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8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产品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性手段和规定,其目的是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这些技术性要求往往是在产品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性。
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面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保障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顺利进行。
1. 增加生产成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要求进口国产品符合严格的标准和认证要求,这就需要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以满足最终市场的需求。
这些改造和升级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2. 降低产品竞争力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产品符合严格的标准和认证要求,国外农产品在进入目标市场时可能更容易通过检验和审批程序,而我国农产品则在这一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减少出口额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会限制农产品出口的额度,如限制出口产品的种类、数量等。
这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导致出口额度的减少,影响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4. 提高贸易风险技术性贸易壁垒还会使我国农产品在出口目标市场面临更大的贸易风险,如可能出现退货、被追溯、被罚款等情况,这都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应对策略1. 加强标准化生产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首先要加强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生产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和认证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 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
农产品生产企业要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水平,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改善生产工艺改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是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关键之一。
农产品生产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力度,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以满足目标市场的技术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自学研究报告第9 周题目 _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及应对措施学生姓名马思远学生学号 2010013546 专业班级国贸2010级101班摘要:所谓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安全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
TB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TBT 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标准(SPS)及其它任何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
归纳起来,TBT具有以下特点。
关键词: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安全,贸易一、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加剧7成中国出口企业遭限线国际商报讯商务部的最新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
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有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的损失逾170亿美元,这相当于去年出口总额的5.2%。
而2000年相关数字分别为66%、25%和110亿美元。
商务部科技司王晖司长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开始逐步弱化,一些发达国家在享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凭借其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频繁碰壁,出口纷纷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场。
据了解,商务部此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2002年出口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范围涉及食品土畜、轻工、纺织、五矿化工、医保等6个进出口行业,21大类出口产品(按海关税则分类)。
调查显示,欧盟、美国、日本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其对我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比达95%,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技术法规变化”等,并有不断调高和提高技术要求的趋势。
内容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巩固并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遭遇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通过学习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发展概况、表现形式等,分析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根据国内企业对TBT了解甚少,行业协会发展缓慢、职能发挥不充分等具体国情,本文提出构建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战略联盟的主张,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寻找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原因、对策、政府、企业、行业协会RESEARCH ON THE CAUSES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ND ITSSOLUTIONABSTRACTIn resent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ur economic strength’s promptly rising ,foreign trade developing at full speed and our international standing is consolidating and improving day after day ,more and more trade barriers take place in our foreign trade ,especially th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Via studying the causes ,the developing and the forms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we can analyses its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 such as the homeland enterprises know little to TBT ,company industrial association develops slowly and its function can’t play sufficiency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 foreword an opinion of structuring a strategy alliance by Enterprise-Company Industrial Association-Government .The goal of the action is to find the positive and valid measures to the TBT.KEYWORDS:TBT ,Causes ,Solution ,Government ,Enterprise , Company Industrial Association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一节选题的背景、意义 (2)第二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述 (2)第一节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 (2)第二节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2)第三节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4)第三章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5)第一节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原因的总括 (5)一、保护消费者利益原因 (5)二、技术差距原因 (5)第二节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7)一、宏观层面分析 (7)二、微观层面分析 (7)第四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对策分析 (10)第一节政府角度的对策分析 (10)第二节企业角度的对策分析 (11)第三节行业协会角度的对策分析 (12)第四节构建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的战略联盟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附录第一章引言第一节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关税逐渐降低,进出口数量配额、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已逐步弱化,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探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贸易壁垒,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些技术性要求和规定,它们可能涉及到产品的制造、质量、安全、标准等方面,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竞争优势。
这类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外贸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面对外国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困难。
出口国往往会设置各种门槛,使得我们的产品需要涉足到各个技术性规定之中,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成本,而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来满足对方的要求。
应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采取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来应对,也可以积极探索其他的市场和产品线,降低出口市场的风险。
其次,技术性贸易壁垒还会对我国所采进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带来影响。
一些出口国为了保障本国的市场竞争优势,会设置各种标准和质量要求,同时也会限制一些相关工具、技术和设备的进口,这些限制可能会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积极与出口国进行谈判和协商,争取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的加入各种经济组织和协议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些国际组织和协议往往涉及到各种标准和规定,使得我国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才能顺利加入这些组织和协议。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加强全球战略布局,扩大国际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创造条件。
总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
要加强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信息和知识,积极开展各种合作和交流,不断探索适应国际市场的新路线和新方法,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稳步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贸易壁垒成为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以技术标准、质量认证、产品规范等形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限制和要求。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制约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如何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增加了出口成本技术性贸易壁垒通常会要求产品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这就需要出口企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增加投入成本,例如引进先进设备、加强质量管理等。
这不仅增加了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增加了企业内部运营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2. 影响产品市场准入一些国家和地区会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产品生产而对进口农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产品质量、卫生标准等方面设置严格要求,这不仅让出口产品难以进入当地市场,还大大增加了进口产品的准入门槛,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限。
3. 限制了出口产品的多样化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产品符合当地的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这导致了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受限。
有些农产品由于无法符合对方国家的质量标准而无法出口,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1.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基本的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企业应该加强生产技术研发,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认证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质量认证和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增强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可以通过ISO9000、ISO14000等国际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国际认可度。
企业还应该加强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3.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了解和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充分了解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应对。
持续跟踪相关政策和标准的更新和调整,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流程,增强适应能力。
我国面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形势、新问题及对策分析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首发子站:公平贸易处首发栏目:信息调研日期:2011.11.03 今日/总浏览: 3/1298 14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解东先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刘桂娟吕涛李多娇闵玲英摘要: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奉行美元贬值政策,推高全球其他国家货币汇率,贸易大战箭在弦上,贸易保护主义已由经济措施上升为政治诉求。
本文从近几年WT0各成员发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WT0/TBT)草案通报趋势以及我国出口产品受阻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面临国外贸易壁垒的新形势、新问题;并从政府及企业角度对我们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关键词:贸易大战技术性贸易措施(WT0/TBT)出口受阻对策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遭受的最突出的三大障碍分别是:反倾销、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措施。
目前,反倾销、知识产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已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环保、健康、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布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
1995-2007年WTO秘书处散发各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共17403项,其中2007年通报达2451项,占1995-2007年通报总数的14.1%。
2007年,WTO秘书处平均每天散发7项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
而2 008年比2007又同比增长23.39%,2009年比2008年同比增长了22%。
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当今国际规则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引起了WTO各成员高度关注,集中体现为三个“三分之二”:一是自1995年以来,WTO各成员的通报(即影响贸易的新规章、新规则)三分之二是技术性贸易措施;二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向WTO通报的三分之二是技术性贸易措施;三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类别在三分之二以上(海关编码商品共有22大类,受影响的有18大类)。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贸易的限制和影响正在迅速显现,且越来越明显。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探析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对于进口产品的规定、标准、认证等技术性要求,这些要求在表面上看似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是对进口产品设置的种种障碍,目的是保护本国产品,限制进口产品的竞争。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1. 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技术性贸易壁垒为进口产品设置了各种技术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往往对进口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得外国产品在进入我国市场时面临很大的困难,并降低了其国际竞争力。
2. 加大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3. 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范围4. 造成贸易摩擦和争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和争端,不仅使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张,也会影响到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探析1. 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我国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做到符合国际标准,有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国际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我国应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改革和完善,优化贸易结构,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促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去除。
3. 加强国内法规制定和质量控制加强国内法规的制定,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确保我国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要求,以此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我国应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争端,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国际法庭等途径,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国的国际贸易秩序。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需要积极应对,加强自身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国内法规制定和质量控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争端,以此推动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TBT)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虽然TBT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出口企业技术进步和自身素质提高,但相较于其负面影响微乎其微。
TBT使得我国出口受阻,削弱了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削弱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针对这些情况,我国必须从政府机构、企业本身和国际规则方面寻求应对策略,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关税税率不断下降,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保护本土企业和资源,非关税壁垒逐渐形成。
作为非关税壁垒主要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由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定的合理性、可变性、广泛性以及长期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尤其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从2008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到去年12月初,许多国家政府已经累计推出了297项贸易保护措施。
目前,中国出口企业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增多。
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简称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1979年3月东京回合谈判形成的《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草案》和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签署的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给予了界定,但国内外学者对其定义众说不一。
据笔者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以夏友富教授的表述为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形成保证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一系列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人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
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因及对策分析3课件教学总结一、引言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我国产品的贸易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和分类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技术标准、认证、许可等手段,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或阻碍其进入本国市场的行为。
根据其主要表现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技术标准壁垒:包括强制性技术标准、自愿性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规范等。
这些标准可能对进口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质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使得进口产品难以满足或达到标准,从而限制了其进入本国市场。
2. 认证和检测壁垒:包括产品认证、检测、检验等环节。
进口商品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认证和检测程序,以证明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这些程序可能存在一些障碍和限制,导致进口商品难以获得相应的认证和检测结果,从而受到限制。
3. 准入许可壁垒:包括进口许可证、配额、进口关税等。
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设定进口许可证制度、配额限制以及提高进口关税等方式,限制了特定产品的进口数量和进口渠道,从而对进口商品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三、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实力不足: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实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一些国家或地区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
这使得我国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容易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2. 标准制定不规范:我国在一些行业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
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会利用这些问题,通过制定过于严苛或不合理的技术标准,对我国产品进行限制。
3. 缺乏国际认可的认证机构:我国在一些行业缺乏国际认可的认证机构,这使得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证和检测结果难以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接受。
这也成为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质量问题:我国在一些产品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国家或地区对我国产品的质量表现持有质疑态度。
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应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的当今,伴随着我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对我国出口企业构成现实的威胁。
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分析、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应对建议。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保护体系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 to trade)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
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将造成影响【1】。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其最基本的三种形式:1、技术法规技术法规是指必须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法律和法规;政府部门颁布的命令、决定、条例;技术规范、指南、准则、指示;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法规不像技术标准那样可以相互协调,一经颁布必须强制执行,因此它是比技术标准更难逾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2】。
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和指南。
有关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也是标准的组成部分。
3、合格的评定程序合格的评定程序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有关要求的程序,包括抽样、检验和检查;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各项的组合。
进口产品必须经过按合格评定程序进行的商品检验方能进口。
一般认为合格的评定程序由认证、认可和互认三方面组成。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一)、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优势,通过国内立法或区域性技术标准,限制我国产品的进入。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论文报告标题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以技术标准、认证、检验和审批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影响。
首先,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成本增加。
由于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的技术标准比较严格,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
同时,企业需要在认证和检验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这些额外的成本会加剧企业经营负担。
其次,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农产品出口市场受限。
由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日益严格,导致很多企业不能通过技术认证,并不能进入进口国市场。
同时,由于认证和检验要求时间周期长,导致很多企业的市场机会被耽误,错失了最佳的销售时机。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企业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重重困境,政府和企业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标题二:政府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支持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加剧,政府也在积极的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政府在行业标准制定、流程改进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政府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建立了一些适用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体系,保证了出口产品的稳定质量,并设置了符合国外标准的标准体系。
同时,鼓励企业全面引进和应研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减少突破技术难点。
其次,政府推动出口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流程改进,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以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这样,出口企业就可以更好的适应已有的贸易规则和制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标题三:企业质量管理与技术提升措施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升级,出口企业更应该加强市场风险管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策略下,企业自身内在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尽快完善,以确保产品达到国外标准。
企业应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系统和流程来检查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流程和流程改进,并在成本系统的基础上,实行低成本的生产模式,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产品设置的各种技术标准、认证规定、检验检疫要求等,使得进口产品难以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贸易壁垒。
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要求进口农产品符合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生产加工工艺要求、包装标识规定等,如果我国的农产品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就会面临被拒绝进口的风险。
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欧美国家对农药残留标准的要求、日本对食品安全和包装标识的严格要求、澳大利亚对动植物检疫要求的严格性等。
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和风险,也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我国可以加强国内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符合国际市场要求。
我国可以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我国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国际合作,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策略之一。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我国农产品出口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2. 正文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和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或实施某种政策而设置的、对外国产品施加的技术性限制措施。
这种限制措施往往不是直接的关税或配额,而是通过技术规范、标准、认证、检测等手段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技术性贸易壁垒通常是针对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的,而不是广泛适用于所有产品的。
这种限制措施往往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或实现特定政策目标而设立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隐蔽性较强,不像关税或配额那样直接明确,需要进口国企业才能了解其具体要求。
西安翻译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1 浅析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出口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郭晓清 (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710105)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各国政府对环保、安全、卫生要求日趋严格,促进了TBT的发展。而TBT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超出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首要因素。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这是由于多种国内外原因造成的,如他国的保护意识、贸易地理方向、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TBT协议》的内容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原因,我国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及出口企业共同组成的分层次的应对体系,共同应对TBT,保障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出口贸易 应对策略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含义及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管理时,强制性或非强制性地规定某些技术上的标准以及效应的认证和检验制度,从而起到限制进口作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TBT是政府主导的调控和规范市场的手段,可以用于解决由于市场外部效应带来的诸如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之类的问题,对本国市场实施保护,维护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于其他非关税壁垒来说。更隐藏,更灵活,且种类繁多,不易对付。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如下: (一)貌似合理性 它以公开的立法加以规定和实施,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 (二)灵活多样性 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手续比较简便,伸缩性较大,可以针对进口商品随时灵活改变标准水平,或增加标准或技术种类。 (三)伪装隐蔽性 西安翻译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2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看似公平的标准和法规中,渗入了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一些
人为因素,这些隐蔽性差异正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外国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借口。 (四)针对性 某些技术性规章和标准经过精心设计和研究,可以专门用来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设置障碍。 (五)坚固有效性 科技水平相对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通常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技术法规的要求而无法向重则向国家出口,故TBT被突破。 (六)广泛性 TBT的表现形式涉及公约、法律、标准、要求、制度等各个方面,极具广泛性,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七)复杂性 TBT因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因而远比配额、许可证、出口限制和外汇管制复杂。 (八)利弊双重性 TBT对进口国和出口国都有利有弊。 二、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及现状
(一)特点 1.多:欧盟的技术标准有10万多个。德国仅工业标准就有15万种,日本199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48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 2.繁: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绿色壁垒„„以认证为例,仅美国就有55种认证体系。产品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诸多认证机构为外来产品设置了层层障碍。 3.细:西方国家对质量指标的要求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出口企业哪怕是在检测设备上差一点,就会因细小的差别而遭受重创。 4.严:FDA每月会因各种技术原因扣留3500批各国进口产品,2002年美国又出台规定,所有供应商必须进行IS09000认证,否则拒绝进入美国市场。 (二)现状 1. 涉及金额大、影响范围广 西安翻译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3 在《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中表明,2005年,中国大约有25.1%的出口
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总额达288亿美元,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遭受了直接损失,金额达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07%。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占到了全年出口额的19.29%。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国外技术壁垒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呈逐年递增之势。 2. 受损地区广 我国各省市出口均因国外技术壁垒而受损。《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统计报告表明,广东省的直接损失额为94.8亿美元,位列全国各地区直接损失之首,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32.9%左右;浙江省的直接损失额为47.7亿美元左右,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16.6%。其他遭受直接损失估计值超过10亿美元的地区有北京市、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和上海市。从损失的绝对值看,损失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地区基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从损失的相对比例看,中西部地区如内蒙古、云南、西藏等遭受的损失占其出口额的比例普遍高于发达地区的省市。 3. 涉及人员多 由于国外技术壁垒限制,一些企业限产或破产,造成职工下岗或失业。由于受限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4. 影响环节多 发达国家常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设定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及报废处理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5. 实施国家多 近年来,对我国使用技术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包括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理事会等。各国一批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物质循环利用、食品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措施相继出台。以欧盟REACH法规、ROHS指令、WEEE指令和EUP指令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代表的技术法规系列,在WTO成员中引起强烈连锁反应。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实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它又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充当了贸易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1. 阻止境外产品可能对境内相关产业造成的冲击。 西安翻译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4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如缺乏相应的贸易壁垒措施,境外产品的大量进入势必对境内相
关产业形成冲击,致使市场均衡被破坏,即外部因素致使国内产品销售价格下跌,整个市场平均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因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而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形成对境内相关产业的损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经济和产业结构形成破坏性的冲击,因此,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必需的。 2. 调控经济贸易利益,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是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条款的实施也有助于规范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为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3. 调控经济贸易利益,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是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4.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贸易领域,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采用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即绿色壁垒。绿色壁垒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而另一方面,又同时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增长亮点。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引发了众多的国际贸易纠纷。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及其在纵深范围的扩大日益对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双边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则更是层出不穷,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域。当一国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限制别国商品进口时,受限国将同样采取报复措施,使得国际贸易中摩擦纠纷越来越多。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使受限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遭受极大的影响。因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发展限制性很强。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扭曲了技术规则的本来面目,阻碍了国际贸易。 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不公平。 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制订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限制其进入本国市场。从而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商品不受多少限制地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发达国家时则受到越来越苛刻的各种限制,势必导致西安翻译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5 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不公平日趋加剧。
四、我国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一)中国持续贸易顺差引发其他国家的保护意识 中国持续贸易顺差使其成为“众矢之的”。据海关统计,1985年到2006年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以年均18%左右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长率。2006年,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9,689.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家;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774.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74%。另外,“中国制造威胁论”在潜意识层次上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一些国家将本国的失业和贸易逆差归罪于我国,为了转移矛盾、取悦国民,隐蔽性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自然成为其限制我国产品进口的有利工具。 (二)我国贸易地理方向决定我国屡遭TBT限制 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资料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的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然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TBT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TBT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都不同重点、不同程度地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技术限制。例如欧盟近年来颁布了大量技术法规和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已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REACH制度(中译名《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操作程序繁琐,费用高昂,我国至少有730多种出口到欧盟的化学品和几千种化工上、下游产品面临注册、评估和许可的挑战。 (三)我国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的出口产业弱质性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缺乏品牌塑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以及质量不高,由此导致我国出口产业的弱质性。这主要表现为出口商品结构上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占主导地位,而附加值较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则占次要地位。据海关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机电和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总额占到了总出口额的65.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总额5,494.4亿美元,占全年外贸出口总值的56.7%;纺织品以及服装出口总额为1,620.6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贸易总额的9.2%。而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依靠的都是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普遍存在着质低价廉的问题。 (四)我国对TBT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不畅 一方面,我国对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性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于主要贸易对象的技术手段更是缺乏了解,无法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加以指导。以国际标准为例,ISO标准5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