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连接较疏松 ▪ 帽状腱膜下层:疏松的结缔组织,易感染。(头皮撕脱伤) ▪ 骨膜: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骨膜在颅缝处贴附紧密,其余
部位贴附疏松,因此骨膜下血肿易局限。
3
颅骨结构特点
▪ 颅盖:骨质坚实,由内、外骨板和板障构成。内外骨板表面 有骨膜覆盖,内骨膜与颅骨板结合不紧密,故颅顶部骨折易 形成血肿
处理:确诊后手术清除
34
身体状况
▪ 颅内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出血积聚在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多因脑挫裂伤导致 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 因多数与脑挫裂伤和脑水肿同时存在,故伤后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 加重。 较早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
35
身体状况
▪ 颅内血肿
脑内血肿: 发生在脑内,常与硬脑膜下血肿共存。 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类似; 常常缺乏定位体征,若血肿累及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 癫痫等症状。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 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开放性脑损伤多由锐器和火器直接造成,伴有头皮破裂、颅骨骨折 和硬脑膜破裂,有脑脊液漏;
闭合性脑损伤多由间接暴力或头部接触钝性物体所致,脑膜完整, 无脑脊液漏。
▪ 根据脑损伤机制及病理改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段时间以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包括脑水
44
一般护理
▪ 预防并发症
昏迷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要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保持四肢关节功能位,每日做四肢活动及肌肉按摩。 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口腔清洁,定时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
28
身体状况
▪ 脑挫裂伤 生命体征改变: 由于脑水肿和颅高压,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严 重者呼吸、循环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