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_树立宪法意识 (1)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2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回扣目标(1分钟)回顾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达标测评巩固新知(5分钟)1、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A. 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 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C. 犯罪和刑罚问题D. 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2、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宪法是法律的总和B.宪法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普通法律随着作出相应的修改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我国法律有“母法”与“子法”之分。
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关系的是()A. 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B. 婚姻法与计划生育法C. 宪法与民法通则D. 专利法与知识产权保护法4、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告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 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B.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5、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这表明()A.宪法比普通法律修改更加严格B.宪法就是普通法律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6、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起草。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上述材料表明( )A.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B.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7、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知道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增强主动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做合格社会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关系,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难点: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践行宪法。
三、教学方法教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学法:材料分析、体验探究、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宪法和我的故事》,学生分享感受。
过渡:通过视频,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宪法与我们的一生都息息相关,我们都需要宪法的保护。
那么我们也应该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保障宪法的实施。
(二)讲授新课首先通过10个选择题,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宪法。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学习:宪法的结构和内容;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区别与联系;中学生应这么做。
其次通过播放第6、7张PPT,同学们可以直观的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通过三则材料,结合案件结果,同学们一起讨论:主要说明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宪法的权威,接下来一起来了解宪法与其它法律之间的关系。
再次通过第10张PPT,同学们观察图片,总结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过渡:接下来主要从三个方面一起来区分宪法与其它法律: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
再次通过第12张PPT连线;第14、15张PPT的案例;第16、17张PPT的图片,学生自己总结出宪法与其它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过渡:了解了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关系,接下来重点来学习下增强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中学生应怎么做?前后同学四人一组讨论:中学生具体应怎么做?结合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应学习宪法,认同宪法和践行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