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二模光热实验K

2017二模光热实验K

2017二模光热实验K
2017二模光热实验K

2017北京市物理二模光热实验题汇编

东城

33.(2分)图19中,MM '为平面镜,ON 为法线,OC 为反射光线。∠AOM =45?,∠BOM=30?,∠CON =60?。则入射光线应沿着 方向入射。(选填

“AO ”或“BO ”) 西城 32.在冬季大雪后,道路被冰雪覆盖,经常可以看到环卫工人不

辞辛苦忙碌的身影,为尽快清除积雪,他们会在冰雪覆盖的道路

上洒大量的“融雪盐”。 小亮同学猜想:含盐浓度不同的冰,

熔化特点与纯冰可能不同。为此,小亮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

制得质量 均为lkg 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

测量三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画出三条图像,如图16所示

(其中:纯冰对应①、淡盐冰对应②、浓盐冰对应③)。

根据图像信息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其比热容越

(选填“大”或“小”),熔化前升温越 (选

填“快”或“慢”);并能在更 (选填“高”或 “低”)

的温度熔化。

33.小兰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 (1)他将硬纸板ABCD 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当他用激光笔射

出一束光AO 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 点时,可在

面内看到反射光。 (2)在实验中,他若沿DC 向后倾斜硬纸板,当他用激光

笔射出一束光AO 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 点时,

在倾斜的硬纸板上 看到反射光。 海淀

31.小红利用如图22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 、B 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 是平整的白纸,E 是薄透明

玻璃板。小红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

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 的像A'。 (1)实验中,小红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蜡烛B 始终不能与蜡烛A 的像A'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是 ;

(2)调整后,在她将蜡烛A 向玻璃板移动的过程中,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39.小阳同学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如图29所示)研究水的沸腾,

阀门打开待水沸腾后,小阳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然后,她将阀门关闭,再向烧瓶上部浇凉水,发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

起来。小阳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温度降低使烧瓶内气压减小,水的

沸点降低,导致水重新沸腾。而小鹏同学则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温

度降低使烧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导致水温升高,从而使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请你仅利用上述器材.......

,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小阳和小鹏谁的观点正确,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B '

图17 图

16 图22 图29

顺义

30.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 ℃。

(3)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 延庆

3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33.下表是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当加热到第10min 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通州

30.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25甲所示。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

(3)把(2)中蜡烛再向左移动5cm ,此时如果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

(选填图乙下面的序号)

昌平 在设计实验中

丰台 3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随后,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为了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向移动光屏(选填“左”或“右”)。

(3)保持(2)中各元件位置不变,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A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B,光屏上原本清晰的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果把凸透镜和光屏看作人眼系统,眼球中晶状体、水样液和角膜等相当于凸透镜,人眼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人眼“凸透镜”的焦距变小,感觉看东西模糊,要矫正这种眼睛的视力,应该给配一个(选填“凹”或“凸”)透镜。

门头沟

31.小辉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20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将平行光源、凸透镜、光屏靠在一起调节至同一水平高度。

图20

(1)小辉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20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__cm;

A.5

B.50

C.45

D.10

(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在光屏上呈现出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上;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f 2为7cm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若想在光屛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向移动。

A.左

B.右

朝阳

30.小阳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水的沸点是℃。

(3)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房山

34.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到达图17甲所示示数后不再上升,由此可判断当

时的大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

(2)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像是_____。(选填 “A ”、“B ”、

“C ”或“D ”)

37. 图19所示,晓梅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

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液体产生,此时发

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 (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

变化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燕山

33.如图21,要探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是否有关,应选甲、乙两个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 的纯净水(选填“相等”或“不等”),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温度高的杯中墨水扩散的 (选填“快”或“慢”)。

大兴 在设计实验中

图17 图21

石景山

37.五月的早晨,初三的同学们到学校晨读,小军同学进入教室后感觉闷热,请你想个帮他降温的合理办法。要求:简述操作过程并说明理由。

怀柔

24. 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实验过程中保持透镜在50cm 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2cm 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4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7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B .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

C .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0cm 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

D .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0cm 刻度线处,在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看,看不到蜡烛的像

密云

34.小芳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 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74cm 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放大镜

B .幻灯机

C .照相机

D .潜望镜

14

(2)如果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8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以及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光屏左移,像变小 B.将光屏右移,像变小

C.将光屏左移,像变大 D.将光屏右移,像变大

(3)保持如图所示中的蜡烛和凸透镜的不动,将光屏移到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所在的位置看成视网膜的位置,则此时的成像情况相当于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近视眼 B.远视眼

平谷

30.小阳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在实验中他边观察现象,边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1)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0cm刻度时,再移动光屏,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则应将光屏向______调节。(填“上”、“下”)调好光屏后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_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处,光屏应______才能得到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报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学生姓名:张璐鹏 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网络工程 开课学期: 2017年10月

实验一运算器组成实验 地点:楼 房; 实验台号: 实验日期与时 间: 评分: 预习检查纪录:实验教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的读写操作。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运算器74LS181的算术逻辑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二、实验电路 图3.1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参与运算的数据首先通过实验台操作板上的八个二进制数据开关SW7-SW0来设置,然后输入到双端口通用寄存器堆RF中。 RF(U54)由一个ispLSI1016实现,功能上相当于四个8位通用寄存器,用于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运算后的结果也要送到RF中保存。双端口寄存器堆模块的控制信号中,RS1、RS0用于选择从B端口(右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选择从A端口(左端口)读出的通用寄存器。而WR1、WR0用于选择写入的通用寄存器。LDRi是写入控制信号,当LDRi=1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在T3写入由WR1、WR0指定的通用寄存器。RF的A、B端口分别与操作数暂存器DR1、DR2相连;另

外,RF的B端口通过一个三态门连接到数据总线DBUS上,因而RF中的 数据可以直接通过B端口送到DBUS上。 DR1(U47)和DR2(U48)各由1片74LS273构成,用于暂存参与运算的数据。DR1接ALU的A输入端口,DR2接ALU的B输入端口。ALU(U31、U35)由两片74LS181构成,ALU的输出通过一个三态门(74LS244)发送到数 据总线DBUS上。 实验台上的八个发光二极管DBUS7-DBUS0显示灯接在DBUS上,可以 显示输入数据或运算结果。另有一个指示灯C显示运算器进位标志信号 状态。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其中S3、S2、S1、 S0、M、Cn#、LDDR1、LDDR2、ALU_BUS#、SW_BUS#、LDRi、RS1、RS0、 RD1、RD0、WR1、WR0都是电位信号,在本次实验中用拨动开关K0—K15 来模拟;T2、T3为时序脉冲信号,印制板上已连接到实验台的时序电 路。实验中进行单拍操作,每次只产生一组T1、T2、T3、T4时序脉冲,需将实验台上的DP、DB开关进行正确设置。将DP开关置1,DB开关置0,每按一次QD按钮,则顺序产生T1、T2、T3、T4一组单脉冲。 三、实验设备 1.TEC-5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1台 2.逻辑测试笔一支(在TEC-5实验台上) 3.双踪示波器一台(公用) 4.万用表一只(公用) 四、实验任务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科学研究,一部分是创造知识,即创新、发现和发明,是探索事实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另一部分是知识,即对已有知识分析,使其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继承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给科学研究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事物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非常想在学习之余,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以后能更好胜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了学校组织的科研训练后体会颇深,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发展自我的前提。这次科研训练对于我个人来说,遇到很多挑战,但也得到很多训练与培养。 首先,在独立查阅资料和分析总结上有很好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以往没有很多机会让个人独自去查阅资料,也缺乏动力。而这次科研训练上,由于老师高度负责的态度,让我有动力去完成一件以前没有完成过的事。也让我知道众多可以利用的学校以及网络资源。相信、这对我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其次,让我发觉个人在大学期间发展目标并不明确。在任务到来时才发现自己是毫无准备,更加可悲的是没有个人积累。在问题面前一无所措,无从下手。

由此以上两点可知,我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多都是在为了学分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增长个人能力和知识积累而学习。 最后,在毕业的前夕,在大学最后只剩下毕业设计这一门功课的时候,希望能够很好的吸取在科研训练上的失败,在大学里最后一门功课,认认真真的完成一件事。 通过这次科研训练,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理论上,动手上,甚至在态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讲究严谨,每个研究者都要怀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好每一次研究,在研究开始前的计划与大量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训练我发现要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会战胜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仅会操作鼠标、懂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另外,理工科的学生不是只有会计算和实验就够了的,培养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恰如其分的表达清楚,梳理成文章,让感兴趣的人很好的欣赏自己的创作。所以通过科研训练,让我在原有水平上有了一个量的提高,对我以后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我想我会一直努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奔向人生最高处。 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岳克宁老师对我的教导,让我顺利的完成这次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总结报告

多媒体实验报告(DOC 55页)

多媒体实验报告(DOC 55页)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视频点播与实时 流媒体传输系 统搭建与设计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307班 学号3901130721 姓名谭淇蔚 实验成绩: 批阅教师:

2015年12 月9 日 实验1-2《视频点播与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搭建与设计》实验学时:2 实验地点:二综x204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训练学生对网络多媒体系统的综合性认知,熟悉相关软硬件的使用以及关键组件的设计与开发。 二、实验内容 1.采用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Web服务实现一个视频点播系统原型,并对客户端页面进行适当设计(主题、风格自选) 2.进一步采用Media Encoder实现实时广播(Real Time Broadcast)系统。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前预习Windows服务器的基本管理方法(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服务管理等) 2.准备若干流媒体格式文件(数量在3个以上,含WMV、WMA等格式) 3.分组完成各项实验任务(3人一组) 5.做好实验记录(保存各类实验数据和截图) 四、实验步骤 视频点播系统: 1.配置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 2.创建点播站点 3.设计客户端页面(含脚本程序) 4.在远端浏览器中测试系统 5.验收 视频广播系统: 1.安装视频与音频实时捕获装置 2.配置Windows Media Encoder 2.在服务器创建广播站点并连接Encoder

3.设计客户端页面(含脚本程序) 4.在远端浏览器中测试系统 5.验收 五、实验结果 1.采用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Web服务实现一个视频点播系统原型,并对客户端页面进行适当设计(主题、风格自选)(1) 改变菜单开始样式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 弹出属性框,然后选择样式。

实验报告写作模板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OpenCV视频图像分析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2017/ 2018 学年第1学期) 专业:xxxx 学生姓名:个人的名字 学号: XXXXXXXX(XX号) 2017 年11 月28 日

《OpenCV视频图像分析综合实验》成绩鉴定表学生 姓名 专业班级/学号/ 考核内容标准平时成绩 (30分) 课堂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及学习态度(25分) 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情况(5分) 编程实验能力 (30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0分) 文件检索或软硬件设计能力(10分) 实验完成情况(10分) 实验报告写作 (40分) 语言及文字表达力(20分) 实验报告结构(10分) 书写格式规范(10分) 指导 教师 李大湘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知识、 编程实践能力与科研素质等 情况的评语意见 指导教师(师傅)签字 年月日

题目名称 引言 每个人,要根据附件1中的选题与写作提纲,进行章节安排与书写。 在公安刑侦领域,干警们通常会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例如:在我们公安系统内部有一个海量图像库该图像库包含有各种类型的图像(人脸、汽车、摩托等),这些图像可以来源于身份证、车辆管理系统,也可来源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自动截获回来的图像。现在某干警在查案,他打开了此图像库,并对这些海量图像进行随机浏览(如图1所示),突然他看到了一辆摩托车,觉得非常可疑,就希望将这个图像库中所有与此摩托车相关的图像全查找出来进行详细分析(要查找的这辆摩托车还可以来自库外)。为了帮助公安干警从图像库中准确而高效地查到想要的所有图。 注:在引言部分,就写清研究意义(就是作这个有啥用,有啥应用需求),还要写清研究现状(相关的方法有哪些,这些已有方法的思想,有啥特点等)。多看几篇期刊论文,看看别人的论文这部分是怎么写的。 2、图像XX算法及实现 2.1算法原理 说明:以研究图像平滑为例,在此部分,你至少写出二种不同的平滑方法原理,要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描述,不能只写汉字。最好还能列出算法编程步骤。 注:文中所有数学公式或数学符号,全部得用“公式编辑器MathType”进行编写,若电脑没装,自己到百度上找且下载安装) 2.2 DSP实验程序 说明:在此部分,把所研究的方法的Matlab程序,粘到这此段,排版要美观,清晰。

太原理工大学多媒体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实验项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实验实验地点:思贤楼1108 专业班级:学号:20120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廖丽娟 2015年12月6日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4)Rm格式 Rm是RealMedia文件的简称。 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称为RealMedia,是目前在Internet上相当流行的跨平台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多媒体应用标准,它采用音频/视频流和同步回放技术来实现在Intranet上全带宽地提供最优质的多媒体,同时也能够在Internet上以28.8Kbps的传输速率提供立体声和连续视频。 4.硬件准备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中的音频处理工作主要借助声卡,从对声音信息的采集、编辑加工,直到声音媒体文件的回放这一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声卡。声卡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声音文件的处理、音调的控制、语音处理和提供MIDI接口功能等。 进行录制音频信号所需的硬件除了声卡,还有麦克风、音箱以及外界的音源信号设备(如CD唱机、录音机等),把麦克风、音箱、外界音源信号设备与声卡正确连接完成硬件准备工作。 【实验步骤】 1.准备一段语音文件,本次实验使用机器猫的一段无音乐文件,文件名为机器猫.wav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如Cool Edit)导入该语音素材: 2.使用“另存为”命令分别以A/mu-Law Wave、Microsoft ADPCM、PM3格式进行保存。将各种格式的语音文件的声音参数(如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压缩算法、压缩前后的数据量等)以表格的形式记录: 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压缩前压缩后压缩率A/mu-Law 44.1K/hz 8位 1.56 MB 218K 13% Wave Microsoft 44.1K/hz 4位 1.56 MB 402K 25% ADPCM PM344.1K/hz 1.56 MB 799K 50% 3.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如Cool Edit)对语音进行降低噪声处理的方法:首先,导入要处理的波形文件,在单轨编辑区内,点击波形水平放大按钮将波形水平放大,找出一段适合用来作噪声的采样波形,选中采样波形,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

科研训练报告

科研训练报告 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焊缝跟踪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王宏友 学生学号:201110101018 学 院:机械学院 班 级:机制11-2 指导教师:孙鹏文 2014年 12 月 26 日

目录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1选题的目的及来源 (1)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 (2)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研究成果 (3) 2.1研究目标 (3) 2.2主要研究内容 (3) 2.3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6) 2.4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6) 2.5预期研究成果 (6) 3主要参考文献 (7)

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效率、优化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因而发展和应用焊接机器人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目前的焊接机器人大多为可编程的不教再现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在其工作空间内精确地完成不教的操作。在焊接机器人施焊的过程中,如果焊接条件基本稳定,则机器人能够保证焊接质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焊接条件经常发生变化。例如:由于强烈的弧光辐射、高温、烟尘、飞溅、坡口状况、加工误差、夹具装夹精度、表面状态、和工件热变形等影响会使焊枪偏离焊缝,从而造成焊接质量下降甚至失败。因此,焊接条件的这种变化要求焊接机器人能够实时检测出焊缝的偏差,并调整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实时检测并跟踪焊接状态的系统,即焊缝跟踪系统。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埋弧焊刚刚诞生,电弧焊走上自动化道路的初期,人们就急待解决焊缝跟踪这一问题。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的完善与否,是决定焊接自动化水平高低的关键。因而,焊缝自动跟踪技术是焊接自动控制领域中的一项极其重要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课题。 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窄间隙厚板自动焊、全位置自动焊及弧焊机器人的开发研究,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半导体传感器、激光及高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技术物质基础。目前,从传统的机械电子式到先进的弧焊机器人式焊缝跟踪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焊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焊接生产中的加工误差、热变形、电磁干扰、卡具误差及其他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焊缝跟踪系统还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控制方法落后、系统稳定性差、可靠性差等)。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满足所有焊接过程的焊缝跟踪系统,每种焊缝跟踪系统都是针对具体焊接过程设计的。因此,焊缝跟踪至今仍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焊缝跟踪系统,它是以PLC作为控制核心,经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对焊炬的位置实时进行跟踪修正的系统,从而达到焊接机器人精确焊接的目的。本研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强烈的工程应用背景。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相关领域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于加速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的观测和研究的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的观测和研究的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实验目的】1认识铁磁物质的磁化规律比较两种典型的铁磁物质的动态磁化特性。2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作H 曲线。3测定样品的Hc、Br、Bm和 Hm?6?1Bm等参数。4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1起始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铁磁物质是一种性能特异用途广泛的材料。铁、钴、镍及其众多合金以及含铁的氧化物铁氧体均属铁磁物质。其特征是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被强烈磁化故磁导率很高。另一特征是磁滞即磁化场作用停止后铁磁质仍保留磁化状态图2-1为铁磁物质的磁感应强度B与磁化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曲线。图2-1 铁磁质起始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图2-2 同一铁磁材料的一簇磁滞回线图中的原点O表示磁化之前铁磁物质处于磁中性状态即BH0当磁场H从零开始增加时磁感应强度B随之缓慢上升如线段Oa所示继之B随H迅速增长如ab所示其后B的增长又趋缓慢并当H增至Hm时B到达饱和值BmOabs称为起始磁化曲线。图2-1表明当磁场从Hm逐渐减小至零磁感应强度B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恢复到“O”点而是沿另一条新的曲线SR下降比较线段OS和SR可知H减少B相应也减小但B 的变化滞后于H的变化这现象称为磁滞磁滞的明显特征是当H0时B 不为零而保留剩磁Br。当磁场反向从0逐渐变至Hc时磁感应强度B消失说明要消除剩磁必须施加反向磁场Hc称为矫顽力它的大小反映铁磁材料保持剩磁状态的能力线段RD称为退磁曲线。图2-1还表示当磁场按Hm→0→Hc→-Hm→0→Hc→Hm次序变化相应的磁感应强度B则沿闭合曲线SRDS’R’D’S变化这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所以当铁磁材料处于交变磁场中时如变压器中的铁心将沿磁滞回线反复被磁化→去磁→反向磁化→反向去磁。在此过程中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并以热的形式从铁磁材料中释放这种损耗称为磁滞损耗可以证明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所围面积成正比。2基本磁化曲线应该说明当初始态为HB0的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强度由弱到强依次进行磁化可以得到面积由小到大向外扩张的一簇磁滞回线如图2-2所示这些磁滞回线顶点A1、A2、A3、…的连线为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由此可近似确定其磁导率因B与H非线性故铁磁材料的不是常数而是随H而变化如图2-3所示。铁磁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可高达数千乃至数万这一特点是它用途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图2-3 铁磁材料μ与H 关系曲线图2-4 不同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可以说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铁磁材料分类和选用的主要依据图2-4为常见的两种典型的磁滞回线其中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狭长、矫顽力、剩磁和磁滞损耗均较小是制造变压器、电机、和交流磁铁的主要材料。而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较宽矫顽力大剩磁强可用来制造永磁体。3利用示波器观测磁滞回线的原理图2-5 原理电路图利用示波器观测磁滞回线的原理电路如图2-5所示。待测样品为EI型矽钢片其上均匀地绕以磁化线圈N及副线圈n。交流电压u加在磁化线圈上线路中串联了一取样电阻R1。将R1两端的电压UH加到示波器的X输入端上对DC4322B 示波器为通道Ⅰ。副线圈n与电阻R2和电容C串联成一回路。电容C两端的电压UB加到示波器的Y输入端上对DC4322B示波器为通道Ⅱ。下面我们来说明为什么这样的电路能够显示和测量磁滞回线。

科研训练报告心得

报告心得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徐镇交流报告2013年11月12日下午,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正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徐镇博士做客水产讲坛,在水产楼109做了题为“鱼类粘膜B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学术报告。 徐震博士基于自己在免疫学方向上的研究成果讲述了鱼类免疫 球蛋白T(IgT)和粘膜B细胞在皮肤中的存在及作用,并与其它免疫蛋白做了简单比较。他讲到免疫球蛋白T细胞属于一种多聚酶,是皮肤中主要的B细胞亚群,大部分皮肤细胞菌群表面粘液中都含有免疫球蛋白T,只是比免疫球蛋白M(IgM)少,在鳟鱼中检验得到皮肤分泌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很多但血清中很少。然后徐博士又利用具体的数据和图形将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在黏膜表面不同时期的表达特点进 行了比较。他说,在鱼体受到感染后皮肤纤维中寄生虫会被免疫球蛋白T和免疫B细胞覆盖和围绕,从而起到杀菌和抵挡病菌扩散的效果,最后在幸存鱼类的皮肤中大量积累下来的大多是IgT而非IgM。对皮肤中免疫球蛋白T和B细胞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鱼类免疫系统的理论,进而推动水产动物病害免疫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报告心得二:美国康奈尔大学Theodore G.Clark教授交流报告2013年11月15日上午,美国康奈尔大学Theodore G. Clark 教授应我校水产学院林蠡教授邀请来校进行交流访问,Theodore G. Clark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感染与免疫学教授,长期从事纤毛虫研究。教授在水产楼109报告厅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Good Bug Bad Bug: Gaining Insight Into The Biology And Control Of I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 报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多媒体技术》 实验一: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教师:张敏 完成日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声音、图像、视频媒体信息的的数字化理解; 2.通过相关软件熟悉常见的音频、图像分析方法。 二、实验环境: 1.高档微机:MPC(附带耳机和麦克风) 2.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XP 3.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 4.编程工具:Matlab7.0 实验过程: (一)、音频处理 1、音频的采集 使用Cool Edit录制声音。新建一个声音文件,选择合适的声音声音格式(22050Hz、16位、单声道) 单击左下方的红色按钮即可开始录音。 2、音频降噪

在波形文件中选中噪音段波形,然后选择“效果(T)——噪音消除——降噪器”,出现如图所示窗口。 单击噪音采样,然后关闭窗口,选中整段的波形文件,重新打开降噪窗口,单击确定即可完成降噪工作。 3、添加混响效果 选中菜单栏中的“效果(T)——常用效果器——混响”,出现如下的窗口。 在此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效果(T)——常用效果器”中选择其他效果进行添加。 4、录音与伴奏混缩 将录制好的音频文件与伴奏在多轨编辑窗口中进行音轨混缩,制作合成的音频文件,并储存为MP3格式。 (二)、基于Matlab的图像分析 1、彩色图像处理 利用matlab提供的图像文件读取函数imread()可以将图像文件读取到相应的矩阵中,便于对图像的处理。接着可以分别利用matlab提供的彩色图像处理的一些函数将图像不同颜色通道的分量进行提取、加强等。处理结果可有显示函数imshow显示。 彩色图像读取 x=imread('1.JPG') %读入图像 imshow(x) %显示图像 彩色图像分通道显示 x_r=x(:,:,1); %红色分道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科研课题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技应用文体。撰写实验报告是科技实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

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

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

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报告】 科研立项使我明白;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供大家参考。 科研训练项目个人总结报告 在那段痛并快乐着的时期里,在将近一年《》我们曾洒下汗水,也曾播种了希望;我们曾付出心血,也曾收获成功。从确定课题到申请立项,从搜索学习文献到问卷调研,从一步步调查研究到一个个调研数据,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到补充提高完善成果,一路走来,感觉收获颇多。在研究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做的课题中,有许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 当然,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方向和目标是贯穿整个科研的核心,只有明确方向,围绕这个方向努力下去,才可能有结果。创新点可以从很多方面确定,不一定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当 然,能做出更大的成就最好。有时思维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好像只能思考到这个程度了。这时要用发散思维多方位的考虑,作出大胆的猜测。但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想,再一步步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步得出来的。总之,在这次科研实践里,我们学会了认真负责对待调研;踏实勤恳地去做调研;坚持不懈地完成调研;在懒惰面前克制自己;在困难面前乐观积极。 我们根据Logistic模型应用方法,将问卷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似然比检

多媒体技术实验报告一

多媒体技术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题目和目的 摄像头捕捉视频和静止图像 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使用Windows API 进行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各种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 二、实验要求 基本要求:利用windows api实现简单的视频捕捉功能 Bonus:连续捕捉静止图像 提示:使用winxp版本可以考虑采用vfw(video for windows)来实现,使用win7版本可以考虑采用directshow来实现,使用win8版本可以考虑采用Media Foundation或directshow来实现。 三、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程序,有界面,可以调用摄像头进行视频捕捉并保存成文件。可以进行开始暂停。可以进行捕捉每一帧的画面并通过画图文件保存。 1、创建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工程,如VideoPlay。 2、在对话框上添加相应的按钮,实现如动态捕捉、播放、连续捕捉等项功能。可考虑添加滑动条(slider 控件)用来反映目前的播放位置,等等。 3、为各个按钮添加相应的函数。 4、调试,运行。 四、实验平台 实验硬件:个人PC机,摄像头 实验软件:VS2013,摄像头驱动程序,VFW开发包 实验平台:windows 五、实验原理 Video for Windows 是WIN32 SDK 中多媒体编程SDK 的视频开发工具。在微软的Visual C++中提供了Video for Windows 的头文件vfw.h 和库文件vfw32.lib。 六、实验过程 1、用Visual C ++的AppWizard 生成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并在 StdAfx.h 中加入以下内容: #include < vfw.h > #pragma comment(lib,"vfw32.lib") 2、修改对话框资源,添加静态控制IDC_VIDEO 和按钮“捕捉”、“停止”、 “设置格式”、“设置图像源”、“设置压缩”、“单帧捕获”、“定帧”、“退出”。(其实最重要的是“设置格式”、“设置图像源”、“设置压

实验报告

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振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普遍现象。比较生动与直观的机械振动在科研与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广义地说物质或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作周期性的变化,都叫做振动。所以活塞的往复机械运动是振动,电磁学领域中空间电场的电场强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是振动,微观领域中微观物质的原子运动也是振动.研究振动与受迫振动所导致的共振现象是重要的工程物理现象。在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等科技领域中振动与共振现象既有破坏作用,也有许多实用价值。众多电声器件,是运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的。利用核磁共振和顺磁共振研究物质结构是在微观科学领域研究振动的重要手段。而大桥由于共振遭至倒塌是世人尽知的。所以,研究振动与受迫振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实验项目。 表征受迫振动性质的是受迫振动的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简称幅频和相频特性)。本实验中,采用波耳共振仪定量测定机械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利用频闪方法来测定动态的物理量——相位差。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方面内容也较丰富。 [实验目的] 1、 研究波尔共振仪中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 研究不同阻尼力矩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观察共振现象。 3、 学习用频闪法测定运动物体的某些量。 [实验原理] 物体在周期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这种周期性的外力称为强迫力。如果外力是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那么稳定状态时的受迫振动也是简谐振动,其振动频率与外力频率相同。此时,振幅保持恒定,振幅的大小与强迫力的频率,原振动系统无阻尼时的固有振动频率,以及阻尼系数有关。在受迫振动状态下,系统除了受到强迫力的作用外,同时还受到回复力和阻尼力的作用。所以在稳定状态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变化与强迫力变化不是同相位的,存在一个相位差。(当强迫力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此时振幅最大,相位差为90°。) 采用波耳共振仪研究与测量自由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等的基本物理特性,是十分直观与全面的。 A B H C E F D G 机械振动仪 电器控制仪 I 图1 波耳共振仪

科研训练结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科研训练结题报告 作 者: 陈举豪向军历杨毅坚 学院 (系):化工学院 专 业: 安全工程 题 目: 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的定量风险评估 饶国宁讲师 指导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15 年 9 月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0 年7 月28 日10 时10 分,南京某施工队在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南京塑料四厂地块拆除工地挖掘地下废旧管道时,挖掘机将穿越该地块的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地下Φ159 丙烯管道挖穿,导致丙烯泄漏并迅速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后引发爆燃事故。 事故最终共造成10 余人死亡,10 余人重伤 (包括抢救无效死亡的3 人),以及周边近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000 多户居民住房及部分商店玻璃、门窗不同程度破碎,建筑物外立面受损,少数钢架大棚坍塌,直接经济损失4784 万元[1]。 这次事故在南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所以本项目以“7.28”事故为背景,采用ALOHA软件对该事故进行重建,给出定量风险评价结论。通过模拟得到爆炸的相关数据,为易燃气体(蒸气)管道泄漏事故的预测和应急救援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工具和方法 2.1 ALOHA软件介绍 本项目研究采用有害大气空中定位软件(Areal Locations of Hazardous Atmospheres,ALOHA),该程序是美国环境保护署和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门为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人员及规划和培训人员共同开发设计的CAMEO软件中的一个风险模拟程序[2]。其包括一个近1000种常用化学品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信息包括化学品类型、意外事故位置、天气情况(温度、风速和风向)和泄漏源情况(存储物料、泄漏孔尺寸、存储压力)等。利用它能够模拟毒性、可燃性、热辐射和超压等与化学品泄漏而导致毒性气体扩散、火灾或爆炸相关的主要危害,可以快速预测出对人体产生立即健康影响的毒气浓度范围以及可燃性气体爆炸所能波及的范围。ALOHA采用的数学模型有:高斯模型、DEGADIS重气扩散模型、蒸气云爆炸模型、BLEVE火球模型等。 目前,ALOHA已经成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规划、培训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价和应急辅助决策等领域,但我国应用该软件进行应急辅助决策比较少。 2.2 场景构建 事故发生于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南京塑料四厂工地

《多媒体技术》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多媒体技术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2009教育技术 学号20092299 姓名ljh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2. 多媒体素材采集 3. 片头动画 4. 多媒体制作 5. DVD视频光盘制作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年级班学号姓名李进辉同组姓名实验日期2010年月日成绩 实验一: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一、实验课程名称 多媒体技术 二、实验项目名称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 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相关知识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分析并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 五、主要仪器设备 PC计算机HP PRO20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文字处理: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 动画制作:AutoDesk Animator Pro、3DS MAX、Maya、Flash 声音处理:Sound Forge、Adobe Audition 、goldwave 视频处理:Adobe Premiere ,Adobe after effects Ulead Media Studio 2、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基础 ⑴新一代的处理器(CPU)。 ⑵光盘存储器(CD-ROM,DVD-ROM)。 ⑶音频信号处理系统,包括声卡、麦克风、音箱、耳机等。 ⑷视频信号处理子系统。 ⑸其它交互设备。如鼠标、游戏操作杆、手写笔、触摸屏等。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了解了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科研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上机实验》 实验报告书 ——科研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安徽工业大学

第一章简介 此次试验,要求完成可视化的科研管理系统。将自己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学习到的软件设计的知识运用的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WINDOWS操作平台上,使用MS vc6.0+sql server 2000 第二章试验步骤 1.需求分析:分析该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需要什么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管理软件 2.数据库设计:分析系统的数据,画出数据库的E-R图,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据库表的设计和初始数据的输入 3.数据流图的设计:仿照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从系统启动到系统退出系统数据的使用4.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按照数据流图的需要,分析出系统需要哪些模块来完成需求分析中提出的功能需求 5.实现和编码:在选定的平台上上运用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系统的开发 6.测试:每完成一个模块和重要函数,进行相应的单元测试;系统完成之后,需要系统测试 7.迭代: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迭代,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可用的系统 第三章需求分析 系统将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有效结合现代科研管理理念和学校科研管理实际情况。系统的成功建设将能够轻松解决传统科研管理中难以解决的系列问题,并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 实现标准化的科研信息系统:系统将采用了国家教育部信息化标准,完全兼容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同时也充分体现学校的科研管理办法和有关精神。系统将采集和管理标准完整的科研机构、人员、项目和成果等基础数据,避免了数据的无效性和不规范性,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开放式的科研管理体系:系统将向全校所有从事科研活动或者科研辅助工作的老师开放,并和学校人事处等业务部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系统将彻底改变以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解决系统数据对内对外的开放性问题。 科学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到学校最新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等业务数据,并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工作。既方便学校进行各种查询,也可以提供各种分析报表。系统能够为学校科研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辅助支持。 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系统针对学校的日常管理需要,提出的是一个包括信息发布、办公自动化和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样避免了临时的不完整的信息化建设,一次性的满足了科研管理中多方面的需要。 2.1 可行性分析 系统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在单机上进行测试和使用,主要功能完备,可以运行。 2.2 基本功能需求 1.系统分成三级用户,不同用户登录界面相同,但是具有的功能不同 2.超级管理员能够进行所有的增删查修操作,一般管理员可以对项目等进行增删查修,但是不能对和自己高级同级的用户进行操作

科研训练心得总结

心得 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学校和学院开展了科研训练,而我们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在樊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 科研确实是一项相当不简单的工作,要使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需要我们大家的合作和努力。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为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而这次的科研技能训练不仅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难度,还了解到科研绝不仅仅只是我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很多的人,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扫尾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够忽略。通过科研训练,我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和细节部分的重要,不能因为关系不大就不去重视,从而导致大的失误。 在这次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有限元分析法不了解,对MATLAB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但是通过樊老师耐心的讲解指导,查阅各种资料,以及与同学们讨论,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科研训练。这次的科研训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科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 在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我们的科研训练也随着我们长大,渐渐成熟,最终顺利结题。从一开始的懵懂与手足无措,现在的我们已经能够使用MATLAB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也复习了以前在工程数学中学习过的知识,如拉普拉斯方程。深入了对知识的了解,明白了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要事必躬亲的去探索。同时也让我们端正了我们对待科研的态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对于我的毕业设计,此次的科研技能训练让我增加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也让我了解到了我的很多不足之处,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改正。将此次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其中。多多询问他人的意见,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将毕业设计做的比此次更完善。 在这次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做科研过程中要有毅力,遇到难题不能退缩,要迎难而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团队的配合非常重要,一个项目需要多个人去做,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保证团队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在这方面成为突出的人才。做项目时才是正真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时候,做科研项目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去解决相关实际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才会更加深刻,真真正正的属于自己,让它能够变成自己的工具,能够去解决一些问题,做项目过后也能通过发现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然后再去改善。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发现并改善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多媒体实验报告: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声音采集与处理 学院:传播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王志强 报告人:刘立娜学号: 2012080286 班 级:4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3.03.30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加深对声音数字化的理解。 2.学会正确连接耳麦以及设置录音和放音的方法。 3.掌握声音录制方法并从网上下载音频文件。 4.掌握一种数字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实验方法:运用以前了解到的知识内容,在通过阅读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实验步骤 ①Audition的启动与退出 ②录制音频、播放音频、导入音频 ③音频的剪辑 ④音频的特效 三、实验过程及内容 1.Audition的启动与退出 Audition是集声音录制、音频混合和编辑于一身的音频处理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录音、混音、音频编辑、效果处理、降噪、音频压缩与刻录音乐CD等,还可以与其它音频软件或视频软件协同合作。 Audition提供广泛的、灵活的工具箱,完全能够满足专业录音和专业视频用户的需求。利用Audition,可以录制多轨文件、编辑音频文件、创建原始音乐文件、混缩无限的音频轨道。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后,可以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中的“开始”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将鼠标指针移到“所有程序—Adobe Audition3.0”菜单命令上,单击即可启动。或把 Audition快捷方式一到桌面上来,单击即可。

图2.1Audition应用程序窗口 如果要退出Audition,可以选择“文件—退出”菜单命令,或按Ctrl+Q组合键,也可以直接单击Audition应用程序窗口右上角的“关闭”在退出之前,如果有已修改的但未存盘的文件,系统会提示保存它。或者点击左上角的“文件—保存”。 图2.2保存提示图2.3 “另存为“对话框 2.录音、播放音频、导入音频 1)录音的操作过程:(单轨录音) 1.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命令,这时会出现“新建波形”会话框,如图 2.4所示。选择适当的采样频率、采样分辨率和声道数,如选取44100Hz,16-bit和立体声就可以到达CD 音频效果。 图2.4“新建波形”对话框 2.单击“传送器”控制面板中的红色“录音”按钮,开始录音。对准话筒进行录音,完成后单击“传送器”控制面板的“停止”按钮即可。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时间长短来录音,在编辑视图中,选择“选项”菜单中的“时间录音模式”命令。在“传送器”控制面板中单击“录音”这时会出现“定时录音模式”对话框,如图2.5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录制的时间长短和开始录音。设置完毕,单击“确定”开始按设置进行录音。 图2.5“定时录音模式”对话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