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杆检查隐斜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20
马氏杆测斜视方法马氏杆测斜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地质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层的倾角和方位。
它是以马氏杆为主要工具,通过测量马氏杆的倾斜角度和方位角度来推断地层的倾角和方位。
这种测斜方法简单、直观,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研究等领域。
马氏杆是一种具有固定刻度的仪器,通常由两根或多根长度相等的杆子组成,杆子之间通过关节相连。
马氏杆的一端通常固定在测量点上,另一端可以进行倾斜和转动。
测量时,首先将马氏杆竖直放置在测量点上,然后通过观测马氏杆的倾斜角度和方位角度,可以推算出地层的倾角和方位。
测斜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选择测量点,通常选择地层变化明显的区域,如断层或岩层接触面。
然后,安装马氏杆,并调整杆子的位置,使其竖直放置。
2. 倾斜角度观测:倾斜角度是指马氏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可以通过测量杆子顶部和底部的位置来确定。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测角板、测斜仪等。
观测时应保持仪器水平,减少误差。
3. 方位角度观测:方位角度是指马氏杆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可以通过指南针或全站仪来测量。
观测时应保持仪器水平,减少误差。
4. 数据处理:测得的倾斜角度和方位角度需要进行数据处理,通常使用三角函数计算方法进行推算。
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得到地层的倾角和方位。
马氏杆测斜视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不受地质条件限制,适用于各种地质环境。
同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精度较高。
然而,马氏杆测斜视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仪器水平,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其次,测量结果受到地磁场的影响,需要进行磁校正。
最后,马氏杆只能测量单点的倾角和方位,无法获取连续地层的倾角和方位信息。
马氏杆测斜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地质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层的倾角和方位。
它简单、直观,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地质工程和地质灾害研究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测量准确性和数据处理的精度,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结合其他地质测量方法,可以获取更全面的地质信息,为工程和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隐斜检查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水平隐斜法被检查者两眼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右眼前置一水平向马氏杆(RMH),左眼处于打开状态(0)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测量过程中要间断遮盖一眼,充分打破融合正位眼所见:点线重合,如下图:线在右侧,点在左侧:如下图。
同侧性复视,内隐斜患者所见,加BO△测量内隐斜的量线在左侧,点在右侧,如下图。
交叉性复视,外隐斜患者所见,加BI三棱镜测量外隐斜的量垂直向隐斜视的检测被检查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右眼前置一垂直向马氏杆(RMV),左眼处于打开状态(0)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点线重合,说明不存在垂直隐斜如线在上方,点在下方,为左上隐斜在右眼前加底向上的三棱镜测量左上隐斜的量如线在下方,点在上方,为右上隐斜在右眼前加底向下的三棱镜测量右上隐斜的量Von Graefe法测水平远/近隐斜标准照明;以受试者最好视力上一行单个字母作为视标(远距在5米、近距在40厘米处);右眼前放置12BI左眼前放置6△BU,12△BI作为测量镜;询问受试者是否看到右上左下两个视标,如果不是,予以调整;对受试者以适当的语言进行检查的指导;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棱镜度;第一次对齐后向同方向转动棱镜直至患者又看到两个视标;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又将两个视标对直;标准记录两次对齐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以及作出判断。
远距垂直向隐斜的测量被检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让患者闭上双眼,将旋转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视标为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让患者注视左上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右下方的视标逐渐减小右眼的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水平向对齐,记录此时右眼棱镜的底向的度数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棱镜直至患者又见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然后以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棱镜底向和度数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马氏杆测斜视方法马氏杆测斜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地质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地质灾害监测、地质调查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地表上两个点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来揭示地下岩体的倾向和倾角,从而帮助工程师或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岩体的结构和性质。
马氏杆测斜视方法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一种测量方法。
它需要使用一根称为马氏杆的仪器,该仪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测斜仪和测量尺。
在实际操作中,先在地面上选择两个测点,然后将马氏杆的测斜仪端放置在第一个测点上,使其与地面垂直,并通过调整测斜仪上的气泡使其水平。
然后,将马氏杆的测量尺端放置在第二个测点上,使其与地面垂直,并记录下两个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差和水平距离。
通过测量得到的距离差和水平距离,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计算出地下岩体的倾角和倾向。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倾角 = arctan(垂直距离差 / 水平距离)倾向 = 180 - arctan(垂直距离差 / 水平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马氏杆测斜视方法来了解地下岩体的倾角和倾向,从而为工程设计和地质调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马氏杆测斜视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
它可以在各种地质条件下进行测量,不受地形和地貌的限制。
同时,由于测斜仪的垂直度非常高,可以达到亚毫米的精度,因此可以满足各种工程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然而,马氏杆测斜视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测斜仪的长度有限,所以只适用于较浅的地下岩体测量。
对于深部岩体的测量,需要采用其他测量方法。
其次,由于测斜仪的精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所以在实际测量中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
此外,由于测量时需要进行人工操作,所以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马氏杆测斜视方法是一种简单、精确的地质测量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岩体的结构和性质。
尽管它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马氏杆测斜视方法,并结合其他地质测量方法,来进行全面准确的地质调查和工程勘察工作。
马氏杆透镜检测(Maddox rod test)马氏杆透镜背面为平面,前表面为呈平行排列的细条状等面三棱镜,马氏杆视标为5m距离或40cm距离白色圆形点状视标,透过马氏杆透镜观察白色点视标时,由于三棱镜可以使光线单向传递性折射,使点视标形成与马氏杆三棱镜排列轴向形成与马氏杆三棱镜排列轴向相垂直的线条。
(见图1-25)水平隐斜视的测定1.准备工作。
综合验光仪右侧内置辅镜备有水平向红色马氏杆透镜RMH,左侧内置辅镜备有水平向无色马氏杆透镜WMH,均可用于测定水平隐斜视。
将右侧视孔置入水平向红色马氏杆透镜(见图1-26a),左侧视孔覆盖旋转式棱镜,将0位调整到垂直向(见图1-26b),投放马氏杆投影视标。
被测右眼应看见红色纵向线条(见图1-26c),左眼看到白色点状视标(见图1-26d)。
此时双眼看到的视标虽然形态不同,但因是发自同一个光源,仍有融合的倾向,故在检测前须用遮盖板先将右眼马氏杆透镜视孔遮盖3-5s,移去遮盖后即询问被测者红色纵向线条与白色点状是否重合。
2.定性分析。
若双眼所见的视标重合(见图1-27),证实被测眼无水平向隐性斜视;被测者诉双眼所见的视标不重合,则证实被测者有水平向隐性斜视。
若右眼所看到的红色纵向线条在右,左眼所看到的白色点视标在左,双眼显示同侧性复视。
由于被测者所感受到的影像经过空间反向投射恰与视网膜所接到的像位置颠倒,故此时右眼所接收到的目标像在视网膜黄斑左侧,左眼所接收到的目标像在视网膜黄斑右侧,证实被测双眼为内隐斜视(见图1-28a)相反,若被测者诉右眼看到的红色纵向线条在左,左眼看到的白色点视标在右,双眼显示交叉性复视,则右眼所接收到的目标像在视网膜黄斑右侧,左眼所接收到的目标像在视网膜黄斑左侧,证实被测双眼为外隐斜。
(见图1-28b)为了便于分析和记忆,上述检测结果的规律可总结为:影不交叉眼交叉,眼不交叉影交叉。
3.定量分析,当被测眼诊为内隐斜视时,双眼显示同侧性复视,将左侧旋转式棱镜的棱镜度游标以0.5△为梯度向外侧转动,被测者可见点视标逐渐向红色纵向线条移动,直至点视标与红色纵向线条重合,读出旋转式棱镜所显示的量值,即为被侧眼的内隐斜量值(见图1-29a)在决定三棱镜底向的移动方向时应分析左眼看到的点视标位置偏移的方向,将三棱镜的底向转向点视标所偏移的方向,故三棱镜的底向调整规律:底向跟着影像跑垂直隐斜的测定综合验光仪右侧内置辅镜备有垂直向红色马氏杆透镜RMV,左侧内置辅镜备有垂直向无色马氏杆WMV,均可检测垂直向隐斜视。
综合验光仪做视觉功能检查方法隐斜检查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水平隐斜法被检查者两眼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右眼前置一水平向马氏杆(RMH),左眼处于打开状态(0)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测量过程中要间断遮盖一眼,充分打破融合正位眼所见:点线重合,如下图:线在右侧,点在左侧:如下图。
同侧性复视,内隐斜患者所见,加BO△测量内隐斜的量线在左侧,点在右侧,如下图。
交叉性复视,外隐斜患者所见,加BI三棱镜测量外隐斜的量垂直向隐斜视的检测被检查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右眼前置一垂直向马氏杆(RMV),左眼处于打开状态(0)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点线重合,说明不存在垂直隐斜如线在上方,点在下方,为左上隐斜在右眼前加底向上的三棱镜测量左上隐斜的量如线在下方,点在上方,为右上隐斜在右眼前加底向下的三棱镜测量右上隐斜的量Von Graefe法测水平远/近隐斜标准照明;以受试者最好视力上一行单个字母作为视标(远距在5米、近距在40厘米处);右眼前放置12BI左眼前放置6△BU,12△BI作为测量镜;询问受试者是否看到右上左下两个视标,如果不是,予以调整;对受试者以适当的语言进行检查的指导;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棱镜度;第一次对齐后向同方向转动棱镜直至患者又看到两个视标;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又将两个视标对直;标准记录两次对齐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以及作出判断。
远距垂直向隐斜的测量被检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让患者闭上双眼,将旋转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视标为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让患者注视左上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右下方的视标逐渐减小右眼的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水平向对齐,记录此时右眼棱镜的底向的度数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棱镜直至患者又见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然后以反方向转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棱镜底向和度数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马氏杆的功能2007-08-22 09:39马氏杆(maddox)(见图1)是双眼视功能检查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马氏杆可以用做水平、垂直隐性斜视;旋转隐性斜视;不等像的检查。
在评估双眼视功能和处置双眼视功能异常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1)马氏杆一,检查前的准备1,屈光不正全矫。
如果屈光不正矫正不足或过度,会使检查结果不准。
2,检查室的照明条件。
在明室中进行检查。
这是因为在日常照明下,对调节、集合影响最小。
Maddox杆检查隐斜,需半暗室,不要使其它光源进入视野内。
3,调准PD。
4,坐端正,控制头部倾斜。
5,两眼同时注视视标。
以自然正常两眼位置的融像刺激为基础检查,测定结果可信高。
6,检查距离:5米,O.33米。
二,“一灯一杆”检查水平垂直隐斜设备:验光室,综合验光仪或标准镜片箱,投影视力表或聚光电筒。
操作:令患者端坐验光椅上,两眼调准PD,戴上矫正镜。
取maddox杆置右眼前。
maddox杆由透明园柱棒排列组成装在试镜片上。
投放点状视标或打一束点状光。
通过maddox杆看点状光会看成垂直马氏杆的带状光(见图2)。
分别做5米和33厘米的检查。
图(2)1,水平隐斜检查将maddox杆园柱棒横置在右眼前。
投放点状视标或聚光电筒打出点光。
两眼同时观察视标。
右眼通过马氏杆会将点状光看成一竖条状光带,而左眼仍然看到的是点状光。
观察的结果有三种可能:a,竖光带穿过点状光。
无水平隐斜(见图3a)。
b,光带与光点分离,光带在右,光点在左。
有内外隐斜。
光带在右,光点在左。
说明患眼是内隐斜。
在左眼前递增B0棱镜,递增的过程中,光带和光点逐渐靠近,直到竖直光带穿过光点。
此时所加棱镜度即为内隐斜量。
(见图3b)c,竖直光带左,点光在右。
是外隐斜。
在左眼前逐渐增加BI棱镜,使光带和光点渐渐接近,直到光带穿过光点。
所加的棱镜度即为外隐斜的值。
(见图3c) a b c 图(3)2,上隐斜的检查 maddox杆园柱棒竖直放置在右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