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测试题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47.71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试题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选C。
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在化学键变化过程中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和物质的变化,故只有C项错误。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答案】C【解析】选C。
从物质储存的能量来分析,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的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各不相同。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与反应发生的“需要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如白磷的缓慢氧化、自燃和酸碱中和反应等。
有些放热反应却需要较高温度才能发生,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粉和硫粉的反应等。
3.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2H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氢气是二级能源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D.在这一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A【解析】选A。
H2O分解需吸收能量,属于吸热反应,且该过程中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D正确;氢气是二级能源,产物只有水,不会产生CO2,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B、C正确。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今社会人们所需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目前,全球仍处于化石能源时代C.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的D.凡是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均可用来造福人类【答案】D【解析】选D。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开发利用了多种能源,但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仍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这些物质所储存的能量的释放,均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
高一化学加餐卷4.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且均表现为吸热或放热B .能量守恒定律说明,必须从外界吸收能量后才表现出放热反应.C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热量,说明金刚石稳定D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已知反应:Zn(s)+CuSO 4(aq)=ZnSO 4(aq)+Cu(s)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D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E 2,则2E 1=E 2 3.已知化学反应22A ()B ()2AB()g g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g)吸收b kJ 能量B .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1mol A A -键和1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4.不同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X(g)3Y(g)=,2X(g)Z(g)=,转化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X(g)3Y(g)═是放热反应B .X(g)、Y(g)、Z(g)三种物质中最不稳定的是Z(g)C .反应2X(g)Z(g)═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 .若Y(g)可转化为Z(g),则Y(g)转化为Z(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5.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H 2O 中H -O 键 O 2中O=O 键 H 2中H -H 键 H 2O 2中O -O 键 H 2O 2中O -H 键 键能kJ/mol463496436138463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2H2O 光照2H2↑+O2↑B.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C.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6.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C(s)+H2O(g)=CO(g)+H2(g),能量减少(b-a)kJ/mol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1molC(s)和1molH2O(g)反应生成1 molCO(g)和1mol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kJD.1molC(s)、2molH、1molO转变成1molCO(g)和1mol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7.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化学键N≡N F—F N—F键能/kJ·mol-1946154.8283.023C.反应N2(g) + 3F2(g)→2NF3(g)为吸热反应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8.反应A+B→C(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B—→X(吸热),②X→C(放热)。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补充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 ΔH =-1 367.0 kJ/mol(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中和热)C .S(s)+O 2(g)===SO 2(g) ΔH =-269.8 kJ/mol(反应热)D .2NO 2===O 2+2NO ΔH =+116.2 kJ/mol(反应热)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 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3.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用的燃料是H 2,氧化剂是O 2。
已知: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l) ΔH =-142.9 kJ·mol -1B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C .2H 2(g)+O 2(g)===2H 2O ΔH =-571.6 kJ·mol -1D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4.已知:H 2(g)+F 2(g)===2HF(g) ΔH =-270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 氢气和1 L 氟气吸收270 kJ 热量B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 的热量5.在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H 3OH(l)+O 2(g)===CO 2(g)+2H 2O(l) ΔH =+725.8 kJ·mol -132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2 kJ·mol -1C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725.8 kJ·mol -1D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2 kJ·mol -1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 .白磷比红磷稳定C .S(g)+O 2(g)===SO 2(g) ΔH 1 S(s)+O 2(g)===SO 2(g) ΔH 2 则ΔH 1>ΔH 2D .CO(g)+H 2O(g)===CO 2(g)+H 2(g) ΔH 1>0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CO 2(g) ΔH 1 C(s)+O 2(g)=CO(g) ΔH 212②S(s)+O 2(g)=SO 2(g) ΔH 3 S(g)+O 2(g)=SO 2(g) ΔH 4③H 2(g)+O 2(g)===H 2O(l) ΔH 5 2H 2(g)+O 2(g)===2H 2O(l) ΔH 612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Ca(OH)2(s) ΔH 8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8.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现有H 2和CH 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和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B .1∶3C .1∶4D .2∶3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ΔH = + 49.0kJ·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ΔH =-192.9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kJ·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2CH 3OH(l)+O 2(g)===2CO 2(g)+4H 2(g)的 ΔH >-385.8kJ·mol -110.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右图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 )A .ΔH 1=ΔH 2=ΔH 3=ΔH 4B .ΔH 1+ΔH 2=ΔH 3+ΔH 4C .ΔH 1+ΔH 2+ΔH 3=ΔH 4D .ΔH 1=ΔH 2+ΔH 3+ΔH 411.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 x )的污染。
【精品资源】临川一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 1 满分课堂--化学能与热能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D.Ba(OH) 2·8H 2O 与 NH4 Cl 反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放热、吸热反应的了解情况。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中和反应以及燃烧反应等均为放热反应,只有 D 项为吸热反应。
答案: 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解析:化学反应过程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的放热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答案: BC3.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试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 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2)设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 (C3H 8 ),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 CO2和 H 2O,试比较完全燃烧等质量的 C3H 8及 CO 所需氧气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解析: (1 )反应方程式为C+H 2O CO+H 2为吸热反应。
(2)C 3H8+5O 2====3CO 2+4H 2Om m5××3244442CO + O2====2CO 2m 1 m××3228228即完全燃烧等质量的m1mC3H 8及 CO 所需氧气的质量比为 5××32∶× ×32=70∶ 1144228高温答案: C+H 2O CO+H 2吸热(2)70∶ 11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太阳能可转化为化学能B.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C.化学能可转化为电能D. 化学能可直接转化为机械能解析:化学能是不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的。
高一化学上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释)
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现在电视上有一“自热米饭”的广告播得很火,它介绍在使用时,将一无色液体加入某物质中,放上装有冷米饭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就“热气腾腾”了,非常方便。
请你推测该物质和无色液体可能是( )。
A硝酸铵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氧化钙和水 D固体酒精和水
2.下列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红热的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5.下列关于中和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都相等。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时试题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烧煤取暖B. 电灯照明C.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火箭升空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煅烧石灰石 B. 铝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酸碱中和反应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是()。
A. 用C还原CuO制铜 B. 水通电分解生成H2和O2 C. 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 D. 用CO还原Fe3O4得到Fe二、填空题4、在化学反应中,不仅物质发生改变,还会发生能量的转化。
如实验室制取氯气,通过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反应中,物质发生________变化,同时有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2)在这个反应过程中,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是氧化剂。
4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的是()。
A. 生石灰溶于水、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 C.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苛性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 D. 煅烧石灰石、镁条与盐酸反应三、解答题6、请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拆开1 mol H —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a kJ、b kJ、c kJ。
则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b kJ。
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时放出热量d kJ。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7、下图为测定热量的仪器装置,通过称量量热器内溶液的重量可测量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高中化学第一节能与热能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2,一切化学反应除了有质量的变化外,还伴随着的变化,它们分别遵循定律和定律。
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即或者。
3,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A.甲醇B.汽油C.柴油D.重油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0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04反应制取H25,已知某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发生时,一定不需要加热B.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如果该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反应一定能继续进行6,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 kJ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已知H2O(l)===H2O(g),ΔH=+44 kJ·mol-1,由16 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火箭的密封仪器舱内有一水银气压计,起飞前仪器舱内气温为17 ℃,气压计中水银柱高度为76 cmHg.当火箭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发射时,气压计水银柱高度为45.6 cm Hg.问此时仪器舱内温度为多少?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8,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高一年级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同步测试题相等的D.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放出能量9.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电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10.等质量的氢气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Q1,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Q2,则Q1与Q2的关系是 ( )A. Q1Q2B.Q111.下列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2C(s)+O2(g)2CO(g)B.CH4+2O22H2O+CO2C.C(s)+CO2(g)2CO(g)D.2CO(g)+O2(g)2CO2(g)12.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是无限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非常复杂,需时间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非再生能源13.下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可用:H+ (aq) + OH-(aq) = H2O(l),△H= -57.2kJ/mol表示的是A.含有1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有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B.1mol/L的盐酸10mL与1mol/L的NaOH15mL混合C.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与 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D.1mol/L的盐酸10mL与1mol/L的氨水15mL混合14.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5.请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的热量变化A. 放出热量B. 生成1molH2O吸收热量245kJC. 2molH和1molO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2和1/2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D. 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大于水的能量16.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滴~4滴水的玻璃片上。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能与热能【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关系2.通过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个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学习难点】从微观结构角度(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理解能量的变化【自主学习】[温故知新 ]1.化学键的分类:2.化学反应的本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3.氢气、铁等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什么是燃烧?分别写出氯气与铁、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新知识导航]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物质为什么都有化学能?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相结合的。
化学反应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就是旧的化学键的断裂、新的化学键的形成的过程。
断键和成键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当物质发生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能量,而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要能量。
如:2H→H -H436 kJ能量H- H→2H436 kJ能量C- H→ C+H415kJ能量CH 4→ C+4H吸收kJ能量2.化学反应为什么有不同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是发生的。
各个物质因为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所含不同,反应时能量变化也就不同。
3.决定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的因素是什么?(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和相对大小。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如下: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3)以能量为纵坐标,画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简单示意图:4.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1)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的化合反应;(CO2+C 2CO 为吸热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⑤缓慢的氧化反应(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②以下几个反应是吸热反应:Ba(OH) 2·8H2O+2NH 4Cl=2NH 3↑ +BaCl2+10H 2 O ; CO2+C 2CO ;C+H 2O CO+H 2注意: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1997年,某报报道,东北某人已经研究出可在水中加入催化剂,利用水制成汽油,并可大量投入使用。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A.成本低,可节约能源
B.它是一条致富的好出路
C.它不符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D.该报道是真实的
2.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 反应
3.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产生热量
C.都要点燃
D.都属于氧化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
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
水 D.氯化钠与水
6.航天飞机用的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 N 2↑+ 4H2O+Cl2↑+2O2↑+Q,下列对此反应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 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 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7.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存在所有物质中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无论强酸还是弱酸与NaOH溶液反应测得中和热的数值是相等的
D.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放出能量9.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电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10.等质量的氢气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Q1,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Q2,则Q1与Q2的关系是 ( )
A. 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
11.下列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2C(s)+O2(g)点燃2CO(g)
B.CH4+2O2点燃2H2O+CO2
C.C(s)+CO2(g)高温2CO(g)
D.2CO(g)+O2(g)点燃2CO2(g) 12.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
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率
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是无限的
C.化石燃料的形成非常复杂,需时间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非再生能源
13.下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可用:H+ (aq) + OH—(aq) = H2O(l),△H= —57.2kJ/mol表示的是
A.含有1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有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
B.1mol/L的盐酸10mL与1mol/L的NaOH15mL混合
C.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与 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1mol/L的盐酸10mL与1mol/L的氨水15mL混合
14.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请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的热量变化
A. 放出热量
B. 生成1molH2O吸收热量245kJ
C. 2molH和1molO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2和1/2mol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大于水的能量
16.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滴~4滴水的玻璃片上。
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属反应。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
反应混合物呈糊状的原因是 _____
(4)通过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17.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YO3n-+3S2—+6H+==Y—+3S+3H2O
①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S2-和Y-的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 (填“<”“>”或
“=”)
参考答案
1.C 2.D 3.BD 4.CD 5.B 6.D 7.C 8.BD 9.D 10.B 11.C 12.D 13.B 14.D 15.AC
16.(1)搅拌,使混合物混合均匀
(2)Ba(OH)2·8H2O与NH4Cl的吸热反应实验中,需要将Ba(OH)2·8H2O 与NH4Cl晶体在研钵中研细,其作用是
A.提高反应限度B.降低反应限度C.加快反应速
率D.减小反应速率
17.① +5 ② 7个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