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朝核问题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20.96 KB
- 文档页数:1
朝鲜半岛局势分析论文引言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复杂的地区,朝鲜半岛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势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本论文将对朝鲜半岛局势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动态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朝鲜半岛历史背景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被中国、韩国和日本环绕。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焦点。
朝鲜在1948年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和韩国,随后爆发了朝鲜战争。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的军事对抗虽然减少,但仍存在着潜在的紧张局势。
朝鲜半岛的核问题目前,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自朝鲜于2006年进行首次核试验以来,朝鲜已经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和导弹试射。
这些行动引发了世界各国的严重关切,并导致联合国对朝鲜实施了一系列制裁。
尽管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方式试图解决核问题,但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美朝关系的影响美国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关键议题,其对朝鲜政策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稳定。
近年来,美国与朝鲜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会谈,包括特朗普总统与金正恩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
然而,由于双方在核问题上的分歧较大,谈判进展缓慢。
中国的作用与立场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朝鲜的主要经济援助国和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拥有施加影响力的独特地位。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多边对话机制。
韩国的安全困境作为与朝鲜接壤的邻国,韩国的安全形势备受关注。
韩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单边和多边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
然而,朝鲜的核导开发仍然对韩国构成严重的威胁。
朝鲜半岛的未来走向朝鲜半岛的未来走向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随着金正恩和特朗普的会谈以及朝韩关系的改善,人们对半岛局势的缓和和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然而,核问题的解决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结论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析表明,解决核问题是当前的关键任务。
中朝关系及展望中国和包括今天南北两个朝鲜在内的整个朝鲜的关系,源远流长。
远的不说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更和朝鲜密切相关。
让我们中国人痛彻心脾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从日本侵夺朝鲜开始的。
结果,应朝鲜政府之请出兵朝鲜的清朝军队,在平壤不明不白地让借机侵入朝鲜的日军占了上风,之后清军的北洋水师又在海战中全军覆没。
软弱的中国清朝政府不仅损兵折将,还要赔日本银子,还被迫割让了台湾。
此后的朝鲜和中国,先后都投入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
斗争了几十年,终于打到日本投降了,朝鲜半岛却分成了两半。
是谁分的?不是朝鲜人,也不是韩国人,是一个美国人。
他随随便便这么一划,就出来了这条三八线。
虽然当时仅仅是作为苏美军队的临时受降分界线,但后来却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的格局中变成了朝鲜半岛南北分治的政治分界线。
而这个格局,显然是三八线两边的朝鲜人都很难以接受的。
虽然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先后成立,使得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政权,但是南北双方都想完成半岛上同一民族的统一大业--甚至不惜诉武力,摩擦不断,最终酿成了内战。
虽然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对立,但在完成民族统一的意愿上是具有同一性的:都不甘于充当强权政治棋盘上的棋子,都要对强者决定弱者命运的国际强权政治实行反抗和挑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朝鲜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
不到一年之后,就爆发了朝鲜战争。
这场原本属于朝鲜民族内战的战争因美国军队率先介入而转化成为一场有20个国家和地区军队卷入的国际局部战争,而且因美国军队兵临鸭绿江边危及了新中国的安全,迫使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成为这场国际局部战争中冲突的一方。
抗美援朝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金日成也是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外国领导人之一。
我听说在我们棉布供应紧缺的时候,朝鲜的维尼纶帮助了我们。
那时候,朝鲜是我们的"哥们儿",而韩国是敌视我们的。
形势与政策的毕业论文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的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形势与政策的毕业论文篇一《探讨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布局》摘要:党的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有许多亮点,这表明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向世界传达中国外交的一种新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本文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梦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一、中国外交的新理念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但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国梦”的世界含义、“中国梦”作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特色越来越凸显。
正如主席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品牌。
“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格外引人关注。
简而言之,中国梦”与“世界梦”是互为前提、互为依托、互为机遇的关系。
一方面,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和平发展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另一方面,“中国梦”同样给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活力、带来机遇。
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有力地促进着中国外交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中国梦是非政治性话语,体现了我们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
中国梦是党的执政理念新境界,也是党指导发展对外关系的新要求:它拓展了外交的目标,深化了中国的发展对世界贡献的宗旨,完善了外交布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研判朝鲜半岛的局势朝鲜半岛局势作为东北亚问题的核心,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热点问题,可以说是“安全困境”的经典实例。
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前景不但关乎东北亚、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最近,朝鲜问题由此引起了社会和世界的关注,现在我对朝鲜半岛的局势做一个研判。
事起原因2008年李明博政府上台后,放弃前总统金大中所提倡的“阳光政策”,转而实行对朝较为强硬的政策,这对本就不甚稳定的半岛局势雪上加霜。
再者美国一向把朝鲜视为邪恶轴心国,并把战略部署的重心向东北亚的迁移,再结合朝鲜国内的经济困局与第三代领导人的权力交接,多方面因素推动了整个事件的发生。
而中国作为半岛局势的直接利益攸关方,其作法对半岛局势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此的多方原因导致了朝鲜半岛局势越来越紧张。
还有朝鲜接二连三的进行核试验,对本就脆弱的半岛和平局势产生了更加消极影响。
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析随着朝鲜半岛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现在很多人都关心一个问题—朝鲜半岛会不会发动战争。
朝鲜半岛会不会出现小规模的交火,我认为有可能,也许朝韩双方会故意制造一些小规模的擦火事件,但是这种可能也很小。
至于朝鲜半岛会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我认为这种可能几乎没有,一是美国还没有做好准备,从2009年年初奥巴马政府上台,美国花费了大量精力在从全球金融危机中拯救美国经济,同时也尽力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潭中逐步摆脱出来。
美国的战略重心也正从中东地区转向亚洲。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的软实力被大大削弱,而新兴经济体却在金融危机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同时,中国也通过“二十国集团”这个平台积极为全球经济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亚洲国家也因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存都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关系,而美国往往由于过多注重自身国家利益,使得其传统盟友和亚洲其他国家难以寻求与其的利益交换。
然而,美国不会接受中国在亚洲区域的主导地位,也不甘于中国成为朝鲜半岛问题的主导性协调者。
论朝鲜核问题摘要:近来,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赞同或指责当事国的立场或行为。
其实,朝核问题由来已久。
目前的朝核危机不过是历史上朝核危机的延续。
本文仅就朝核危机的历史由来做些介绍,以便于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当前的朝核危机。
关键词:朝核问题朝美关系朝鲜外交一、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末,朝鲜就已开始了核技术的研究工作。
60年代初,朝鲜建立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由前苏联培训了部分核技术人才,并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的核反应堆,至此,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朝鲜相继建成了6个核研究中心、2座研究堆、6座铀矿、3座二氧化铀转化厂、1座天然铀燃料元件制造厂、1座核电试验堆和1个核废物贮存场,国内已探明可开采的铀储量达400万吨,基本建成了从铀矿开采到核废物处理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由于各执己见,双方在核问题上的争端便从此而产生。
二、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实质如果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算起,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争执已逾四十年。
即便从1993年那次剑拔弩张的朝核危机算起,至今也已十个年头,这十年间,大规模的核危机已经多次爆发,而且似乎一次比一次严重。
那么朝核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其根源何在?为什么它总是经过短暂的平息之后会又重新爆发呢?朝核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美关系的不断恶化,美国难辞其咎。
由朝鲜核问题引发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全球战略背景下对朝政策直接或间接的产物。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掌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
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朝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一个巨大难题。
朝鲜自2006年开始进行核试验以来,其核武器发展日益突飞猛进,给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带来了巨大威胁。
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上的分歧,同时也反映了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相互关系错综复杂的现实。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朝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探讨各国的应对策略,从而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建设性的思路。
首先,朝核问题的存在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格局造成了严重的动荡。
朝鲜的核武器发展让周边国家感到极度不安,不断有关于朝鲜可能进行核袭击的担忧。
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等邻国,更是处于朝鲜核导弹打击范围之内,随时都可能成为朝鲜的攻击目标。
这种不确定性给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使得各国不得不加大国防力量,加强防务合作,以抵御来自朝鲜的潜在威胁。
其次,朝核问题的存在也让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朝鲜作为一个核武器国家,其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大国之间也因对朝的分歧而使得地区局势更加紧张。
例如,美国主张采取强硬手段,通过制裁等方式施压朝鲜,而中国则更倾向于通过对话方式解决问题,俄罗斯则试图在东北亚地区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这种地区主要大国之间的博弈,使得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不稳定。
再次,朝核问题的存在也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朝鲜长期以来由于其核武器计划而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制裁,导致其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即便是朝鲜的邻国也无法幸免于受到这种影响。
作为日本和韩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它们与朝鲜经济的联系虽然有限,但朝核问题的不确定性仍然给它们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挑战。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显得尤为重要,朝核问题的存在使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受到了一定影响。
最后,针对朝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需要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浅析朝核问题和国家安全1000字朝核问题对国际社会和相关国家的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和挑战。
朝鲜进行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研发,突破国际制裁和禁止条约,加强导弹试射和核试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焦点和热议话题。
本文就朝核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
朝核问题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武器的威慑力。
朝鲜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是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巩固国家地位,形成对其邻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威慑力。
发生核冲突将会对地区和全球和平和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二是导弹技术的攻击性。
朝鲜拥有的弹道导弹技术和射程,可以攻击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领土和军事设施,甚至达到太平洋岛屿和美国西海岸。
一旦发生导弹打击事件,必将引起地区甚至全球的不安和紧张,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非法活动的走私和转运。
朝鲜为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且必须采取非法手段,如激活黑市贸易,欺诈、走私、挪用资金等行为导致严重的金融和安全问题。
四是领土和主权的侵犯。
朝鲜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对其邻国和周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如韩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领土和安全受到了影响。
以上这些影响都危及到国际社会和相关国家的安全,使朝核问题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挑战问题。
为应对朝核问题的挑战,必须以全球协调、合作、坚定和持续的立场,加强与朝鲜的外交和政治沟通,加强相关国家的军事防御能力,通过制裁、贸易禁运、联合军演等措施,将朝鲜的核开发和弹道导弹技术停止和阻止下去,以达到实现和平和稳定的目标。
同时,各国也需要对自身的国家安全进行保护和加强。
加强核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入侵预防措施,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发展高效的侦察设备,加强网络攻击防御能力等手段,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以避免朝核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损失。
朝核问题一直是全球的焦点和关注的话题,各国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加强防范,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如何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看待朝核问题近年来,朝鲜核武器问题一直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
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和谈和外交斡旋,但对于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行为,国际社会仍然存在广泛的担忧和反对。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朝核问题?1. 朝核问题的背景朝鲜核武器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而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首先,朝鲜自身寻求保护和安全的需要是其发展核武器的主要原因之一。
半岛上的安全局势一直非常紧张,朝鲜与韩国、美国等国家长期存在的对立关系、制裁等因素都为朝鲜发展核武器提供了条件。
其次,国际社会在朝鲜问题上的反应和行动也推动了朝核问题的发展。
尽管国际社会通过多轮制裁和对话试图解决朝核问题,但一些制裁措施不仅没有给朝鲜施加足够的压力,反而激励了朝鲜继续发展核武器。
同时,美国对朝鲜制裁的严厉程度和言论的尖锐性也让朝鲜产生了不少恐慌,进而加快了核武器的研究和开发。
2. 当前的国际局势近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朝核问题产生了诸多影响。
由于美国大选等内外部影响,美朝关系逐渐紧张,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磨合也持续加剧。
虽然普京多次呼吁美国和朝鲜朝核问题开展对话,但目前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除此之外,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转变。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其在朝鲜问题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加,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朝鲜问题的重要角色之一。
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中国与朝鲜之间关系稳定,而且中国对于朝核问题的态度也持续明确,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同时也呼吁其他各国对话解决争端。
3. 如何看待朝核问题从多方面来看,朝核问题的复杂性是不容小觑的。
当前国际局势下朝核问题的解决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朝核问题。
3.1 对话解决核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对话都是解决问题最理智、最有效的方式。
尽管最近的对话还无法宣告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我们仍应该坚持对话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
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尝试和斡旋,推动各方开展对话,为解决朝核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朝核问题浅析重新思考朝鲜核问题:安全与身份【内容提要】朝鲜核问题也许是当今世界政治中最为棘手的挑战之一。
它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处于危险境况却不太显而易见的一个情形是,目前所存在着的对抗局面依旧严峻并趋于恶化,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
作者认为,朝鲜核问题演变至今乃是社会及政治建构的产物;理解朝鲜核问题处理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冲突模式,需要对朝鲜半岛(不)安全进行重新思考。
作者把重点放在对有关视角的讨论上,在引入社会文化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在处理朝鲜核问题过程中,对安全和身份之间的密切关系给予充分考虑的必要性。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视角;安全;身份不久前,在韩国朋友的安排下,笔者随团从首尔出发前往板门店进行参观。
它给人留下两个特别的印象。
一个印象是,历史的时钟在世界的那个角落似乎停止了走动。
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朝鲜半岛非军事区也许是世界上最为荒芜封闭、军事戒备最为森严的漫长边界。
另一个印象是,充满敌意的、过时的冷战状态仍然是构成当今朝鲜半岛安全难题的主要来源。
具体地讲,有两个潜在的厄运缠绕着该半岛:一是军事冲突升级,再度爆发残酷的战争;二是目前的朝鲜政权能力下降,引起人们普遍担心的朝鲜难民大量外涌,甚至引发内战,从而导致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发生剧烈动荡。
朝鲜核问题——也许是当今世界政治中最为棘手的挑战之一——似乎加剧了人们对厄运可能出现的担忧。
问题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但同样处于危险境况但不太显而易见的一个情形是,目前所存在着的对抗局面依旧严峻,“核边缘”情形日趋恶化,它们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处理。
笔者在此提出两个反思性问题:朝鲜核问题的事态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还是社会及政治的建构?在处理朝鲜核问题的过程中,为何出现紧张与缓和反复交替的情形,而且似乎难以从中摆脱?看来,要想使目前朝鲜半岛的不安全文化被一种更为和平与稳定的环境所取代,从根本上对那里的(不)安全进行重新思考是有必要的。
有 186 个。
浅谈朝核问题及对中国安全局势的影响【摘要】朝核问题是冷战后持续性的重大国际热点与难点问题, 是长期困扰着东北亚地区安 全的核心问题。
作为朝鲜的近邻和友好国家 ,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自身安全战 略、 政治外交利益和战略缓冲空间。
在处理此问题的做法上, 我国将保持一贯的态度--坚 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按照和平的方式 , 以中国最大的力量 解决朝鲜核问题。
【关键词】朝核问题;中国安全;应对措施一、朝鲜核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演变朝鲜核问题的发生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朝鲜一再宣称自己是真正的 社会主义国家,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瓦解, 朝鲜也就失 去了赖以依靠的后盾。
冷战结束后, 美国一超独大的世界格局则对朝鲜构成了直 接的压力, 迫使朝鲜认为只有通过发展核武器, 迅速增强自身的威慑力实行自保 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途径 ;二是朝鲜国内情况不容乐观,现今朝鲜国家经济 落后, 民生凋蔽, 国际上没有地位, 与南边的韩国在经济上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 当今严酷的国际政治环境下与朝鲜国内经济增长不足的迫切压力下, 维护国家主 权与政权的安全完整显得十分重要 ;三是朝鲜希望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和外交承 认, 但长期以来的敌对关系使他们很难平等和平地谈判。
朝鲜认为通过发展和激 化核问题可以迫使美国让步, 或者由此构成对其他地区的安全压力迫使地区各国 向美国施压,从而获得安全保障与经济援助 。
朝核问题发展成为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 年 2 月 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以 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 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 )” 1, 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
布什政府上台 后对朝政策强硬化, 于 2002 年 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 并且声称对朝鲜要进 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1304 杜师帅 20130724405朝核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摘要:在地缘上,朝鲜所处的东北亚地区位置独特,居于中、美、俄、日四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
危机演变至今,仍得不到妥善解决,朝核问题已超出核不扩散问题本身,成为多个国家的利益博弈。
作为朝核危机利益攸关方的中国,有必要从国家利益出发,理清朝核问题极其复杂的国家关系,明晰应对朝核危机的策略。
关键词:朝核危机中国安全朝鲜正文自2002年10月朝核危机浮出水面以来,一直沸沸扬扬。
在地缘上,朝鲜所处的东北亚地区位置独特,居于中、美、俄、日四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
同时,该地区还处于从中东、中亚到南亚再到东北亚的“动荡弧线”的延伸地带。
由此可见,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变化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大局。
危机演变至今,仍得不到妥善解决,朝核问题已超出核不扩散问题本身,成为多个国家的利益博弈。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
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年2月2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朝鲜于2003年1月10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年8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
经多方努力,于2007年10月达成了共同文件,朝鲜将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
但美方一再宣称,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
2009年4月14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解决朝核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摘要] 围绕朝核问题已经举办了五轮的六方会谈,在其会谈中朝美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寻找解决朝核问题的方法,就必须对朝选择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和目的有个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必须对美国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朝核问题如但不到解决必将影响整个东北亚地区。
为此,中国也必须为本国的利益,地区的和平和安全考虑,积极发挥自己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朝核问题一旦得到解决,本地以至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 朝核核武器朝鲜美国安全和平一、朝鲜为何要制造核武器1、国家安全美日韩政治、军事同盟的加强对朝鲜构成现实威胁。
美国政府将朝鲜半岛视为家防务重要内容“, 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战争”的目标之一就是针对朝鲜。
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使朝鲜认识到:在解决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的弱国,仍然避免不了遭受美国入侵的可能。
2、经济建设受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的国家,朝鲜在经济上异常贫困,近年朝鲜在国内进行经济调整和社会改革,急需和平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
此外,朝鲜也希望从危机中得到经济补偿,弥补捉襟见肘的经济困境。
将开发、拥有和出口核武器作为协商筹码,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
3、社会信心朝鲜国民对朝鲜的总体困难表现不安。
通过核导弹的开发或外交上的突围,朝鲜能使国民心理有安全感。
4、外交突围朝鲜一直以来都试图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得到与美国建立正常关系的机会,以彻底改善国家安全环境并摆脱国际孤立与经济危机。
朝鲜半岛无核化遭到破坏对谁都没有好处在朝鲜业已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如果六方会谈不能尽快谈出成果,而是久谈不决,或者陷入僵局,无果而终,那就意味着有关各方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失败。
若此,将出现严重后果。
首先对朝鲜来说将是悲剧。
1. 反对核武器扩散是当今世界普世价值。
朝鲜执意发展核武器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和谴责,甚至遭到严厉制裁,朝鲜将会更加孤之于国际社会。
这对于朝鲜融入国际社会,分享人类文明成果的根本利益构成巨大损害。
中美核问题立场摘要:作为一个拥有核能技术与核武器的国家,中国的核战略一直备受关注。
从国家意识形态上,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始终分立;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屹立于东亚,在亚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从国际关系上看,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一言一行都可能改变国际事件走向。
而美国,当今世界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力量均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是全世界的焦点。
美国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扩展他在全球各地的影响力,也从没掩饰过那强大的控制欲。
只要稍微比较中美之间核问题的立场,就可以明显看出两个大国在处理国内国际事务中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关键词:中国美国核问题立场引言:中国和美国的核立场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2007年7月7日,《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开始生效。
它将核恐怖主义确定为犯罪,国际法与各国国内法都应明确制止宣扬、开展核恐怖活动的行为,并为此进行国际合作。
公约的生效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反恐法规建设已基本覆盖了所有安全领域,也代表着国际间对于核武器运用的共识。
但是也要看到,这不过限制了核武器使用的一小范围,核武器应用的终极目的——战争,并没有受到特别规制。
中国在核问题上的立场维也纳9月7日中国新任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胡小笛在7日于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发言,阐述中国政府在核安全问题上的立场。
胡小笛指出,“核安全是核能及核技术持续发展的首要保障”,当前,全球核电复苏,核技术应用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确保核安全尤为重要”。
他强调,中国正在积极快速地发展核电,同时一贯高度重视核安全,在核电的建设和运行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以“保证中国核电安全、稳妥和有序地发展”。
他说,中国愿在这方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各成员加强合作。
在谈到加强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问题时,胡小笛指出,《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是推动各国加强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确保核能安全、可靠、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文件,中国对此高度重视,将继续严格履行公约确定的各项义务。
李保东说,中国始终认为,安理会围绕伊朗核问题采取的行动必须立足于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应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伊朗应严格履行条约规定的义务。
同时,条约赋予伊朗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应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第二,应有利于维护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应有利于维护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不能影响伊朗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各国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往来。
安理会的行动应适度、渐进、指向明确并与伊方在核领域的实际做法相称,应有助于推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
⒈谴责朝鲜声称于2006年10月9日进行的核试验,公然无视安理会各项相关决议,尤其是第1695(2006)号决议和2006年10月6日的主席声明(S/PRST/2006/41),其中包括这一试验将招致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并将明显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
⒉要求朝鲜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或发射弹道导弹;
⒊要求朝鲜立即收回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宣告;
⒋还要求朝鲜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并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有缔约国都需要继续履行其条约义务;
⒌决定朝鲜应暂停所有与弹道导弹计划相关的活动,并就此重新作出其原先关于暂停发射导弹的承诺;
⒍决定朝鲜应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严格按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缔约方适用的义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的条款和条件(IAEA INFCIRC/403)行事,并向原子能机构提供超出这些规定范围的透明措施,包括让原子能机构接触它要求和认为需要接触的人员、文件、设备和设施;
⒎又决定朝鲜应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放弃现有的其他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
形势与政策1000字结课论文结合热点在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下,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都在争相应对这些挑战。
作为国家根本大政方针的“形势与政策”问题愈加备受关注。
本文将结合热点问题,探讨当下形势与政策的关系,以期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1. 当前形势下的国际格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甚至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朝鲜半岛的局势,中印边境问题等。
这些问题都给全球形势带来了不小的动荡。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对形势和政策的认识和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国内形势下的政策调整在国内方面,我国也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环境问题愈发突出、精神文化生活亟待提升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有效的政策调整。
比如,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下,政府可以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刺激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促进绿色发展。
在文化领域,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3.结合热点问题谈形势与政策可以结合当前热点问题展开政策调研和制定,如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政府可以制定更加务实的贸易政策,督促企业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以减少对外依赖度;在朝核问题上,政府可以加大外交力度,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半岛无核化;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政府应该坚定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同时通过外交途径妥善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稳定的边境局势。
结语形势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深入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并调整政策,是确保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关键所在。
结合热点问题,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政策,能够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赢得更多主动权,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论朝鲜核问题世事如棋局局新,政治时局更加如此。
面对着当今的国际风云际会,朝鲜的核问题就显得多么的突出和尖锐。
倘若不能正确的处理朝鲜核问题,恐怕这会成为国际新的一轮战争的导火线。
而与此同时,从地理位置上看,朝鲜毗邻中国,朝鲜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对中国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处理朝核问题呢?从地理方面,朝鲜离中国最近,那么中国该如何处理呢?中国积极的参加关于朝鲜核的管理。
一方面朝鲜拥有核,一旦发生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最大,同时也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朝鲜和中国是友好邻邦,朝鲜半岛局势的和平稳定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另一方面对于朝鲜核问题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
中国有自己利益要维护,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也有自己的对策和计划。
中国对朝核问题有明确的立场;第一中国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第二中国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条约;第三朝鲜方面合理关切也应该得到解决;第四我们希望各方都能够冷静;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
从经济方面朝核引起一系列的动荡,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同时美国、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有共同的利益。
如果用军事等手段,损害不是一国的利益,因此应用和平手段,才能保证各国的利益。
才能维护东北亚局势的稳定,才不会拖着东北亚经济的后腿,才能使东北亚经济稳定发展。
地缘政治利益的考虑.朝鲜半岛是中国制衡美国的战略缓冲地带,是制衡美国遏制围堵中国战略的筹码,维护朝鲜局势的稳定,反对美国具有颠覆性企图或者颠覆性后果的对朝政策。
我们反对美国对朝鲜的带有敌视性的冷战政策,反对美国敌视朝鲜现政权,甚至企图通过战争,军事手段,经济制裁以颠覆朝鲜社会主义政权的政策。
倡导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政治解决朝鲜的核问题,反对在经济上制裁朝鲜,确保朝鲜现政权不被美国颠覆,就可以使朝鲜半岛继续保持制衡美国的战略缓冲地位,这符合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
关于朝鲜核问题,主要是因为美国对韩国的支持,同时朝鲜外交比较薄弱,导致朝鲜钻牛角尖。
同时朝鲜也是朝核争端的最终获益者,至少目前是。
冰火两重天
——论朝鲜半岛核问题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2002年10月朝鲜公开宣布将进行核试验,利用核技术来解决本国的能源问题。
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美国的高度警惕,针对朝鲜的经济制裁、谴责随之而来。
但朝鲜核试验始终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并且已经成功完成了三次核试验。
当然美国也没闲着,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对朝鲜进行威胁和封锁。
双方明刀暗箭,骂声不断。
不仅如此,在朝核问题的重重硝烟背后还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朝鲜半岛原本统一,二战中占领朝鲜的日本战败,在美国和苏联的扶持下南北朝鲜分别成立了韩国和朝鲜,并且置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之下,朝鲜半岛自此分裂。
意识形态、国际体制、经济差异及大国的干涉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用和平的方式只能暂时消除两国的部分隔阂,要想统一只能依靠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官兵向韩国陆军第十七团发动突然进攻,朝鲜战争爆发。
最后与1953年签订停战协定。
在接下来的近60年里,韩国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而战后的朝鲜失去的前苏联的庇护又遭到来自美国的封锁,加上几次大的自然灾害,无数的政治家都曾预言,朝鲜将会自行瓦解。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为了适应斗争局势的变化,满足新时代的战争需求,进行核武器的研发成为其首要选择。
朝鲜进行核试验有着许多的必然性。
首先,这是为求自保的必要举措。
其次,这是统一的必然要求。
从目前朝韩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上看朝鲜占有优势,但是朝鲜很清楚,一旦开战,美国必然还会大力支援韩国,那么朝鲜在朝韩战争中就几乎不会有胜算。
因此,朝鲜要想统一朝鲜半岛就必须拥有核武器。
这有这样,才能对美国产生威胁。
其实,朝韩之间矛盾原本就不单纯是两国的利益冲突,他们是大国利益争夺的替代品。
其中中国和美国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在韩国有着重要的利益,自然不希望朝鲜拥有核武器,以免对其既得利益构成威胁。
而中国作为朝鲜的邻国希望自身的和平崛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忌惮这位小伙伴过于强大。
在我看来,朝鲜核危机的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利益争夺。
单纯的和谈解决是不了问题的,朝鲜最终会在半拉半就中完成核实验及部分核武器的研制。
朝韩难免一战,中国在积极周璇和谈的同时也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危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