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大学本科生创新网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登录编号与参赛学校对应一览表【模板】

XX大学本科生创新网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登录编号与参赛学校对应一览表【模板】

XX大学本科生创新网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登录编号与参赛学校对应一览表【模板】

办公室联系获取登录编号。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8届院级优秀毕业生名单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8届院级优秀毕业生名单计算学院(54人): 任丽娜施毅君徐寅江嘉倩陈海燕黄明李蕾张剑侠项铭侃王雪兰林志领韩俊杰王简之翁欣旦孙宇刚钟蓝邵达张挺周建伟毛俊寅王逸骏连金菲缪鼐束王蕾邵励徐锦丽周淼张艺琴胡建军刘任毅梁亚莲瞿宜李帅马里魏杰李建锋顾丹梅周震江啸李芳芳孔君君江妙送朱国伟戴颖胡丹沈金秋吴玉燕俞晓蓓沈雷斌鲁强姜淑琴林秋艳孟聪孟聆信电学院(48人): 王毓吴建敏张卉沈燕聂超君郭加贝徐峰斯琼颍沈金霞王昕胡明丰葛旺增林恩兵曹周俊徐卫民林海何影刘齐谢越诚俞丹赵宁戴一平沈启龙张旭洋何洁胡晓云张媛卿陈延纪张晓东樊锰奎蒋宇杰江帆陈国栋郎高一李红霞汤帅民王建谱卢伟史旭盈洪果王淋娟吴勇杨青何灵贵赵晓洁高云蒋佳颖吴珍珍工程学院(35人): 赵洋卜霄宇沈敏慧陈炜徐睿郎月

夏冬明叶春苗蔡万寒吴鹏戎陈哲郑维伟高千红陈超林潇章涛金方园薛菁徐寅善傅静李慧慧黄华姜寅余利亚厉寒艳江君梁林杰王晓凯杨展宏李达王伟峰许亮王岭张炜娜周易安 医学院(31人): 潘冬梅谢诒诚陈妮娜谭明明叶莹莹陈淑莹陈亚玲陈颖计林俊阮丽娜宋翼升徐桑黄林飞汪鸯倪杭琴金海萍胡倩张淑英杨飞飞夏晨曦杨耿陈璐励敏敏汪殷华高复旦金海燕鲍钇汝陈梅珍秦雪杉任雪姣周荣金 外语学院(19人): 吕丹菁张莹沈斯加翁琼琼钟笑含殷牧云李丹丹邵冬莹陈俞希王婧婧陈意徐茗荟蒋敏彤陈燕萍伦愿紫陈宏方淩啸郑晓华郑炜 商学院(122人): 黄茜茜李丹林双双陈不凡卢江南杨赛娜王佳毅郑志和徐帅昊冯海君林婷卢安妮吴曦曦叶金姬吴海燕郑瑶瑶赵璐璐王彦华傅晓琪孙洁王盈洪韵华黄兰芬杨艳

李佳虹王一君陈洁杨佩佩朱汪洁周怡黄洁琼陈海燕周燕华袁芳孙肖金诗瑜宋莎莉毛鉴梁蓥莹沈罗艺金小勤毕丹雯丁琰邵莹倩陆秋丽李琰周婉婉孙徐斐孔方媛洪偲婕陈幸薇薛雅琪马玲丽计玲艳王思苗沈滢王珂芳吕赟郑浙芳朱丹赵赛赛宋建斌方媛张岚平郭雯雯陆佳迪斯钟欢应汶成张维婕陆瑜方炜戴清清杨辉邱亚萍翁慧俐陈谦梁晨汤敏华陈威尔吕旻杨磊方洁朱旭霞朱李珏钱睿陈薇拉李国永龚锡维李亦竞曹雅琪卢琼娜许国菲李闽陈洁郑颖慧刘怡婷徐家璐朱桦璐沈丽东方范斐王颖斐哈赛欧陈敏姝钱瑾林彬拉姚轶斌王竹韵朱雪琴陈涛余斌白一岑肖琼吴婵婵胡敏娜兰瑞瑞郦文杰占娜卫卓张蕊金雯黄晓彬袁斌 传媒学院(31人): 杨叶沈洁俞懿峰赵飒飒姜倩周丽章浩景玥周翌洪燕飞林倩娅邵怡菲刘栋陈悠悠吴云霞俞孟霞贺一萍王玄霜吴颖珊赵娜陈颖陈文怿费国美俞迪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 科技辅导员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呢?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整合资源、配合教学;激发兴趣、科学探究;鼓励创新、活动开路;创设和谐,共同合作。 [正文]: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他们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提高。我们作为科技辅导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整合资源、配合教学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容的,它还包括电视、电影、录音、幻灯等多媒体,还有实验教学。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建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比较完善,实验室建设也比较规;有的则缺这少那,特别是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大多不到位;有的资源建设比较好,但由于多种原因,设备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科技辅导员要积极配合校领导,制订好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 其次是抓好资源的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鉴别、取舍、维修,对新添的资源建设要有系统的“管理使用制度”,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体系。

第三,抓好资源使用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科技辅导员既要协助校领导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还要努力协助学科教师制订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计划”,为他们写好教案,提供方便,包括制作教学课件,选择音像教材资源等。 二、激发兴趣、科学探究 如何让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这需要科技辅导员付出更艰辛的劳动。 1、要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如在教“周长和面积”的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课件,即教师买了一套住房(多媒体展示高楼大厦),要进行装修,有几个问题请你帮忙解决。问题一:计算出这套房子的总面积;问题二:用边长5分米的石铺地需要多少块?每块石售价8元,需要多少钱?学生听后跃跃欲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2、引发科学探究。小学生对上科学课普遍很感兴趣,都能自发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而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来源于对事物观察后所产生的科学问题。他们想了解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要比较出水的多少,不能只从容器的大小,液面的高低来确定,而是要综合地考虑到多种因素,液面虽高,但由于容器的体积(底面积)小,所以所装的水不一定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出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呢?此时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亲身探究一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摘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 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走之路。另外,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重要 举措,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是化工专业 的学生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实际的问题。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的一部分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实现中的可能性。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 根据研究,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一,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问题的日益呈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譬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等,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紧急治疗”大学生在创新问题上犯下的疾病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就能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艰辛和曲折,因此在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更不可能是一个人或组织的事情,除了国家和政府能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并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建构共谱胜利之曲。 1、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成就科技创新 地学院资勘09-2班张瞻学号3090101222 什么是科技创新呢?相信很多大学生都知道这四个字,但是有谁知道它真正的含义呢?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民族的命运,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到科技创新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科技创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什么意义。要征服你的敌人,首先你就要了解他。做全面的了解,从根本上了解。科技创新也一样,我们要了解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方面的作用。科技创新义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发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

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了解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含义和它的意义性才能为我们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做好铺垫。 然后,培养我们大学生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对一件事有了某种意识并有一定能力做到之后,我们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它。因此,只有有了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才能做好科技创新,开创新思路,开发新产品。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哪些途径呢?第一、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第二、.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第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第四、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当我们有了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的时候,我们才能思考出出色科技创新理论,为科技创新应用于社会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做到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和实践相结合,会是一无是处。所以,科技创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关键。说得通俗点,理论就是想法,实践就是行动。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字上,要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当我们有了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作出一定的理论指导之后,就要马上行动,让你的想法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创造更大的成就。大学生科技立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了实际的方案,我们就要去实践,在实践中创新,这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在科技创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市学龄ZIIEJIANC;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金人简 戒功来自孑你的选拝和我的努力! Yoiir 7'MJ5t Hti/f JHIJ Strentfi iviCt Bnnij us to success ! 姓名:杜宗飞______ 专业:______ 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学历:本科 机: XXX E -mail:xxx 地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 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 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2014届毕业生。浙江大学城 市学院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 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 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 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 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 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 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 01 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 !求 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 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 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 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14年11月12日 尊敬的领导: 自荐信

大学第五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1)

浙江大学第五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A题、B题) 1.各参赛队可在公布的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论文应包括 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并附主要程序代码。 2.答卷用白色A4纸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2.5厘米的页边距。论文第一页为封面,各参 赛队需从浙江大学数学建模实践基地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a311114935.html,/mmb上下载答卷封面,如实填写后作为封面与论文全文装订成册.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二页上,从第三页开始是论文正文。论文从第二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3.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4.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并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 4号黑色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 5.提请各参赛队注意:摘要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摘要(注意篇幅 不能超过一页)。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6.论文请于5月23日上午9:00-11:00期间交到以下地点之一: (1)玉泉校区欧阳纯美 数学楼104室(2)紫金港校区理学院学生会办公室(蓝田学园四舍104室)。 7.各参赛队应严格遵守竞赛规则,比赛开始后不得更换队员,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 网上)讨论。 8.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 表述方式, 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9.请各参赛队妥善保管有关参赛资料(包括源程序等),以便答辩及异议期质询所用。10.本次竞赛题目版权属浙江大学数学建模实践基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附科技兴趣小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实施,遵循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规律,实行点面结合,基本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 第二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建设宗旨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得到科研项目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挑战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学生创新研究团队,进一步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发展,形成高职教育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实施,同时也为择优向院外推荐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项目申报及验收的准备。包括 1、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专利)评选与推广; 2、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个人、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评选(并完成项目验收结题); 3、“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省级、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学术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机械创新设计、电脑网络设计等大赛); 5、积极鼓励大学生通过参加“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见附件一)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技、教学的院领导担任,成员包括院团委、学工处、科技处、教务处、高教所、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调整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审查项目经费资助使用情况,评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第五条南化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办公室设在团委。由院团委主持负责项目的日常综合管理,部署每年大学生科技工作安排。 1、院团委负责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相关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营造优良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氛围。负责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总结工作。 2、学生工作部(处)负责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将活动成果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手册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手册 考试相关 要求:闭卷考试60分钟 题型:判断题(20分)选择题(40分) 多项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 内容:学籍管理细则优秀学生转浙大条例学分制、课程重修考试:考核管理、补考办法评奖评优、违纪处分文明公寓、文明班级 一、学籍管理细则 1.入学与注册、缴费p5 2.请假程序:请假时间长短、请假事由p6 3.课程考核:类型、实验课考核、重修考核p7-9 4.课程修读:免修、重修、免听、缓考p9-10 5.休学、退学、转学、转专业p10-14 6.提前毕业、获取学位、遗失证书p15-17 二、优秀学生转入浙大学习条例 ?第一条为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探索高等教育新的运行体制,按照浙江大学有关精神,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城市学院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综合办学实力,每年从一年级学生中推荐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转入浙江大学相关(相近)专业继续学习,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 ?第二条推荐范围当年城市学院在籍的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 ?第三条推荐人数城市学院推荐到浙江大学继续学习的学生名额为城市学院当年在籍同级学生总数的0.5%-1%。 ?第四条推荐时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结束至第三学期开学前一周。 ?第五条推荐条件 ?(一)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综合表现优秀,身心健康,体育课考核合格; ?(二)高考入学成绩必须在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上; ?(三)参加浙江大学一年级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理工科类的学生考数学类和物理类课程;文科类学生考数学类和大学英语课程)的考试,且成绩合格; ?(四)学习成绩优秀,在专业排名前10%; ?(五)在校期间修读的课程层次、进度不得低于所在专业推荐性课程计划的要求,必修课程成绩没有出现过不及格;P27 三、学分制实施条例 1.课程学分计算以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量为标准。理论教学课程16学时=1学分,实验课等32学时=1学分p30 2.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一般共计12学分p30 3.按课程性质分类,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p30 4.学生可根据自身学要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学习之后选择专业,经过两年学习之后选择专业方向。p31 5.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获取相应学分。p33 6.本科学制为四年(建筑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学籍保留最多可延长两年。p34 7.毕业类型可分为按期毕业、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p34-35 四、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1.考场规则p49-50 时间:10分钟、30分钟证件:学生证或身份证违纪:按零分

浅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指导老师:靳磊主持人:丁良龙参与人:常佳伟 2015年11月

摘要:高素质大学生的培养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现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意义所在,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能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并结合宁夏大学大学各学院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给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措施;能力培养 0引言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高水平结合。周济同志曾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围绕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如何可以改“MADE IN CHINA”为“CREATED IN CHINA”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习惯,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2]由此,分数也成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指标。从而大大抑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走出校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科研问题时往往感到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因不能学以致用而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企业又因找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焦急万分。[3]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来得以锻炼、[4]培养和积蓄能量,使得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1.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意识比较淡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学生本身原因。许多学生目前还停留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上,尚没有主观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学习的知识只注重巩固理解,而没有和实践相结合来消化吸收。 二是学校的科技活动影响力不够大,没有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据调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总是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且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学生加大动员力度,往往挑选比较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比赛,不注重大学生总体科技创新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良性发展机制。 三是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二、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

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赋予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术(重点)活动计划表

2012年学术(重点)活动计划表 序号学术活动名称时间人数地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负责人备注 1 旅游法学年会暨论坛2012.10 50 待定浙江省法学会法学院侯作前 2 地方法学院特色化发展研讨会2012.05 30 杭州法学院法学院侯作前 3 政府非税行为规范研讨会2012.11 30 杭州法学院财税金融法学研究中 心 谭立 4 文化产业版权问题研讨会:影视节 目网络传播版权问题 2012.09 30 杭州法学院法学院郑万青 5 2.5维有限元研究及其应用2012.04-05 40 理工2号楼工程学院岩土工程重点学科魏新江专家学术报告 6 地铁施工风险灾害控制2012.06 35 理工2号楼工程学院岩土工程重点学科魏新江专家学术报告 7 浙江省公路软基处理新技术2012.11-12 50 理工2号楼工程学院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土 木工程测试与研究中 心 魏新江专家学术报告 8 浙江低碳(绿色)建筑高峰论 坛 2012.09 150 城市学院 土建安全与环保实验 室参与主办 土建安全与环保实验 室 魏新江 9 浙江省建工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 高工金睿专题报告会 2012.05150城市学院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陈春来 现任浙江省建工集 团总工程师 10 浙江省钢结构协会会长、汉嘉总工 方鸿强专题报告会 2012.10150城市学院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建筑工程经管与技术 研究所 陈春来 现任中国汉嘉设计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1 / 10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前沿2012.05 50 城市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重 点学科/先进设计与制 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 重点实验室/制造工程 及自动化研究所 刘桦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俞小莉 12 杭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2.04 150 城市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重 点学科/先进设计与制 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 重点实验室/制造工程 及自动化研究所 孙树礼 杭州市经委副主任 郝志毅 13 国际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研讨会 (IWITEI 2012) 2012.06 50 英国利物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吴明晖 14 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应用2012.05 30 理四计算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吴明晖,陈天 洲 15 “教、学、管”移动校园应用平台 研讨 2012.03 30 理四计算学院 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吴明晖,彭彬 16 杭州市“智慧城管”技术研讨2012.05 30 理四计算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陈观林 17 电子服务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2012.10 30 理四计算学院市级重点实验室/计算 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翁文勇,苏健 18 车联网络前沿技术研讨2012.05 30 理四计算学院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实 验室/计算机系统工程 研究所 郑增威 19 钱江特聘专家专题技术(车联网) 讲座 2012.09 30 理四计算学院 高性能嵌入式计算实 验室/计算机系统工程 研究所 郑增威 20 与铭传大学资讯学院的学术交流 会 2012.10 30 杭州 城市学院、台湾铭传大 学 计算学院王泽兵 2 / 10

浙江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浙江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决赛评审细则 一、本规则根据《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管理办法(2015年12月修订)》制定。 二、评审委员会组成 学校竞赛组织委员会下设评审委员会,由相关学科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科技发明制作类等三类若干评审小组,各组设组长1名,组员若干名。 三、申报作品基本要求 1.2017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本校中国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科技发明制作类分科技发明制作A类和科技发明制作B类。 3.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浙江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管理办法(2015年12月修订)》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严格把关。 4.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5.评委可以对参赛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受到质疑的作品,须提交书面说明,由评审委员会确定其参赛资格。 四、作品评审要求

1.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因素,作品本身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实用价值和较强创新实力,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2.评审注意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侧重鼓励有研究潜力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尤其是以本科生为第一负责人的优秀作品。 3.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评委原则上不参加本人指导作品的评审工作。在评审结束之前,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 4.竞赛采取打分评审制度。对有争议的作品,由评审委员会投票表决。 5.评审要求: (一)论文、报告类作品评审要求 结合作品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完成情况、已获得成绩(是否具有专利、获得奖项及论文发表等)、团队参与及导师指导情况等,对项目作出综合评价,重点考察作品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内容有: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广西大学部分学员学生为调查样本,其中有机械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物理学院,土木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新闻学院,文学院,电气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林学院等15个学院的同学。学生抽样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样本容量124份。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附录)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调查显示,69.35%的学生表示应“学校是有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政策”。如果承担了科研课题任务,80.64%的学生表示学校是举办过创新性科技类比赛。89.5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创新能力,在“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58.06%的人认为学校教学模式方面有所侧重,还过得去。在如何培养实用性创新性人才方面,26.61%认为学校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发散思维,20.16%认为学校应该引用社会上的实例模型,是学习和社会相联系,25.81%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多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7.42%的人认为学校应该改革考试方法,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关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的建议是: 1校方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学生自身要多投身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去,多观察,有想法就应大胆去做 2可以多举办相关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 3实验教学,多多锻炼动手能力,设备要跟上时代 4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重点培养 6必须改变现今的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模式,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决定终生 7让学生有多动手,多学习的机会,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给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可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 可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其向纵深发…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影响因素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经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内部分部属和省属高等学校为调查样本,其中部属院校7所,省属院校13所。分别向各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单位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学生抽样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回收率95.5%。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学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调查问卷显示,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但此后,湖北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在对20所学校的调查中,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占75%;“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占50%;“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占98%;“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占100%;“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占96%。同时,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大学生科技创新调研报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脱节、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特别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其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广西大学部分学员学生为调查样本,其中有机械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物理学院,土木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新闻学院,文学院,电气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林学院等15个学院的同学。学生抽样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样本容量124份。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附录)

1.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调查显示,69.35%的学生表示应“学校是有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政策”。如果承担了科研课题任务,80.64%的学生表示学校是举办过创新性科技类比赛。89.5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创新能力,在“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58.06%的人认为学校教学模式方面有所侧重,还过得去。在如何培养实用性创新性人才方面,26.61%认为学校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发散思维,20.16%认为学校应该引用社会上的实例模型,是学习和社会相联系,25.81%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多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27.42%的人认为学校应该改革考试方法,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关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的建议是: 1校方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学生自身要多投身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去,多观察,有想法就应大胆去做 2可以多举办相关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 3实验教学,多多锻炼动手能力,设备要跟上时代 4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重点培养 6必须改变现今的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模式,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决定终生 7让学生有多动手,多学习的机会,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给

我为什么选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而不选择哈佛大学。。。

我为什么选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而不选择哈佛大学。。。 我为什么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而不选哈佛大学?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我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哈佛大学是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私立大学。两种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地位必然高于哈佛大学,这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2.学校的占地规模决定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强于哈佛大学,学校占地整整1000多亩,总共有整整2个校区。而哈佛大学总共占地才只有only500英亩,小得可怜。 3. 学生人数上哈佛大学再次告负。目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人数已经达到整整1.5万,而哈佛大学才只有only1.3万,相比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少了整整0.2万人。为什么会少了0.2万人?不正是说明世界人民心目中喜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人多于喜欢哈佛大学的

人吗? 4.学生的素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不但全部流利掌握中文,并且还通过了英语大学四级考试。而哈佛的学生除了会说英语,懂中文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同样,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有很多老师既有中国的教育背景,又有国外的留学背景。而哈佛大学,全校竟找不出几个有完整中国教育背景的老师来。 5.两个学校不同的校训预示了两个学校未来的命运。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校训”求实,创新”,读起来琅琅上口,一种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优越感,而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听起来让人有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 6. 另外结合很多人的个人经历,我更深深体会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作为一所世界级名校在所有学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我有一位同学,他作为一名美貌与智慧并存,温柔而不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

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