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74
·林业·宁夏农林科技,1调查范围及方法1.1调查地概况
1.2调查方法与内容
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初报牛锦凤1,纪丽萍1,张广亮2,周艳蕊1,肖梅红31.宁夏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宁夏银川7500012.宁夏宝丰生态牧场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3.宁夏隆德县自然资源局,宁夏隆德751600
摘要:通过对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了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数量、种类、分布、树种、树龄、保护级别、生长情况、资源保护情况等,分析了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宁夏古树名木保护对策,以期为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S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2021)11-0001-05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1.11.001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GermplasmResourcesofAncientandFamousTreesinNingxia
AbstractKeywords
基金项目:2020年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科技扶贫);2020年重点研发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专项)“宁夏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20BBF03001)。作者简介:牛锦凤(1975-),女,宁夏盐池人,正高职高级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种苗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21-05-10修回日期:2021-05-28
162卷11期1.3名木等级确定1.4数据处理2结果与分析2.1古树名木数量及树种特征[4]
2.2古树名木等级特征
牛锦凤,等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初报262卷11期牛锦凤,等宁夏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初报
表1宁夏古树树种数量特征GinkgobilobaPiceacrassifoliaPinusarmandiiCedrusdeodaraRoxburghPlatycladusorientalisSabinachinensisPopuluseuphraticaPopulussimoniiPopuluscathayanaPopulusalbaSalixbabylonicaSalixmatsudanaJuglansregiaUlmuspumilaUlmusglaucescensCeltisbungeanaMorusalbaMorusalbacv.PyrusussuriensisPyrusxerophilaPyrussinkiangensis俟PyrusussuriensisPyrusussuriensisPyrusbretschneideriPyrusbetulifoliaMalusspectabilisMalustransitoriaMalusasiaticaPrinsepiautilisArmeniacavulgarisArmeniacasibiricaStyphnolobiumjaponicumRobiniapseudoacaciaAilanthusaltissimaXanthocerassorbifoliaZiziphusjujubaZiziphusjujubaZiziphusjujubaZiziphusjujubaTamarixchinensisElaeagnusangustifoliaLyciumbarbarum
古树名木巡查知识古树名木巡查是指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价值的古树名木进行巡查、记录和保护工作。
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长,形态优美,具有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的树木。
古树名木巡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保护和传承古树名木的文化和生态价值。
一、古树名木巡查的意义和目的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信息。
巡查古树名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树木的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保护需求,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
古树名木巡查还可以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关注度,增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促进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二、古树名木巡查的内容和方法1. 古树名木的登记和档案建立: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和档案建立工作,包括树木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文化和科学价值等。
2. 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调查:通过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树冠形态、树干状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
3. 古树名木的保护需求评估: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评估古树名木的保护需求,确定保护措施和对策。
4. 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制定:根据古树名木的保护需求,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修剪、补土、防治病虫害等。
5. 古树名木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古树名木展览、讲座和培训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关注度,促进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三、古树名木巡查的重要性和困难1. 古树名木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巡查古树名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2. 古树名木的巡查工作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包括古树名木的分布范围广、数量庞大,巡查工作量大;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复杂多变,巡查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古树名木的巡查工作需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合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树名木的文化和生态价值。
四、古树名木巡查的案例和成果1. 中国古代文化名城之一的杭州,有许多著名的古树名木,如雷峰塔下的千年古樟、岳王庙的千年古柏等。
古树名木是我市的活文物。
但由于树龄大、生长势逐渐衰弱、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
为此,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要认真细致,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 保护古树名木的措施1.1保护生态环境古树一般在某一环境生活了千百年,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不要随便搬迁,也不应在古树周围修建房屋、挖土、倾倒垃圾、污水等。
1.2抵御自然灾害古树一般树身高大,雷雨时极易遭雷击,因此,在较高大的古树上要安装避雷针,以免雷电击伤树木。
对树木空朽、树冠生长不均衡、有偏重现象的树木,应在树干一定部位撑三角架进行保护。
此外,应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截去枯枝,保持树冠的完整性。
1.3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由于古树名木分布广泛、树种多,光靠业务部门的保护和管理是不够的,应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旅游、观赏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对古树名木进行监管和保护。
提高广大群众对古树名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保护权,使保护古树、珍爱绿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1.4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古树名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及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有关古树名木的规章制度。
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活动,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6普查建档。
管理部门要查清当地的古树名木,实行编号挂牌,时时对号巡查古树名木的有关情况。
1.7在部分古树名木的周围设立了栅栏,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周围应设立栅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在古树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
1.4依法保护,规范管理,依法保护古树名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及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有关古树名木的规章制度。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引言:古树名木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部分珍贵遗产。
这些古老的树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生物多样性信息,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本次调研课题将对古树名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
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包括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历史背景、保护状况等,以便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二、调研方法1. 网上搜索: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收集古树名木的概况和知名度等信息。
2. 田野调查:前往各地,实地考察古树名木的分布、生态环境和保护状况,同时与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访谈。
3. 资料收集:收集历史文献、地方志和相关报告,了解更多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结果:1. 古树名木的分布广泛:古树名木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其中以山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分布区域。
2. 珍稀物种的天堂:很多古树名木是稀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
3. 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树名木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宗教和传说的元素。
4. 保护状况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参差不齐,一些古树面临被砍伐或损坏的风险。
四、问题与挑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缺乏保护意识:由于对古树名木意义的忽视,部分地区缺乏对这些资源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养护和维护困难: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维护工作面临困难,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
3. 开发利用的平衡: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如何平衡好其开发利用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既要保证保护好资源,又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
五、保护和利用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识。
2. 建立保护体系: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权限,并加强执法力度。
一、前言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增强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古树名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社会实践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树名木受到了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然而,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开展古树名木的社会实践调查,对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实践目的1. 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保护现状。
2. 评估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的效果。
3. 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 提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
四、社会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保护意愿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数据。
3. 访谈我们与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和建议。
五、社会实践结果1. 古树名木分布情况我国古树名木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其中,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2.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古树名木存在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3.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较低,保护意识薄弱。
(2)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保护效果不明显。
(3)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我国在资金投入方面仍有不足。
六、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2. 完善保护措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
古树名⽊调查报告
古树名⽊调查报告
古树名⽊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态景观,它是历史的见证,⼈类⽂明的象征,是城市⼈⽂景观和⾃然景观的综合载体。
国家对保护古树名⽊⼗分重视,2000年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古树名⽊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的管分类、保护管理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古树名⽊保护管理的界限制定了详尽的规定,根据上述⽂件我们对市区范围的古树名⽊进⾏再次普查,现就古树名⽊现状及其保护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古树名⽊的品种数量、分布情况、⽣长状况和周边环境状况。
1、古树名⽊的品种、数量
现存古树名⽊为:共计9科9种132株,详见附表⼀:
⼀级古树名⽊25株,占总数的19%,⼆级古树名⽊107株,占总数81%,上千年古树有⼀株,为千年古樟。
2、古树名⽊的分布情况
建成区范围内的古树⼤部分分布于单位管界和市域范围农村,还有分布于河道⽤地、居住⼩区、城市道路上或路旁、个⼈住宅内等,详见附表⼆。
现存古树分布情况(附表⼆)
3、古树名⽊的⽣长状况
市建成区现有132株古树名⽊,其中枝繁叶茂,⽣机盎然,综合长势良好的占8.3%,综合长势⼀般的占67.4%,主⼲腐烂或部分腐烂,枝叶稀疏,综合长势差的占24.2%,详见附表三。
2024年古树名木的调查总结2024年古树名木调查总结2024年,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种类、数量、保护状况以及相关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总结。
一、古树名木分布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等重要地区。
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山水名胜地,如黄山、华山、峨眉山等地拥有大量的古树名木。
此外,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西安、南京等地也保存着许多有悠久历史的名木。
总的来说,古树名木的分布相对分散,但大多集中在以上地区。
二、古树名木种类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的古树名木种类繁多,包括了许多常见的树种,如松、柏、杉、柳、槐等。
此外,还有一些罕见的、珍稀的树种,如楠木、悬铃木、金钱松等。
这些古树名木多年生长,有许多已超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这些古树名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三、古树名木数量情况经过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古树名木的数量情况较为复杂。
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古树名木数量非常稀少,甚至濒临灭绝。
这些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古树名木的减少。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古树名木数量相对较多,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等地。
这些地区的古树名木数量得以保持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的保护工作和人民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
四、古树名木保护状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总体来说还不够理想。
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古树名木面临的破坏和危险依然存在。
例如,一些地方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古树名木进行非法砍伐或者毁坏。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尽管有保护措施,但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古树名木的保护成效不明显。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大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
五、古树名木保护建议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保护古树名木的建议:1.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古树名木调查方案1. 引言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大、树形美观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树木。
对于古树名木的调查和鉴定,既有助于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珍贵资源,也可以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古树名木调查的详细方案,以指导调查工作的进行。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所在地区的古树名木资源情况,包括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3.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古树名木的分类与鉴定根据树木的形态、树种特征、年轮等方面的特点,对古树名木进行分类和鉴定。
可以参考专业的分类学和植物学书籍,或借助专家的指导。
3.2 古树名木的数量统计对所在地区的树木进行统计和记录,包括每个古树名木的位置、树高、冠幅、主要特征等信息。
可以采用GPS定位工具和测量仪器进行准确测量。
3.3 古树名木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调查了解每个古树名木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文化传承,包括传说、历史事件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进行社科调查和文献研究,也可以借助当地居民和相关团体的口述记载。
3.4 古树名木的生态环境调查调查古树名木所处的生态环境情况,包括土壤、气候、水源等因素。
通过了解生态环境,可以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建议。
4. 调查方法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4.1 田野调查到实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记录,包括古树名木的位置、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
可以带上测量工具和相机,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和标注。
4.2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关于古树名木的信息,包括树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周边居民对树木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等。
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4.3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调查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图表的生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古树名木的总体情况和特点。
5. 调查结果的应用通过调查结果的应用,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5.1 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合理设置保护区域、定期巡查和维护、加强宣传和教育等。
古树名木普查实施方案古树名木普查实施方案为了保护我国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加强对其数量和品种的了解,制定古树名木普查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以下是该方案具体的实施内容:一、组织机构成立古树名木普查工作组,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
工作组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普查工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普查区域普查工作主要针对我国各省市的重点保护区域和名木资源集中地区进行,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园林等公共场所以及农田、林地等自然生态环境。
三、普查内容1.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通过实地调查和图像识别技术,统计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包括各地区、各类别、各年龄段的古树名木数量。
2.古树名木的品种和特点:对每个古树名木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树种、树龄、高度、枝干粗细、冠幅等特征,以及树木的生长状况和生态环境等信息。
3.古树名木的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是否有专门的保护措施、是否存在病虫害、是否受到人为破坏等情况。
四、普查方法1.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普查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填写调查表格记录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
2.图像识别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技术获取高清影像,通过图像处理和智能识别算法,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古树名木的位置和属性。
3.社会参与: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古树名木普查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发现和记录古树名木的信息。
五、普查结果的应用1.编制古树名木数据库:将普查结果整理为古树名木数据库,包括古树名木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特点等信息,方便相关部门进行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2.制定保护措施:根据普查结果,制定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和长期保护规划,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修护工作。
3.提升公众意识:通过普查结果的发布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重视,增加社会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六、时间计划根据普查区域的复杂程度和人力物力的调配,合理安排普查时间,一般可分为前期准备、实施阶段和结果整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古树名木补充调查简报古树名木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历史价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保护我国的古树名木资源,我们开展了一次补充调查,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以下是这次调查的简报。
调查背景和目的:古树名木是指年代久远、形态壮丽、具有历史、文化、美学和科学价值的树木,被认定为重要的生态纪念物。
我们的调查旨在了解我国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数量、树龄和保护状况,为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包括城市、乡镇和农村。
我们利用大数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首先,我们通过收集相关的传统文献、科学研究报告和旅游纪录等资料,初步确定古树名木的分布区域。
然后,我们在这些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特征和保护情况。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古树名木资源。
这些古树名木包括不同树种、不同树龄和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树木,分布广泛。
其中,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树木的数量约有5000余株,省级重点保护树木的数量更是超过2万株。
古树名木的树龄也有所差异。
我们发现了一些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树名木,如河北省的“千年银杏树”和四川省的“千年古柏”。
这些树木见证了岁月的更迭,是历史的见证。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古树名木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在一些地区,古树名木遭受到砍伐、盗挖和环境污染的威胁,亟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调查结论:古树名木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保护古树名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制定专门的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和管理机构。
2. 建立古树名木的保护数据库,记录古树名木的详细信息,方便管理和研究。
3.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4. 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加大对古树名木的巡查和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保护隐患。
5. 加强与旅游业的合作,将古树名木纳入旅游线路和景点开发,提供可持续的保护资金来源。
古树名木普查方案1. 引言古树名木是指年代久远、规模宏大、珍稀有限的大树。
它们是自然的珍贵遗产,承载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印记。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树木,普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介绍古树名木普查的目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
2. 目的古树名木普查的核心目标是全面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数量、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为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进行普查,可以有效掌握古树名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内容古树名木普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3.1 古树名木基本信息普查人员需要对古树名木进行详细调查记录,包括树木种类、名称、年代、树高、胸径、茂密程度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需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地理位置、近况等具体情况。
3.2 文化历史价值评估古树名木不仅具有自然特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
普查人员需要通过对古树名木所在地区的历史文献、口述资料等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其在历史文化上的重要性。
3.3 生态环境评估古树名木生长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其生存环境对其生长和保护有着重要影响。
普查工作还需要对古树名木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土壤状况、水源供应、空气质量等。
3.4 病虫害防治状况调查古树名木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普查工作需要调查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4. 实施步骤4.1 制定普查计划在普查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普查计划,确定普查的范围、目标和时间安排。
同时,确定普查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分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4.2 实地勘察普查工作需要实地勘察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
普查人员需按照计划前往目标地区,对古树名木进行详细勘察和记录。
在勘察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古树名木,避免对其造成损害。
4.3 调查资料整理普查结束后,需要对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普查人员将所有数据归纳整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4〕211 号文件印发)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普查要求与内容、普查前期准备、每木调查、古树群调查、名木鉴定、内业整理、数据录入、核查与上报、资料存档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古树名木普查与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LY/T 2737 古树名木鉴定规范LY/T 2738 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古树ancient tree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3.2名木notable tree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3.3古树群ancient tree group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
在操作过程中,古树个体数量达20株,且密度不小于20株/hm2,可认定为古树群。
3.4胸围breast-height girth树木在距离地面1.3m处的周长。
3.5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树木在距离地面1.3m处的直径。
3.6地围ground girth树木在距离地面0.3m处的周长。
3.7地径basal diameter树木在距离地面0.3m处的直径。
3.8树高tree height树木全高。
树木从根颈到树顶梢之间的高度。
3.9平均冠幅average crown width树冠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垂直投影平均宽度。
3.10生长势growth potential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和潜在能力。
4 普查要求与内容4.1 普查要求古树名木普查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数据真实可靠。
普查数据应真实、可靠、准确。
古树名木普查实施方案古树名木是指年代久远、生长形态优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
为了全面了解和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古树名木普查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古树名木普查实施方案,共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筹备工作1.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会议,明确古树名木普查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2.成立古树名木普查指导组,确定古树名木普查的组织架构和人员职责。
3.制定古树名木普查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工作内容和预算等。
第二步:资源调查1.明确古树名木普查的区域范围,如国家、省级、县级等。
2.采用地面调查和卫星遥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收集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
3.记录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包括树种、树龄、树高、胸径等。
第三步:生态环境评估1.对古树名木所在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包括水质、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
2.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树体健康、枝叶茂密等指标。
3.评估古树名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步:文化价值评估1.调查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包括与历史事件的关联、与当地文化传统的联系等。
2.评估古树名木的艺术价值,包括外观形态、树体雕刻等方面的特点。
3.评估古树名木对旅游业的吸引力和影响。
第五步:编制普查报告1.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评估结果,编制古树名木普查报告。
2.报告中包括古树名木资源的总体情况、问题和存在的风险、保护建议等。
3.报告应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保护古树名木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步:保护措施制定1.根据普查报告的结果,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2.包括古树名木的保护区划、保护和修复措施、宣传教育等方面内容。
3.制定保护规划,并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
以上是一份古树名木普查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通过全面了解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情况、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