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38.22 KB
- 文档页数:4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
GB17681—1999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cceptance for safety monitoring,controll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tank farm
前言
本标准旨在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在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预评估和竣
工验收”工作中提供技术支持,也是为具体执行这一任务的工作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技
术依据,以保证新建、改建、扩建的易燃易爆罐区具有相应的安全监控技术水平。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原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东华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民、徐炳华、吕武轩、汪国华、缴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储存气体或液体介质的易燃易爆罐区内设置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验收。
凡本标准未作说明者,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J74—1984石油库设计规范(含95.10局部修订条文)
GB/T15408—1994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60—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6—19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一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定义
3.1安全监控预警系统safety monitoring,controll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评标室监控系统及技术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备 注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 参考品牌
1 枪型网络摄像机 ▲130万1/3" CCD ICR日夜型枪型网络摄像机
▲传感器类型 1/3" Progressive Scan CCD
▲最大图像尺寸 1280×960
帧率 PAL: 25fps (1280 × 960), 25fps (1280 ×
720)
NTSC: 30fps (1280 × 960), 30fps (1280 × 720)
▲音频输入 1路,MIC IN/Line IN,3.5mm音频接口
▲音频输出 1路,3.5mm音频接口(线性电平,阻抗:600Ω)
▲通讯接口 1个RJ45 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1个RS-485接口
▲报警输入 1路 报警输出 1路
▲视频输出 1Vp-p Composite Output(75Ω/BNC)
▲无线标准 IEEE802.11b, 802.11g, 802.11n Draft
▲含镜头、室内护罩、室内支架
▲与硬盘录像机同一牌 台 2
海康、松下、安讯士
2 高清网络红外半球摄像机 ▲300万1/3” CMOS ICR日夜半球形网络摄像机
▲传感器类型 1/3" Progressive Scan CMOS
▲最小照度 0.07Lux @(F1.2,AGC ON) ,0 Lux with IR
▲镜头 ********,水平视场角:75.8° (2.8mm、6mm、12mm 可选)
▲日夜转换模式 ICR红外滤片式
▲宽动态范围 数字宽动态
▲数字降噪 3D 数字降噪
▲视频压缩标准 H.264/MJPEG
▲最大图像尺寸 2048×1536
▲通讯接口 1个 RJ45 10M / 100M 自适应以太网口
▲红外照射距离 EXIR: 20-30 米
▲与硬盘录像机同一牌 台 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标准-2001
1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Security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标准-2001
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用视频进空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技
术防范用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防监控为目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参
照使用。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仅适用于模拟系统或部分采用数字技术的模拟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
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视频 video
基于目前的电视模式(PAL 彩色制式,CCIR 黑白制式 625行,2:1隔行扫描),所需的大约为6MHz或更高带宽的基带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新要求
一、增加电磁兼容性四项指标的新要求
电磁兼容新标准包括四项内容,即:静电放电抗扰度(此项检验暂时免除检验);电磁辐射抗扰度;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针对国内各监控系统产品现状下面逐项介绍一下推广的意义。
a.瞬态脉冲群抗扰度的要求
该项标准是孙继平教授依照国家标准GB/T 17626.4--1998起草的,标准的意义为评估电子电器设备的供电电源、信号和控制端口在受到重复快速瞬变脉冲干扰时的性能,确定一个共同的评定依据,对煤矿电子电器设备长期以来没有抗干扰性能指标意义重大。
b.抗浪涌冲击要求
本标准采自国标GB/T 17626.5-1999 idt IEC 61000-4-5:1995,规定了设备对开关和雷电瞬变引起的单极性浪涌(冲击)的抗扰度要求、实验方法和推荐的试验等级范围,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定设备在遭受来自电力线和互联线上高能量骚扰时的性能。浪涌测试条件非常严酷,以0.5KV 1KV 2KV 4KV分为四个级别,浪涌脉冲上升时间1.2微妙,持续时间40微妙,标准要求仪器在遭受以上级别能量脉冲击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许多产品在遭到冲击后立刻停止工作,严重的会发生永久性损坏。电磁辐射抗扰度增加强制推广
c.抗电磁辐射要求
本标准采自国标GB/T 17626.3-1999 idt IEC 61000-4-5:1995,规定了井下设备对其它无线发射设备的抗扰度要求、实验方法和推荐的试验等级范围为二级,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定设备在遭受来高频设备和互联线上高能量电磁波时的性能。
二、“红外遥控传感器”要求
新标准规定,甲烷传感器必须使用红外遥控方式调校,淘汰电位器调整零点和精度的产品。对用户来说这是件好事,老式电位器调校的传感器在井下调整起来相当的不方便,一是要设电位器调整孔,仪器外壳无法实现良好密封,井下湿气与粉尘使产品寿命大减;二是用起子反反复复地调整电位器,极易造成机件损坏,据现场工人反映:许多产品不是使用坏的而是被调整坏的;三是调整精度差,带下井的气样是有限的,如果“零点” “精度” “报警”“ 断电”全部用电位器来整定的话,恐怕一袋气全用完还没调好一台传感器。
*****矿业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编制:监控室
2011年11月5日
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一、 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
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设计依据为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及2010年补充条款);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
《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AQ6202-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 (AQ6205-2006)
《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
《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
《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381-2007)
《矿用分站》(MT/T1005-2006)
《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06)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 209);
《设备可靠性试验》(GB 5080.1~7);
《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GB4859-84);
54 TS201.1 工程范围
1. xxx高速公路西段机电JD-5合同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各个分项子系统在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测试、试运行、技术文件、培训及缺陷责任期服务等各项工作。
TS201.2 设备选型及技术指标
TS202 气象检测器
TS202.1 概述
本工程设置二套能见度检测器,用于自动检测沿线的能见度信息,进行处理并传到监控分中心,以便监控分中心根据能见度状况及时作出控制方案。
TS202.2 系统构成
1. 2套能见度检测器;
2. 能见度检测器立柱、支架、安装夹、外罩、机箱及接地等;
3. 能见度检测器必需的电力电缆及信号电缆等辅助设施和材料;
4. 完成本系统所需要的材料及工作。
TS202.3 能见度检测器选型和功能介绍
在道路交通安全中,能见度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自动监测系统周期检测能见度,道路管理者需要提前了解道路能见度情况,避免危险情况发生。能见度检测器选用德国SICK的VISIC 610能见度检测器。通过安装SICK能见度仪,道路能见度可以实时监测,意外事故可以减少到零。新型能见度监测仪VISIC 610,采用特殊设计,专门用于交通控制系统。
雾是由许多非常小的水珠组成,从光源发出的光被水珠散射,然后被高灵敏的探测器探测到。由于在特定范围内,水珠越多,雾度和光强度就越大。通过预设软件计算,将光散射强度转化成标准能见度范围。为了获得代表性的结果,更大的测量范围被检测,比较普通折返式散射光探测器,VISIC 610通过使用特殊的光学系统和镜片,可以增大测量范围。由于高精度光学期间的发展,比较其他普通散射光探测器SICK能够有效地增加VISIC 610的测量深度(穿透深度)。
1. 结构组成
VISIC 610系统安装在一个坚固和防腐的机箱内,由两个部件组成:一个光发射和接收的探测头单元和一个具有模拟/数字接口和液晶显示的控制器单元。
55 2. 特点
****源矿业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编制:监控室
2011年11月1日
1 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一、 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
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设计依据为: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及2010年补充条款);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
《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AQ6202-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 (AQ6205-2006)
《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
《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
《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381-2007)
《矿用分站》(MT/T1005-2006)
《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06)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 209);
《设备可靠性试验》(GB 5080.1~7);
《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GB4859-84);
安全监控系统远程联网技术要求
一、项目背景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新疆投资有限公司现有煤矿五对,其中库车1对、拜城3对、伊犁1对,均已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库车和伊犁系统厂家是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拜城是常州三恒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国家建设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新疆公司决定建立瓦斯远程监控系统联网工程,监管部门能够同时在线完成管辖范围矿井数据同步监控,系统设计要严格遵循经济、实用、先进、高效、扩展性能强等原则进行,系统采用多套设计方案本着协商的原则定稿。
二、整体要求
管理部门必须建设数据双重预警体系,预警范围函盖瓦斯超限、风机停风、系统瘫痪等各类异常状况;一级预警将由远程监控平台软件完成该功能,平台将体现出“即报、即显、即时响应”的优势;二级预警方式由短信预警系统实现,该系统将关联管理部门实时数据库,在某矿报警第一时间以短信息方式按照约定的格式发送至指定领导手机,充分保障非值班领导亦能掌握事故动态。提供的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平台核心软件具有较强的集成性、实时性、稳定性及安全性;能够配套大容量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管辖矿井数据建立电子档案,可保障长期规档存储。
客户端软件(矿用软件)能够在瓦斯监控系统任何设备数据产生变化的第一时间完成采集并向上发送,对数据完整打包有较强的整合能力,避免出现数据上传丢失现象。
三、系统规范性引用文件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导书(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
《矿务局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模式与实施建议》;
《“十五”期间煤炭工业电子信息发展规划纲要》;
《关于推广应用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37号;
《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联网和维护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6]21号)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术语和定义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supervision system of coal mine safety
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传感器 transducer
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矿用甲烷传感器 methane transducer for mine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矿用风速传感器 air velocity transducer for mine
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置。
矿用风压传感器 wind pressure transducer for mine
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通风压力的装置。
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 carbon monoxide transducer for mine
连续监测矿井中煤的自然发火区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矿用温度传感器 temperature transducer for mine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置。
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 carbon dioxide transducer for mine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矿用氧气传感器 oxygen transducer for mine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氧气浓度的装置。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桐梓县狮溪镇兴隆煤矿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编制:
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
桐梓县狮溪镇兴隆煤矿
二零一八七月十四号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桐梓县狮溪镇兴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
安全技术措施
兴隆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矿井现安装KJ90N监测监控系统一套,为保证监测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正常运行,一旦监测监控系统因升级改造导致监测监控系统停止运行,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
一、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1、制定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期计划,在每天的例行调度会上提出第二天需要安装改造地点,以及影响范围,提前通知采掘、通防、安全科做好相关工作安排。
2、发生瓦斯安全监控设备通讯中断时,及时通知瓦检员加大瓦斯检查力度。瓦检员应加密故障影响区域内的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次数,并每隔1小时向调度室汇报1次。一旦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立即对超限区域及受威胁区域撤人与设置警戒,并尽快向矿调度室汇报。
3、监测设备升级改造后要及时恢复运行,组织安全员、瓦检员等人员对相关区域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当有毒有害气体正常,监测设备运行正常后才能解除警戒。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4、排除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需要关停监测监控设备时,作业人员必须事先向矿技术负责人请示,待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操作。并通知相关区域的瓦检员等人员加大检查瓦斯有毒有害气体的力度,加密检查次数。
5、若要关停瓦斯安全监控设备,矿调度接到请示后对所涉及区域内的施工人员下达停止作业指令,责令相关电钳工切断通往涉及区域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责令机电部门对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对其完好状况要立即进行确认,尤其要对断电功能及断电范围进行确认,确保无差错。
..WORD完美格式..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术语和定义
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统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等功能,用来监测甲烷深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电状态,风门状态,几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2.2传感器
将被测物理量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2.3矿用甲烷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2.4矿用风速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内速大小的装置。
2.5矿用风压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通风压力的装置。
2.6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中煤的自然发火区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2.7矿用温度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置。
2.8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2.9矿用氧气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氧气浓度的装置。
2.10矿用烟雾传感器
连续监测矿井中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烟雾浓度的装置。 ..WORD完美格式..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2.11矿用风筒开关传感器
1 省煤矿安全(瓦斯)监控系统检查依据各矿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落实,迎接集团公司自检和省局互检。
附:
1、《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章“通风安全监控”;
2、晋煤安发(2005)1002号“山西省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管理办法”;
3、“山西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查评分标准”;
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国家标准(AQ6201-2006)。
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章“通风安全监控”
一 般 规 定
第一百五十七条 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第一百五十八条 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本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一百五十九条 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第一百六十条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
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电网停电后,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系统必须具有防雷电保护;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2台,1台备用。
第二节 安装、使用和维护
第一百六十一条 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火灾漏电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 系统基本功能:
(1) 实时监测各监测点的剩余电流、温度、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等数值、各检测回路状态;
(2) 及时提示故障点性质(具体回路、故障类型等),提供声、光、颜色区别提示告警;
(3) 显示监测各单元(监控设备、探测器)、监测点实时工作状态;
(4) 对监测单元进行参数整定、分闸、复位、联动、自检等远动功能;
(5) 按事件顺序实时记录,并能存储日志;
2、 系统扩展(可选)功能:
(1) 特有电能管理功能,实现全电能测量、电能质量管理;
(2) 定制手机短信,实现异地监控;
3、 系统要求:
(1) 响应时间短;
(2) 抗干扰能力强;
(3) 地址自由设置;
(4) 工作模式及参数灵活整定,操作简易;
(5) 通信距离短,网络兼容性强;
采用集散控制方案,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1、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有火灾报警控制器必须形成环形网络。
2、系统中各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应为对等关系,所有信息可以实现共享,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应能互相读取信息,通过软件编程应能设定各火灾报警器之间的主从关系、限制信息的调用。
3、系统网络传输距离应大于1500m。
4、网络响应时间小于3S。
5、网络应具有抗开路、短路功能。
6、通讯总线、探测器报警信号总线应选用双绞多芯铜导线。
7、系统应是开放的,必须提供开放的通讯接口,满足国际公认的开放的通讯协议要求。
8、系统操作软件平台应为简体中文操作系统。图形工作站显示的信息及打印机输出的信息均应为简体中文。
9、系统须配置专用蓄电池,使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照常操作而没有发生任何中断。系统操作采用24V直流电源。系统中的图形工作站、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需配置UPS装置供电。
10、系统应为高灵活性,能随意对各个元件的地址编码重新编序,从而配合将来的房间的任何布局情况。此外,系统的容量须允许将来扩大系统的可行性。
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S/TC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胜、陈朝武、李加洪、刘希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用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技术防范用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防监控为目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仅适用于模拟系统或部分采用数字技术的模拟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2 GB/T 15408-1994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idt IEC 60839-1-2)
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拢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电视监控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系统自成网络,可独立运行。
控制功能,如对配备了自动变焦的摄像机进行控制等。
联动控制功能。
*图像记录功能,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MPEG-4格式,嵌入式结构。
计算机管理功能。
视频丢失检测功能。
时间、字符显示功能。
分级优先控制功能。
为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有利于售后服务,系统主要产品(室内球型摄象机,室外云台摄象机,室内彩色固定摄象机,室内云台摄象机)必须出自同一品牌,推荐品牌 Stanley (史丹利)、PELCO、博世、三星;硬盘录像机为确保录像效果推荐品牌DVSS、博世。这些品牌的产品必须是原厂生产。
(1) 室外一体化高速球型摄像机
一体化快球摄像机集云台、解码器、防护罩、加热器、摄像机、镜头集成于一体化,可在室外全天候应用,防护等级达到IP66。
➢ 1/4英寸EXview HAD CCD
➢ 水平解析度:530线
➢ 镜头:18倍光学变焦,f=4.1mm(广角端) 至73.8mm(远端),F1.4 至F3.0
➢ 手动模式下运动平滑(最小0.05°/秒)&预置位速度(最大360°/秒)
➢ 128个可用文字或数字进行标识的预置位
➢ 4个自定义巡航,8个预置位巡航,8个分组巡航功能
➢ 8个隐私遮挡区域
➢ 日&夜 转换(红外滤光片切换)
(2) 固定彩色摄像机
➢ 采用1/3英寸SONY
➢ 采用最新信号处理器(DSP)技术
➢ 分辨率540线
➢ 具备彩转黑(SDN)
➢ 自动增益控制(AGC) ➢ 自动白平衡(AWB)
➢ 可调电子快门速度
➢ C/CS卡口镜头
镜头
➢ 1/3“镜头
➢ C/S安装
➢ 手动聚焦,自动光圈
➢ 镜头焦距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4mm,8mm
防护罩
➢ 铝质结构
➢ 墙装
➢ 为保持美观和防破坏,电源线和视频线要隐蔽安装,不允许外露;
(7) 16路全实时硬盘录像机
天祥化工厂工业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一、 实施目标
天祥化工厂属危险化工品企业,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涉及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腐蚀性的液体和气体。通过实施视频监控,将重大危险源设备运行图象上传到集团信息中心,进而建立一套在线预警监视系统,避免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发生程度,减少事故损失,最大程度保护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在事故发生后的事故调查中,提供事故当时的现场数据,保证事故调查的真实性、科学性。
原山东海化集股份有限公司天祥化工厂生产监视系统共包括两台硬盘录像机,两台25”液晶显示器悬挂于控制室墙上,共24个监视画面,范围覆盖天祥化工厂的四周围墙和主要装置区,2006年4月29日完成安装。
原系统部分摄像头采用12倍光学变焦,视角窄,观察范围小且分辨率不清楚。两台硬盘录象机监视画面基本已满,硬盘空间只能存储3天时间,已无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新上系统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摄像头数量,更换部分信号电缆,移动部分已有的摄像头,更换新型的硬盘录象机,使监控软件统一标准,便于上网统一管理。新系统将能够实现关键监控画面的网络上传和共享。
二、 安装要求:
此次监控系统更新包扩新增13个监控摄像头,添加两台硬盘录像机,整改6个原有的摄像头。
1)新增13个摄像头防爆要求必须达到EXdIICT6 防爆要求的合格产品,电器接口必须使用合格防爆接头和防爆穿线管。(追加:南门卫增加非防爆的可变焦摄像头1个,监控车子棚)13个摄像头采用22倍以上变焦摄像头,其中1个为旋转云台安装,全部光缆传输。安装位置如下:
1.东罐区泵房顶一个,监控范围:汽车装卸站台;到主控室500米
2.二氯甲烷成品贮槽顶西侧一个,监控范围:甲醇日贮槽及一氯甲烷贮槽;到主控室400米
3.702C楼顶一个,监控范围:盐酸罐及硫酸罐区;到主控室450米
4.702B二楼平台南侧一个,监控范围:一楼热氯化反应器;到主控室350米
5.苯胺冷冻站东侧管廊上一个,监控范围:氢气球罐;到主控室400米
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安全监控系统是指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摄像机、网络和相关设备来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报警的系统。如今,安全监控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房屋、企业、学校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安全。为了确保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提升监控水平,以下是有关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一,高清晰度视频
安全监控系统需配备高清晰度摄像机,确保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可见度。这将帮助安保人员更好地辨认人脸、车牌等细节,提供更有效的安全监控。
二,广角和远距离监控能力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广角和远距离监控能力,以便监控更大面积的区域,并能够远距离监控,避免死角和盲区。
三,夜间监控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夜间监控能力,可以通过红外技术或其他低照度摄像头进行夜间监控。这些摄像头应能够在黑暗环境下提供清晰的图像,并能够应对不同的光照条件。
四,智能分析功能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智能分析功能,例如人脸识别、行为分析、车牌识别等,以便快速识别异常情况并报警。这些功能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实现。
五,网络化和远程监控 现代安全监控系统需要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时查看和控制安全监控系统,随时随地了解监控情况。
六,可靠的存储和备份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可靠的存储和备份功能,以确保监控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并能自动备份和归档监控数据,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七,实时警报和联动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并能与其他安全设备进行联动。当监控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例如入侵、火灾等,能够立即发出警报,并触发相应的联动措施,例如自动关闭门窗、向警察发送报警信息等。
八,数据加密和权限访问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数据加密和权限访问控制功能,以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查看和操作监控系统,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篡改和滥用。
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安全监控场景。系统应支持多种接口和标准,能够与其他安全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提高整个安全系统的综合性能。
总结起来,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高清晰度视频、广角和远距离监控能力、夜间监控、智能分析功能、网络化和远程监控、可靠的存储和备份、实时警报和联动、数据加密和权限访问、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这些技术要求将有助于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控水平和安全性,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可靠的电源供应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可靠的电源供应,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停电或电源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应具备应急电源或备用电池,以确保连续监控和报警功能的正常运行。
十一,防水防尘设计
安全监控系统通常需要安装在室外或易受水、尘等环境影响的地方。因此,系统的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应具备防水和防尘的设计,以保证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十二,设备稳定性和耐用性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具备设备稳定性和耐用性,以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高效和可靠。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并经受得住长时间的运行和使用。
十三,合理的布线和安装
安全监控系统的布线和安装应合理和规范,避免出现缺陷和故障。布线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电源线路产生干扰,并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合理选择,以确保监控范围的完整性和视野的清晰度。
十四,定期维护和更新
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提升。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和检查,故障的排除和修复,软件的更新和升级等。定期的维护和更新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十五,合规与隐私保护
安全监控系统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隐私保护。例如,摄像机的安装和监控范围应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个人隐私应得到保护,监控数据的存储和使用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十六,监控系统的可视化和操作便捷性
安全监控系统的界面和操作应具备良好的可视化和操作便捷性,以方便用户操作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直观的界面进行监控画面的查看、报警信息的处理等操作,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总结起来,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还包括可靠的电源供应、防水防尘设计、设备稳定性和耐用性、合理的布线和安装、定期维护和更新、合规与隐私保护、监控系统的可视化和操作便捷性等。这些技术要求将有助于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易用性,提升监控水平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监控需求和场景,可能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技术要求。综上所述,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综合考虑监控图像、网络传输、智能分析、报警联动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高效、可靠和便捷的监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