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蛋乌鸡养殖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00.52 KB
- 文档页数:2
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绿壳蛋鸡是一种优质的蛋鸡品种,其蛋壳呈绿色,富含营养,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养殖绿壳蛋鸡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选种与引种养殖绿壳蛋鸡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种鸡。
优质的种鸡应该具有鲜活、活泼、健壮的特点,没有畸形和疾病。
同时,要选择经济效益好、适应性强的品种。
引种时应注意避免近亲交配,以保证种鸡的遗传基因多样性和健康。
二、场地选择与准备养殖绿壳蛋鸡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养殖。
场地应具备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畅通的条件。
同时,场地的周围环境要安静,避免噪音和污染对鸡群的影响。
在场地准备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清除潜在的病原体,确保鸡舍的卫生环境。
三、饲养管理1. 饲料供给:绿壳蛋鸡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高品质的饲料。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合理搭配饲料,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2. 饮水管理:给鸡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器要定期清洗,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同时,要定期检查饮水器的通畅情况,确保鸡群能够正常饮水。
3. 疾病防控: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控制饲料、饮水和环境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症状。
在疫病流行的时期,要加强隔离和消毒措施,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4. 环境控制: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是养殖绿壳蛋鸡的关键。
在冬季要加强保温措施,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在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保持鸡舍的通风和通气。
5. 生产性能监测:定期对鸡群进行生产性能监测,包括鸡蛋产量、孵化率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提高鸡群的生产性能。
四、饲养环境改善为了提高绿壳蛋鸡的养殖效益,可以采取一些饲养环境改善措施。
比如,可以在鸡舍中设置合适的灯光,调节鸡群的生物钟,提高鸡蛋的产量。
另外,可以利用科学的通风设施,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林下散养的绿壳蛋鸡确保了其鸡蛋的品质安全和口感,是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选择。
然而,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非常重要,其中林下散养的方式也需要注意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主要包括饲料选择和饲喂方式两个方面。
绿壳蛋鸡应该选择优质、无污染的天然饲料,如小麦、玉米、糙米,根据鸟龄和气候条件适量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千万不要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以免对鸡蛋品质上的影响。
饲喂方式应该逐渐适应季节变化,保持稳定的喂食时间和量,不要过喂过饮,防止鸡蛋品质下降。
2.水源管理绿壳蛋鸡饮用的水源应该是清洁、新鲜的,要避免使用池塘、水沟等不干净的水源,定时更换饮水系统,消毒水具。
3.活动管理绿壳蛋鸡因为是林下散养,因此不像笼养鸡那样长时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活动。
然而为了保持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鸡舍内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以及供应足够光线,同时给予适度的活动。
确保鸡舍内的设施整洁、维护鸡窝的卫生,不会受到昆虫、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疫病防控1.疫苗接种在饲养管理中,为绿壳蛋鸡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口服、注射、喷雾等方式都依据需求来选择。
常见的如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都应定期接种。
易发生疫病的时期如季节变化和气温变化等需要加强预防措施。
2.卫生措施绿壳蛋鸡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卫生要求很高,可以采用消毒、防蚊虫等措施,尽量防止疫病从内部和外部传染。
然而,在自然环境下,还是无法避免野生动物等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还要定期检查鸟的健康状况。
若发现异常情况,密切关注鸟的健康。
3.隔离治疗在发现疫病时,相关措施需要迅速实施,以避免疫病扩散。
可以将发现异常症状的鸟单独隔离,尽快治疗。
隔离治疗不但可以控制疫情,还可以减少其他鸟的接触风险。
总之,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对于保障鸡蛋的品质和口感至关重要。
绿壳蛋鸡饲养管理要点绿壳蛋鸡是乌鸡的一种,因蛋壳呈绿色而得名。
绿壳蛋鸡体型小,抗逆性强,高效节粮,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雏鸡的饲养管理绿壳蛋鸡的育雏期为0日龄~60日龄。
要养好雏鸡应做到选养健康雏鸡,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饲养精心,严格管理。
饮水雏鸡第一次喝水叫初饮,初饮应在开食前进行,初饮的水为凉开水,水温20℃~25℃,并按每升水加葡萄糖50克、维生素C1克、青霉素1000单位。
初饮后要加强饮水管理,防止缺水断水,1周龄~2周龄的雏鸡饮水中应加庆大霉素或青链霉素以防病。
喂料雏鸡第一次喂食称开食,初饮2小时~3小时后,当有1/3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即可开食,开食时间一般在出壳24小时~36小时之间。
开食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可用煮八成熟的小米或碎玉米糁。
为提高营养,开食料中每10千克饲料另加蛋黄4枚、奶粉0.5千克、多种维生素5克。
开食后饲料营养水平应达到粗蛋白19%,代谢能12兆焦/千克,钙0.8%;在饲喂上应坚持少喂勤添。
饲喂次数,前两周6次/日,其中早5点和晚10点各喂一次,第3周~4周每日5次,第5周~6周每日4次,从第7周起每日3次。
为帮助消化,从第2周起每周加喂沙子1次,喂量不超过日粮的1%。
温度适宜的温度是养好雏鸡的关键,温度不适是造成许多疾病的根本原因。
绿壳蛋鸡适宜的育雏温度为第1周33℃~35℃,第2周31℃~32℃,从第3周起每周下降2℃~3℃,直到与室温接近为止。
一般60日龄脱温,冬季可适当延长,夏季可适当提前。
育雏温度要尽量保持稳定,切忌忽高忽低,否则易患病,使死亡率升高。
育雏初期舍温与育雏温度相差不能太大,一般掌握在6℃~8℃为宜。
湿度绿壳蛋鸡怕湿,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为65%~70%,第2周55%~60%,从第3周起保持50%~60%。
低于40%易诱发呼吸道病,高于80%易引起白痢和球虫病。
密度密度是指育雏舍每平方米饲养雏鸡的数量。
密度过大易造成雏鸡发育不整齐,强弱不均,还易发生啄癖。
林下散养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浅析林下散养绿壳蛋鸡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养殖方式不仅环保健康,而且对于鸡蛋的口感和营养成分也有明显的提升。
然而,要想养好一群绿壳蛋鸡,除了选好品种外,还需要有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两方面简单分析。
一、饲养管理1.场地选择:林下散养的场地应选用阴凉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地面要平整,无荆棘和尖锐物品。
同时必须做好驱赶毒蛇和保护鸡只的措施。
2.饲料供应:绿壳蛋鸡对饲料的品质和种类要求较高,应选择绿色、无公害的饲料,并根据鸡只的生长发育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和营养均衡。
同时,要及时更换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度。
3.饮水管理:鸡只每天需要大量的清洁饮用水,水质应清洁且无杂质,避免被感染病原微生物。
饮水器要定时清洁消毒,防止积累细菌。
在高温天气中,要及时增加饮水量,保证鸡只的生理需要。
4.环境卫生:鸡舍要做到每日清洁卫生,及时清理鸡粪、剪羽和破损蛋壳,避免滋生细菌和恶臭,影响鸡只健康。
保持鸡舍的干燥和通风,避免发生霉菌、病虫害等现象。
5.定期检查:要经常检查鸡只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避免发生生病、自残等现象。
及时发现异常症状,进行处理和治疗。
二、疫病防控绿壳蛋鸡属于高档次禽类,其生长环境和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必须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以下对疫病防控措施进行简要描述:1. 注重鸡只的引进检疫工作,避免引进有病毒感染的鸡只。
2. 平时要做好鸡舍卫生管理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工作,消灭病菌和病毒。
3. 加强卫生隔离标准,将鸡舍分区域管理,患病鸡只与健康鸡只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4. 饲养鸡只时,要如实记录鸡只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掌握其状况,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
5. 定期请专业人员对鸡群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隔离。
总之,林下散养绿壳蛋鸡虽然其养殖方式优越,但要想获得好的收益,一定要有正确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
黑羽绿壳蛋鸡繁育体系
一、技术介绍:采用现代育种新技术,引进隐性基因或有效基因配套,培育出不仅保持原有特殊性状,而且产蛋率、产蛋绿壳率、蛋重均匀度等性状均大幅度提高的高纯度鸡种。
重点以国外的食疗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提高保健蛋的保健营养价值,使高锌、硒、碘及强富集维生素、氨基酸等优良的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东乡黑羽绿壳蛋鸡体重、全乌外貌特征、绿壳蛋色泽和产蛋数量等性状组建四个品系,进行闭锁群家系选育和扩繁,使每个纯系中的家系数达到4O个。
再据综合指数法选育母鸡数为8个、公鸡数为2个,同时引进国内白壳、粉壳、褐壳鸡,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设立32个杂交组合--含纯系对照组、测定出东乡黑羽绿壳蛋鸡不同品系不同杂交组合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选出配合力高的纯系为中性进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测定,筛选最佳配套品系杂交鸡,最终形成“二元三级”繁育体系,即二系配套、二元杂交、三级育种制种网。
利用绿壳蛋颜色的特殊性、蛋的优良品质和特有的饲料核心添加剂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6lO996O.7)。
生产出来的华绿牌系列保健蛋,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国家卫生部批准为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
二、适用区域:全国。
长顺绿壳蛋鸡养殖技术运用与推广2贵州大学550025摘要:长顺绿壳蛋鸡是中国稀有的珍禽品种,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志》收录,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源产地在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鼓扬镇,经当地老百姓长期驯化,封闭育种而成,饲养历史久远,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等特点,其蛋壳呈墨绿色,厚而致密,营养价值高,具有“四高两低”(即高蛋白、高氨基酸、高卵磷脂、高微量元素、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进一步提高长顺绿壳蛋鸡的养殖质量和效益,有必要加强绿壳蛋鸡养殖技术的运用,严格按照长顺绿壳蛋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阶段的饲养管理,从而不断提质增效,同时还需要加大该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当地的养殖水平,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基于此,本文就长顺绿壳蛋鸡养殖技术运用与推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长顺绿壳蛋鸡;蛋壳质量;绿壳率;养殖技术;运用及推广引言在长顺绿壳蛋鸡的养殖过程中,科学养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蛋壳质量、绿壳率以及产蛋率,因此贵州省黔南州当地的养殖户也越来越重视科学养殖技术的应用,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长顺绿壳蛋鸡的养殖水平。
1长顺绿壳蛋鸡发展现状贵州省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具有较为丰厚的自然资源,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长顺绿壳蛋鸡是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的一项宝贵资源,于2009年5月份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鉴定委员会品种资源鉴定,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和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2009年开始,贵州省黔南州以发展长顺绿壳蛋鸡地方品种为基础,全州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近1.33万hm2,为开展人工草地散养绿壳蛋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长顺绿壳蛋鸡养殖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已经成为养殖户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产业[1]。
2长顺绿壳蛋鸡养殖技术运用要点2.1科学选择养殖场的建设位置在长顺绿壳蛋鸡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的选址至关重要,应该选择在通风向阳的缓坡上或者平整的山顶上,实现良好的通风、采光等条件,尤其是要选择距离养殖场、屠宰场等1千米以上,距离交通主干道、居民区500米以上的位置建设,避免噪音过大对鸡群造成应激等。
绿壳蛋鸡的饲养技术哎呀,说起绿壳蛋鸡,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你知道吗,我有个朋友,他家里就养了一群绿壳蛋鸡,那家伙,每次去他家,我都会被那些鸡给逗乐。
首先,得说说这绿壳蛋鸡,它们的蛋壳是绿色的,这可不常见,对吧?我朋友告诉我,这种鸡的品种叫“绿壳蛋鸡”,听名字就知道,它们的蛋壳颜色是一大特色。
他跟我说,这种鸡不仅蛋好看,而且营养价值高,富含硒元素,对人体特别好。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聊聊怎么养这些绿壳蛋鸡。
我朋友告诉我,养鸡得先有个好地方。
他在家里后院搭了个鸡舍,挺大的,通风又透光。
他说,鸡舍得干燥,不能潮湿,不然鸡容易生病。
他还特意在鸡舍里铺了一层厚厚的木屑,说是这样可以吸收鸡的排泄物,保持鸡舍干净。
接下来就是喂食了。
我朋友每天都会给鸡准备新鲜的饲料,他说,绿壳蛋鸡喜欢吃玉米、小麦和豆粕混合的饲料,还得加点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他还会定期给鸡补充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证鸡的营养均衡。
说到这儿,我得提一下,我朋友特别注重鸡的饮水问题。
他说,鸡喝的水得干净,不能有污染。
他每天都会检查水槽,确保水质清澈。
他还说,鸡喝水的时候喜欢把头伸进水里,所以水槽得深一点,免得水溅得到处都是。
哦,对了,还得说说鸡的产蛋问题。
我朋友告诉我,绿壳蛋鸡产蛋的高峰期是在春秋两季,那时候得特别注意鸡的营养和休息。
他说,鸡下蛋前会找个安静的地方,所以鸡舍里得有足够的产蛋箱,让鸡有个舒适的环境。
最后,我朋友还提醒我,养鸡得有耐心,不能急。
他说,绿壳蛋鸡虽然产蛋多,但也需要时间慢慢长大。
他每天都会花时间观察鸡的状态,看看有没有生病的,有没有需要特别照顾的。
总之,养绿壳蛋鸡是个技术活,但也很有趣。
我朋友家的鸡现在长得可好了,每次去他家,都能看到那些鸡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偶尔还会跳上跳下,挺有意思的。
下次你去他家,我带你看看,保证你也会喜欢上这些绿壳蛋鸡的。
黑羽绿壳蛋鸡养殖方法黑羽绿壳蛋鸡和普通的绿壳蛋鸡不同的地方在于黑羽绿壳蛋鸡的羽毛是黑色的,有很高的养殖价值和意义,下面来看黑羽绿壳蛋鸡养殖方法。
黑羽绿壳蛋鸡养殖方法黑羽绿壳蛋鸡具有羽毛黑亮,皮比普通土鸡色要偏红,肉质细嫩等特点。
鸡蛋与鸡肉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禽品,而且随着老百姓生活的富足对对生活的品质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养鸡户来说,黑羽绿壳蛋鸡养殖正是符合目前老百姓对绿色鸡产品的要求。
1、鸡舍建设鸡舍建设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每隔3米开1个70厘米x120厘米的采光透气窗。
室内可在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
在向阳的一边开1个高160厘米、宽70厘米的小门,门外设置铺有沙子的运动场。
2、孵化选择重40克以上的蛋作为种蛋,采用人工孵化。
孵化技术要求:①温度和湿度分批入孵蛋宜采用恒温孵化。
每批蛋要求交叉间隔放置,人孵种蛋要注意大头向上放在蛋盘上。
入孵l-18天,孵化机内(蛋面温度)以冬天37.8C、夏天37.5C为宜。
孵化至第19天转入出雏机,种蛋注意放平,机内温度以冬天37.2C、夏天37C为宜。
相对湿度l-18天为60%,19-21天为70%。
②翻蛋每2小时翻蛋1次,角度90度。
③出雏一般孵至第20天开始出壳.21天基本出雏完毕。
④消种蛋产后30分钟和入孵前必须消毒1次。
出雏完毕,消毒1次,常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百毒杀等喷雾消毒。
3、营养与饲养绿壳蛋鸡营养要求如下:雏鸡日粮粗蛋白占20010,青年鸡粗蛋白占15%,种鸡粗蛋白占17%。
出壳30天内为育雏期,此期关键是保温,出壳后3天内温度保持在33℃左右,以后每7天降低2C。
其原则以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即可。
先饮水后开食,全天饲喂全价雏鸡饲料,每日饲喂4-6次。
育雏期内还要注意通风换气。
密度一般10日龄,40-50只/平方米;20日龄,30只/平方米;30日龄,20只/平方米。
140日龄母鸡体重一般控制在l1千克左右,公鸡体重为2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