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铸造高温合金及工艺发展40年
- 格式:pdf
- 大小:675.52 KB
- 文档页数:9
先进铸造技术实现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部件生产先进铸造技术实现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部件生产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核心部件,对于其性能和质量要求非常高。
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高温和高压环境的考验,因此需要使用高温合金材料来制造发动机的关键部件。
然而,高温合金的制造并不容易,它的熔点高、金属流动性差,传统的铸造工艺难以满足其要求。
因此,研发先进的铸造技术来实现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部件的生产成为了当今航空制造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先进铸造技术的背景和意义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部件是承载发动机工作负载、耐受高温和高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铸造工艺对于高温合金的制造存在一些问题,如温度控制困难、晶粒度不均匀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温合金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脆性断裂等质量问题,并且制造成本也较高。
因此,研发先进的铸造技术来实现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部件生产的意义重大。
二、先进铸造技术的研究方向1. 智能铸造技术智能铸造技术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铸造工艺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对铸造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实现高温合金部件的精确制造。
其中,传感器技术可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从而提高部件的质量和性能。
2. 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学模型直接转化为实体的制造技术,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构建三维结构。
对于高温合金部件的制造,三维打印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精确制造,并且可以减少材料浪费,提高制造效率。
3.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将金属粉末逐层熔化并凝固成形的制造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高温合金部件。
此外,激光熔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精确控制,提高部件的耐高温性和机械性能。
三、先进铸造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1. 提高发动机效率和性能先进铸造技术可以制造出更加复杂和精细的高温合金部件,如叶片、燃烧室等。
第26卷 第3期2006年6月航 空 材 料 学 报J OURNAL OF A ERONAUT ICAL MAT ER I A LSV o.l 26,N o .3June 2006先进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进展曹腊梅,汤 鑫,张 勇,薛 明,李爱兰,盖其东,刘发信(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摘要:介绍近期国内外的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研究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整体叶盘以及导向器和机匣类结构件的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述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
关键词:高温合金;近净形;精密铸造;进展中图分类号:TG1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06)03-0238-06收稿日期:2006-02-21;修订日期:2006-04-11作者简介:曹腊梅(1966-),女,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研究,(E -ma il)la m e.i cao @bia m.ac .cn 。
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
铸件的工作面无需机械加工或只进行局部打磨,即可达到类似抛光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它是通过严格的工艺设计、使用精密制造的模具工装、优质模料、铸型材料、优质的合金材料在专用的工艺装备上进行浇注和凝固结晶以及对铸件成形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和工艺因素的严格控制,获得高尺寸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使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铸件。
它是精密高效的CAD /CAM /CAE 技术、材料学、冶金物理与化学、环境与装备保障、精密成形控制、表征与无损检测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
高温合金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主要针对航空航天动力系统热端部件,如涡轮叶片、整体叶盘、导向器、机匣类复杂异型结构特点和高温结构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形成的专用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内容包括近净形铸造工艺设计、熔模材料与精密成形技术、高温陶瓷材料与精密成形技术、高温合金浇注成形与凝固结晶控制技术、铸件后处理与专用工装研究,以及工艺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和表征技术研究。
热等静压(HIP)技术在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热等静压(HIP)技术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问世。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高性能材料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同时也成为新材料开发中的重要高新技术。
我国HIP技术开发始于70年代。
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不仅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而且这些成果已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HIP′99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无疑为我国从事HIP研制人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与国际同行进行直接交流的机会,并将有利于我国HIP技术的发展。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本届会议内容有一个概略的了解,本文对当前HIP技术在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其重点在钛合金、高温合金、铍材和难熔金属的应用方面。
1 HIP技术在钛合金方面的应用在近期的应用中,钛合金铸件经HIP致密化处理后最重要的应用仍然在商业方面。
这是由于钛合金铸件可以制备大型、异型的净成形产品,因此大幅度降低部件的制造成本。
HIP处理虽然使合金的强度水平略有下降,但它使材料的塑性及疲劳寿命增加,并使其力学性能的分散度下降,从而提高材料使用性能的可靠性。
Ti-6AI-4V合金是钛合金的主要材料,目前最大的钛合金铸件是美国GE公司的GE90发动机风扇结构件,其外径为1500mm。
Pratt & Whitney公司制造的PW4080发动机过渡罩外径已达1800mm。
由于铸件的尺寸大于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转的HIP机尺寸,故在此件HIP处理前先把它切开分别进行HIP处理,然后再把它焊合。
为此航空发动机厂要求用HIP处理尺寸为2050mm及超过此尺寸的部件。
鉴于制造2050mm HIP设备的制造费用过高,而且这种大件的数量相对较少,故难以实现。
为了提高钛合金铸件性能,波音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及麦当来、道格拉斯公司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现已表明,钛精密铸件在HIP后再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使其性能达到锻件的水平(包括疲劳性能及塑性)。
马丁/波音F22空中优势战斗机是HIP钛合金应用的典范,其应用的76个部件约占飞机机架重量的45%,材料为经HIP后的钛合金铸件。
钴基铸造⾼温合⾦K6509的研究钴基铸造⾼温合⾦K6509的研究Study on Co bas ed Superalloy K6509张强,张宏炜,贾新云,谭永宁,黄朝晖(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温结构材料国防重点试验室,北京100095) ZH ANG Qiang,ZH AN G H ong wei,JIA Xin yun,TAN Yong ning,H U ANG Zhao hui(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H igh T emperature StructuralMaterials,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Beijing100095,China)摘要:K6509合⾦是本院新研制的钴基⾼温合⾦,将主要⽤于涡轮发动机的导向叶⽚材料,具有较⾼的持久性能,适⽤于铸造复杂型腔的薄壁空⼼叶⽚。
本⽂主要介绍了合⾦的成分特点,主要的物理和⼒学性能,并与K640,DZ40M合⾦的⼒学性能做了对⽐。
关键词:钴基⾼温合⾦;⼒学性能;微观组织中图分类号:TG1461⽂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14381(2009)Suppl1014204Abstr act:K6509alloy is a newly developed Co based superalloy,mainly designed for turbine vane ap plications.The alloy has excellent stress r upture properties,which is suitable for complex cored thin wall airfoils.The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introduced.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s alloy are compared with K640and DZ40M.Key words:cobalt base super alloy;mechanical property;microstr ucture⾼温合⾦被⼴泛应⽤于飞机、船舶、车辆的燃⽓涡轮机和⽤作宇宙飞⾏器、⽕箭发动机、核反应堆、蒸汽动⼒发电⼚装置、⽯油化⼯设备以及其它⽤途中的耐⾼温材料。
第 4 期第 120-126 页材料工程Vol.52Apr. 2024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No.4pp.120-126第 52 卷2024 年 4 月固溶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K439B 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Effect of solution parameters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K439B nickel -based superalloy张雷雷1,2,陈晶阳2*,任晓冬2,张明军2,汤鑫2,肖程波2,杨卿1*(1 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2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5)ZHANG Leilei 1,2,CHEN Jingyang 2*,REN Xiaodong 2,ZHANG Mingjun 2,TANG Xin 2,XIAO Chengbo 2,YANG Qing 1*(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 ’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Xi ’an 710048,China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Advanced 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al Materials Laboratory ,AECC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Beijing 100095,China )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 -SEM ) 研究不同固溶温度(1140,1160 ℃及1180 ℃)及固溶冷却方式(AC ,FC -900 ℃+AC ,FC )等热处理参数对K439B 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航材院的主要业务包括航空材料、航空零部件、航空装备的研发与生产,
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和咨询。
该院拥有一支由资深专家和技术精英组成的研发团队,具备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的努力,北京航材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研发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能够为航空工业提供高质量的材料和零部件。
在航空材料领域,北京航材院致力于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航空材料,包括
航空用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航空航天器件等领域,为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北京航材院还积极开展航空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工作,包括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飞机系统件等。
该院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满足航空工业对高质量零部件的需求。
除了研发和生产,北京航材院还提供航空材料领域的技术服务和咨询。
该院拥
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材料性能测试、工艺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同时,该院还能够为客户提供航空材料领域的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客户提升自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总的来说,北京航材院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航空材料研
究和生产的重要使命。
该院将继续发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铸造过热度和热处理对CoCrMo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马秀萍;李超【摘要】研究了CoCrMo合金普通壳型铸造工艺下过热度和高温固溶热处理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Mo合金在铸态下碳化物主要以大块状共晶状M23C6碳化物存在;随着过热度的增加,碳化物共晶团的尺寸增大,导致室温拉伸性能降低.CoCrMo合金经过高温固溶热处理后,大部分大块状共晶碳化物发生溶解和分解,以细小的颗粒状M23C6碳化物析出并均匀分布于基体,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均匀细小分布的碳化物有利于提高CoCrMo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期刊名称】《材料工程》【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66-70)【关键词】过热度;固溶热处理;显微组织;碳化物;拉伸性能【作者】马秀萍;李超【作者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1+6CoCrMo合金与不锈钢、钛合金相比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成为临床中较为理想的人工关节用主要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髋关节等外科植入物[1-5]。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CoCrMo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或伸长率不合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者,经常出现由于室温拉伸性能不合格而使生产成本增加。
CoCrMo 合金由钴基面心立方基体相和碳化物相组成,碳化物作为CoCrMo合金中重要强化相,合金内碳化物大小、分布形态和数量,对合金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6-9]。
本工作主要通过探讨不同铸造过热度和高温固溶热处理对CoCrMo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显微组织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获得合适显微组织的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及方法本实验中采用同一炉母合金锭,母合金锭的化学成分采用最优成分配比[10]。
从该炉母合金锭切取4段(4±0.15)kg的料段,在ZG-25kg真空感应熔炼炉按照传统工艺进行重熔,并在不同过热度下铸成灯笼试棒。
韩雅芳的故事韩雅芳博士,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由国家第一批公派赴加拿大留学,1985年获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兼科技委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国际材联执委、国际材联出版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担任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自然科学进展——国际材料》)杂志常务副主编。
父亲的遗愿1944年,韩雅芳出生在上海崇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身为家中的长女,韩雅芳从小就很懂事,乡亲邻里都知道韩家的女儿聪明,因为她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学校老师也对这个聪明的女孩特别喜爱,总是说“她肯定能考上大学”。
韩家父母听了心里很高兴。
就在韩雅芳13岁那年,父亲不幸因病离开了人世。
病重时的韩父对妻子说:“三个男孩以后学习好不好我不知道,可我们女儿聪明,学习好,她一定要上学,一定要坚持学下去。
”父亲的去世对这个家庭打击太大,母亲一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丈夫的唯一遗愿就是让女儿继续学习,韩母就咬着牙坚持下来,让本该留在家里干活的大女儿继续上学,自己一人撑起了这个家。
父亲去世后,韩雅芳继续上学是难上加难。
家中的农活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弟弟们也需要照顾,韩雅芳又怎能让母亲一人独自承担。
为了多帮母亲干活,为了省下晚上读书的油灯钱,她就利用上学往返路上的时间看书,利用课间十分钟、午休时间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一回到家里就帮母亲干农活。
农忙的时候,韩雅芳就留在家中帮忙,有时半个月都上不了一天学。
但每次误课之后,韩雅芳都能很快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更让老师和同学感到吃惊的是,这样一个经常缺课的女孩,每年期末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
人民助学金韩家的条件太艰苦了,韩母一人劳动根本供不起几个同时上学的孩子。
那时候,国家每月给贫困中学生2元的助学金,这2元钱对韩家来说可真是不小的数目,为了省下这2元钱,韩雅芳每天用布袋装点棒子面和杂粮,带到学校中午蒸着吃,绝对不多拿1分钱买别的。
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及制造技术现状Thrust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及制造技术现状在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由于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 的部位而被列为第一关键件,并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涡轮叶片的性能水 平,特别是承温能力,成为一种型号发动机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 上,也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显著标志【007】。
航空发动机不断追求髙推重比,使得变形高温合金和铸造髙温合金难以满 足其越来越高的温度及性能要求,因而国外自70年代以来纷纷开始研制新型高 溫合金*先后研制了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单晶高温合金等具有优异高温性能的 新材料;单晶高温合金已经发展到了第3代° 80年代,又开始研制了陶瓷叶片材 料,在叶片上开始采用防腐、隔热涂层等技术。
1航空发动机原理简介航空发动机主要分民用和军用两种。
图】是普惠公司民用涡轮发动机主要构 件;图2是军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飞机涡轮发动机内的温度、气 流速度和压力分布乍图4是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发动机内温度和材料分布;图5为 航空发动机用不同材料用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Twn Spool Sha^l la Tum ,the Fan and I he CfflnpmBoraTurbrne 漳 Tiim Oycer Sh»fl.Low PressureTurbtne ta Turn Inner ShadLow PflHb&u 帕 CwimswrFin Air Bypassing U IA Jal Engm*图1普惠公司民用涡轮发动机主要构件k>itin-rlw oih'Hb-Mwt图2 EJ200军用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LIANG• riWfdvbu 麗虹r* f ■ 出 K in piwJuiA- th«ih*-inwwKHi ■■ ihv1vrferinR«i'■L・LMiv M Ann o4 tHp^-vki-d U«a |I H 』lunj wikncid thmu^ IwliripwkdirwtT IK 。
中国飞豹战机背后的故事飞豹背后的故事据《解放军报》报道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解放军新型飞豹战机用发动机已实现全面国产化。
这标志着飞豹成为我国空军主力作战飞机中第一个也是暂时唯一一个完全摆脱国外进口发动机依赖的型号,也标志着我国仿制也是装备的第一型涡轮风扇发动机秦岭历经几十年发展历程终于成熟完全替代了进口发动机。
关于飞豹和秦岭的故事,相信读者已经看了很多。
今天龙腾讲一讲飞豹背后的故事。
秦岭国产化工作持续三十年的原因从1973年7月17日英国政府同意我国引进军用斯贝MK202发动机到2003年7月18日秦岭发动机通过国产化工程技术鉴定,英国斯贝MK202发动机仿制并国产化进行了整整三十年。
于是在网络开始流传英国六十年代技术,我国仿制三十年,中国航空发动机水平太差的谬论。
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斯贝MK511发动机,它是斯贝MK202发动机的原型之一。
斯贝系列发动机是英国罗罗公司五十年代末期设计的机种,这个系列包括几十个民用和军用改型。
1964年为满足作战时要求更大的推力,罗罗公司以民用斯贝Mk511和Mk512为基础发展出加力型军用斯贝Mk202,属于第二代军用涡扇发动机。
斯贝MK202发动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定型,确实属于不折不扣的英国六十年代技术。
1973年7月17日,英国政府约见我国驻英大使,表示已授权罗罗公司向中国出售军用斯贝MK202发动机。
1975年8月,中英双方进行了实质性谈判。
1975年12月13日,中英签订了中国引进斯贝发动机的专利合同。
西安航空发动机厂与1976年开始研制工作。
1979年下半年,我国就用英国提供的部件组装出了两批四台发动机在中国进行了150小时持久试车并在英国进行了高空台试车,零下40?启动试车和五大部件循环疲劳试验,全部考核都圆满成功。
也就是说我国用三年时间就掌握了一种全新西方发动机的组装技术。
但是进展顺利的国产化工作并没有迈向下一步,对斯贝MK202进行仿制和自主生产。
简述中国国产第1~5代单晶⾼温合⾦第⼀代单晶⾼温合⾦:主要有DD2、DD3、DD4 (前三者研制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DD26与DD26C(中国科学院)、DD402( 钢铁研究总院和南⽅航空动⼒机械公司 )、DD8( 中国科学院⾦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等合⾦。
第⼆代单晶⾼温合⾦:DD6与DD398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DD5 (中国科学院⾦属研究所 )另外,国内研制的⽆Re合⾦,如DD99、DD98等,其性能相当于第⼀、第⼆代单晶的⽔平。
中国科学院⾦属研究所发明提供了⼀种⾼强抗热腐蚀镍基单晶⾼温合⾦DD-13,该合⾦的组成成分构成和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r:10.0~15.0%,Co:8.0~12.0%,Mo:0.5~3.0%,W:3.0~6.0%,Ta:4.0~7.0%,Al:3.0~5.0%,Ti:3.0~5.0%,C:0~0.4%,其余为Ni,6.5≤Al+Ti≤9,Al/Ti≤1。
该合⾦不仅具有优良的抗热腐蚀性能,还具有较⾼的⾼温⼒学性能、良好的组织稳定性。
既可以适⽤于地⾯与舰⽤燃⽓轮机⾼温部件,⼜可以适⽤于航天、航空发动机⾼温部件。
中国科学院⾦属研究所研制提供⼀种⾼强度抗腐蚀镍基单晶⾼温合⾦M09A。
其化学成分为(重量百分⽐):Cr11.0~15.0%,Co8.0~9.0%,Mo1.8~2.2%,W3.5~4.4%,Ta5.0~6.0%,Al4.0~5.4%,Ti2.5~3.5%,B0.004~0.007%,C0.01~0.03%,Ni余量。
该合⾦材料⾼温持久性能好,抗热腐蚀性能优异,组织稳定。
第三代单晶⾼温合⾦:DD9与DD10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 )、DD32、DD33( 中国科学院⾦属研究所⾼温合⾦研究部) 、 DD90( 中国科学院⾦属研究所)第四代单晶⾼温合⾦:DD22 合⾦、中国科学院⾦属研究所发明⼀种⾼强度且组织稳定的第四代单晶⾼温合⾦,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计,该合⾦的化学成分为:Cr 3~5%,Co 5~12%,W 6~8%,Mo 0.1~2%,Re 4.5~6%,Ru 2 ~4%,Al 5.5 ~6.5%, Ta 6 ~10%,其余为 Ni。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是我国较早开展钛合金及其制造精确成型技术研究的单位,是航空航天系统的专业化钛合金材料研究单位,其中铸造钛合金及其精确成型技术专业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
铸造钛合金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要从事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行业用常规钛合金、高温钛合金、高强钛合金、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等轻质高温高强材料研制及其精确成型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是北京市先进钛合金精密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由飞行器结构件部、发动机结构件部、新材料新工艺及模拟仿真研究部、工艺技术部、试验部及综合管理部六个部门组成,团队成员近70人,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核心的科研团队。
中心具备全套的合金制备、铸件研制生产、铸件检测的设备。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模陶瓷型/砂型/机加工石墨型制备技术,掌握了真空电弧熔铸技术、真空感应悬浮熔铸技术、静止浇注工艺、离心浇注工艺以及铸件热等静压、热处理、焊接、表面处理、无损检测、尺寸测量等技术。
分別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联合试验室,与中航ESI合作建立了先进数字精密成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与伯明翰大学、罗罗公司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旨在开发航空航天等行业用的钛合金新材料及其精确成型技术,提高新材料及其精密成型制造技术的成熟度,满足工程化应用需求,实现先进技术向相关企业转化,推动行业发展。
主要研究领域►新型钛合金及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绿色、耐高温、高惰性铸型/型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钛合金大型复杂薄壁机体/发动机结构件精密成型技术A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件精密成型技术►精确成型全流程计算机模拟及数据库专家系统技术►TiAl金属间化合物定向凝固成型技术►TiAI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冶金精确成型技术►钛合金/复合材料整体组合成型技术设备产品及技术。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铸造高温合金及工艺发展40年
陈荣章
【期刊名称】《材料工程》
【年(卷),期】1998(000)010
【摘要】简要介绍了航空材料研究院40年来在铸造高温合金及工艺包括熔炼,铸造,定向凝固及细晶铸造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总页数】1页(P3)
【作者】陈荣章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32.32
【相关文献】
1.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重型燃气轮机叶片材料和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
2.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铸造钛合金技术中心
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
4.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铸造钛合金技术中心
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定位--面向航空,服务社会愿景--做航空材料检测技术的领航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