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文本5景泰蓝的制作1课件苏教版必修5
- 格式:pdf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7
美丽的创造景泰蓝的制作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8·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巴女排是世界女子排坛的一支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小时,她的实力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②雾霾,已经成为当今公害之一,但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重点污染物进行治理。
③为了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护士长跪地为医生举起无影灯,生动诠释了“生死时刻”医护人员的全情投入,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④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中介代办服务便应运而生。
⑤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
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③⑤⑥解析:A ①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使用正确。
②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
使用对象有误。
③轩然大波:很高的波浪,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④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使用正确。
⑤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使用正确。
⑥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2018·洛阳第一次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美国为首的九个亚太国家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成一致,该协定减少了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关税及其他门槛。
B.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应该注意,相关人员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美丽的创造景泰蓝的制作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8·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巴女排是世界女子排坛的一支强队,其主力队员卡里罗的发球速度往往超过100公里/小时,她的实力令很多男排选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②雾霾,已经成为当今公害之一,但治理雾霾绝非易事,不可能一挥而就....,在不同时期,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重点污染物进行治理。
③为了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护士长跪地为医生举起无影灯,生动诠释了“生死时刻”医护人员的全情投入,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④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中介代办服务便应运而生。
⑤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
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③⑤⑥解析:A ①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使用正确。
②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
使用对象有误。
③轩然大波:很高的波浪,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④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使用正确。
⑤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使用正确。
⑥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2018·洛阳第一次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美国为首的九个亚太国家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成一致,该协定减少了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关税及其他门槛。
B.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应该注意,相关人员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文本5 景泰蓝的制作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蘸.水( ) ②含铬.( )③釉.料( ) ④缂.丝( )⑤铁臼.( ) ⑥白芨.浆( )⑦硼.砂( ) ⑧硒.( )答案 ①zhàn ②ɡè ③yòu ④kè ⑤jiù ⑥jī ⑦pén ɡ ⑧xī(2)多音字①作⎩⎪⎨⎪⎧ 作.坊( )著作.( ) ②粘⎩⎪⎨⎪⎧ 粘.满( )粘.液( )③落⎩⎪⎨⎪⎧ 剥落.( )落.枕( )丢三落.四( )大大落.落( ) ④折⎩⎪⎨⎪⎧折.叠( )折.本( )折.腾( )答案 ①zuō/zuò ②zh ān/nián ③luò/lào/là/luō ④zhé/shé/zhē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掐( )陷( )谄( ) (2)⎩⎪⎨⎪⎧砧( )拈( )踮( )(3)⎩⎪⎨⎪⎧ 镀( )踱( )渡( ) (4)⎩⎪⎨⎪⎧ 碟( )谍( )牒( )答案 (1)掐丝/陷阱/谄媚 (2)铁砧/拈花惹草/踮脚 (3)镀金/踱步/渡水(4)影碟/间谍/通牒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恰如其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半斤八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陈出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2)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错点提醒: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容易和“平分秋色”与“各有千秋”混淆。
)(3)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