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129.82 KB
- 文档页数:4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更易患高血压,患病率达40%~60%,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60岁,不同日测量3次血压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老年人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占50%~7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指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者。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顺应性下降引起的。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
以收缩压波动大明显,女性容易出现。
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包括:1体位:从蹲位、卧位变为坐位、立位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且恢复时间长,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有关。
2进食:老年高血压患者近半数会出现餐后血压下降,以早餐后多见。
通常在早餐后30分钟左右出现,血压一般下降20~40mmHg/10~25mmHg。
可能与餐后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和餐后内脏血液灌注增加有关。
3季节:老年人高血压随季节变化而波动,通常夏天血压低,冬天血压高。
人体内有调节血压的压力感受器,它可以感知血压,通过一系列的神经体液反射,使得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低,血压调节功能减退,使得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波动范围明显增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
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它反映了大动脉的弹性以及血液循环的波动性,是衡量大动脉僵硬程度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大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所以这部分患者的脉压明显增大。
而脉压越大,说明动脉顺应性、弹性越差,使得心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从而对于老年人,脉压和收缩压成为预测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指标。
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高于非老年高血压患者。
随着病情的进展以及血压的持续增高,最终将造成靶器官损害,导致各种并发症。
其中包括高血压本身有关的并发症,也包括由于高血压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并发症。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指一个人的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
199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轻度高血压自理准则会议简报中,重新规定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标准为21.3kPa(160mmHg)以上,舒张压12.0kPa(90mmHg)以下。
如果收缩压在18.7kPa~21.3kPa(140~160mmHg)之间,称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因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又叫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简称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少部分发生于青年人高动力循环者。
临床诊断:收缩期血压为21.3kPa(160mmHg)以上,舒张压12.0kPa(90mmHg)以下。
如果收缩压在18.7kPa~21.3kPa(140~160mmHg)之间,称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治疗目标:对所有患者降压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远期心血管死亡率及罹患率的总危险。
新指南建议将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40/90mmHg,糖尿病患者及慢性肾病患者应降至<130/80mmHg。
欧洲指南提出许多患者需要两种或更多药物控制血压,而且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较为艰难,理想的舒张压水平目前还不明确,SHEP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重要的post-hoc分析以评估ISH患者舒张压降低的作用,认为降至70mmHg以下尤其是60mmHg以下是预后不佳的高危因素。
目前主张一般不低于65mmHg,这样就增加了降压达标的难度。
目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对轻度增高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早期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2~3个月。
常采取下列措施:(1)做到不吸烟,少饮酒。
因烟、酒中的有害成分可造成心脏、血管损伤,使血压不易下降。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体力和脑力活动,要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的睡眠;并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以达到心身和协,机体内环境平衡,均有利于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3)饮食要合理,以清淡少脂为原则,少食动物脂肪及其内脏,多食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注意补充含钙较多的食物,如虾皮、牛奶、乳制品、海带等;肥胖者需控制食量,控制体重。
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汇报人:日期:•老年高血压概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概述•糖尿病肾病概述目录•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目录肾病的护理与保健01老年高血压概述位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逐渐下降,导致血管壁张力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变老年人常常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往往有所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030201头痛眩晕心悸呼吸困难01020304头痛是老年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钝痛或胀痛。
眩晕也是老年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在突然站起或行走时出现。
心悸是指心跳加快或不规则的感觉,也是老年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之一。
呼吸困难是老年高血压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健康饮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是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戒烟限酒老年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0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概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定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逐渐下降,导致收缩压升高。
血管弹性下降心脏代偿性增加输出量,以维持较高的收缩压。
心脏输出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大,导致收缩压升高。
血管阻力增加收缩压升高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增大,引发头痛。
头痛收缩压升高可能引发脑供血不足,导致眩晕。
眩晕心脏代偿性增加输出量,可能导致心悸。
心悸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胸闷。
胸闷减少盐分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老年人单纯收缩压升高是怎么回事?作者:郑文瑶来源:《养生大世界》2019年第07期在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近50%,高血压已成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其中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只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被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甚至降低。
这是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了解和掌握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特点,将有助于合理控制高血压。
1.1 什么是收缩压?收缩压是指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压力上升,心脏收缩中期,动脉内压力最高,此时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亦称高压。
1.2 收缩压升高有什么危害?在高血压各种类型中,收缩压增高最常见,而且更难控制。
临床观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的单纯收缩压升高,更易发生中风和冠状动脉急性事件。
因此在临床上医生有时会更关注病人的收缩压。
1.3 什么是舒张压?舒张压是血压的一部分,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常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过程中,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动能的形式推动血液向前流动;一部分以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弹性血管的血管壁中,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使心室舒张,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将储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血液继续流动。
在心脏舒张末期,动脉血压降到的最低值即为舒张压,亦称低压。
1.4 舒张压异常意味着什么?舒张压代表血流克服周围阻力所需的最低压力。
单纯舒张压升高说明周围小动脉紧张性较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精神压力大等引起的植物神经紊乱。
舒张压偏低常见于老年动脉硬化患者,舒张压的形成与血管收缩力度有关,老年性动脉硬化患者由于动脉弹性较差,弹性储备能力较弱,容易在心脏收缩之后,不能够起到比较强的延续效果,这类患者同时容易合并收缩压升高。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除了表现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2.1对盐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排血量、心率、腎血流量、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都会降低,肾对水盐(容量)调节能力下降,常表现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对盐敏感,即摄入盐的量,对血压影响很大。
老年人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与中医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陈国通;邹襄谷;林秀明;陈永忠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3(021)0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与中医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122例(其中舒张压< 70mmHg者60例,70mmHg≤舒张压<90mmHg者62例)进行14项中医相关因素调查,用非条件概率Logistic回归模型进入法分析.结果气虚、心虚和血瘀入选回归方程.结论说明气虚、心虚和血瘀是老年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的重要中医影响因素.【总页数】2页(P24,26)
【作者】陈国通;邹襄谷;林秀明;陈永忠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收缩期高血压伴低舒张压的药物应用 [J], 贾卫滨
2.低舒张压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J], 李春辉;孟威宏
3.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J], 廖志山;富蓉
4.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伴低舒张压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于鹏;孙民
5.老年人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研究现状 [J], 赵连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常见于老年人。
大量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试验证实,收缩压及脉压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肯定关系,能更准确地预测各种原因所致的死亡、心衰以及脑卒中等。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强调,50岁以上成人,收缩压(SBP)≥140 mmHg是比舒张压(DBP)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
65~74岁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心血管病危险性增高3倍,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增高2倍,心血管病病死率增高2倍。
青年和中年人中,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与心血管危险性有关,而老年人中ISH比舒张期高血压(DH)更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美国高血压监测和随访(HDFP)研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60~69岁组,除外其他危险因素,SBP每升高0.133KPa(1mmHg),年死亡率增加1%。
1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WHO/ISH的1999年高血压治疗指南将ISH定义为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的高血压,最初升高的读数至少复查两次以上,每次取大于2个读数的平均值,但一些心排出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亢等所致的SBP升高不包括在内。
老年ISH则指年龄〉60或65岁的ISH患者。
老年人血压较不稳定,易受情绪、体位、活动的影响,并且24小时血压变化大,应于不同体位反复测量血压,测量前须安静5分钟以上。
临界血压可于1周后复查。
SBP在不同的大动脉中是不同的,主动脉压的降低是降压治疗的关键。
间接测压可出现误差,如“听诊间隙”可使测得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实际水平,而有些老年人因为动脉硬化,袖带气囊要在很高的压力下才能完全阻断硬化血管的血流,从而使测得的读数高于动脉内的实际压力,出现假性ISH。
如靶器官没有或只有轻微的损害,积极降压疗效不佳或小心治疗仍出现显著体位性低血压时应考虑假性高血压的可能。
老年人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周北玲;钟大纯;靳敏
【期刊名称】《铁道医学》
【年(卷),期】1994(22)6
【摘要】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64例和老年人一般高血压261例,两组在心脑肾并发症的六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对比,结果认为,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与一般高血压没有差别,具有同样的临床重要性。
【总页数】2页(P337-338)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收缩期;并发症
【作者】周北玲;钟大纯;靳敏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总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06;R592
【相关文献】
1.老年人为何多发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J], 徐济民
2.辽宁省农村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J], 孙兆青;许长禄;郑黎强;张心刚;李佳进;李觉;胡大一;孙英贤
3.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03例临床分析 [J], 潘国洲
4.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处理 [J], 殷志华
5.可以认为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人高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又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增加。
高血压的危害在于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地危害国人的生命。
脑卒中、冠心病和尿毒症是高血压的三大并发症,也是高血压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占人类死亡的首位。
迄今为止,高血压只是可控制,难于治愈。
及早、持久有效地防治高血压,对减少心脑血管病及尿毒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西医学名: 老年人高血压所属科室: 内科 - 普通内科 发病部位:全身主要症状:头痛等 主要病因:血压增高 多发群体:老年人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 是疾病简介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日益增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也相继增多。
我国一般把60岁以上的人群认定为老年人,而国外,尤其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则把65岁及以上作为其老年的标准。
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每年导致1200万人死亡编辑本段临床表现临床特点:①半数以上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力≥140mmHg,舒张压<90mmHg,此与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有关,使脉压增大。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单纯收缩压的升高也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②部分老年人高血压是由中年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高血压延续而来,属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的混合型。
③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损害,靶器官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衰、心肌梗死和肾功能不全较为常见。
④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时要密切观察。
由于老年人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含量增多,中层和内膜变厚,胶原纤维、脂质和钙含量增加,导致大动脉弹性减退,致使外周阻力增加,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
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研究现状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加剧老龄化,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概率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目前患病人群数量达到了8000万,也就是说,每2个老人当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目前高血压成为了老年人最患的疾病,这导致了老年人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原因之一。
加强和完善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案,降低心脑血管的病发危险,是现阶段心血管疾病课题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目标。
1老龄高血压病患的临床表现和降压治疗方法1.1 老年高血压病患的临床特点(1)单纯性收缩期的高血压发病概率高并且脉压大。
在老年人当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大约占到高血压患者的60%。
脉压可以非常好的反应出动脉血管弹性,所以老年人的脉压增大现象是很重要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
(2)血压波动大。
老年人的血压波动的典型表现为白昼血压波动异常,夜晚血压异常降低或异常升高。
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是非常常见的。
(3)老年患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判断为平卧10分钟和竖直站立3分钟后,收缩压差>2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10毫米汞柱。
大约超过30%的高血压老年患者有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
1.2 针对临床特点实行个体化降压治疗方案1.2.1 通过血压测量掌握血压波动情况(1)对患者进行卧位和立位的血压测量。
患者平躺十分钟后,测量两次上臂肱动脉血压,其均值为卧位血压。
双足着地直立三分钟,其间每一分钟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为立位血压。
(2)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要想科学正确的评估白大衣高血压、夜间血压、晨峰高血压和日间高血压,需要采取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
家庭日常勤测血压和24小时血压监测比普通的诊室血压更有参考价值。
有研究表明,24小时的平均舒张压每上升10毫米汞柱,总死亡率会上升23%,心血管死亡率升高34%。
1.2.2 注意收缩期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在60岁之后,人体的收缩压会上升,舒张下下降,根据SHEP、Syst-China等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研究可见,降压治疗可以有效地把脑卒中事件机率下降33%,冠心病事件下降23%。
家庭医药 2016.0826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及糖尿病栏目特约协办:三正医疗·塔能——脑健康专家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压波动范围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血压波动范围较大,特别是收缩压波动幅度较大。
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波动,则明显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天内血压波动范围可在40/20mmHg 以上。
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需谨慎选择降压药物。
3.清晨高血压增多老年人清晨高血压,指老年患者清晨醒后1小时内的家庭自测血压或起床后2小时的动态血压记录≥135/85mmHg,或早晨6:00~10:00的诊室血压≥140/90mmHg。
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在年龄40~79岁者为19.4%,80岁及以上者为21.8%。
大家知道,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而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从发生机制上来讲,清晨时交感活性增加,儿茶酚胺类收缩血管物质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些因素共同增加了清晨高血压的风险。
4.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增多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力下降大于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
体位性低血压在年龄65岁及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可达20%~50%,而老年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的比例更高。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老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若只是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标签:老年人;高血压;特点;治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高血压逐年增多。
据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居世界首位。
而且其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很低。
因此老年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1.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壁结构改变,弹力纤维钙化、断裂及胶原纤维增加,导致大动脉弹性减低,顺应性下降,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甚至降低,脉压差增大(可达50 mm Hg以上)。
1.2血压波动大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很不稳定,波动很大,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调节功能减退。
血压波动是造成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1.3晨峰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时血压骤然升高,可高于平时血压40 mm Hg~50 mm Hg,其主要原因是清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增强,使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强,而老年人由于体内各项机能减退,对以上变化不能做出相应的调节,而至血压升高,这也是导致清晨脑血管事件高发的原因之一。
1.4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的血压易受体位变化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在应用降压药的过程中更易发生。
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有关。
1.5合并症多由于老年人动脉硬化,机体各项功能减退,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的存在可加重高血压,并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1.6无症状性高血压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对各种症状反应迟钝,血压很高,而没有任何症状,导致高血压被忽略而得不到及时治疗。
鉴于老年人高血压的以上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相应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老年人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研究现状作者:赵连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日期:12/15/2009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目前,我国将60岁或60岁以上者划分为老年人。
老年高血压为高血压病一种特殊类型,老年人高血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具有独立的特征。
业已证实,在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等疾病中,高血压是其致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高血压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并能引起脑、心、肾等脏器的损害,并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尤其重要的是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
老年人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期血压增高更为明显,甚至只有收缩期血压增高,故称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其中,如果舒张压低于70mmHg者为其亚型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又称为两极分化型高血压,即收缩压大于140mmHg,而舒张压低于70mmHg。
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认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一自然现象。
近年来,在高血压的研究及治疗中,舒张压得到广泛重视并成为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90年代以后人们对收缩压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有所转变。
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强调对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是比舒张压更为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对而言,人们对舒张压的研究有所停滞,与之相关的是对脉压重要性的忽视与研究不足。
近年研究表明,脉压增大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子,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舒张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脉压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舒张压的变化与中青年不同,常与心血管事件呈负相关。
因此,舒张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预后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防治有关问题。
一、老年人低舒张压的收期缩高血压临床特点业已证实,年轻人与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