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收入和利润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34
第八章收益分配管理【重点导读】收益分配时财务活动的最后环节,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熟悉收益的形成以及分配的基本程序,掌握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是:股利政策及其利弊分析。
第一节收益分配概述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有关规定1. 国有资本收益的构成国有资本收益包括注册的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国有资本收益。
1.亏损弥补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法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
连续5年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后,依次用企业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弥补。
注意:我们通常情况下讲的一般企业的亏损弥补是税前弥补、税后弥补、盈余公积。
在这里增加了用资本公积弥补。
3. 资产损失的处理对核实清楚的资产损失,企业可区别以下情况处理:生产经营的损失计入本期损益;清算期间的损失计入清算费用;公司制改建中的损失,可以冲减所有者权益。
3.产权转让收益的处理转让母公司国有资本所有收益,上缴主管财政机关;企业转让子公司股权所得收益与其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
第二节收益分配政策一、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一)法律因素1. 资本保全约束在财务管理制度当中要求企业贯彻资本的保值增值。
当企业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就不能给投资者分配利润。
如果强行分配的话,就视同投资者抽回资本金。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任意减少资本结构中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比例,以维护债权人利益。
2. 资本积累约束它要求企业在分配收益时,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
3. 超额累积利润约束我们国家不涉及这个问题,在西方国家,法律上缴纳所得税的税率的档次差别较大。
比如在美国,所得税当中规定经营所得(股利所得)税税率较高,资本利得(卖出价和买入价之差)所得税税率较低。
因此许多公司可以通过积累利润使股价上涨方式来帮助股东避税。
2025年一级建造师《经济》重点提前看(完整版)第一章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及应用:知识点1.利息的计算:单利:I t=P×i单;复利:I t=i×F t-1F t-1代表t-1期末的复利的本利和知识点2.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①社会平均利润率;②市场资金供求对比状况;③资金要承担的风险;④债务资金使用期限长短;⑤政府宏观调控政策;⑥经济周期所处阶段。
知识点3.有效利率的计算:i eff=(1+r/m)m-1。
其中r为名义利率,m为计息次数知识点4.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①资金使用的时机;②资金的使用时长;③投入运营的资金数量的多少;④资金周转的速度。
知识点5.现金流量图的绘制规则与现金流量图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知识点6.F=P×(1+i)n;F=A×[(1+i)n-1]/i;P=A×[(1+i)n-1]/[i×(1+i)n]。
其中,F为终值,P 为现值,A为年金,n为计息周期,i为计息周期利率。
第二章经济效果评价:知识点7.经营性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方案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又叫财务可持续能力)等评价内容。
非经营性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为财务生存能力。
知识点8.经济效果评价方法:(1)按经济效果评价结果的肯定程度不同,分为确定性评价与不确定性评价。
对同一个方案必须同时进行确定性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2)按评价方法的性质不同,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3)按评价方法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4)按评价是否考虑融资,分为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
一般宜先进行融资前分析,再进行融资后分析。
融资前分析应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
知识点9.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规律+口诀+排除法)知识点10.静态投资回收期: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方案的净收益回收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掌握计算、优缺点、评价准则)知识点11.财务净现值(FNPV):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全部折现到方案开始实施时(0时点)的现值之和。
微观经济学《第⼋章分配理论》第⼋章分配理论总体介绍:本章的中⼼是⽤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
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产要素的所有者。
劳动得到⼯资、资本得到利息,⼟地得到租⾦,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
收⼊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收⼊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产要素的收⼊取决于两个⽅⾯:⼀是要素的数量.⼆是要素的价格,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则得到的收⼊也就越多。
和普通商品⼀样,⽣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分配中的运⽤。
第⼀节⽣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产要素的需求★(⼀)⽣产要素需求性质1.派⽣需求(也叫引致需求)⽣产要素的需求是⼀种派⽣需求。
需求者是⼚商不是消费者2.联合需求。
即对⽣产要素的需求是⼀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影响⽣产要素需求的因素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产技术状况。
3.⽣产要素的价格。
分析⽣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个问题:第⼀,产品市场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家⼚商对⽣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业对⽣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种⽣产要素变动与多种⽣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产要素本⾝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要素需求★1.⼚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
即:MC=MR=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家⼚商来说,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某种⽣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产要素的边际⽣产⼒,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货币来表⽰⽣产要素的边际⽣产⼒,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