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根据小儿消化不良的原因以及症状,制定特定的饮食结构,采用小而多餐、少油少淀粉等方式,改变小儿饮食结构,促进食物消化,减轻不适感。
同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合理配合口腔锻炼等行为治疗方法,增强消化器官的正常功能,提高小儿饮食吸收效果,增加营养吸收量,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2、缓解精神紧张精神紧张是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主要原因。
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咨询、心理辅导等方法,缓解小儿大脑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释放精神压力,缓解焦虑感,有益于缓解小儿消化不良情况。
3、消化酶制剂的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与小儿胃部消化酶分泌不足有关,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给予适当的消化酶制剂治疗,增强消化酶的分泌量,加速食物消化,减少小儿胃部负担,促进小儿吸收。
4、关注小儿健康教育小儿消化不良症状难以辨识,而此病情所造成的不适可影响小儿身心发展。
综合护理干预需要加强小儿健康教育,向小儿和家长详细介绍该病情的特点、病因、治疗措施、口腔锻炼等相关知识,让小儿和家长对该病情更为了解,对治疗积极投入,让小儿在亲密关怀下良好康复。
三、总结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它将药物、行为、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交互整合,以缓解小儿消化不良情况,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的疗效研究1. 引言1.1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其主要特征是消化功能异常,表现为腹痛、胀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据统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较为有限,传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出现药物耐受性和不良反应。
本研究旨在探索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观察该联合治疗方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消化不良、腹胀、胃痉挛等主要症状的缓解程度;2. 评估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日常饮食、睡眠、工作等方面的改善情况;3. 分析并比较该联合治疗方案与传统治疗方法在疗效上的差异,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4.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香砂平胃颗粒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旨在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研究对象为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100例,其中50例为实验组接受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50例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
实验组患者每天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25mg,每晚口服香砂平胃颗粒10g,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如口服健胃消食片等。
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临床症状评估、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护理注意事项一、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通常跟肠胃运动障碍、精神预计心理因素等有关,多半是因为消化系统无法良好运作引起的。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部不适、胃痛、腹胀、厌食、恶心、呕吐等,并且反复发作,导致患者身体及心理都受到折磨,发病严重的患者疼痛感加剧,甚至出现腹部灼烧感,精神紧张导致心情抑郁、焦虑,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患者出现消化不良时一定要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向医生准确描述自身的不适反应,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做出诊断,对后续的治疗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1]。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有哪些?1.十二指肠敏感很多患者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是因为十二指肠敏感度较高,受到刺激以后进而对胃部的扩张也具有影响。
很多功能性消化的患者都会出现胃粘膜细胞肥大且肥大细胞变多的现象,这就会导致患者分泌更多的神经递质,使患者的胃部功能出现障碍,消化功能也就随之下降,患者就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
1.消化道功能障碍餐后出现饱胀并且持续腹胀的情况时是由于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出现了障碍,患者摄入的食物长时间堆积在胃里无法的达到及时消化,胃部排空速度较慢,导致患者胃部功能受损。
正常人的胃部在摄入食物以后会出现明显的舒张状态,就是所谓的肠胃抑制反射,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肠胃就不会出现明显的舒张状态,甚至会造成胃部持续、长时间呈现高张力状态,进而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
1.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也会因为长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出现症状甚至加重病情,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患者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但是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被清除以后,患者的病情的确有明显好转。
所以说,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很有可能会患上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患者可以尽量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或者将身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及时清除,就可以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2]。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指标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消化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
对于这些患者,合理的护理和观察指标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指标,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饮食护理饮食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以下几点:1. 轻食易消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消化功能较差,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轻食,如米粥、蒸蛋羹、果泥等。
2. 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煎炸食品等,以免刺激消化道引发反应。
3. 分餐多餐:分散进食次数,避免一次进食过多食物,可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
二、药物管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通常需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正确管理和使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点:1. 定时用药: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给予药物,并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药时间,以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2.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进行护理处理。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并与医生积极沟通。
三、观察指标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观察指标:1. 体温:测量患者的体温,注意是否有发热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 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规律,发现呼吸困难或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3. 血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发现血压异常变化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 心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包括心率过快、过慢或心律失常等,及时向医生反映。
5. 疼痛评估: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观察疼痛程度及部位变化,及时给予止痛措施。
四、心理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长期疾病的折磨下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支持。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1-09-03T00:55:03.1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李敏[导读]李敏(成都宝石花医院;四川成都61005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自己消化不良,在因为消化不良而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病人中,大多数都在检查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一种功能性的胃肠疾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的非器质性疾病,一般来说患者可以表现为反复的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疼痛或者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在出现这种症状时一定要进行科学的检查,查找是不是由于各种器质性的疾病而引起的上述症状,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才能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否则很有可能是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
消化不良的症状是比较多变的,有可能是持续性的,还有可能会反复的发作。
大部分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人群,基本上病程都会超过一个月左右。
1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消化不良的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比较相似,最常见的就是上腹痛、上腹胀以及早饱、嗳气、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这些异常表现。
这些症状表现其实不一定是同时存在的,有一些患者有可能只表现出来其中的一两种。
在对于消化不良这种病症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是要对症治疗,在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时,一定要遵循综合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当然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再次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病人自身也要做出努力,一定要养成较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日常有抽烟、嗜酒习惯的病人,尽可能戒烟、戒酒,并且还要避免服用非甾体类的抗炎药。
并且对于有可能会诱发消化不良这种症状的一些食物,也是需要尽量避免食用的。
对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中,一定要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有效治疗。
一定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定时的入睡,同时如果过于焦虑的话,注意进行心理的调节指导,尽可能的减少思想负担,这些对于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有些患者因为消化不良的不适症状而出现失眠、焦虑、头痛等精神以及情绪问题,可以适当的采用药物的方式来达到镇静催眠、抗焦虑的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消化科门诊,共60例,其中2例放弃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服用胃安胶囊,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胃安胶囊组方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和整体调节机体消化运动机能的机制,值得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上腹部胀满、疼痛、早饱、嗳气、恶心、反酸及食欲减退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2012-2013年,笔者采用胃安胶囊治疗FD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来自我院消化科门诊,共6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胃安胶囊组(治疗组)、多潘立酮片组(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脱落2例,原因为中途合并其他疾病、放弃观察治疗。
治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2~52岁,平均49.62岁;病程0.5~3年,平均1.2年。
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40~50岁,平均47.2岁;病程0.5~2年,平均1.1年。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FD诊断参照“罗马(Rome)Ⅲ标准”[1]。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气滞食积型痞满证标准:①自觉胃脘部饱满、胀满或胀痛不适;②起病缓慢、时重时轻、反复发作在8周以上;③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
同时具备以上①、②项,参考③项及其他症状、舌苔、脉象即可辨证为气滞食积型证候。
1.3 纳入标准符合罗马(Rome)Ⅲ标准;辨证符合气滞食积型证候的FD患者均可纳入观察病例。
1.4 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60岁以上者;②辨证不明确或有严重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者;③妊娠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④未能按时服药,或不能判定疗效者。
·健康护理·59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及胰腺疾病等也可能存在以上症状。
6. 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一)生理方面由于现在交通工具不断发展,人们的活动量大大减少,减弱了机体的胃肠蠕动,导致食欲下降。
(二)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机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发生改变,同时组织器官功能力和活动耐力的下降,均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三)饮食方面现异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痛、呕吐,严重的话即使是服药治疗也不管用,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胃瘫痪长期的动力不足,引起消化不良,患者胃肠道堆积过多的杂质难以排泄,胃肠道长期吸收不到营养,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胃动力严重不足,严重时导致胃瘫痪。
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一)运动干预及注意事项运动干预:对于生理原因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应指导患者多进行腹式呼吸和腹肌锻炼,增加膈肌和腹肌的活动,不仅可起到按摩和被动牵拉内脏的作用,还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腺的分泌,并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指导其打太极拳、中慢跑或瑜伽等运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患者的运动以每天晨起和饭前或饭后半小时为佳,运动量以患者未感到劳累为佳。
指导长期便秘和腹胀患者晨起空腹饮250 mL的温水后,跪坐于床上,双手以打圈的方式对腹部进行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各50次。
注意事项:运动锻炼方面需要根据自身耐受性进行,不可过于疲劳,需要循序渐进。
(二)饮食指导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嘱咐患者戒烟戒酒,避免食用会引起自身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食物,对于饮食不合理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嘱咐其多食用燕麦和魔芋等食物,忌随意服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避免产生依赖性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对于菌群失调而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指导其每天饮用1~2杯酸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
2017-09-04T14:01:09.9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作者: 孔维燕
[导读] 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甘肃省永靖县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 731600)
【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以
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规范全面的优质护理
措施。结果: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
SCL-90及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无明显差别;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
对照组,而
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各维度得分均
明显低于干预前,
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上施行规范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有利于减轻患者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326-01
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在人体正常生命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功能性疾病,
以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纳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常因反复发作,延绵不愈,
病程较长,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2]。为研究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及优质护理干
预要点,本文以
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
组
(n=42)。男性患者为40名,女性患者44名,年龄23~75岁,平均(40.25±9.30)岁。将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②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者;②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护理。
1.3.2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施行规范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3-4]: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整
体护理程度,结合患者病情及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行为干预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干
预措施。
1.4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1.4.1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价标准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该量表包括9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10
个项目,共
90个项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即“自觉无症状”、“自觉有症状,发生不频繁不严重”、“自觉有症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常
有症状,严重程度中到重度
”、“症状频率与强度均十分严重”,依次记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全身症状越严重。
1.4.2
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得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
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比较
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躯体疼痛、
活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各维度得分分别为
(85.6±9.5)、(84.3±12.4)、(86.7±10.2)、
(84.1±10.3)
、(83.6±9.7)、(86.8±8.9)、(84.1±10.5)、(85.9±10.4)明显高于对照组(70.1±11.5)、(72.6±12.2)、(69.1±10.7)、(70.1±12.0)、
(70.2±11.3)
、(69.5±10.3)、(68.2±12.3)、(73.1±11.7),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维度得分
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规范全面的优质护理措
施,有利于减轻患者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符合以
“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端香,马锦兰,苗霞.针刺手法针疗仪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6,09:918-920.
[2]
郭艳.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0:3406-3408.
[3]
李保英,凌云.心理干预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01:136-138.
[4]
腾岩.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