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1.87 KB
- 文档页数:2
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解决方案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解决方案一、双菱公司广播电台数字化录音、编辑、存贮、刻录、自动播出网络系统功能及效果双菱公司自行研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SLAUDIONET 数字化录音、编辑、自动播出网络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广播电台模拟方式录、编、播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使得任何节目或素材只需数字化录制一次,之后的编辑、播出、存贮和台与台之间的传递与交流,自动报时、报时广告和快速检索等都由该网络系统自动完成。
系统中任何一个工作站或服务器,既是网络整体的一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录编播子系统。
使用方便、快捷、高效、稳定、可靠。
素材录音时,只须直接录入到计算机工作站中。
在编辑工作站上,可通过网络,对录入素材进行编辑或特效处理。
编辑时,可在计算机上精确到点,合成、插入、剪辑、混音、回声、淡入、淡出,音量控制均可在计算机上一气呵成。
编辑完后,可存在本地工作站或音频服务器中。
大量的音频资料既可存在音频服务器上或工作站上,也可以刻录成CD盘,十分方便,无损耗,无衰减,取用、查询和检索十分灵活、方便。
同时,节省了大量磁带消耗。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直播节目中调用网络上的节目。
即可随时调用,也可预先编组再调用。
对广告、新闻可以进行存贮查询与管理,可限制其播出次数和终止日期,在播出时可使用强制插播。
台与台之间的节目交换和播出时,不需录音带。
在本地工作站上,就可监听、浏览、调用或播出网络上任何一个台的工作站或服务器中音频资料,如新闻、广告等,十分方便、快捷,无时差,无等待,毫无顾忌和麻烦。
播出时,由播出工作站按照已经在其它工作站或本地工作站上制定的节目单,自动调用,自动播出,无需录制,无损耗,高效率,高准确性。
自动整点报时,报时广告可由用户随意修改。
具备多种播出方式:定时、顺序、提前、延长、应急等。
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自动控制和自动切换播出。
如自动转播现场直播,自动切出热线直播,自动转播湖南电台,自动转播中央电台,自动切出网络节目和所有转播设备的自动控制等。
广播电台SLANET5000音频工作站数字化升级改造浅析如何提高广播电台节目播出质量,切实保障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系统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文章就我台SLANET5000音频工作站的网络结构、软硬件组成、播出方式等进行了相关阐述,为地市级广播电台的网络搭建提供了典型案例。
标签:SLANET5000音频工作站;SQL大型数据库;网络管理安全;网络扩充1 概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关重大,作为深受广大受众关注的传统媒体,它社会影响深,知名度高,受众范围广,日常播出中任一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尤其是《国家广电总局62号令》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实施红细则》的颁布实施,更对其提出了明确要求,因而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系数,将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上长升到一定层面,便成了当前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首要任务,基于诸多考虑,我台经过深入研究,对原有的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进行了升级改造。
2 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改造的主要原则音频工作站建设的主要原则应遵循稳定可靠,先进兼具实用的特性。
音频工作站中的网络传输与链接是整个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尤其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网络的选购与应用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台音频工作站的改造,首先注重了系统的综合规范性,网络结构中各硬件通信协议统一,相互兼容,各应用软件基于同一平台统一规划与设计,其编、储、播、控,广告管理、文稿处理等自然相融,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不丢失、损伤数据。
其次是考虑了网络拓扑结构的可扩展性,系统内命名编址灵活,设备连接方便,能够实现横向拓广和纵向延伸。
再就是系统自身安全性能可靠,能够根据不同信息的安全要求,实施闭合分割,提前预知,人为控制。
3 广播电台音频网络系统的整体设计我台针对原有的音频系统框架,结合当前及未来需求,此次升级改造选用了SLANET5000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该系统见证了电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进程。
系统构造如图1所示。
SLANET5000音频工作站系统支持多种音频文件的播出,便于直接操作,实用性突出,安全性能良好。
2024年广播电台数字化广播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数字化广播系统不仅能提高音频质量,扩大覆盖范围,还能提升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系统需求分析、总体架构设计、信号处理与编码、传输网络规划、发射台站建设、接收终端开发、系统集成与测试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广播电台数字化广播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一、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数字化广播系统之前,首先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了解广播电台的现有设施、覆盖范围、目标受众、传输需求等。
此外,还需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因素。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为后续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
二、总体架构设计总体架构是数字化广播系统的骨架,它决定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方式。
在设计总体架构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信号处理、编码、传输、发射、接收等环节。
同时,要确保架构的灵活性,以便在未来能够方便地进行升级和扩展。
三、信号处理与编码信号处理与编码是数字化广播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这一阶段,需要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适当的编码处理。
这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等步骤。
采样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的过程,量化则是将采样值映射到有限的数字值上,编码则是将量化后的数字值转换为比特流。
通过信号处理与编码,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提高传输效率和质量。
四、传输网络规划传输网络是数字化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编码后的音频数据从发射台传输到接收终端。
在规划传输网络时,需要考虑网络的覆盖范围、带宽、延迟等因素。
同时,要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音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接收。
此外,还需考虑网络的安全性问题,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五、发射台站建设发射台站是数字化广播系统的关键环节,它负责将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发射到空中,以供接收终端接收。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编播及传输系统的组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广播以其自身信息量大、节目灵活多样、接收设备廉价轻便、流动性强等优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其他媒体不能替代的作用。
为了适应广播发展要求,切实提高节目和播出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重新改造了原来音频工作站。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运行检验,系统功能齐备,运行稳定可靠,完全满足电台业务需要,节目制作和播出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
一.设计原则广播电台对节目质量和播出安全性要求较高,其管理结构和各部门之间的纵横联系也较复杂,因此,一套理想的数字自动播出系统应在充分满足安全播音的同时,又能适用现有的管理模式。
整个自动化播出系统可分为:网络系统和应用(数字音频处理)系统。
对这样一个音频网络系统,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重点参照以下原则。
1.兼容性系统要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扩容,尽可能采用标准组件、接口和配置;并预留端口,为今后的系统扩容和网络的进一步升级提供条件。
在工作站数量上,数据存储能力、带宽余量、运算能力等都应考虑周全,使系统在扩容的同时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和容错能力。
2.安全性要做到安全可靠,便于管理和使用,以及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应有较高的容错能力,特别是文件服务器和播出工作站都应有主备机自动切换功能,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音频数据不丢失、播出不中断。
尽可能杜绝因系统和设备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停播事故。
3.合理性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以满足系统的数据传输要求。
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使自动化播出系统的采、录、编、播达到一体化。
4.经济性在保证安全播音和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投资,以取得高的性价比。
二.系统结构鉴于我台目前的机构和人员状态,设置6个不同功能的工作站,再配置2个大容量的文件服务器。
其中,播出工作站4台,设置在直播机房;录制工作站6台,分别设在录音制作室,其中的1台单独作为新闻语言录音用,4台作节目复制、合成用;广告编排、节目审听和系统管理工作站1台,设置在中控机房。
数字化节目制作与音频工作站系统及其维护管理摘要首先对数字化制作方式优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数字化节目制作与音频工作站系统及其维护管理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节目制作;音频工作站系统;维护管理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013-02传统的广播节目制作建立在模拟信号的基础上。
模拟信号是一个物理量,它随着时间或空间连续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节目制作技术已经成熟,从l 997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43种语言广播、每天192小时节目的录制和播出,率先实现了数字化。
目前许多省台、市台已广泛采用数字方式制作广播音频节目。
数字信号是一个依赖于时间或空间的二进制形式编码值序列,它是从模拟信号转换来的。
1 数字化制作方式的优点广播电台的数字化发展是合理的选择。
具体来说,有以下优点:1)减少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失真,提高节目品质; 2)可共享节目资源。
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减少了磁带反复拷贝过程中的失真; 3)节目制作方便,可节省大量制作时间; 4)在节目播出时,可反复播放某一节目,不必担心由于磁带磨损带来音质的恶化,也不需要反复倒带,简化了播出手续;5)数字化节目资源易于保存,品质不会因存储时间太久而恶化;6)数字化节目资源易于查找,并且可以很方便地检听节目内容; 7)数字化节目可方便地实现非线性播出和自动化播出。
2 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是数字化节目制作的物质基础。
2.1 数字音频工作站及其特点数字音频是指把声音信号数字化,并在数字状态下进行传送、记录、重放以及其他加工处理等——整套技术。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英文缩写为daw,也简称为音频工作站,是一种声音处理工具。
它是以计算机控制的硬磁盘为主要载体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数字音频处理器、软件功能模块、音源外设、存储器等部分所构成,集计算机和录音机、调音台、效果器音响设备为一体的数字音频系统。
数字音频工作站RGB三色学苑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电影、影像制品的节目制作正逐步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方面过渡,这个过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由于国情、地域或科技的差别,各国可能以不同方式和制式,采取积极稳妥的数字化战略,逐步的进入数字广播电视年代。
相信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那么我们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等数字音频节目的制作日前应该用哪种数字音频设备呢?这里向你推荐一套数字音频工作站(Digtal Audio workstation-DAW)。
它是以计算机控制的硬磁盘为主要载体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数字音频处理器、软件功能模块、音源外设、存储器等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工作系统。
它对音频信号加工处理成数字码方式,来实现对信号的获取、记录、储存、重放。
它包含录放音、多轨合成、调音、均衡、不变调时间压扩、混响、延时、降噪,简单到复杂的声音剪辑等所有系统功能,使众多操作繁琐的音频制作过程集成在多媒体电脑上完成。
与传统的数字音频制作相比,省去了大量周边辅助数字音频设备,省去了大量设备的连接、安装与调试。
且性能价格比高,操作也较简单。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基本构成与工作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是一种硬件与软件的组合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特性,它是将复杂的声音信号编辑变成十分方便的编辑文件,同时还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新的处理。
DAW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保留了计算机的操作程序,它是靠调用程序来工作的。
由于加大了模仿录音机和调音台部分功能的控制键盘,这个控制键盘是把数字音频工作所需的程序按照顺序排列好,存储在一个专用存储器内,并给于控制键盘的某个执行键来执行这个程序,这样对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实际操作就和象操作传统的录音机、调音台一样方便简捷。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主机已由过去的专用机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通用微机。
采用通用微机的DAW,主机通常是MAC和IBM系列PC机,系统软件建立在视窗系统Windows或Macintosh上,也可在DOS下运作。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1-23T08:22:00.46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5期作者:亚森江·吾加艾合买提[导读]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相关内容,对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了技术分析,亚森江·吾加艾合买提和田地区广播电视台,新疆和田 848000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相关内容,对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了技术分析,探讨了数字音频工作站技术的发展措施,旨在加强对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的研究,充分发挥数字音频工作站技术的优势,满足广播电台工作需求,有效处理广播电台中的音频问题,保障音频效果。
关键词: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播电台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在广播电台发展中被广泛应用,促进了广播电台的改革。
数字音频工作站是现代广播电台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在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持下,以计算机硬盘为载体来进行记录,可对广播电台节目的数字音频系统进行有效制作。
数字音频工作站技术涵盖了多方面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多声道录放、效果合成、多音轨等,能够确保广播电台的收听效果。
一、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概述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包含了多方面内容,不仅有高速度信号的传输,还有高频信号的压缩编码,由多种技术组成。
在广播电台中应用数字音频工作站技术,十分有必要,能够改变传统的广播电台节目播出方式,实现播出系统的智能化,是对传统系统技术的创新,可提高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最终的节目质量[1]。
数字音频工作站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有着显著的数字化效果,而且适用性较强。
从音频发展方向来说,其可拓宽音频发展方向,录音的时候可实现同时录制,储存于多个硬盘中,可突破传统录音中的限制,保障信息质量。
第七章数字音频工作站第一节、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概念工作站是一种用来处理、交换信息、查询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简称DAW)是一种用来处理、交换音频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是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两者相结合的新型设备。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出现,实现了广播系统高质量的节目录制和自动化播出,同时也创造了更加良好高效的工作环境。
最近几年,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机化硬盘录音系统,且基于他们能够实现基本和先进的编辑和信号处理功能(如图)。
图7-1 一种工作站系统在多媒体数字音频应用中,使用音频工作站有很多的优点,下面列出其中的一些:1.处理长样本文件的能力。
硬盘录音时间只受硬盘本身大小的限制(通常44.1kHz取样频率、16比特精度下1分钟立体声信号需要10.5MB硬盘存储器)。
2.随机存取编辑。
因为信号记录在硬盘上,节目中任何点可以随即访问,不论它们以什么顺序纪录。
无损编辑在丝毫不改变或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情况下允许信号片段安排在节目中的任何次序上。
一旦编辑结束,这些片段可以连续重放来产生一个演奏,或者个别的在一个指定的SMPTE时间码地址上重放。
3.DSP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在一个片断或整个样本文件上实现,不管是实时的还是非实时的,这一切都对信号没有损害。
除了上述这些优点之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音频设备还能够综合进行与数字视频、音频和MIDI制作有关的一些工作。
一、数字声频工作站的类型声频工作站主要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是建立一个专门的系统,一是通过在标准的桌面计算机上安装添加的硬件和软件方法。
大多数系统都是采用后者这种模式建立的,并且专门系统要比以桌面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贵很多(虽然并不一定总是如此)。
1、专门的系统在早期的硬磁盘声频系统中,对于制造商而言,要开发出专门的系统是要投入相当大的资金的。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生产的桌面计算机还不能胜任此项重任,并且大容量的存储媒体的应用也不如现在这么广泛,以及需要各种不同的接口和专门的文件存储技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开发之初,市场的规模较小,可观的研究和设计投入必须收回。
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及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已成为广播电台不可或缺的工具。
山东电台作为中国地区性的重要媒体之一,其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于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实现了从音频采集、编辑、混音到播出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这种数字化处理不仅提高了音频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而且通过软件的灵活配置,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节目的制作需求。
在音频采集方面,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支持多种音频输入方式,包括现场录音、电话录音、网络直播等,确保了音频素材的多样性和实时性。
编辑过程中,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音频编辑工具,如剪切、拼接、淡入淡出等,使得音频编辑更加便捷和精确。
混音环节是音频工作站系统中的关键步骤,山东电台的音频工作站系统具备多轨混音功能,可以对多个音频轨道进行同步处理,实现声音的平衡和融合。
此外,系统还内置了多种音效插件,如回声、混响等,为节目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空间。
播出环节是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的最后一环,山东电台的系统支持自动播出和手动播出两种模式,确保了节目播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自动播出模式下,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表自动播放节目,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播出效率。
除了基本的音频处理功能,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还具备一些高级功能,如音频分析、音频修复等。
音频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编辑人员快速识别音频中的异常部分,如噪音、失真等,从而进行有效的修复和优化。
音频修复功能则可以对受损的音频文件进行恢复,保证音频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在实际应用中,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音乐、访谈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制作中。
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节目制作的效率,同时也为编辑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度。
总之,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广播节目的制作质量,也推动了广播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音频工作站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为广播电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安全播出和设备维护
李淑杰
【期刊名称】《数字通信世界》
【年(卷),期】2022()10
【摘要】伴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音频工作站问世,并迅速取代传统音频工作站,在广电领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广播电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工作单位,具有工作稳定性、持续那些等特点,对音频工作站有很高要求。
在数字音频工作站问世后,不仅要求其需要具备传统工作站的节目制作、编辑、存储、管理及播出等功能,还要求保证节目能够安全顺利地播出,这就对了数字音频工作站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为保证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安全播出,在播出期间需明确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设备维护,解决相关问题,保证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李淑杰
【作者单位】兴安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31
【相关文献】
1.数字音频编码器在实际播出系统中的应用与维护
2.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及自动播出网络系统建设情况
3.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安全播出和设备维护
4.
数字音频工作站和广播节目自动播出系统5.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播出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及应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而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台,要想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的技术设备和传播手段。
山东电台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其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就像一艘装备精良的航船,在波涛汹涌的信息海洋中破浪前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艘“航船”的基本构造。
山东电台的音频工作站系统,是一个集音频采集、编辑、存储、播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它就像是一座现代化的音乐工厂,将原始的声音素材经过精心加工,最终变成听众耳中的美妙旋律。
这个系统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保证了节目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那么,这艘“航船”是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呢?答案就在于它的应用。
山东电台利用音频工作站系统,实现了节目的数字化制作和自动化播出。
过去需要人工操作的繁琐流程,现在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完成。
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还缩短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的时间,使得新闻更加及时地传递给听众。
此外,这个系统还具备强大的存储功能。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声音图书馆,将过去的节目和素材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
当需要回顾历史或制作特别节目时,工作人员可以迅速找到所需的素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这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
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系统的维护和升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对于一些小型电台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竞争力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挑战就否定这个系统的价值。
相反,我们应该看到它在推动广播电台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它就像是一把利剑,帮助山东电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同时,它也为其他广播电台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技术。
总的来说,山东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承德人民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系统承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克军音频工作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完成音频的录制、编辑、播放、管理等处理工作的数字设备,它由计算机、音频处理接口卡和功能软件等三部分构成。
随着计算机存储技术和数字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音频自动播出系统在广播电台得到了实际的应用,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广播电台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承德人民广播电台根据我台的实际情况选用了浪潮集团的DAB-2000型数字音频自动播出系统,构架于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音频设备。
设计完成了具有两套节目的查询、编排、审听、调用、录制、播出、管理等功能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实现了节目数字化录制,数字化编辑,数字化存储和数字化音频节目资源共享等自动化功能。
一、系统设计基本原则音频工作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之间的网络传输和链接,计算机网络是整个自动播出系统的中枢神经,也是音频数据文件在各站点传输的通道。
因此在设计我局电台网络时,充分考虑到了广播电台网络系统的应用规模(两套节目每天播出30余小时及具体要求。
由于音频节目制作及自动播出网络的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强,对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及一致性要求极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了以下原则:1、综合规范性网络体系结构应具有通信协议符合有关国际标准、工业标准和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发展规范,达到适应多厂商、多协议、互操作性的要求。
能提供多种服务,支持多种媒体,信息有权共享。
可提供存贮转发、等时服务、直通等传输方式。
具有较高效率的网络集成管理与控制能力,保障可靠传输,网络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丢失数据、损坏数据,并且在系统出问题时有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保证不停播。
2、技术扩展性网络拓扑结构应具有技术可扩展性,网络系统内命名编址要灵活,便于各类设备方便、灵活地连接入网,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必须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带宽,以保证在多个工作站同时工作时数据流的连续性以及将来系统的扩容。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随着数字声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将两者相结合起来的新型设备----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简称DAW)。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的推动下,它逐步发展成一个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以数字音频技术为基础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它主要应用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制作、编辑和播出系统中,尤其是在广播电台有了广泛应用,是广播电台数字化播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实现了广播系统高质量的节目录制、存储、共享、管理和稳定可靠的自动化播出,同时也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给广播节目的录制、编辑、播出、存储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是广播数字化的必由之路。
本文较为系统地对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进行了研究。
首先,全面地回答了什么是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包括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概念、特点、分类、组成和工作流程。
对系统的各类站点的功能、组成与特点,以及系统的各项管理功能进行了细致分析。
然后,对数字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与磁盘冗余RAID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群集技术和自动化播出技术等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主要技术原理进行进一
步地探讨,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应用特点。
接着,提出了建设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需求分析,研究了如何设计一个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回
答了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最后,完成了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实施,经过多年实际使用的验证,达到了预先设计的
要求,对广播电台建设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参考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