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22
第二课时总107电95一、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二)、学会6个生字1、画,huà,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
(画,huà,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
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图画绘画画报笔画2、叶,yâ,读准字音,读词语:枫叶。
(1)识记字形。
自学后提问。
(略)(2)口头组词语。
树叶叶子落叶绿叶3、牙,yá,拼读音节,读词语:月牙。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说。
(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
一共4笔,月牙的“牙”)(2)口头组词语。
月牙牙齿4、用,yò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
(用,yò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
一共5笔。
第一笔是竖撇)(2)口头组词语。
用处作用用电功用费用5、笔,bǐ,拼读音节,读词语:画笔。
(1)认识新偏旁“ ”,竹字头。
笔顺是撇(),横( ),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
(笔,bǐ!,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3)口头组词语。
毛笔钢笔铅笔画笔笔记本6、几,jǐ,拼读音节,读词语:几步。
自学字形。
与“几”字有什么区别?“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1、画: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用”第一笔是竖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敬业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7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篇一承德市教委教研室陈秀芳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2.学习7个生字,两个部首:“雨”(雨字头)和“⺮”(竹字头)。
理解生字和熟字组成的新词:“雪地、画家、竹叶、月牙、用、笔、几”,懂得暂不要求掌握的词的大致意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具1.生字卡片。
2.竹叶、梅花、枫叶等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时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课题。
2.看题目讨论:“雪地”什么样?(下雪后,地面上盖上一层白雪,走上去会出现一串串脚印)什么样的人叫“小画家”?(年龄不大,有很高的画画本领的人)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雪地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的画什么样?他们怎么成为雪地的小画家?……)二、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的字音。
1.看拼音读课文,用铅笔画出本课生字,标出诗中有几句话。
2.再看拼音读几遍课文,要求记住生字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3.指名读课文,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连贯。
4.读生字卡片,检查离开拼音是否记住生字字音。
5.再读课文,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主要讲谁的事,讲他们的什么事。
(讲小动物的事,讲它们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新词意思。
1.读一句。
说说天气怎么了(下雪了),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心情会怎样(非常高兴),请带着非常高兴的语气读一句诗。
2.读第二句。
说说雪地里谁来了(一群小画家);看图说说“一群”是多少(好几个)。
3.读第三句。
①说说这群小画家都有谁?它们各画的是什么?(这群小画家有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雪地里的小画家》语文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雪地、小画家”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3)通过写作、绘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乐于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2)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3)学生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2. 朗读教学法: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3. 实践教学法:通过写作、绘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雪地里的景象;(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引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2. 学习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模仿书写。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理解;(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课文内容;(3)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寓意。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雪地里的景象;(2)学生绘画小画家在雪地里作画的情景;(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