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学的突破和化学发展的前沿科普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59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化学学科在近代时期发展的历史,涵盖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理论突破和科学实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元素的发现与周期表的建立、有机化学的崛起、物理化学的兴起、量子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
一、元素的发现与周期表的建立近代化学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化学家们开始探索元素的性质和组成。
例如,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分割的微小颗粒组成。
随后,瑞典化学家门德莱夫发现了化学元素氧、氮和碳,并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这些发现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构想,他根据元素的原子量和性质将元素排列在一起。
随后,英国化学家门德勒夫根据元素的原子量和周期性性质,进一步完善了元素周期表。
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研究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有机化学的崛起19世纪初,化学家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即含碳的化合物。
德国化学家利比希提出了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的区别,并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随后,法国化学家贝尔塔洛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即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这一理论为有机化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有机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德国化学家库尔贝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研究。
他提出了酸碱理论,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甲醛、甲酸和乙醇。
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有机化学的范畴,也为后来的有机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物理化学的兴起19世纪末,物理学和化学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物理化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开始崭露头角。
瑞士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提出了物理化学的概念,并将热力学和动力学等物理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反应的研究中。
物理化学的兴起也与电化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和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分别研究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并提出了电解质的离子理论。
近代化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1. 托马斯·约翰逊发现了氧气(1774年):这一发现揭示了燃
烧的本质,并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巴斯德提出有机化学的关键原理(1828年):巴斯德提出
了有机化合物由有机正离子和有机阴离子组成的理论,突破了乌尔希的力学理论框架,并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3. 门捷列夫发现周期表(1869年):门捷列夫按照元素的原
子质量,将元素分为周期性的化学家族,发现了元素间的周期性规律,为元素的分类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4. 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
假说表明光具有粒子的性质,对光的行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为量子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保罗·埃尔利希发现了阿斯匹林(1897年):埃尔利希在研
究退烧药物时发现了阿斯匹林,并于189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这是现代药物化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6. 弗里德里希·奈尔提出了氢化学键理论(1916年):奈尔的
氢化学键理论解释了化学键的本质,并使得化学键的性质和反应能够得到更深入的研究。
以上只是近代化学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发现和贡献。
近代化学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带来了许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的突破。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科学发现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包括化学理论的演进、实验技术的突破、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以及有机化学的兴起等方面。
一、化学理论的演进近代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理论的不断演进。
19世纪末,化学家达尔文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
随后,门捷列夫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化学实验的深入,化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重新组合,从而提出了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和多比定律。
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化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二、实验技术的突破近代化学史中,实验技术的突破对化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卡尔·威廉·舍勒在19世纪末发明了分光光度计,使得化学家们能够准确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从而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此外,电化学的发展也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法拉第在19世纪提出了电解定律,奠定了电化学的基础,为后来电解质理论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这些实验技术的突破使得化学研究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元素周期表是近代化学史中的一大里程碑。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定律》一文,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概念。
他将已知的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大小排列,并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进行分类。
这一发现为化学元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为后来的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元素周期表也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成为了化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工具。
四、有机化学的兴起近代化学史中,有机化学的兴起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含碳的化合物,而碳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19世纪末,化学家们开始研究和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例如乙醇、甲醛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化学理论的发展,也为农药、医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近代化学的起源、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实验技术的进步以及化学理论的演变等方面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近代化学的起源近代化学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当时的化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积累知识。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在1774年发现了氧气,这一发现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反应理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
二、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1. 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发现了氧气,为氧化反应理论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反应理论,创立了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
3. 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提出了周期表,系统地整理了化学元素,为元素周期律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摩尔(Amedeo Avogadro):提出了“等体积等压力下,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的气体中,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份子”的假设,为化学计量温和体定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实验技术的进步近代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
19世纪末,随着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和仪器设备的改进,化学实验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例如,光谱学的浮现使得化学家能够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从而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电化学的发展则使得人们能够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电流和电势变化,为电化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四、化学理论的演变近代化学的发展伴有着化学理论的不断演变。
19世纪末,有机化学的发展推动了结构理论的建立,化学家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份子结构和化学键。
同时,物理化学的兴起使得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研究成为可能,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中国近代化学史发展概况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发展历程相对较晚。
然而,尽管起步较晚,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化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如清朝的洋务派和后来的维新派,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其中,化学知识作为工业、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中国的化学研究逐渐起步。
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化学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例如,中国化学家张资珙在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化学界广泛认可,他提出的“张资珙方程式”在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中国的化学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建立化工厂,如法国的洋务企业——开滦煤矿公司。
此外,中国的一些民族资本家也开始涉足化学工业,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
这些企业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的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
在化学教育方面,中国也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化学教育体系。
最早的化学教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的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
随后,中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学和专科学校,开设了化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化学人才。
此外,中国的化学研究机构也逐渐建立起来。
例如,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34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机构的建立为中国化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化学研究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家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石油化工、农药、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和突破。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的学者和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化学研究体系和工业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化学的发展与成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自古以来,人们对物质的探索和应用推动了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需求,化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一、古代化学的奠基与发展古代化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炼金术和冶金术。
炼金术是古代化学的一种形式,旨在将低质金属转变为黄金。
炼金术家的实践贡献了许多实验方法和化学工具,为后来的化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冶金术也是古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温处理和金属合金的制备,人类对金属材料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后来的冶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近代化学的突破与创新18世纪至19世纪是化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时期。
根据实验观察和理论思考,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是物质的组成变化,提出了原子论和化合价理论。
原子论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再分的粒子(原子)组成,化合反应是由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产生的;化合价理论则解释了化合物中原子的化合方式以及不同元素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机化学的崛起与创新19世纪末,有机化学得到了长足发展。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物,即以碳为主要元素的化合物。
通过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科学家逐渐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并发展出一系列有机合成方法。
例如,合成尿素的成功实验为有机合成化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由此,有机化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无机化学的突破与发展同时,无机化学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即不以碳为主要元素的化合物。
通过对无机物的研究,科学家们探索了无机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定律,如阴离子、阳离子和配位化学等。
这些成就不仅丰富了化学的理论体系,还为无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五、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成就除了理论研究的突破,化学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许多成就。
例如,在医药领域,化学家们通过分析和合成化合物,研发出许多新药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的历史阶段。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和科学家的贡献来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1. 原子论的提出与发展近代化学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弱小颗粒(即原子)组成。
道尔顿的理论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他的实验结果和观察也支持了原子论的正确性。
2.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近代化学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1869年德国化学家门-杜勒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他将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增序罗列,并发现了元素周期性的规律。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后续的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3. 有机化学的发展近代化学史中,有机化学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斯特瓦尔德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他提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原则,为有机化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后,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被发现,并且有机合成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4.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近代化学史中,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19世纪末,瑞士化学家雅各布斯·范特霍夫提出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反应速率方程。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后来的催化剂研究和反应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5. 量子力学与化学的结合近代化学史中,量子力学的发展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份子结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将它应用于原子和份子的研究。
量子力学为化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解释了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光谱现象等现象。
总结:近代化学史的发展是一个充满了重大突破和发现的历史阶段。
从原子论的提出到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再到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最后到量子力学与化学的结合,这些里程碑事件和科学家的贡献都为化学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发展和未来趋势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数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从古代的炼金术,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化学始终保持着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活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一、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1.古代化学古代化学,主要以炼金术为主,人们试图通过炼金术寻求点石成金的秘术,这一时期的化学研究多为神秘主义,缺乏科学依据。
2.近现代化学近现代化学的发展始于1661年,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
此后,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提出,使化学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体系。
拉瓦锡、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为近现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20世纪化学20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量子力学、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化学研究深入到原子、分子层面。
此外,高分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21世纪化学21世纪化学学科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绿色化学等新兴领域成为研究热点。
化学在解决能源、环境、健康等全球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化学学科的未来趋势1.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强调化学反应的高效、原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 minimize 或 eliminate 副产品生成。
绿色化学旨在实现化学过程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在药物研发、基因编辑、蛋白质工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纳米化学纳米化学研究纳米尺度下的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环保等领域。
未来,纳米化学将在材料科学、催化科学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4.能源化学能源化学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近代化学发展史引言近代化学发展史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科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化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重要的发现,推动了化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第一阶段:化学元素与化合物的研究在近代化学发展史的第一阶段,科学家们开始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达尔文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该表通过对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系统观察和分类,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这为后来的元素研究和化学反应的解释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这一阶段,科学家们还对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提出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化学反应是以原子为单位进行的。
这一发现不仅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发展在近代化学发展史的第二阶段,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开始分别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各自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有机化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凯库勒的工作。
他首次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由碳原子构成的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随后,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推动了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发现的苯环结构,这为有机化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与此同时,无机化学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瑞典化学家斯韦登堡发现了铁、镍和钴等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并提出了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化学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物理化学的崛起近代化学发展史的第三阶段标志着物理化学学科的崛起。
在这一阶段,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原理也被提出。
其中,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瑞士化学家雅克·威尔奇在19世纪中叶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揭示了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引言概述: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发展和突破。
在这个时期,化学经历了从实验科学到理论科学的转变,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分五个部份,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化学元素的发现与分类1.1 重要元素的发现:在近代化学史的早期阶段,科学家们通过实验逐渐发现了一系列重要元素,如氧、氢、氮等。
其中,氧的发现对后来的化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随着元素的不断发现,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对元素进行分类。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并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罗列,这一成果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3 元素分类的深化:在后续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不断完善元素周期表,发现了更多的元素,并将元素按照性质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2.1 反应的基本概念:在近代化学史的发展中,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他们发现,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基本过程,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物质的性质。
2.2 反应速率与平衡: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问题。
他们发现,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并可以通过调控温度、浓度等条件来改变。
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些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状态。
2.3 化学方程式的建立:为了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科学家们开始使用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晰地表达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为化学实验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三、化学键与化合物的研究3.1 化学键的概念:近代化学史的发展中,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他们发现,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或者转移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对物质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3.2 份子与化合物:通过对化学键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重新组合可以形成新的物质。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近代化学史是研究近现代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理论成果和重要人物的历史学科。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炼金术到现代的化学科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从近代化学史的不同阶段和重要里程碑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18世纪的化学革命18世纪是近代化学史中的重要时期,被称为化学革命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化学研究突破了古代的炼金术观念,建立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是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的燃烧理论。
他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燃烧是氧气与物质反应产生的现象,推翻了以往的燃烧理论。
拉瓦锡还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会改变,这是化学定量分析的基础。
二、19世纪的化学进步19世纪是化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成果相继涌现。
其中最重要的是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的原子理论。
道尔顿认为,所有物质都由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他还提出了元素化合法则,即化合物的比例是由元素原子的比例决定的,这为化学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此外,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化学地理学研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基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é)的有机化学结构理论以及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的电化学研究都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20世纪的化学革命20世纪是化学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改变了人们对化学的认识。
其中最重要的是量子力学的发展。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对于解释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的量子化学家埃尔温·谢尔宾格(Erwin Schrödinger)和沃尔特·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的工作为量子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化学史的发展引言概述:近代化学史是指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化学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理论突破。
这一时期,化学从实验科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近代化学史的发展。
一、化学元素的发现与分类1.1 重要元素的发现: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一系列重要元素被发现,如氧气、氢气、氮气和碳等。
这些发现为后续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2 元素的分类:19世纪初,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其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了分类。
这一分类系统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研究的发展。
1.3 新元素的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被陆续发现,丰富了元素周期表,如锂、钠、钾等。
二、化学反应的研究与理论2.1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家拉瓦锡和普鲁斯特等人开展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定量研究,建立了化学计量学。
2.2 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家范特霍夫等人开始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提出了速率方程和反应动力学理论,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3 化学反应机理的揭示:20世纪初,化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如酶催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为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三、有机化学的崛起3.1 有机化学的定义:19世纪初,化学家贝尔塔洛特定义了有机化学,将其与无机化学区分开来,从而开创了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
3.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家库尔特·阿尔德和弗里德里希·阿斯巴格等人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提出了键论和环论等重要理论。
3.3 有机合成的突破:20世纪初,化学家们成功合成了多种有机化合物,如合成尿素的突破,标志着有机合成化学的崛起。
四、物理化学的兴起4.1 物理化学的定义:19世纪末,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定义了物理化学,将物理学和化学相结合,开创了物理化学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