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效劳创新
xx年被称为“云计算元年”,云计算在这一年得到了强劲的开展,尽管各种标准、标准、制度都不尽完善,各行各业的先行者依然呐喊着进入“云端”,这在一向静态的知识殿堂的图书馆里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不断融合,等在图书馆面前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未来?作为图书馆中资源最丰沛的高校图书馆,又该如何面对云计算给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
相信大多数人对云计算这个词已耳熟能详,但究竟该怎样理解云计算呢?云计算的概念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诸多研究,由于云计算技术的产生背景和推动力量比拟复杂,研究者背景与视野不甚相同,目前为止云计算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标准定义。国内学者刘鹏给云计算的定义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体效劳”。 魏志鹏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即把分布在各种效劳器、个人电脑甚至移动 和其他设备上的大量软硬件资源和应用效劳集中在一起,协同工作。简单来说,云计算就是让网络上不同计算机同时做一件事情,大幅增进数据处理速度。
1.2云计算的特征
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但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又有所区别,它具有以下特征:
1.2.1无所不在的网络。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效劳方式,使用者和云效劳提供商之间的联系通过网络来实现。云效劳提供商通过标准程序将闲散分布于各地的资源集中到运行在互联网上的大规模效劳器集群中,用户只需要通过任何一台能够上网的终端就能获取和指定权限的数据。
1.2.2资源会聚,共享共用。云计算的目标在于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云效劳商利用网络上的效劳器集群作为数据存储中心,汇整资源,并通过软件租赁与效劳租赁等多重租赁模式提供效劳。
1.2.3自助式效劳。云计算是出现web效劳后的一种自然开展,延续了web2.0的交互功能,用户在获得指定权限后,可依照需求自行调整与存储在云端的文档。
1.2.4迅速、机动的调配资源。云计算的系统功能或需求可以快速且弹性的调整和分配,对使用者而言,云端资源似乎是无穷尽的,随时可按照需求来扩充。
1.2.5计算效劳。云端效劳所使用的资源都可以被掌控及监管,进而有效地调配并进行优化。
图书馆的根本职责就是保存、人类文明遗产和各种信息知识资源,高校图书馆还担负着满足师生和科研的重任。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开展,信息资源保存、传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数字化图书馆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到达了较高的水准,高校图书馆也组织了各种联盟以求资源共享。但同时仍面临一些问题,比方信息技术人才及研发能力缺乏导致图书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迟滞;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虽取得一定的开展,但不同数据平台、不同系统间的对接仍比拟困难,以及共享较高;如何在保障、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信息获取与使用的门槛;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下最大限度满足目标用户的信息需求等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云”的不断开展,其轮廓也日渐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云计算所具备的海量存储能力、节点灵活接入、资源获取便捷等特性,能够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联合编目和资源的共享,能够整合异构数据库实现一站式检索,进而优化经费的使用,减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本钱,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用户的体验,使高校师生可以无障碍的获取更多资源,满足高校图书馆用户的各类需求包括他们的潜在需求。此外云技术使用特殊的容错措施可利用廉价的节点构成云,通过集中式的自动化,图书馆无需负担数据中心管理本钱,这些工作将由云效劳供给商负责,图书馆只需共享云端资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