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区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9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无锡市为例作者:邓斐乐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4期邓斐乐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
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文化旅游产业即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等)进行开发、营销和推广的过程。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一)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二)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助力“以文兴旅,以文促旅”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并进的基本模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融大众性、亲和性、品位性、易传播性于一体,是旅游业借以“造势”、展示形象、树立品牌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旅游产业是传统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十五”期间乃至相当长时期内国家重点发展方向。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单一的度假旅游形式已经逐步被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所代替,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文化旅游,说明文化才是旅游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必须凭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实现传统旅游产业的升级。
大学生无锡地方旅游文化认知度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地方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大学生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度,对于更好地推动无锡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锡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情况,为无锡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共有300名大学生参与,调查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无锡的知名度:调查对象是否知道无锡这个地方,以及了解无锡的原因是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大约80%的大学生知道无锡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无锡的太湖、观音菩萨等文化和旅游资源而闻名。
2. 对于无锡旅游景点的了解:调查对象是否了解无锡的著名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以及是否有过参观。
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0%的大学生听说过无锡的著名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其中有约30%的大学生曾经参观过。
3. 对于无锡地方文化的认识:调查对象对于无锡地方文化的认识程度如何,是否了解无锡的传统文化和特色。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 大约40%的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中了解无锡的传统文化和特色的有约20%的大学生。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
为此,无锡旅游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
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只有加强大学生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度,才能更好地推动无锡旅游业的发展。
大学生无锡地方旅游文化认知度调查研究引言随着中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地方旅游文化认知度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中国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无锡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许多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深,甚至存在认知盲区。
本文将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度,促进无锡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调查问题的设立1.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2.大学生对无锡地方特色景点的认知情况如何?3.大学生是否会选择前往无锡旅游?4.大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对文化因素的重视程度如何?5.大学生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宣传与推广工作的满意度如何?6.大学生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如何?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旨在获取大量样本,掌握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认知的整体情况,访谈则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具体看法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解读1.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只知道无锡有一些著名的景点和特色美食,对无锡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
2.大学生对无锡地方特色景点的认知情况如何?对于无锡的著名景点,如鼋头渚、太湖三山岛、无锡太湖鼋渚湿地、无锡锡惠大运河等,只有少部分大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更多的大学生对这些景点尚不甚知晓。
3.大学生是否会选择前往无锡旅游?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有前往无锡旅游的意愿,但并不是基于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是受到了同学或者社交平台上的宣传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会考虑文化因素,但对于无锡地方旅游文化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导致他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并不会优先考虑无锡。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无锡地方旅游文化宣传与推广工作并不满意,认为宣传内容单一,推广渠道有限,缺乏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一、引言无锡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无锡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从开放型经济的视角出发,对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充分挖掘无锡的文化遗产,提升其吸引力,推动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1.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无锡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无锡,可以找到大量的历史遗迹、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2. 独特的水乡文化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文化是无锡的重要文化特色。
运河网格密布,古城河拥有众多古老而美丽的河岸建筑,是无锡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
3. 大量的名人文化资源无锡是名人辈出的城市,孙中山、夏明翰、鲁迅等一系列历史名人都曾在无锡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名人文化资源对于无锡的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1.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无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想进行深度开发,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挖掘和整理。
可以成立专门的文化研究机构,对无锡的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保护,推动相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2. 提升水乡文化的吸引力水乡文化是无锡的独特文化资源,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
可以推动开展水乡文化主题的旅游活动,如水乡文化节、水乡文化展等,增加水乡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发挥名人文化的特色名人文化也是无锡的重要文化资源,可以通过举办名人文化主题的展览、讲座等活动,增加名人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 引入外部资本和技术开放型经济需要引入外部的资本和技术,无锡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可以引入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公司,与其合作开发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无锡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1. 提升无锡的品牌形象通过深度开发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提升无锡的品牌形象,增强无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无锡大调研报告无锡大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无锡市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开展调研工作,包括网上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经济调研结果据调查显示,无锡市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较强的产业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制造业方面,无锡市以钢铁、纺织、机械等行业为主,并且在这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服务业方面,无锡市的金融、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四、文化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无锡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无锡的古建筑、博物馆和园林等文化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此外,无锡市还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五、教育调研结果在教育方面,无锡市的教育水平较高。
无锡市拥有一批优秀的中小学和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此外,无锡市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青年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六、社会调研结果我们的调查发现,无锡市社会的发展比较平衡。
社会治安状况较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无锡市还非常注重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七、问题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无锡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公共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八、总结无锡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了解了无锡市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相信无锡市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上是我们对无锡市的大调研报告,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
旅游专题目录一旅游资源整合1.1城市定位1.2区域资源1.2.1风景资源1.2.2文化资源1.2.3生态资源1.3产业资源1.3.1旅游竞争力1.3.2旅游产业产业目标产业分析二旅游理念阐述2.1休闲城市2.2. 度假2.3山水,文化与生活2.3.1山水城市的概念2.3.2山水城市的应用2.3.3太湖山水文化营造案例杭州西湖三旅游总体规划3.1总体定位3.2数字分析3.2.1旅游人次3.2.2旅游客源分析3.2.3. 旅游收入3.2.4. 设施配套3.3. 初步量化3.4旅游总规四旅游分区规划4.1旅游方式4.1.1本地居民游4.1.2风景观光游4.1.3商务会议游4.1.4休闲度假游4.2度假休闲4.3区位分析旅游资源整合1.1城市定位无锡城市定位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首批十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假日旅游重点城市•“太湖明珠”、“小上海”被温家宝总理誉为“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度假的休闲名城”、“最适宜旅游114XW1.2区域资源1.2.1风景资源•中视影城:国家首批5A级景区,由三国城、水浒城、唐城组成•灵山胜境:国家5A级景区,是传统的佛教文化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出来的大型经典人文胜迹•鼋头渚风景区:国家首批4A级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综合性大型园林•蠡园:国家4A级景区■ # * •■■■». !:丄・C1.2.2文化资源1)运河文脉的延续•运河的文化内涵黄埠墩、米市旧址、妙光塔、南禅寺牌坊、清名桥、等具有古建筑风格的繁华的南长街商业街•以及水巷、民居及古窑遗址等。
•运河环境氛围传统的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商业街,水码头前街后河——前宅后店的典型江南水巷景色•运河的历史文脉水是运河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主题鲜明的旅游专线将会更好地展现运河风貌。
2)文化历史街区开发城市旅游街区:旅游服务功能,城市景观和文化氛围的体验功能、商务与会展旅游功能、城市的娱乐休闲功能。
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开放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区各国家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成为了深度开发的重要资源。
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名城,无锡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但是在开放型经济视角下,如何深度开发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开放型经济的角度出发,对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研究。
一、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概况无锡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无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太湖、鼋头渚、灵山等自然景观和古运河、无锡博物院、惠山古镇等人文景观。
无锡还是中国著名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的茶文化遗产,如无锡茶文化博物馆、太湖明前茶等。
无锡还以太湖三鲜、无锡米粉、香菇馄饨等美食而闻名,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
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和开发潜力。
二、开放型经济对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开放型经济是指在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下进行经济活动,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提高本国的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在开放型经济的背景下,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受到了双重影响。
开放型经济带来了外部市场的需求。
随着国际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旅游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受益于此。
外国游客的到来不仅可以带动无锡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无锡的相关产业和经济的繁荣。
开放型经济带来了国际文化的交流。
无锡通过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可以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点,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可以向外界展示无锡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无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但与此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开放型经济下,竞争日益激烈,各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在积极开发和宣传,无锡必须寻找自身的特色和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开放型经济的视角下,对于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无锡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
无锡夫子庙的木雕、锡雕等工艺品,以及无锡的丝绸、刺绣、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在深度开发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设立相关机构或培训班,传授传统手工艺的技艺和知识,提升手工艺品的质量和内涵,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还可以通过组织相关展览和演示活动,向游客展示传统手工艺的独特之处,激发游客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无锡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太湖、无锡湖、灵山等。
在深度开发中,可以加强对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改造。
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修饰和改造,提升景观的美观度和宜游性。
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与自然景观相关的体验活动,如湖边野餐、湖上划船等,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
无锡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联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展旅游推广活动。
可以与苏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合作,开展联合宣传推广活动,打造多个城市共同推动的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
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或艺术展览等活动,展示无锡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旅游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应从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形象品质、加强保护传承、推动自然景观改造、实现资源互补等方面展开,以提升无锡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无锡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型经济的推进,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已成为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开放型经济视角下,如何深度开发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
一、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无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主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无锡太湖、无锡古运河、无锡惠山等。
太湖风光秀丽,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被誉为“中国江南第一湖”。
古运河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运河之一,古老的码头、运河、古桥等古迹构成了无锡独特的文化景观。
惠山是佛教文化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无锡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目前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景区开发不够成熟,很多景区缺乏文化传承和深度体验,游客体验度不高。
二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和品质有待提高。
三是游客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存在破坏文物的现象。
四是文化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特色。
这些问题制约了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
1.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为了深度开发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首先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挖掘,推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传承,弘扬无锡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无锡的文化软实力。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深度开发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旅游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服务设施的档次和品质。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产品。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报告2012年3月1.前言1.1本次调研背景及目的本次调研是在两大背景下展开的。
从宏观形势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发展文化产业面临重大机遇。
对于像无锡这样文化底子深厚的城市,能否依托文化产业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大潮中脱颖而出至关重要,将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新区当前形势讲,经过前阶段的不懈努力,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项目日益增多,特色日趋彰显,“最有文化的高新区”正逐步成为现实,但是,统筹发展、经营管理也出现了系列问题,可以说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已进入发展平台期,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跨越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新区政协工委对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调研,掌握第一手发展资料,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和质的提升建言献策。
1.2本次调研概况本次调研由新区政协工委主持展开,新区党政办、社事局、信息与服发局、梅村街道、鸿山街道、吴博园、鸿山遗址博物馆等单位和部门参与。
经过多次调研,政协联络工委就新区文化旅游状况作系统梳理,对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将相关事项报告如下。
2.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分析2.1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许刚书记在2012年新区党工委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新区具备三大文化资源:有老祖宗传承的吴文化资源,有老天爷恩赐的水乡自然生态,有现代人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新区完全可以依托这三大文化资源,发扬承接与创新的精神,立志做‘中国最有文化的高新区’。
”首先是吴文化资源,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而无锡绝大部分的吴文化资源都在新区,如泰伯文化遗存(有形文化如泰伯庙、泰伯陵、泰伯渎,无形文化如清明节、泰伯庙会、吴文化节等)、院士文化遗存(怀海义庄、钱穆钱伟长故居、泰伯图书馆等),新兴文化如二胡文化、赏石文化等,其它如昭嗣堂(香楠厅)、净慧寺等;其次,新区保存有完好的江南水乡生态,包括国家级的湿地公园——梁鸿国家湿地,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鸿山都市农业生态园,3A级景区新洲生态园,以及正在建设的万顷良田、8090吴地新乡村等项目;第三,新区有现代文明和高科技文化资源,如物联网博览园、中国工业博览园、国际动漫基地等。
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分析报告(开题报告)第一篇: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分析报告(开题报告)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需求环境(二)要素供给(三)十八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四)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二、无锡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分析(一)产业主要构成(二)主要产品目录(三)主要基地产值(四)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与无锡经济三、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分析(一)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滨湖、惠山、锡山、新区、北塘、南长、崇安)(二)江阴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三)宜兴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四)无锡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四、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行为(一)文化输出(二)标准输出(三)产品输出(四)文博会五、无锡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一)无锡广电集团(二)无锡日报集团(三)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四)无锡大剧院(五)华莱坞(六)凤凰画材六、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一)惠山泥人(二)宜兴紫砂(三)二泉映月(四)灵山大佛七、无锡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分析结语第二篇: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摘要】作为中国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力之城”,并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写入“十二五”规划。
那么成都为何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没有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优势,以及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如何,又是怎样发展的?本文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情况进行了摸底,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环境发展关于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报告段西国际文化贸易 200904163054文化创意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和范围有不同的界定。
上世纪末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以各自擅长的方式积极发展,越来越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及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
无锡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
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势下,只有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无锡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从开放型经济的视角出发,对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作一探讨。
其次,我们探讨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无锡拥有梁溪、灵山两个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太湖三山五园、无锡惠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景点,还拥有无锡博物院、无锡市民俗博物馆、蠡园、惠山古镇等历史文化名胜。
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为其深度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无锡可以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提高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
其次,无锡还可以注重文化旅游的品质,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满足国内外游客的不同需求。
最后,无锡还可以在网络化和数字化方面下功夫,将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出来,提高无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我们探讨无锡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意义。
无锡的深度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其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提高城市形象,吸引优秀人才和投资,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同时,深度开发还能够增强无锡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在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为无锡构建一个更为开放、高效、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无锡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对于实现城市亟需的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无锡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江南古运河的起点,无锡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还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无锡首当其冲的就是太湖文化和水乡文化。
无锡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如无锡惠山古镇、无锡运河文化等,这些都成为了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源利用不足。
虽然无锡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但是目前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有些文化遗产和景区甚至被长期闲置或者利用方式单一。
其次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够。
虽然无锡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目前的文化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游客在游览无锡时往往感到缺乏选择。
深度开发无锡文化旅游资源势在必行。
无锡需要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升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水平,同时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管理,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无锡还需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无锡还需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文化旅游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国际化水准。
在深度开发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投入,加强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推动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为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保障。
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产业、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无锡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从而提升无锡的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无锡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锡旅游业进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旅游产业进展的越来越繁荣,与此同时,我国的宗教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传播,现在有很多的旅游者非常的喜爱宗教旅游这一个项目,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可以看美的风景,可以享受美食,它们更加的喜爱和想要追求的是心灵精神方面的满足。
本文选用的是无锡灵山景点为具体案例,通过对无锡灵山的介绍和分析来阐释宗教和旅游方面的有机结合,并且介绍了现在宗教旅游进展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is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our country has also been greatly disseminated. Nowadays, many tourists like religious tourism very much. They are not only to satisfy their own beautiful scenery, but also to enjoy delicious food. They are more fond of it and want to pursue it. It is spiritual satisfaction. This paper chooses Wuxi Lingshan scenic spot as a specific case, explain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religion and tourism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Wuxi Lingshan, and introduc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tourism.关键字:灵山景点,宗教旅游,旅游业Key words: Lingshan scenic spots, religious tourism, tourism目录一、序言 (3)1.1研究背景 (3)1.2宗教与旅游繁荣推动了佛教旅游进展 (3)1.3佛教旅游进展有待深入研究 (4)二、无锡灵山景区概况 (4)2.1无锡灵山景区地理位置 (4)2.2无锡灵山景区进展历程 (5)2.3无锡灵山景区进展前景 (6)三、无锡宗教旅游 (6)3.1进展现状 (6)3.2特点 (7)3.3存在的问题 (7)3.4解决措施 (7)总结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一、序言江南一角的无锡不仅仅在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它的自然景观也是很不错的,景色优美,依山傍水。
无锡调研报告3000字无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无锡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中国六大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无锡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旅游资源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以期为无锡市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经济发展我们首先了解了无锡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无锡市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
其中,无锡市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无锡市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
2. 旅游资源我们对无锡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
无锡市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和自然风光,如太湖、灵山、三国影视城等。
其中,灵山景区是无锡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无锡市的一个名胜古迹,拥有丰富的水上资源和自然景观。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经济发展无锡市的经济发展呈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无锡市的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无锡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此外,无锡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能力,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旅游资源无锡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灵山景区作为无锡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另一方面,太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有着巨大的旅游潜力,但在环境保护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此外,无锡市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其他旅游资源,以丰富旅游产品和提升旅游吸引力。
四、调研建议1. 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无锡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建议无锡市加强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研发,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品牌。
无锡文旅项目调研报告无锡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江南地区的一个文化旅游胜地。
文旅项目是发展无锡经济的重要举措,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为了深入了解无锡文旅项目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调研。
首先,我们调查了无锡市的旅游资源。
无锡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而闻名。
该市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太湖、无锡博物院、灵山大佛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无锡还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如三国城、枫桥、崇安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其次,我们分析了无锡市的旅游市场。
无锡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游客,尤其是国内游客。
旅游市场的调查显示,无锡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年游客人数呈稳定增长趋势。
同时,无锡还在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第三,我们调研了无锡市的文旅项目。
无锡的文旅项目多种多样,包括博物馆展览、文化节庆、旅游线路等。
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无锡的历史文化,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游玩方式。
例如,无锡博物院举办的特别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无锡灵山大佛开展的佛教文化活动也备受欢迎。
最后,我们对无锡文旅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无锡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具备了发展文旅项目的优势。
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无锡的文旅项目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无锡市政府也意识到了文旅项目的重要性,正在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无锡的文旅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政府支持力度大。
我们相信,在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下,无锡的文旅项目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贡献。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报告2012年3月1.前言1.1本次调研背景及目的本次调研是在两大背景下展开的。
从宏观形势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发展文化产业面临重大机遇。
对于像无锡这样文化底子深厚的城市,能否依托文化产业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大潮中脱颖而出至关重要,将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新区当前形势讲,经过前阶段的不懈努力,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项目日益增多,特色日趋彰显,“最有文化的高新区”正逐步成为现实,但是,统筹发展、经营管理也出现了系列问题,可以说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已进入发展平台期,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跨越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新区政协工委对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调研,掌握第一手发展资料,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和质的提升建言献策。
1.2本次调研概况本次调研由新区政协工委主持展开,新区党政办、社事局、信息与服发局、梅村街道、鸿山街道、吴博园、鸿山遗址博物馆等单位和部门参与。
经过多次调研,政协联络工委就新区文化旅游状况作系统梳理,对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将相关事项报告如下。
2.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分析2.1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许刚书记在2012年新区党工委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新区具备三大文化资源:有老祖宗传承的吴文化资源,有老天爷恩赐的水乡自然生态,有现代人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新区完全可以依托这三大文化资源,发扬承接与创新的精神,立志做‘中国最有文化的高新区’。
”首先是吴文化资源,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而无锡绝大部分的吴文化资源都在新区,如泰伯文化遗存(有形文化如泰伯庙、泰伯陵、泰伯渎,无形文化如清明节、泰伯庙会、吴文化节等)、院士文化遗存(怀海义庄、钱穆钱伟长故居、泰伯图书馆等),新兴文化如二胡文化、赏石文化等,其它如昭嗣堂(香楠厅)、净慧寺等;其次,新区保存有完好的江南水乡生态,包括国家级的湿地公园——梁鸿国家湿地,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鸿山都市农业生态园,3A级景区新洲生态园,以及正在建设的万顷良田、8090吴地新乡村等项目;第三,新区有现代文明和高科技文化资源,如物联网博览园、中国工业博览园、国际动漫基地等。
这些资源分别广泛、特色鲜明,是新区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2.2 发展速度迅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高度重视,将“旅游和现代服务城”作为无锡“四城”建设的重要一环;新区也提出要建设“最有文化的高新区”的鲜明口号,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一是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台。
2008年6月,无锡市委决定成立八大博览园,新区中国吴文化博览园,是无锡市继灵山大佛、太湖鼋头渚之后重点打造的一个以长三角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功能园区。
除此之外,新区还相继成立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无锡新区吴越文化保护研究委员会、无锡新区文化产业领导小组等,从多方面构建发展平台;二是推进特色文化项目开发建设。
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提升内涵、挖掘特色,新区先后打造出中华赏石园、二胡创意产业园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与新区原有的文化载体泰伯陵、泰伯庙、鸿山遗址等交相辉映,进一步丰富了新区的文化内涵。
三是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打造知名品牌是整合资源、提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区近年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本经验。
例如,我们运用泰伯文化资源,打出“泰伯文化节”、“吴文化节”等节庆旅游品牌;利用鸿山地区保存完好的江南水乡生态,打造出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品牌;利用鸿山大遗址争取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品牌;利用中华赏石园获得中国观赏石综合基地品牌;利用二胡文化成功打出中国二胡之乡品牌等。
总体而言,近年来新区的文化旅游亮点频出,成绩斐然。
2.3产业前景广阔嵇克俭主任在2012年党工委务虚会上指出:“要借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加快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建议将其也列入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新区有吴博园和环太湖旅游带等优秀的旅游资源,完全可以据此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大力打造旅游品牌,带动文化创意等相关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呈现出蓬勃之势,借助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整合提升,创新突破,必将大有可为。
从新区产业发展大局来说,文化旅游产业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是推动新区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新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则可从另一方面提升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提升新区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3.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需要整体统筹规划近年来,无锡新区越来越重视产业转型,越来越重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和各街道、园区的努力下,新区文化旅游项目逐渐丰富,项目层次品位大幅提升。
然而,由于新区20年来的发展是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经验不足,思路尚处于发散阶段,政策措施也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尚未形成切合实际的新区文化旅游总体策划规划,导致缺乏整体视野、长远视野和国际视野。
3.2需要市场化运作思维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期,十分重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而对如何提升经济效益、加强市场化运作经验不足,造成许多项目建成后,市场效益提升缓慢。
尤其是一些很有分量的资源,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人气提升较慢,品牌影响力没有充分彰显,如全国文保单位泰伯陵景区,含有寻根文化、吴地始祖、三让高踪等文化元素,与黄帝陵、大禹陵、炎帝陵等全国其他类似景区相比差距较大;再如昭嗣堂,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选料最珍贵,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明代楠木建筑,对于研究明代的建筑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知名度也相对有限。
3.3需要统一运作平台目前,新区各文化旅游项目(景点)独立运作,有管委会体制、有开发公司体制、有旅行社体制等,如在鸿山区域范围内,就有鸿山遗址博物馆(事业制)、吴文化博览园(开发公司与管委会合署)、吴越旅游公司(旅行社制)、鸿山生态园(外包经营)等,互不统属,自然无法形成合力,难以打出统一品牌,吸引旅行社团队。
因此新区亟需建立区级的文化旅游统一运作平台,将旅游景点联合起来进行策划推广和运营,形成主题游线,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长三角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泰伯陵、泰伯庙、泰伯渎等组成泰伯文化游线,怀海义庄、昭嗣堂、泰伯图书馆、鸿山遗址博物馆组成文化教育类游线,二胡创意产业园、中华赏石园组成特色文化游线,梁鸿湿地、生态园、万顷良田等组成生态休闲类游线,工博园、物联网博览园等组成现代工业科技游线等。
4.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思路根据前述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问题所在,在下一步发展中,新区文化旅游产业要着力实现三大转向。
4.1创新发展思路,从点的发展转向面的统筹过去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侧重于孤立性的项目建设,缺乏全盘的统筹规划,新区文化旅游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和质的提升,必须进行宏观的统筹和规划,制定详细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即从点的策划向面的规划转变。
在经营管理上,也要加强宏观统筹,对新区文化旅游资源和各个项目进行整合提升,统一管理,协同运营,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4.2革新管理模式,从文化事业转向文化产业当前新区文化旅游项目多为事业化管理模式,只有转向产业化经营,实现市场化运作,才能进一步激发活力,全面调动市场资源为我所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仅要在项目建成后,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路径,更要在项目策划规划之初,就着手考虑后期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事宜,使建设、管理、运营实现一条龙无缝对接。
4.3优化发展目标,从产业发展转向区域升值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它可以带动商业、地产、餐饮、交通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综观全国,凭借一张文化或旅游的品牌而带动一个区域大发展的事例比比皆是,著名的西安曲江新区,正是靠大唐芙蓉园等亮点文化旅游项目,带动整个区域开发。
当前,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仍局限在项目本身的建设发展,对于带动整个区域板块升值,推动片区地产开发等效果不明显,许多文化旅游项目可能本身建的非常好,品位高、知名度大,但是对于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却没有充分彰显,各项配套设施也有待健全。
目前,新区正在推进“吴都新城”的开发,建议在新城开发过程中,沿泰伯渎开发沿河文化旅游,通过环境整治、文化提升、游线完善,打造无锡新区的“古运风情”,从而提升新城品质,成为理想的商业、居住、生活区。
5.相关措施建议5.1理顺体制,加强领导一是系统梳理现有文化旅游项目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区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台,整合现有项目和资源。
综合考虑吴博园建设的初衷就是统一整合开发吴越文化旅游资源,经过三年建设运营,吴博园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以吴博园为班底组建区级旅游发展平台,统筹策划规划、宣传推广、旅游运营等工作。
二是实行市场化管理体制,减少政府对文化旅游建设和开发的直接干预,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壮大。
5.2整体谋划,有序推进当前,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建议由党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牵头,新区相关旅游景点共同参与,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策划规划单位,制定无锡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对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明确新区文化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品牌建设、项目布局、营销手段、推进步骤、配套建设及制度、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勾画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5.3聚焦发展,集中打造新区文化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品位层次各有不同,建议采取“聚焦发展”战略,挑选若干特色鲜明、品位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项目集中打造,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在关键之处;另外,从长远发展看,新区也需要打造若干名片式项目,如恐龙园为常州旅游名片、华侨城为深圳旅游名片一样。
建议可以重点打造“三泰一址”、梁鸿国家湿地、二胡产业园和中华赏石园等拳头产品。
5.4加强配套,完善功能“服务型”新城是新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而文化旅游产业从实质就是一个综合性服务业,通过统筹规划和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建议以国家4A级景区为标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全面提升。
硬件方面,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商业配套、餐饮住宿设施,特别是交通线路(公交车)的完善,健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项旅游要素,在这方面梅里古镇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吴博园也即将实现园区自行车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