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4.64 KB
- 文档页数:2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4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每21天一个周期。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CR 0例,PR 6例,SD14例,PD 21例。
中位TTP为4.2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乏力。
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关键词:培美曲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过去十年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肺癌仍居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
肺癌占我国男性肿瘤发病率的四分子一,居首位[1]。
尽管近年来手术,靶向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化疗仍是一部分病人的首选,特别是晚期患者的支持治疗。
因此探索新的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十年来,培美曲塞已经成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很重要的化疗药物,在晚期NSCLC的一线二线及维持治疗中显示了很好的疗效[2]。
本研究回顾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41例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方案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观察该方案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1例晚期肺癌患者,男性27人,女性14人。
年龄45-63岁,中位年龄54岁。
病例类型均为腺癌,所有病例均有可测量和评价病灶。
均为多次化疗后进展的病例。
PS评分0-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
化疗前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正常,无化疗禁忌。
1.2 治疗方案化疗方案培美曲塞单药: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1d为一周期,连用4个周期。
培美曲塞首次应用前一周,口服叶酸400mg qd;肌注维生素B12 1000ug,每9周重复一次;使用前1天和使用后1,2天给予地塞米松4mg/m2,每日两次。
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评价标准化疗两个周期后CT检查评价疗效。
培美曲塞对比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李丽华;金钊;梁小芳【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培美曲塞组(采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和多西他赛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每组均为3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结果培美曲塞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为61.29%,同多西他赛组患者的51.61%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胃肠道反应与骨髓抑制方面和中位生存时间为9.2个月同多西他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8.2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临床上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培美曲塞的不良反应临床较低,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培美曲塞单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作者】李丽华;金钊;梁小芳【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宜春 336000;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宜春 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在临床上,肺癌为一种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具有较高病死率。
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约4/5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其为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
目前,化疗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有效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我院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 年2月收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相关诊断标准。
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2-19T09:57:14.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叶波1 徐珍2 张克良1 陆超2[导读]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2013年初卫生部公布的2012年肿瘤发病情况报表数据显示叶波1 徐珍2 张克良1 陆超2 (通讯作者)(1.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213003;2. 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八病区213001)【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研究过去三年中应用含培美曲塞用于NSCLC的病例资料,统计其RR、DCR及不良反应。
结果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的RR为7.41%,DCR为77.78%;按年龄因素来看,年轻患者更有可能获益;性别因素显示:女性较男性的有效率高,有统计学意义;按单药或者联合方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的疾病控制率较单药组高;所有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共计发生不良反应为113例次,发生率为97.41%,Ⅲ°/Ⅳ°发生率为12.07%。
结论鉴于该方案较高的控制率及相对可以接受的不良反应,因此还是值得在NSCLC的二线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培美曲塞联合化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43-02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2013年初卫生部公布的2012年肿瘤发病情况报表数据显示: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约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因其发病后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征性,导致早期发现较为困难,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患者当首次就诊时,就约有70%~80%的患者已属晚期,其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为7~12个月[4]。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PEM)联合卡铂(CBP)治疗老年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晚期患者40例。
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PC方案组20例)和吉西他滨(GEM)联合卡铂(GC方案组20例),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PC组有效率的40%。
GC组有效率为35%。
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PC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C组,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培美曲塞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38-02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增患者135万,占肿瘤死亡的17.6%[1]。
研究报道,超过50%的肿瘤患者年龄大于65岁,其中70%-80%发现时为晚期,需进行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是目前NCCN指南推荐的晚期肺癌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最近国内外报道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前者相当,且毒性更低[3-4],本文采用PEM+CB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并与GEM+CBP对照,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1-2013.1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5岁-75岁,平均69岁。
其中鳞癌20例,腺癌18例,鳞腺癌2例,纳入标准:(1)按第七版TNM分期为ⅢB或Ⅳ期。
(2)有明确病理诊断,包括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3)KPS评分>70分。
(4)预计生存期>3个月。
(5)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无化疗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