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作文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作文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作文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作文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

年高考要纳入标点符号的考查,而标点符号的考查难点又在辨认、识别上。

因此,下面就常见标点符号在试卷中出现的错误举例说明,以帮助学生复习应考。

、概数用顿号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

因为表示约数,所以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距离数目。

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因为概数之间不需要停顿,一加上顿号,便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这就不符合表达的原意。

、缩写的集合词用顿号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这次实战演习的成功,与广大的指、战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指战员是一个集合词,指是指导员,战指战士。

指战员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连词前用顿号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连词和连接共鸣和关切,表示并列,而再加上顿号就多余了,应该删去顿号。

另外,还要注意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

不论是刻画自己、或者描叙人世,他都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热情。

甚至或者是连词,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删去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中间的顿号;或者表选择,把或者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并列谓语、补语用顿号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学习、进步、工作和真实、动人分别作谓语、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分句间用顿号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因此,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顿号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是一个层次,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曾册间用顿号,造成脉络不清。

大的并列层次间应用逗号。

、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

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单句排比用分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无疑问处用问号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

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但是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

、倒装疑问句中问号前置有的疑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怎么啦?你。

我看到他在呕吐就吃惊地喊。

怎么啦?你是一个倒装句,你是这个句子的主语,问号放在你后

面,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疑问语气。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小学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小学常用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 逗号, 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一格,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一起来了。 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xx是一位xx的蓝球运动员。 例2:请拿给我一支笔。(祈使句) 顿号、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 ①你的性别是什么?(疑问) ②万里长城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反问) ③是谁带我们走出旧社会?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设问) 感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 请求:请让我再看一次吧! 喜爱:我的“xx”是多么的可爱啊! 惊奇:什么,“这样”也行! 气愤:你竟然这么的不知天高地厚! 命令:他看了我一下,紧张的说:“别动!” 冒号: 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引号“”或‘’ 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300字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300字 【篇一: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300字】 刘雨泽 一天,我的作文得奖了,我正要离开教室,听到本子里有争吵声,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标点符号在争吵。 像耳朵的问号指着逗号说:“我的本领最大,要是没有我,小朋友们就不能提问题了。” 像蝌蚪一样的逗号咬牙切齿地说:“我的本领最大,要是没有我,作文就不能停顿了。” 像小弹珠一样的句号趾高气扬地说:“我的本领最大,要是没有我,句子就没有结尾。” 它们几个越吵越凶,把字典爷爷吵醒了。字典爷爷说:“你们在干什么呀?”标点符号们都撒着娇地跑了过去,说:“字典爷爷,我们都觉得自己的本领最大,你来评评理!”字典爷爷哈哈大笑,说:“你们的本领都很大,你们都有各自的作用,少了谁都不行。”

标点们听后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篇二: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300字】 彭军潼 一天,小明的作文得了一等奖。晚上夜深人静,作文本里传来了争吵声,你听! 逗号趾高气扬地说:“我的本领最大,如果没有我,怎么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问号的大耳朵听到了,不服气地说:“我的本领才大!没有我怎么表示的句子中的疑问!” 感叹号急匆匆地跑来了,喊道:“我的本领才大,如果没有了我,怎么写出句子中的感叹!”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他们说得声音越来越大,吵醒了字典公公,字典公公打了个哈欠,说:“怎么了,孩子们?”逗号、句号和感叹号说:“字典公公,请您评评理,谁的本领最大?”

字典公公微微一笑说:“你们都很有本领,如果作文里缺了你们任何一个,都写不成一篇好作文!” 逗号、问号和感叹号惭愧地低下了头,从这以后它们成了好朋友,他们发誓要齐心协力地帮小明写好作文! 【篇三: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300字】 李嘉泉 小明在这次的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晚上,小明睡着了,标点符号就开始争吵了。你听,它们吵得多热闹啊! 逗号甩着尾巴,趾高气扬地说:“我的功劳最大,没有我,一句话中怎么停顿。” 句号瞪着大眼睛,怒气冲冲地说:“我的功劳才最大呢,没有我,怎么表示一句话说完了呢?”

高考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高考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关系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应改问号为逗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 例: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今天去呢”并非一个完整的问句,应该用逗号。 3、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前置之误 例:到底怎么办?这件事。 这是一个倒装句,“这件事”是全句的主语。凡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倒装句中叹号也应置于句末。 4、概数误用顿号 例:一天才走五、六里。 “五、六里”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路程。既然是概数,便不能用顿号,因为一加顿号便成了“五”和“六”并列。这就不符合原意。 5、连词前误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 “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不是联合词组,而是两个分句,分句间应用逗号。 7、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例: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工、农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来隔开。 8、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应将“淮剧”后的顿号和“黄梅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9、句中未用逗号径直用分号 例: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未用逗号直接用分号。 10、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1、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例:我不讳言:前两年,我们确有过相当困难的时期,但是这种情况改变得很快。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的提示,还包括最后一个分句。可将冒号改为逗号。 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例:昨天开大会,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一是持证上岗,二是下岗分流。 一句话中两个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一般只能用一个冒号,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某某说,在引用的话中间,误用冒号 例:“这样做对不对?我看,”刘主任大声说:“不对。” 凡是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4、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 例:他为什么总是说:“我疼你,我要保护你”之类的话? “我疼你,我要保护你”充当“话”的定语,并一起充当“说”的宾语,动宾之间停顿小,不应用冒号,也不能用其他点号。 15、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例:王局长说:“咱不能把功劳当资本,向党和人民捞好处”。 这里的引文是完整独立的话,句末的点号应置引号内。如果引文是作者的话的一个部分,本身不独立,句末的点号应置引号外。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16、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之误 例: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弟、表妹、同学……等。 省略号和“等”“等等”不能同时使用,或去掉省略号,或去掉“等”。 17、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用 例:第一部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徐卓果编剧,张石川导演。 括号内容是注释唐小姐的,属于句内括号,括号前面的逗号应移到后括号的后面。 又如: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这里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属句外括号,括号应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8、不是书名滥用书名号 例:《国际书法展览》,最近在郑州市河南省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刊物名等,“国际书法展览”是一个展览名称,不是书名,不能用书名号。

标点符号常见错误

考试中常见标点符号 1、约数中间不顿号,确数中间加顿号。 约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如三五个等。因为表示约数,所以约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2、连词前不用顿号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3、并列谓语、补语不能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例: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4、分句间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例: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5、无疑问处用不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例: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但是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 6、倒装疑问句中,问号放在后面

有的疑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例:“怎么啦,你?”我看到他在呕吐就吃惊地喊。 “怎么啦,你”是一个倒装句,“你”是这个句子的主语,问号放在“你”后面,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疑问语气。 7、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只在句末。 选择疑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分句,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 例:明天是你去呢,还是我去呢?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8、特指疑问句,每句末尾都用问。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9、冒号 “某某说”出现在一段引语的中间,这个“某某说”之后不能用冒号,而只能用逗号。 例:“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这“说”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10、省略号后用不能加“等等” 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表示并列列举时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例:他看着大地渐渐地从黑夜中醒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显现着越来越绚丽的色彩和磅礴的生命力。 11、句内括号句末点号不用加 句内括号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分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起源于清末民初,仿自西洋。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明朝的杜之山看见一家大门上贴着红纸,提笔写上:“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二个大字,主人一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分生气。杜之山随后加上几个句点:“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主人再读,转怒为喜,连声称好。有人比喻,标点符号就象衣服上的扣子,衣服很漂亮,如果扣子没扣好,会大煞风景。可见,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有益处。 二、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每个公文都有标题。除了一级标题,即公文的题目,公文内部还可分为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甚至更多层次的标题。公文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也被称为文眼。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出现错误,给人很不好的印象。 公文题目,即一级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标题内部不该使用而使用标点符号。一级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是,标题的末尾,除了个别情况会使用惊叹号或问号,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例如: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标题的结尾没有用标点符号,标题两个小句之间,也没有使用逗号,而是空一格。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级、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的标题,或缩两格单独成行的标题,句末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 例如:某部门内部规定的第六部分的标题是“六、办案岗位职责:”,作为单独成行的二级标题,这里句末的冒号是多余的。 但是,二级、三级标题的如果是分句,句中可以用标点符号,这一点与一级标题中的用法不同。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 一、问号 1.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能用问号。 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问号放在全句的末尾。 如:这是临阵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3.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 如: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小王。 二、顿号 1.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一概用顿号。 如: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2.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你大概有十五、六岁吧? 3.连词(如"或""和""与"等)前面不能用顿号。 如:他出了车祸。我们到他家里去,看望一下他、或给他送一点钱。 4.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 如:法律规定,中、小学必须在法定假日放假。(误用) 三、分号 1.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 如:当时,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2.句中已有句号不能再用分号,即"以大包小"。 如: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3.分号不能用在普通单句中。 如:今年全公司要继续走" 少投入,多产出;以适用技术服务于农"的路子。 四、冒号 1.提示性词语后面无需较大停顿,提引语后又有与之较紧密的宾语,这个提示性词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钱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路子。 2.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这个冒号去掉或改为逗号。 如:苏轼有两句说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蕴涵的哲理不言而喻。 3.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4.同一句中不能同时用两个冒号。 如:周一班会课上,班主任吴老师宣布:学校最近有两大措施:一是跑操,二是晨宣。 5.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职场技巧】:公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析 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笔者在公文审核过程中,经常碰到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二个: 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错误)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错误) 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正确) 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概数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连词前误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点拨]“或”是连词,在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3.约定俗成的简称中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点拨] “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4.种属并列误用顿号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点拨]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提升为逗号,例句的“未来”、“左右”后面要用逗号。 5.并列的谓语中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6.短句中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 二、逗号误用 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04年山东) [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作文的标点符号怎么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作文的标点符号怎么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例如,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例如,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 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 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外 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200字_想象作文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300字_童话寓言 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吵个不停的原来是标点符号。 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听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 感叹号拄着拐杖,小问号竖起耳朵,小逗号急得蹦蹦跳跳。 首先,说话的是感叹号,它的嗓门最大。它说: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有我重要!感叹号的话音刚落,小问号不服气的说: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小逗号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要是我不把句子点开,文章就像一根长长的面条。省略号说:学问最深的就是我了,只有我说话最深奥,要讲我的重要不说大家也知道。句号听了扬起胖胖的小脸很不服气的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话就说的没完没了。 就在大家争的不可开交之时,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孩子们,你们都重要,少一个,我们的文章都没有这样美妙!是啊,生活中无论你的职位大与小,只要各司其职团结互助,我们的生活同样精彩!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200字_想象作文 【第1篇】 有一天晚上,小主人在床上睡的正香,一个个标点符号却挤在一个书桌旁吵吵闹闹,各自说着自己的本领有多大。 拖着辫子的逗号背着手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神气十足地说:“实话告诉你们,在任何一篇文章中,只要没有我,读者一定受不了了。” 没等逗号说完,逗号就被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撞“飞”了,逗号一看,是“小皮球”句号,句号居高临下,傲气十足地对大家说:“我在作文里的作用可大了,没有我句子就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发话了:“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各有各的作用,失去你们每一个人,文章都不会美妙了。”听完这番话,标点们都停止了争吵。 【第2篇】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但是,标点们却在在吵吵闹闹,各自说着自己的本领大。拖着辫子的逗号大摇大摆走上台说:“我实话告诉你们,在任何一篇文章中,只要没有我,读者读文章时,根本喘不过气来。”句号一听,上了台就一脚把逗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一)问号使用的错误 (1)他很诧异地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 问号是句末点号,只能在句末使用,不要在句中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3)在黑色的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呢?还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呢?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问句用逗号,不用问号。例句(2)与例句(3)的第一层都是选择关系,因此,应该把这两个问号改成逗号。(4)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地方? 例句(4)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述句,句末不能用问号。 (二)叹号使用的错误 (5)“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因此,例句(5)的第一个感叹号应该改成逗号。 (6)多壮观呀!杭州的钱江大潮。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例句(6)、(7)的感叹号应为逗号,句号改成感叹号。 (8)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例句(8)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并放到句子最后。 (三)顿号使用的错误 (9)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摆龙尾,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组中间不用顿号。例句(9)中的中西部属于这类情况,中间不用顿号。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最为常见的三种错误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最为常见的错误是下面三种: 1、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错用了问号。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该用句号。例如: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这样爱唠叨。这个句子其实是个陈述句,末尾应该用句号。可不少同学看见疑问词“为什么”,就误以为它是一个疑问句,句末用了问号,在作文中错误地写成: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这样爱唠叨? 2、引文末尾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有的学生不懂得引文末尾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律,也没有认真地去想过,凡遇引文,结末总是漫不经心地随意点上一个标点,有时点在引号内,有时则点在引号外,似乎点在引号内和引号外都可以,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修订发表的《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要注意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据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诠释:(1)凡是引用的是完整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而非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引号的前面又有冒号,那么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里边。例如:爸爸紧绷着脸,开口了:“怎么,又没考好?”而有的学生在作文中错写成:爸爸紧绷着脸,开口了:“怎么,又没考好”?(2)凡是引用的内容只不过是文中一个句子的某一部分,引文又正好出现在句子末尾,此时标点符号应该放在引号的外边。例如:但她不愿当着别人的面,特别是在云的面前说“不会做”。而在有的学生的作文中却错写成:但她不愿当着别人的面,特别是在云的面前说“不会做。” 3、说话人后面标点符号的错用。 引用一个说话人的话有三种表达的方法:(1)说话人在前,话在后。如:他说:“快吃吧。不要饿坏了身子。”(2)说话人在中间,话在前和后。例如:“快吃吧。”他说,“不要饿坏了身子。”(3)说话人在后,话在前。例如:“快吃吧。不要饿坏了身子。”他说。表达时语序不同,语意关系就不同,说话人后面就应该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如上举例。可在有的学生的作文中,“他说”后面一律都用冒号,其中不少地方是错用了。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五种: 1、以圆点代替句号、逗号和顿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本该用逗号,却点上一个圆点;在并列的词语和短语之间,本该用顿号,却点上了一个圆点。一句话说完了,该使用句号却不写句号,还是点上了一个圆点。上述用法,显然是不严肃的,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或许是受了外语书写的影响,但主要原因则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时,在语意该停顿的地方,便随手用笔在

争吵作文300字

争吵作文300字 争吵 我和CHT应该是最要好的朋友,但是前几天因为一个虚拟的网络游戏,我们两个吵了一架。 在上一学期,我刚认识了一个新网络游戏,赛尔号,CHT知道后,就也试着玩了起来,不过没等几天,他就觉得自己升级太慢了,于是就叫上了我,说:LBY,你能帮我在一星期之内升到100级吗?看着他恳求的目光,我说:那好吧! 一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可我白天要上学,放学回家还要写作业,根本没时间玩游戏,这让CHT很生气,拉着我说:LBY,我不是让你帮我升级的吗?你怎么没帮我升级?我说:是你给我的时间太少了!CHT气得脸都红了,说:你说话不算数!你当初不是答应我了!我说:我天天也要上学,也要写作业啊!现在根本就没有时间帮你升级,等到星期天再说吧!他说:那不行,我今天就要升到一百级,否则,我们从此绝交。哼!绝交就绝交。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第一,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能轻易答应别人,第二,不能勉强别人做根本做不到的事。 争吵 那天我和贺亦嘉吵架了,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狠他,早上最后一节课我在写作业,贺亦嘉再发作业,他从我身边过去时,碰了我一下,害我本子上有一条长线,我火了气冲冲的对他说了一句。 我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微笑的说。 我本来想原谅他,他的笑让我不高兴,心想:老师让你发作业有什么了不起,说不定下次就是我。过了一会我报复了一下,在他本子上画了一条横线。 当贺亦嘉看见了以后就大声喊道:李鑫鹏!老师正好看见,贺亦嘉看到老师,急忙说:我在外面等你。 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后悔不该气冲冲的说,想起那次在世纪广场玩撕名牌,他为了救我牺牲了自己。啊,要是我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时该多好啊。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导读: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学习、进步、工作”和“真实、动人”分别作谓语、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间用顿号 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因此,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6、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是一个层次,“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又是一个层次。不同曾册间用顿号,造成脉络不清。大的并列层次间应用逗号。 7、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8、单句排比用分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9、无疑问处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这时,就不能用问号。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但是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常见标点符号校对用法

十六种标点使用误区 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使用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是不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正确判断正误;三是重复训练次数不够,典型错误没有扎根脑中。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关于中学生语文作文中的标点符号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中学生语文作文关于中学生语文作文中的标点符号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山阳户塬镇初级中学文静 课标中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出“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我就自己任教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共122人在语文作文中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通过习作训练进行调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者13人,占10%;基本正确者40人,占32%;基本错误者59人,占48%;完全错误的10人,占8%。其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错误的作文中“一逗到底,句号关门”的有7人。从调查结果来看,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写作时基本不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大量存在标点符号书写运用不规范,造成语句停顿不分,表意不明,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质量。 中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忽视了标点符号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标点符号使用单一;另一种则是标点符号书写时不规范。 (一)标点符号使用单一。主要表现为“一逗到底,句号关门”或文中只有逗号和句号。这类作文占调查总数24%。学生在写作时不注意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只是凭感觉去停顿。 (二)标点符号书写时不规范。 (1)一点到底,以圆点代替句号、逗号和顿号。 有的作文中,常遇见一点到底。调查中有12%几乎所有停顿的地方都以一个小实心圆点代替。这样的标点符号书写习惯就忽视了标点符号的表意功能,严重影响了表达效果。其原因怕是受了外语书写的影响,这也是某些中学生的一种坏习惯。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出现在一行之首。 《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明文规定:“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从表意功能方面说,引号是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括号主要是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书名号是表示文中的书名。引号、括号、书名号书写时凡遇有需要“回行”的情况,都必须坚持紧跟文字的原则,即前一半符号要紧随第一个字,后一半符号要紧贴末一个字。有的同学不懂,把它们的前半部分放在一行的末了,就会出现自行游离、割裂的现象,不便于读者了解引文或注释以及书名的起讫与意义,读起来也很不方便。同样的道理,如果把它们的后半部分放在一行之首,也是有这些问题的。 (3)转行时,将破折号、省略号拆开使用。 破折号和省略号的规范的书写分别是“----”“……”,占两个字的位置。需要转行时,或放在一行的开头,或放在一行的末尾。有的学生不懂得这一点,在文章的转行处将破折号或省略号从中间截开,写成前行末尾占一格,后行开头占一格。这样就失去了破折号或省略号的特殊表意功能,影响了文字的表达效果。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 2020-04-08 标点符号的争吵1 夜深了,小主人睡了。标点符号开始了争吵。 逗号弟弟说:“我的本领最大,如果没有了我,人们读课文就不能停顿了,会累死人的。”句号妹妹不服气地说:“如果没有我,句子就不能结束,我才是最重要的标点符号呢!”“no!问号姐姐傲气地说:“你们想,如果没有我,想问问题时,怎样才能表现出那样的语气呢?”书名号也出来凑热闹:“我才是最有用的标点符号,没了我要写书名时怎么办?” 夺标点的争吵吵醒了省略号爷爷,省略号爷爷说:“你们各写一篇文章作文,让我看看,如果谁让我满意,谁就是最有用的标点符号。” 逗号弟弟满篇都是逗号,没有结尾。句号妹妹满篇都只有一个句号,没有停顿,读起来累死。问号姐姐的作文更看不懂了,全是问号。书名号的也是全是书名号。 省略号爷爷连连摇摇头说:“你们不团结,是写不出像样的文章的。你们要团结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的。”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2 深夜了,标点符号出来开会了。 逗号妹妹说:“我是最有用的符号,如果没有我,就不能停顿下来了。” “如果没有我呀,文章就没有意思了。”感叹号姐姐趾高气扬地说。 书名号弟弟不服气地说:“要是没有我,要写书名的时候怎么办呀?” 省略号哥哥气冲冲地说:“要没有我,就不能省掉后面的意思了,所以,我才是最有用的符号。” 它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在睡觉的破折号爸爸吵醒了。破折号爸爸说:“怎么这么吵呀?出事了吗?” 逗号妹妹跑到爸爸前面撒着娇:“我才是最有用的符号。”破折号爸爸说:“别吵了,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谁写的文章,让我满意,谁就是有用的符号。”

逗号妹妹的作文满是逗号,书名号弟弟满是书名号,感叹号姐姐满是感叹号,省略号哥哥满是省略号。 他们你看他,他看你,都低下头了。每个标点符号都有自己的用处,文章可不能少了它们。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3 早晨,问号妹妹一起床就听见标点符号们聚在一起,讨论谁最重要。 “你们在吵怎么呀,说到重要肯定是我最重要了,没有我,小主人的文章就不能提问题了。”问号妹妹打者哈气说。逗号弟弟也不甘示弱挤向前说:“我的本领比你们都大,因为我可以让文章停顿。”这时,它们把句号爷爷吵醒了,句号爷爷问:“又在干什么呀?”问号妹妹抱着爷爷撒娇地说:“爷爷,快告诉它们,我最重要。” 句号爷爷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特长,你们都要团结起来,一起把文章写好。”问号妹妹气冲冲地走进房间里。逗号弟弟也生气地跑开了。 中午,它们想来想去,觉得句号爷爷说得有道理,来到句号爷爷面前,惭愧地低下了头。 它们知道了每一种标点都有自己的用处,一篇精彩的文章离不开所有标点符号的努力。小主人的作文进步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符号们也得到了小主人的夸奖,个个都笑哈哈。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4 深夜了,繁星满天,可字典公公家里却传出喋喋不休的争吵声,吵得不可开交的是标点符号们。 小逗号引以为傲地说:“哼,当主人看到我时,就能用我,让句子停顿,我的本领最大!”句号不甘落后:“主人看到我就能用我结束句子,我的本领才最大呢!”感叹号毫不示弱:“主人能用我表达语气的强烈和声音的洪亮,我的本领最大!”问号否定说:“主人看到我就会动脑筋,我的本领最大!”省略号骄傲至极:“你们没法跟我比,主人能用我表达博学广闻,我的本领最大!”书名号略带嘲讽:“无论读标点和名称,主人都会用到我,我的本领最大!” 字典公公叹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我们每个人都是缺一不可的。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寻找别人的优点”。听了字典公公的话。标点符号们惭愧地低下了头,知道了错误。 标点符号的争吵作文5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本文归纳了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10种情况: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错误)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正确) 例2: 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错误)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正

确) 例4: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例5: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错误)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确) 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例6: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错误)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正确)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