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银行
- 格式:pdf
- 大小:252.40 KB
- 文档页数:11
农行掌上银行收费标准农行掌上银行是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一款移动金融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移动银行服务。
作为一款移动金融产品,农行掌上银行的收费标准备受到广大客户的关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农行掌上银行的收费标准,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相关信息。
首先,农行掌上银行的账户管理费用是免费的。
客户可以通过掌上银行进行账户查询、资金划转、账单打印等操作,而无需支付额外的账户管理费用。
这一点对于客户来说是非常实惠的,也符合了移动金融产品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其次,农行掌上银行的转账汇款费用相对较低。
客户在使用掌上银行进行转账汇款时,所需要支付的手续费用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
这也是农行掌上银行受到客户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农行掌上银行还提供了多种理财产品,客户在进行理财操作时,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不同的理财产品对应的费用也会有所不同,客户在进行理财操作前,可以通过掌上银行了解相关的费用信息,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理财决策。
除此之外,农行掌上银行还提供了一些增值服务,例如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等,客户在使用这些增值服务时,也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但是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渠道,农行掌上银行提供的增值服务费用更加优惠,也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农行掌上银行的收费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客户在使用掌上银行的各项服务时,所需支付的费用都相对较低,也更加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
同时,农行掌上银行也会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收费标准,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移动金融服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客户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农行掌上银行的收费标准,更加放心地使用掌上银行进行各项金融服务操作。
同时,也希望农行掌上银行能够持续提供优质的移动金融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移动业务办理导言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中国移动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业务办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的业务办理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业务办理流程步骤1:选择办理渠道中国移动提供了多种办理渠道供用户选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移动营业厅:用户可以直接前往附近的移动营业厅提交办理申请。
2.在线办理:用户可以登录中国移动官方网站或移动营业厅APP进行在线办理。
3.客服电话:用户可以拨打10086客服热线咨询并提交办理申请。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方便选择合适的办理渠道。
步骤2:选择业务类型中国移动提供了丰富的业务类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办理不同的业务。
以下是部分业务类型的介绍:1.话费充值: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营业厅、网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自己的手机话费进行充值。
2.增值业务:中国移动提供了各种增值业务,如彩铃、流量包、国际长途等。
3.套餐办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通话、流量等需求选择合适的套餐进行办理。
4.号码变更:用户可以申请更换手机号码。
5.非实名用户实名登记: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用户需要将手机号码进行实名登记。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业务类型。
步骤3:填写申请表格无论是在移动营业厅办理还是在线办理,用户都需要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
在表格中,用户需要提供以下信息:1.用户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
2.业务类型:用户需要明确选择所要办理的业务类型。
3.申请理由:部分特殊业务可能需要用户提供申请理由。
用户在填写申请表格时要仔细核对所填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步骤4:提交申请及材料在完成申请表格后,用户需要将表格及相关材料提交给中国移动进行审核。
具体的提交方式取决于用户选择的办理渠道。
以下是常见的提交方式:1.移动营业厅:用户可以将申请表格和相关材料直接交给工作人员。
2.在线办理:用户可以通过网上上传或扫描件等方式将申请表格和相关材料提交给中国移动。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这事实说明,中国经济不仅不是私有化的问题,而是经济殖民化的问题。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 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从行业上看,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IT、网络、房地产等,凡此种种,这些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
并购方阵营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30%,欧盟企业次之,约占27%,其余来自东盟和日本等。
从资金来源看,国外收购资金主要包括两种:跨国企业、QFII 及各种私募基金,而且,近年来国际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并购的主角。
“精英”喜欢说,开放国门,与狼共舞.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不是与狼共舞,是以身噬狼.《士兵突击》里老A和702团的演习较量,702团长自己评价这次演习说,攻不成攻,守不成守.号称攻方的三五三团全过程中就无隙发动像样的攻势.守的蓝军打一开始倒以劣势兵力四面出击,三五三团重装部队的数量优势和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至今连蓝军指挥部位置都没能确定.不过换成"精英"来评价这次演习,他们会厚着脸皮说,谁说我们输了.我们还俘虏了一名中校.还是让我们看看各行各业被外资掌控的情况把:1.矿产贵州烂泥沟金矿远景储量在150吨以上,云南播卡金矿探明储量为150吨,辽宁营口市猫岭金矿远景储量达300吨,这三个世界级大型金矿都被境外资本轻易拿走了控制权,外资控股分别为85%,90%,79%.2.银行1).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
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的具体内容中国移动业财融合是指在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金融服务与移动服务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和移动服务。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包括了移动支付服务。
通过移动支付,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和转账,方便快捷。
中国移动与各大银行合作,推出了手机银行、手机钱包等移动支付产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金融交易,如转账、缴费、理财等。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还涵盖了移动理财服务。
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理财产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理财投资。
这些移动理财产品包括余额宝、基金、股票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投资管理,实现资金的增值。
第三,中国移动业财融合还包括了移动保险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购买保险产品,如车险、意外险等。
中国移动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手机购买保险的服务,方便用户随时购买和管理保险产品。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还提供了移动借贷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贷款申请和还款操作。
中国移动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了手机借贷产品,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借贷操作,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还包括了移动商城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
中国移动与多家电商合作,推出了手机购物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购买各种商品,享受便捷的移动购物体验。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还提供了移动办公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办公操作,如邮件、日程管理、文件传输等。
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办公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办公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还涉及到了移动广告服务。
中国移动通过移动广告平台,为企业提供了移动广告投放的服务,帮助企业宣传推广产品和服务。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的具体内容包括移动支付、移动理财、移动保险、移动借贷、移动商城、移动办公和移动广告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金融和移动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
中国移动业财融合的推出,对于推动移动和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的生活体验。
手机银行业务风险分析和防范研究作者:刘恩茂孙英隽陈妍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10期摘要: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手机银行业务也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竞争点。
随着手机银行的发展,其所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显现。
本文结合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对手机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手机银行;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一种利用移动设备与终端办理银行业务的金融业务服务模式。
作为一种新的银行服务渠道,手机银行不仅为客户提供便利的银行服务,而且它还拓展了银行的服务范围和工作时间,极大的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及手机朝着多媒体终端发展的趋势,手机银行这个新的战场也相应的成为各银行的必争之地。
一、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由于移动终端所必有的贴身便捷特性,而且手机作为个人移动设备的最强大终端,使得手机银行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的关注。
据权威调查分析,未来几年,全球移动支付将代替现有的现金、借记卡、信用卡等支付手段,成为支付领域的主要支付模式。
近年来,全球移动支付的发展是越来越火爆,欧美发达国家及日韩在移动支付领域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就韩国而言,它的手机用户占全国总人口的82%,宽带普及率是世界最高,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被公认为世界级水平,这些都为韩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韩国的电子钱包、移动信用卡等移动支付业务日渐成熟,并在这一领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成为全球移动支付领域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根据韩国银行发布的《2009年韩国网上银行使用情况》显示,截至2009年底,手机银行注册用户数达到1116万,增长了31.6%。
手机银行日均交易规模达2656亿韩元,比2008年增长了76.2%。
同时统计显示手机银行用户每年都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2006 年与2005年相比增长29.6%,2008年也比2007年增长了42.6%。
中国移动业务流程大全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完善的业务流程。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移动的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办理手机卡、充值、套餐变更、流量查询等。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一、办理手机卡办理中国移动手机卡是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的第一步。
用户可以选择到中国移动的营业厅或者通过中国移动的官方网站/APP进行办理。
具体流程如下:1. 准备资料办理手机卡需要准备有效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护照等。
此外,还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
2. 选择套餐中国移动提供多种套餐供用户选择,包括话费套餐、流量套餐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套餐。
3. 办理手续用户根据自己选择的办理途径,前往营业厅或者在官方网站/APP上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
营业厅工作人员将核验身份并完成卡办理手续;而在官方网站/APP上提交资料后,将寄送手机号卡给用户。
4. 缴纳费用办理手机卡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包括卡费、预存话费等。
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套餐要求进行支付。
二、充值服务充值是为了增加手机话费余额,以满足通话、短信、流量等消费需求。
中国移动提供多种充值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充值。
以下是常用的充值方式和流程:1. 充值方式中国移动提供多种充值方式,如现金充值、银行卡充值、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充值方式。
2. 充值流程以手机充值为例,用户可以通过拨打中国移动的充值热线,按照提示选择充值金额和充值方式进行操作;或者在官方网站/APP上选择充值选项,输入相关信息并支付。
3. 充值确认充值成功后,用户将收到充值成功的短信通知,并且充值的金额将立即反映在用户的手机话费余额中。
三、套餐变更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通信消费情况灵活调整已订购的套餐。
中国移动提供了简化的套餐变更流程,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1. 查询套餐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拨打服务热线、登录官方网站/APP等方式查询当前的套餐信息,包括当前余量、有效期等。
中国十大央企排名央企排名是怎么样的?我国目前一共有128家央企,128家央企当中有49家属于副部级单位。
央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例是实体类企业,由国资委出资履行职责,代表企业有中海油、中石化与国家电网、中石油等企业;第二类企业是金融类央企,由财政部进行管理,如四大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各大国有保险公司等等;第三类是其他部门管理的央企,如中国铁路公司、中国烟草公司、中国出版集团等等。
以下,趣评就以2021年世界500强排名为例,为大家介绍排名前十的央企,分别是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保险、中国银行与中国移动。
排名第一的央企是国家电网。
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国家电网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沃尔玛。
在2021年,国家电网实现了营业收入3489亿美元,利润95.33亿美元;排名第二的央企是中石化。
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中石化在世界500强中排行第三,仅次于国家电网与沃尔玛。
在2021年,中石化实现了3269.5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利润为15.37亿美元。
排名第三的央企是中石油。
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中石油排行世界500强第四名,排在中石化之后。
在2021年,中石油实现了3260亿美元收入,亏损为6.9亿美元。
排名第四的央企是中国建筑。
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中国建筑排行第24名。
在2021年,中国建筑实现了营业收入1560亿美元,利润为26.75亿美元。
排名第五的央企是工商银行。
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工商银行排名第26位。
在2021年,工商银行实现了营业收入1530亿美元,但工商银行的利润却高达423亿美元。
排名第六的央企是建设银行。
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建设银行排名第31位。
在2021年,建设银行实现了营业收入1385.9亿美元,实现了利润358.4亿美元。
中国银行申请流程中国银行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络和广泛的金融产品。
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企业客户,申请成为中国银行的客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流程。
本文将介绍中国银行申请流程的详细步骤。
一、了解中国银行在进行申请之前,首先需要详细了解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服务项目、利率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通过中国银行官方网站、咨询客户经理或者拨打中国银行客服热线来获取相关信息。
二、选择申请方式中国银行提供多种申请方式,包括线上申请和线下申请。
线上申请可以通过中国银行官方网站或移动银行APP进行,线下申请则需要到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办理。
三、准备申请所需材料根据不同类型的申请,所需准备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个人客户申请开立银行账户需要身份证明、居住证明、税务登记证明等;企业客户申请需要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具体所需材料可以咨询中国银行客户经理或者在中国银行官方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
四、提交申请材料根据选择的申请方式,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给中国银行。
线上申请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移动银行APP上传电子版材料,线下申请则需要携带纸质材料到中国银行分支机构提交。
五、等待审核中国银行会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审核时间根据不同的申请类型和申请人数的不同而定。
一般来说,个人账户开立的审核时间较短,一般几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企业客户的审核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
六、签署相关合同在通过审核后,中国银行会与申请人签署相关的合同。
合同内容包括账户规定、服务协议、资费等。
申请人需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并在同意的情况下签署。
七、办理相关手续签署合同后,申请人需要根据合同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如缴费、注册会员等。
办理手续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会在合同中详细说明。
八、获得中国银行服务完成所有手续后,申请人即可成为中国银行的客户,享受各项金融服务。
个人客户可以进行存取款、贷款、理财等操作;企业客户则可以享受商业贷款、贸易融资、资金结算等服务。
中国移动银行出处:IT经理世界日期:2010-04-14分享到:新浪微博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移动都必须面对一个难以回避,更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个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
类似的猜想由来已久,不过最近却因为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一事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关于“中国移动银行”的无限遐想。3月10日,中国移动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有条件同意以人民币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22亿股新股。交易完成后,中国移动将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股权,并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并不讳言对于金融业务的向往:“入股浦发银行,最主要的目标是大力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即移动金融。”
王建宙对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的意图表述很清楚:目标是推动移动电子商务,推动移动金融中国移动对于移动支付业务的雄心极大刺激了传统金融企业的神经。一周之后,3月16日,中国银联宣布其“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目前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试点区域已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等六省市。
面对这块万亿元规模的“大蛋糕”,之前手机支付市场的“暗战”正在升级为“明争”,传统金融企业为守住疆界全力阻击后进入者,在互联网上已经得到认可的第三方支付厂商正在不断寻找合适的模式伺机抢占地盘,而电信运营商则希望通过打造移动支付平台树立自己在无线互联网时代的全新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移动支付横跨电信和金融两大产业,价值链各方对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正在全面展开。
卡位中移动与浦发银行的“拥抱”,引来业内很多质疑。众多机构投资者几乎是一边倒地看空,“不务正业”成为众口一词的谴责语,中移动的股价因此连续大跌几天。对此,王建宙的解释是:“中国移动入股浦发不是产业融合,而是核心业务的延伸,中国移动做的还是主业,是拓宽主业渠道,跟产业融合没关系。”另外,中移动反复强调这次合作只是战略入股,会严格遵守“三不”原则:不会参与浦发银行的日常经营;不会谋求控股地位,即增加持股比例;不会偏离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并不会持续涉及到金融行业。
也就是说,中移动并不会借此开展自己的金融业务,那么其目的何在?王建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中移动没有金融牌照,只能通过和银行合作才能开展相关业务。”用400亿元得到一张暂时并没有实质意义的牌照,中移动的目标很清晰: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其实只要看看中移动最近几年的布局,不难发现,“卡”位是最常用的战略。例如,几年前为了加强对内容的占有和整合,以12.78亿港元收购新闻集团旗下星空传媒所持19.9%的凤凰卫视股权。中移动还曾与众多唱片公司直接签约,打造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平台。为了掌控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中移动花了几年的时间打造了自己的无线IM飞信,虽然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却牢牢把握住了这一粘性最高,并可以嫁接很多其他业务的平台。最近,以前的中移动139邮箱139.com悄然变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微博“说客”,虽然就产品本身来看,“说客”还有很多欠缺,但却是中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寻求互联网化的第一步。
能够从容地在很多领域“卡”位,原因之一是中移动真的“不差钱”。中国移动2009年的财报显示:“现金、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进一步增加,达到2,645.07亿元,负债下降。总债务只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的12.95%。对于日进3亿元的中移动来说,用400亿元的代价就间接获得了金融牌照,并不是多么大的负担。
那么中移动花出去的400亿元可以得到什么呢?首先,手机支付的美好“钱景”就在眼前。有消息称,第三方支付规范有望今年下半年出台,届时行业将迎来实质性政策利好。巨大的市场空间、明确的投资意愿和政策利好的预期形成共振,很多人认为,中国手机支付的爆发很快就会来临。虽然中移动为了3G时代的到来,在诸多领域有所布局,但在王建宙看来,这些做法对中国移动来说还只是“传统的增长方式,虽然依然有相应的空间,但并不足够。”王建宙说:“大力发展手机支付才是在3G时代将会开辟的新蓝海,这是移动通信数据应用业务的延展,手机支付将成长为新的百亿级数据应用。”他的憧憬是:“中移动有5亿用户,如果20%的人使用,就有1亿人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客户。”日本东京,一乘客手持一部具有付款功能的手机付款乘车。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推出4款具有支付电子货币“Edy”功能的手机。这种手机配备了索尼公司制造的非接触型IC卡,其用户可在商店等场所用手机付款。
与获得新的增长点相比,手机支付对于电信运营商更大的意义在于有可能决定其在未来商业生态和社会体系中的位置。手机支付获得的收入虽然可观,但与动辄几百亿元的电信市场规模无法匹敌。但以中移动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在未来的价值链上,并不想延续之前的“管道提供商”的角色,而支付平台则是运营商未来一切商业活动和商业价值链的核心。这或许才是中移动如此看中手机支付的最重要的原因。
据了解,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被中国移动列入2010年集团的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使之成为重点推广业务。成为KPI,充分显示中国移动推广手机支付业务具有充分的意愿与决心。历年来,中移动集团重点发展的KPI业务仅有几个,包括“无线音乐”、“手机报”、“飞信”、“12580”等,均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用户数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上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中移动决定入股银行的灵感可能来自于邻国日本和韩国电信运营商的经验。日本最大的运营商NTTDoCoMo早在2005年就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及其旗下的三井住友卡及三井住友银行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并斥资980亿日元收购了三井住友卡34%的股权,目前已经拥有上千万手机支付客户。韩国的SK电讯也是通过跟本国商业银行入股的方式实现了手机支付的推广。
不过中移动的选择似乎并没有打动国内另外两家运营商的心。中国电信CEO王晓初明确表示说:“我个人不认为有入股其他银行的必要。”他介绍,中国电信和所有银行都有合作,今年将在18个省市开通手机支付业务。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也确认:“联通暂无入股银行的方案,但是有兴趣推手机支付功能。”不过同时又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不断与各家银行以及银联等金融机构密切接触。
虽然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在移动支付领域圈地,但它们只是诸侯中的一类而已。目前移动支付领域群雄逐鹿的现状基本成为现实。
混战移动支付是一个产业链复杂的新生事物,通信和金融互有交集。从之前的NFC(手机无线短距离通信),到现在的RFID-SIM,从近距离支付到远程支付,从小额支付到信用支付,无论是技术方案、运营参与者、还是实现方式、商业模式都存在多种形态。未来谁能拥有主导权,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或者说很难做出判断。手机银行业务目前是很多银行着力推广的业务觊觎移动支付的各路参与者八仙过海,奋力争夺在这一全新产业中的“主角”位置。用户资源庞大的电信运营商开始大张旗鼓地将触角伸向金融领域的腹地。利用上海世博会契机,中国移动从去年11月开始,在全国10省市的所有移动用户中开展“世博手机票”业务。中国移动用户只需到指定营业厅更换一张“特殊”的SIM卡——RF-SIM,就可以购买世博会的手机票,当用户进入上海世博会时,只需掏出手机
“刷”一下就可以进入会场。中移动手机卡的账户还将和用户的银行卡或信用卡账户
捆绑,一旦手机卡中的金额花完,用户就可以通过短信,将银行卡或信用卡中的资金转入手机卡,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账户管理。中国移动将长期保留这些用户,以备后续业务拓展。中移动希望以世博会为‘噱头’,”让移动支付在这一特定环境下向广大用户集中呈现,让用户感受到它的价值。中移动计划采购至少1000万张RF-SIM卡。(点图片放大)广东移动在两年前启动了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工程,用手机乘车、用手机消费,甚至用手机做生意正在广州各个角落上演。王建宙说:“经过广东移动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试点,公司认为这一业务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这也是最终由广东移动入股浦发银行的原因之一。
除了中移动之外,另外两家运营商也都在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市场。中国电信的手机支付业务从2009年6月起已经在上海等地试点商用,用户只需购买手机支付SD卡即可完成操作。今年2月5日,中国电信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发布了手机刷卡业务,办理了该业务的上海电信用户只需“刷”手机即可在南京路上50家指定商户内消费购物。中国联通2009年底与中国银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将在金融支付和通信服务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联通此前已经在山东、上海、四川等地开展了支付业务的试点工作,联通的手机支付业务将于2010年下半年在全国铺开。虽然三家电信运营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移动支付业务,但在技术标准的选择上却截然不同。中国移动采用的是RFID-SIM,中国联通对三种手机支付方式都有试点,但主要是以SIMPASS方式为主,而中国电信则倾向此标准。
金融领域根红苗正的各大银行和银联当然把移动支付看成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对于电信运营商的“过界”之举,极度戒备,并开始了阻击。目前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已推出3G手机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大举升级了手机银行功能,手机银行在基本的查询功能外又增加了大额转账和投资理财功能。更加值得关注是银联。2008年下半年,由银联与上海瀚银科技联合推出的“手付通”面世。“手付通”将SD存储卡与NFC芯片结合,插入手机后实现刷卡功能。目前通过光大银行、迪信通等网点推广,至今已发展商户近百家,并即将与更重量级合作商户达成合作。另外,“手付通”还得到了银联的大力支持,据说银联的新款POS机将全部支持“手付通”手机刷卡。金融机构进入移动支付的愿望愈加强烈。
虎视眈眈抢地盘的还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总裁邵晓锋表示:“支付宝目前已经开发出针对3种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支付宝客户端,目前每月的交易额都是翻倍增长”。此外,支付宝还与多家手机厂商合作,将支付宝内置于包括iPhone等手机中。
现在的手机支付领域,还没有形成竞争格局,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基本在“各玩各的”。不过手机支付要达到人们想象中的美好愿景,必须在关键环节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