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烷烃和环烷烃
- 格式:ppt
- 大小:519.00 KB
- 文档页数:26
烷烃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烷烃分子里的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支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子所饱和。
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它的通式为CnH2 n+2。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烷烃中,每个碳原子都是四价的,采用sp3杂化轨道,与周围的4个碳或氢原子形成牢固的σ键。
连接了1、2、3、4个碳的碳原子分别叫做伯、仲、叔、季碳;伯、仲、叔碳上的氢原子分别叫做伯、仲、叔氢。
为了使键的排斥力最小,连接在同一个碳上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tetrahedro n)。
甲烷是标准的正四面体形态,其键角为109°28′(准确值:arccos(-1/3))。
理论上说,由于烷烃的稳定结构,所有的烷烃都能稳定存在。
但自然界中存在的烷烃最多不超过50个碳,最丰富的烷烃还是甲烷。
由于烷烃中的碳原子可以按规律随意排列,所以烷烃的结构可以写出无数种。
直链烷烃是最基本的结构,理论上这个链可以无限延长。
在直链上有可能生出支链,这无疑增加了烷烃的种类。
所以,从4个碳的烷烃开始,同一种烷烃的分子式能代表多种结构,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随着碳数的增多,异构体的数目会迅速增长烷烃还可能发生光学异构现象。
当一个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团各不相同时,这个碳就叫做手性碳,这种物质就具有光学活性。
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下的部分叫烷基[1],一般用R-表示。
因此烷烃也可以用通式RH来表示。
烷烃最早是使用习惯命名法来命名的。
但是这种命名法对于碳数多,异构体多的烷烃很难使用。
于是有人提出衍生命名法,将所有的烷烃看作是甲烷的衍生物,例如异丁烷叫做2-一甲基丙烷。
现在的命名法使用IUPAC命名法,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如下: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烷烃与环烷烃的鉴别
烷烃和环烷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两种结构类型,但在实验
室中常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式来区分。
烷烃的化学式为
CnH2n+2,而环烷烃的化学式为CnH2n。
也就是说,环烷烃相对于烷烃
来说少了两个氢原子。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物理性质来鉴别。
例如,烷烃的沸点
随碳数上升而增加,而环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的环数及分子量有关。
此外,环烷烃的密度比烷烃的密度更高,因为环状分子形成更紧密的
排列,分子间的吸引力更强。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烷烃和环烷烃。
一般来说,环烷烃的红外光谱中会出现环张缩模式、-CH2-吸收峰和骨架伸缩模式
等特征性吸收峰。
而烷烃的红外光谱中则没有这些峰。
此外,环烷烃
的质谱图中也会出现环张缩子离子的分子峰。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烷烃和环烷烃。
例如,环
烷烃和烯烃经过裂解反应后会生成相应的烷烃。
此外,环烷烃和烷基
锂反应时,通常会发生开环反应,生成亚烷基锂和烷基锂等中间体。
总之,烷烃和环烷烃的鉴别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因此,在实验操作中需要谨慎认真,以确
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