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25 MB
- 文档页数:62
法制宣传课件《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枸役,并处或者保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5%以上20%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5%以上20%以下罚金”。
第三百四十二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四百一十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关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2、关于非法占用农用地罪3、关于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4、关于非法低价出让国土有土地使用权罪。
5、非法经营罪。
一、刑法保护土地资源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虽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进行了一些立法,但都属于行政立法,尚未上升至刑事立法的高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了各种立法工作,也不用奢谈用刑法保护土地资源。
1979年虽然颁布了刑法典,但由于当时拨乱反正的政治气候,对土地资源的刑法保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故1979年刑法典并未对破坏土地资源的犯罪进行规定。
可以说,到1997年刑法出台前,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只限在行政立法上用行政手段进行。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增强。
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双重的结果:一方面是富国强民,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是在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无节制地被挥霍、浪费,导致资源急剧减少,已经到了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境地。
在这种境况下,土地资源的保护如果仅仅停留在行政手段、民事手段上,显然力度太弱,已不足以起到制裁土地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
因此,1997年修改刑法时,不仅在刑法分则第六章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而且在这一节第342条规定了“非法占用耕地罪”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