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钢板检验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6.2长度须符合表1规定(摘自GB708-2006)
表1
6.3宽度须符合表2规定(摘自GB708-2006)
表2
文件非经许可不准影印
制订部门:质量部
冷轧钢板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制订日期:14年3月28日第 1 版第 4/11 页
6.4厚度须符合表3规定(摘自GB708-2006)
表3
文件非经许可不准影印
6.5不平度须符合表4规定(摘自GB708-2006)
表4
文件非经许可不准影印
6.6冷轧钢板的锈蚀等级应达到C级以上,根据GB8923-88的规定,钢材表面四个锈蚀等级分别
以A、B、C和D表示,其文字叙述如下:
A:全面地覆盖着氧化皮而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B:已发生锈蚀,并且部分氧化皮已经剥落的钢材表面;
C: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或者可以剥除,并且有少量点蚀的钢材表面;
D: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全面剥落,并且已普遍发生点蚀的钢材表面。
6.7化学成份
6.7.1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之化学成份须符合表5规定(摘自GB700-2006)
表5
文件非经许可不准影印
6.8力学性能
6.8.1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之力学性能须符合表6规定(摘自GB700-2006)
表6
文件非经许可不准影印。
冷轧钢板标准
冷轧钢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
为了保证冷轧钢板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冷轧钢板的相关标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材料。
首先,冷轧钢板的标准主要包括产品标准和加工工艺标准两个方面。
产品标准
主要规定了冷轧钢板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等指标,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而加工工艺标准则主要涉及了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设备要求、质量控制等内容。
其次,冷轧钢板的标准制定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在建筑领域,冷轧钢板通常用于制作钢结构、管道、容器等,因此产品标准对其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而在汽车工业中,冷轧钢板主要用于制造车身、车门、车顶等部件,因此产品标准对其表面质量、涂层附着力、成型性能等方面也有相应规定。
另外,冷轧钢板的标准还涉及了环保要求和安全性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冷轧
钢板的表面处理、废水处理、废气排放等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冷轧钢板的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总的来说,冷轧钢板的标准是为了规范其生产和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才能保证冷轧钢板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效果,促进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冷轧钢板标准,提高对这一重要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冷轧钢(卷)带检验规程及标准一.适用范围本规程及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冷轧工序检验和成品冷硬、退火、二次冷轧钢带的检验二. 参照镀锌板供货技术协议、用户协议、JIS G3141、GB708三.工序检验规程:1酸洗钢带表面质量状况:酸洗卷应平直整齐,无折叠、裂边、刮边:表面无欠酸洗氧化铁皮、锈斑,无过酸洗现象,无表面划伤、凹坑、压印深度应小于相应国家原料标准要求的厚度偏差之半。
2轧制:每道次通过测厚仪在线检测钢带厚度,更换道次时检查钢带表面质量状况和裂边情况,人工观察钢带板形,复合浪≤6mm、肋浪≤5mm、边浪≤8mm,浪长≥100mm不允许有严重的碎边浪、荷叶边。
人工观察表面清洁度不允许有整卷的黑带。
无表面划伤、凹坑、压印深度应小于相应国家原料标准要求的厚度偏差之半。
3重卷时要保持毛毡清洁,不得二次污染钢卷表面。
切边毛刺量控制在≤0.02mm范围内,不得出现缺刀现象。
薄板切边时S弯≤2mm。
重卷退火的张力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齐边度要好,错层不得超过5处,错层溢出高度小于等于3mm。
退火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装炉过程中要轻起慢放、不得边部压折及损伤钢卷。
4平整钢带时应在线对其表面、板形、边部、几何尺寸等质量状况进行检验。
5成品尺寸测定部位:钢带两边大于等于15mm内侧的任意一点为厚度测定部位;钢带两侧长度方向上的任意部位均为宽度的测定部位。
6成品钢带的硬度用小负荷维氏硬度计测定,按GB试验方法执行。
四.检验标准:1冷轧成品厚度允许偏差(见表一)1.1流程状态:视实际需要(可带原料尾部冷轧钢卷)钢带外圈头部15米内厚度允许偏差最大不得超过表一规定值的50%,钢卷尾部(即内径芯部)升、减速10圈内的厚度偏差不列入检测范围1.2交货状态:重卷、精整分切钢卷钢卷头部15米、尾部15米内厚度允许偏差最大不得超过表一规定值的50%。
1.冷轧成品厚度允许偏差单位mm(见表一)厚度公差要求以用户要求为第一标准,用户无特殊要求时以此为标准DR及0.3以下厚度产品以客户要求为准,无特殊要求时执行表一要求中厚板执行附3 标准表一2.冷轧成品宽度允许偏差(见表二)宽度公差要求以用户要求为第一标准,用户无特殊要求时以此为标准单位mm 宽度允许表表二3.冷轧成品表面质量要求B级光亮处理表面3.1表面用磨削处理过的轧辊,对表面进行平滑轧制(指平均粗糙度定向值Ra:0.6um以下)3.2表面无锈斑、残留氧化铁皮、针状黑条等污染物,头尾各15米内允许有少量、轻微的针状黑条。
冷轧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及细则
一、检验范围:
监督轧制过程中工艺的执行情况和冷轧成品(半成品)钢带的质量检查;
二、工艺检查:
1、检验项目:根据工艺规程主要检查以下方面:a.轧制过程中压下规程的执行情况;b.轧辊曲线及表面状态;
2、检查方法及工作要求:
A、按工厂规定要求检查轧制过程中压下规程的执行情况;
B、通过对钢带板型做外观检查,除张力和工艺润滑因素以外,看单机工作辊曲
线是否配置合理;
三、成品检查:
1、检查项目:a.厚度;b.宽度;c.裂边;d.侧弯;e.不平度;f.表面;
2、检验标准:轧制不同品种的钢带,执行相应的内部质量标准,或以客户合
同要求的相关质量细则进行要求;轧制半成品边部裂口不得超过1.5mm
四、检查方法:
1、可逆轧机可通过测厚仪进行厚度动态测量;单机(连轧)可用千分尺检查带钢厚度(成品可参照测厚仪)。
厚度测量位置应在距边缘不小于3mm处,测量时带钢受检部位应平直,不得弯曲;
2、测量带钢镰刀弯时将带钢受检部位放在平面上,将1米直尺靠贴带钢的凹边、测量带钢与直尺间的最大距离;标准可参考内部质量标准
3、用肉眼观察并用钢尺测量边缘横向裂口深度;
五、检查工作要求:
1、工艺文件和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对冷轧产品按厚度、侧弯、不平度、裂边及表面质量等逐项进行检查,不合格品表面缺陷原因、班次单独摆放、待定;
2、不合格品按规定进行标识,在制定区域内摆放整齐;。
深圳华美板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冷轧检验规程版本号/修改号:硬度试验(维氏)1.方法原理用标准的金刚石压头以一定载荷压入钢板及钢带表面,卸载后钢板表面留下方形凹坑,测量凹坑两对角线的长度,查找换算表或计算,即可得出钢板的维氏硬度。
2.仪器维氏硬度计:3.样板准备3.1样板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缺陷;3.2样板应距离带钢至少50mm;4.操作步骤4.1用洁净的抹布将试样钢板的表面擦拭干净,同时将维氏硬度计打开预热10分钟,并用放大镜检查金刚石压头外观,不得有影响测量的缺陷;4.2根据钢板的钢种选择合适的物镜和负荷,将负荷载入钢板,到达规定时间后卸除负荷;4.3调节物镜内的测量线与方形凹坑的对角线相垂直,转动测量筒左侧旋纽使物镜内的零线与其中一角相交,再转动测量筒右侧旋纽使测量线与其对角相交,测量对角线长度;4.4将物镜旋转90°,按4.3操作测量出另一对角线的长度,再按物镜的放大倍数计算对角线的平均长度;5.计算HV=0.1891*F/L2F--------------------------加入的载荷,N;L--------------------------对角线的平均值,mm;拉伸试验1.方法原理将试样两端夹在拉力试验机的虎口上,逐渐在试样的横截面上施加拉力,直至拉断为止。
2.仪器设备拉伸试验机千分尺游标卡尺3.试样准备审核:编制:3.1试样用冲床或铣床加工,其中间平行段长度不小于120mm,宽度的偏差小于0.05mm;3.2试样边部应用小锉刀或砂纸修磨,不得有边裂和毛刺;4.试验步骤4.1用洁净的绸布擦拭千分尺的两个端面,再旋转千分尺的旋纽,使两个测量端面接触,调整千分尺的零位后,测量试样的厚度a;4.2校对游标卡尺的零位后,检测试样中间平行的宽度b,计算试样中间的横截面积SS=a*b4.3在试样拉伸方向划一条中心线,再在试样的横向上划两条线与中心线相垂直,形成两个标点,两标点的距离为80mm;4.4将试样竖直放入拉伸试验机的虎口内,再旋紧虎口夹紧试样的两端,设置试样及拉伸机参数,进行拉伸实验直至试样拉断,记录试样的最大拉力为F;4.5试样拉断后,取出试样放在平台上使其中心线对齐,用游标卡尺测量两标点的断后距离L,5.计算σb=F/Sσb------------------------------试样的抗拉强度,MPa;F-------------------------------- 试样的最大拉力,N;S-------------------------------- 试样的横截面积,mm2;ξ(%)=(L-80)*100/80ξ--------------------------------试样延伸率;L-------------------------------断后两标点的距离,mm;金相检验1.方法原理将试样加工后,在金相仪中放大检验,按标准图谱进行评级。
冷轧带钢检验规范篇一:冷轧用热连轧钢带技术要求冷轧用热连轧钢带技术要求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冷轧用热连轧钢带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集团公司冷轧用热连轧钢带,其它产品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7 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1 钢带尺寸供冷轧用带钢的规格见表1。
表1 单位为毫米项目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带卷内径带卷外径要求值1.3~6.0 600~1300 762±201200~21503.2 尺寸允许偏差钢带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的规定。
3.3 外形允许偏差3.3.1 钢带的凸度应为0.035~0.070mm。
3.3.2 钢带的楔形应不大于0.050mm,局部高点应不大于0.012mm。
3.3.3 钢带外形的其它要求应符合GB/T 709的规定。
3.4 重量钢带按实际重量交货。
4 技术要求4.1 牌号及化学成分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4.2 交货状态钢带以热轧状态交货。
4.3 表面质量4.3.1 钢带表面不应有气泡、结疤、折叠、裂纹、夹杂、压入氧化铁皮和对使用有害的其它缺陷。
钢带不允许有分层。
4.3.2 钢带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厚度负(或正)偏差之半的麻点、凹面、划痕等轻微局部的缺陷,但应保证钢带允许的最小厚度。
4.3.3 钢带应无边裂,边缘破口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允许偏差,并应保证不小于钢带的最小宽度。
4.3.4 对于钢带,由于没有机会切除带缺陷部分,所以允许带有若干不正常的部分,但有缺陷部分不得超过每卷钢带总长度的6%。
冷轧钢板标准冷轧钢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汽车工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冷轧钢板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对冷轧钢板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冷轧钢板的标准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工艺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是对冷轧钢板的物理、化学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生产工艺标准则是对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要求、操作规范等进行规定,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标准则是对冷轧钢板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进行规定,以确保产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冷轧钢板的标准制定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规范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标准化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保障,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保障公共利益和安全。
再次,冷轧钢板的标准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电力设备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领域,冷轧钢板主要用于制作结构件、管道、容器等,其产品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机械制造领域,冷轧钢板主要用于制作零部件、轴承、齿轮等,其产品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汽车工业领域,冷轧钢板主要用于汽车车身、车门、车顶等部件,其产品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最后,我们要重视冷轧钢板标准的落实和执行。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加强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冷轧钢板产品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同时,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总之,冷轧钢板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重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推动冷轧钢板行业的健康发展。
冷轧钢板检验规程
1、目的:
证实外购的冷轧钢板满足技术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外购的轧钢钢板的技术质量要求和检验规则,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轧钢钢板的检验。
3、引用标准: GB247-1992
4、技术要求:
4.1尺寸:宽度尺寸符合采购要求;厚度尺寸与标称厚度尺寸相符(误差范围 +0.01mm -0.02 mm)
4.2材质:冷轧钢板;硬度以不同支架冲压效果为准。
4.3外观/性能:
4.3.1 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压痕、结疤、锈蚀、粉状氧化皮和外来夹杂物;边缘不得有撕破和粗毛刺;
4.3.2 钢板的镰刀弯<1.0mm/m;钢板的不平度<3.0 mm/m;整卷材料拆除2圈后其厚度应与标称厚度相符。
4.3.3 钢板制成产品后经酸洗磷化后应无分层等影响喷涂的不
良现象。
4.3.4 不允许拼卷交货。
(一卷材料中有多种规格材料拼接而成)
5、检测方法: 4.2项采用千分尺检测;4.1、4.3项采用目视法检测。
6、检验准则:
抽样依据:按GB/T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Ⅰ水平,抽样进行4.1—4.3 项的检验;
判定:AQL值1.0,Ac/Re值在规定范围内即为合格,否则拒收。
本规程2016年6月1日颁发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