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简报
- 格式:doc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9
XX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简报xx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简报为了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工作,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4月5日上午,学校在荣誉室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校长吴勇军、教务处处长万平、本科专业所在各院部院长及教学副院长、本科教研室主任、应用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出席会议。
会议由万平主持,指出本科近2年来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运行,现在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在前期人才培养方案复制的根底上,通过借鉴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正确处理与“六统一”的关系,学习研究应用型本科的建设规律,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科学的实现路径,建立适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特点的培养方案;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走好改革创新之路,持续拓宽开展空间。
会上,应用工程学院行政负责人马涛汇报本科教学工作,指出在配合校教务处做好教学工作安排同时,大力加强教学督查工作,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并针对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应用型本科特色、院长联席会议、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和图书资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之后,应用工程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员莹汇报学生管理工作情况,以稳定工作为重点,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创立学生考评体系;建立团学组织,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教育等措施,学生思想稳定、学习态度端正,形成高效学习的良好气氛。
并就加强专业教育、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明确学生考研专业方向等提出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应用工程学院的后,吴勇军指出从首批本科生入学至今,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已进入第3个年头,在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并简要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开展、新校区建设的形势,要求大家要认清形势,充满信心,紧抓当前大好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推动本科工作实现跨越式开展。
针对办学规模小、办学定位不准、应用型本科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他就如何开展下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即行动,借鉴高职教育办学经验,通过改造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力度,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创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品牌,为深化本科教育的内涵建设、尽快做强做大奠定根底;二是完善机制,理顺关系,通力配合,落实“21212”的教学运行模式,坚持院长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院部和教研室要完善机制,落实人员,理顺关系,加强协作,扎实落实本科教学工作;三是实行考评,加强监督,明确职责,将本科教学改革和“21212”的教学运行模式实施情况,列入相关院部的教学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应用工程学院快速良好开展。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各学校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为教师搭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效”。
活动围绕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4月15日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及各学科教研组办公室四、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我校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涉及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更新教育理念。
2. 集体备课各学科教研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共同研讨教材、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备课质量。
3. 教学观摩组织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共同分析教学亮点和不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4.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本次教研活动期间,我校共立项课题10项,涉及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多个领域。
5. 教学反思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不足。
通过反思,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2. 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在活动中,教师们共同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奠定了基础。
3. 教研氛围日益浓厚本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第1篇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体育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工作情况简报如下:二、教研活动概述1. 活动主题: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 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3. 活动地点:学校体育室、操场4. 参与人员:全校体育教师、教务处领导、部分学生代表三、教研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组织了教学观摩,由各年级选派的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观摩课后,全体体育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2. 体育课程改革探讨针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教研组组织了一次专题研讨。
与会教师就体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3. 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为了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教研组邀请了专家进行了一次专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体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等。
通过培训,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4.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教研组制定了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5.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反馈本次教研活动还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反馈。
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观摩、研讨、培训等活动,教师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 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教师们对体育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们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教学简报年第期(总第六十三期)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年月日●学校完成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检查立项工作●年我校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得累累硕果●学校期初教学工作会议●专业剖析推进专业建设集中说课提升教学水平●学院期末教学工作会议●多彩指尖艺术美韵同殊—-艺术传媒学院举办“‘指尖上的’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大赛"参赛作品展日前,学校质量工程领导组组织专家组对年度实行“备案制”的项校级教学研究立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予以正式立项。
本次检查采用项目主持人自查,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审核,校专家组审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各项目主持人按照项目进展,从项目创新程度、与教学工作关系程度、完整性、科学性、可行性、阶段性成果等六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各二级学院、教学部对本部门的项目材料进行审核,出具部门审核意见.校专家组在对各项目进展报告及支撑材料进行审阅后评分并出具专家组意见。
学校质量工程领导组根据专家组审定意见确定了本年度立项项目并报学校行办公会审议通过。
学校自年度起实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备案制”.对各二级学院推荐的项目经审核公示后予以先行立项建设,并于立项建设一年后开展建设项目进展检查。
对于建设效果好,有明确成果的项目予以立项,并资助经费;对于建设效果不好的项目,将不予立项.此项举措旨在创新管理模式,改变教学研究项目长期以来“重立项、轻建设"的现象。
我校在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喜获项、二等奖项佳绩,其中生物工程学院赵士朝同学在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检测项目中获得、牛乐同学在畜禽肉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检测项目中获得、孟繁颖同学在茶叶含量的检测项目中获得二等奖、许月明、张冬冬老师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电气工程学院由万鸾飞老师、蒋玲老师指导的李宁、王浩团队荣获“现代电气安装与调试”,陈素芹老师、侯德华老师指导的余成林、徐文强团队荣获“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二等奖,万鸾飞老师、蒋玲老师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汽车工程学院由选手王江江、韦杰、张宏亮组成的参赛团队荣获“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由选手韦志魁、韦杰、张宏亮组成的参赛团队荣获“汽车电气系统检修"二等奖,韩小伟、周自宝分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信息工程学院由郎璐红老师、陶玉贵老师指导的沈钱晨、梁佳、奚海涛团队荣获“嵌入式产品开发”二等奖.由XX主办、XX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的年“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于,我校教师李娟、张羚、孙蔚闻获大赛二等奖。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本学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新学期伊始,各学科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各备课组根据教学进度,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明确。
2. 听课评课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
活动期间,各学科组组织教师进行相互听课,课后进行评课。
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坦诚交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3. 专题讲座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校邀请了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课程改革、教学策略、班级管理等多个方面,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4. 教学研讨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教师们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通过研讨,教师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教学竞赛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我校举办了教师教学竞赛活动。
竞赛内容涵盖了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教学反思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教研活动的推动下,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3. 教师队伍更加团结。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增进了相互了解,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活动总结新学期的教研工作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贡献力量。
教务工作简报JiaowugongzuoJianBao 2015-2016第9期---- 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为了有效检测我校高三年级复习备考的成效,提高三学生的应考能力,元月23日--24日,我校高三年级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进行了第一次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考前,教务处合理安排监考教师,精心布置考场,以保证考试的顺利实施。
考试中,监考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监考,学生认真答卷,遵守考试规则,顺利完成了本次考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为了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张榜公布此次考试中成绩优异的120名学生名单,以资鼓励,并能激励后进。
一模总结之后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通过本次模拟考试能够激发学生的争先意识,掀起学习高潮。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老师们!同学们!继续勤学奋进,2016,正等待着我们谱写新的诗篇!平安一中教务处2016年2月27日理科前100名杨超刘重晓王增伟星悦祁婧煜胡晓张君儒贾斌中达玉子马文昊岳君林曹寅清赵玉艳贾国荣岳枫张宗宏郭宸杨莉王延飞马睿智张钰萍马淑娇李梓欣张亚楠严文发马福祥谢素云祁常鹏马珍马中和颜昕蕾蔡甲惠李婷许婷婷张笑尘朱兵张万洁马殿卿管增艳马军樊裕业周瑞琪马瑞倪萍刘婷崔鹏羽赵敏杨琬婷赵梓嫣郭连聪贺捷朋毛多杰王增斌谢子隽吴钰杰蒲智嵘李凤贵祁召成王昕陈延明董春敏樊依莲马占祥谢蔚奇张海东杨万栋张得萍赵霖张玥白生芳牛永辉刘禹彤赵顺晓董瑞虎郭延玲金居安司延发沈亚萍吴富斐拜永博李茜祁彩萍李鹏林刘宏鑫曾艺璇马德义韩娟王志腾李宁冶青云宋怀瑾马悦马忠祥李雪琴孟晶吴娅玲侯睿邓昌盛韩云徐晓芸文科前20名白静平祁玉婷郑文婧林晓洁张悦任星明张洁王雅睿张兴兴肖斌李林薇何丽琼蒋泽琨王军马心月星香兰文珏禅雷安琪张正宇马阳臻老师寄语激情如火的高三时节,你们心中的梦已经变成夜空中的那颗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星星,牵引着你脚不停息地昼夜赶路,风雨兼程。
胸中有丘壑,壮志达青云,你们的心中在挥舞着有力的拳头,你们在心底在为自己鼓气呐喊,全力以赴,一定成功!你们有足够的耐心,你们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一次两次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以“XX主题”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XX年XX月XX日(星期X)上午9:00-12:00地点:XX学校XX楼XX教室三、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 时间:9:00-9:30- 内容:针对XX年级XX学科的XX单元进行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
2. 课堂观摩- 时间:9:30-10:30- 内容:由XX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全体教师观摩学习。
公开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和点评。
3. 专题讲座- 时间:10:30-11:30- 内容:邀请XX专家进行“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4. 经验分享- 时间:11:30-12:00- 内容:由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代表分享备课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活动内容摘要1. 集体备课教师们在集体备课环节中,积极发言,针对XX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堂观摩XX老师的公开课展示了一场精彩的教学盛宴。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课后,教师们对公开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专题讲座XX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为教师们提供了许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4. 经验分享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备课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教务简报2014年第1期(总第15期)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务处编二○一四年三月目录◆学院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育教学工作会◆学院领导检查新学期第一堂课◆学院召开师德教风建设大会◆教务处完成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第一周教学运行情况通报学院召开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教育教学工作会2014年2月21日上午,学院在A402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一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赵月望院长、张健副院长、教务处、学生处、系部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秘书,会议由张健副院长主持。
此次会议主要是检查新学期开学前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准备情况。
会议听取了教务处、学生处、各系部对本学期教学任务落实、教师安排、教室编排和教学设备检查、教材征订、学生返校及教育工作的汇报。
会上,学院领导充分肯定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研究布置了有关工作。
学院领导特别要求新学期一开学,各项工作都要及时进入正轨,教师要高度重视授课质量,严格课堂秩序,深化教风学风建设,规范管理,切实做到新学期新面貌。
学院领导深入新学期第一堂课检查教学情况2014年2月24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为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新学期教学秩序正常化,促进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学院党委书记彭超、院长赵月望、副院长张健、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处、系部负责人于上午8:40对上课班级第一堂课进行了检查。
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处于下午14:20对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
从检查的情况看,学院开学第一天课堂教学情况良好,教师、教室、教材、课表、教学资料表册均按要求落实到位;教学环境良好,教学组织到位,授课教师精神饱满,学生到课情况良好、课堂秩序井然。
总体来说,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展现出新学期的良好风貌。
学院召开师德教风建设大会2014年2月26日下午,学院在A403会议室召开全院师德教风建设大会。
出席会议的有学院领导彭超书记、赵月望院长、张健副院长;院办公室、人力资源处、教学督导室、教务处、学生处负责人及全体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共计100余人。
简报
常规检查以查促教
——我校教务处对初三年级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检查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批改作业则是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深入了解初三毕业班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初三年级任课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行为,4月2日下午,校长张江林,教学副校长罗锦江,教务处处长杨州一行人对初三年级各学科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工作进行了检查。
检查过程中,领导们认真翻阅,仔细查看,详实记录,检查方式科学客观公正。
本次检查涉及学生现学的所有学科,作业类型包括:作业本,作文本,练习册,听写本,具体检查每个班级学生作业上交数量,批阅次数,有无分层作业体现和评语等方面。
检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批改作业是认真的,能做到有收必批,有错必纠,但是在检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作业分层布置还不够明显,作业收交要求不严格,作文批改普遍随意,没有做到明确要求与指导。
这次检查是教务处系列常规检查的一个部分,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希望各位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重要性,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为学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保驾护航。
教务简报 第13期(总第三一三期) 2006.6.19 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 我校二OO六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289名。其中文学院考取31名,政法学院考取11名,历史文化学院考取26名,外国语学院考取43名,数学学院考取30名,物理学院考取29名,化学学院考取28名,生命科学学院考取24名,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考取5名,体育学院考取6名,计算机学院考取18名,教育科学学院考取8名,美术学院考取8名,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考取3名,信息技术学院考取12名,环境工程学院考取5名,管理学院考取2名。现将考取研究生学生名单公布如下:
吉林师范大学 2006届(2002级)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名单 院 别 姓 名 考取学校 考取专业
文学院 任玉涵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赵丽娜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孙崴崴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李云彤 吉林大学 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何 雨 东北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 杨雪冬 东北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 孙毅博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金 玲 四川大学 工商管理 齐 畅 吉林大学 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阳 光 东北师范大学 现当代文学 高 迪 东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刘小夫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王海欧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王晓丹 湖北工业大学 企业管理 刘舒文 东北师范大学 现当代文学 李佰慧 东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陈 微 吉林大学 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院 别 姓 名 考取学校 考取专业 文学院 卢轶男 吉林大学 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李冬香 东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周大琳 南京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妥 静 内蒙古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刘 畅 云南师范大学 现当代文学 王 超 西南政法大学 国际法 杜 鹃 吉林大学 国际法 沈媛媛 吉林大学 古代文学 张 扬 西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王 锐 广西民族大学 现当代文学 董 璐 东北师范大学 现当代文学 王 丹 内蒙古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高 阳 东北师范大学 文艺学 马英骁 北京语言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政法学院 焦永生 南京大学 法律硕士 陶 也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哲学 齐丽琴 上海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洪生 西南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唐俊峰 海南大学 西方哲学 王卫堂 东北师范大学 伦理学 绳美薇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国莉莉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杨 柳 吉林师范大学 伦理学 董 琦 吉林师范大学 伦理学 郭明莉 吉林师范大学 伦理学
历史文化学院 许微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古代史 刘 丽 吉林大学 世界近现代 刘立明 吉林大学 中日关系史 祁 晶 吉林大学 中国古代史 赵启迪 吉林大学 古籍研究所 牛启明 东北师范大学 世界现代史 王冬梅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安 娜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张佰娟 东北师范大学 传播学 范春玲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郝芳芳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史 院 别 姓 名 考取学校 考取专业 历史文化学院 梅 爽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张 静 四川大学 世界近现代史 卢中阳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史 黄宇丽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史 于海洋 上海大学 专门史 李 丹 上海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杨 雪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杨冬冬 福建师范大学 世界史 郭海军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赫荣旭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刘 丹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史 范国明 四川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学 王 姝 辽宁师范大学 专门史 刘 星 西华师范大学 专门史 张一高 延安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外国语学院 王玉玲 南开大学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董丽丽 吉林大学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聂 亮 辽宁师范大学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贾 漪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研究所 李 丹 辽宁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耿 坤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赵 欣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王仁光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新闻 刘云佳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学 田晓莹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文学
徐艳兵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学
李洪梅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文学
林 琳 吉林大学 英语语言学
穆思融 吉林大学 英语语言学
吕天娇 吉林大学 文学传播学
王亚芳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辛海燕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王 丹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侯天皓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吕洪波 山东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陈 娟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刘文婷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院 别 姓 名 考取学校 考取专业 外国语学院 万 鑫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李 宇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鲁 艺 长春理工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黄 瑞 北京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吴国秀 上海外国语大学 新闻学 赵 巍 辽宁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蔺 娟 辽宁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李 伟 吉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孙 宏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王海燕 吉林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 孟英杰 东北师范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 何兆梅 吉林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 刘志岩 吉林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 高 雪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付 博 吉林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张灵敏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专业国际汉语言育方向 邵 丹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党 冀 福建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费 凡 吉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朱雪妍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 罗 伟 大连外国语学院 俄语语言文学
数学学院 徐佳音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李天华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李 涵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李翠梅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王 雪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孙雨娇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付向南 吉林大学 应用数学 王 薇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徐嫣菊 吉林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朱效达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徐冬鹤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皮慧爽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孙珊珊 东北师范大学 应用数学 于 丽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赵培培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院 别 姓 名 考取学校 考取专业 数学学院 贾晓亮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田秋颖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王 勇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张秀丽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姜 磊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阎淑坤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庞 莹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陈 晋 吉林大学 应用数学 鞠静楠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李春沅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张邱娇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庞 敏 东北师范大学 应用数学 晏 丽 吉林师范大学 基础数学 王莹莹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础数学 潘 爽 海南师范大学 应用数学
物理学院 宋明星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孟祥伟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张丽娜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张彦磊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马利秋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张 欣 吉林大学 理论物理 李 亮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欧阳顺利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孟 瑜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吕 航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孙 营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肖宁如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吕世权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许 妍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张艳艳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刘东华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王培培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展福祥 吉林大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范文超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叶琳琳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袁兆海 东北大学 经济 王慧玲 温州大学 凝聚态物理 院 别 姓 名 考取学校 考取专业 物理学院 郝 影 长春理工 光学工程 夏春阳 长春理工 凝聚态物理 曹 健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凝聚态物理 潘北城 吉林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刘晓艳 吉林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姚海霞 吉林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张 伟 吉林师范大学 凝聚态物理
化学学院 李 敏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张 鑫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徐佳琦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于庆勇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逯 璐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侯雪梅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刘 丹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侴晓玉 吉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李红梅 吉林大学 分析化学 郑 欣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王恒国 吉林大学 有机化学 柳 岩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刘士艳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吴楠楠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李海彦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祖艳红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秦 杨 吉林大学 分析化学 胡桂英 吉林大学 无机化学 于力娜 吉林大学 分析化学 李 慧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左青卉 长春光机所 凝聚态物理 王樱蕙 长春光机所 凝聚态物理 单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教法 李 菲 东北师范大学 无机化学 姜晓妍 东北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 刘 薇 延边大学 有机化学 吴莲苹 延边大学 物理化学 陈 丹 天津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
生命科学学院 赵婷婷 长春理工大学 无机化学 李久文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