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型考试试卷
- 格式:pptx
- 大小:933.06 KB
- 文档页数:13
2022年北京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糖被的功能为: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和④ ______ 等。
2、亚病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一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条件下,经过不同的代谢途径最终会产生不同数量的ATP,例如经EMP途径可净产______个ATP,经HMP途径产______个ATP,经ED途径产______个ATP,而经EMP+TCA途径则可产______个ATP。
4、摇床振荡培养通常用来培养______微生物,享格特的厌氧操作方法通常用来培养______菌。
5、真菌菌丝有两种类型,低等真菌的菌丝是______,高等真菌的菌丝是______。
6、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______,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______和德国学者______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7、酵母菌经______作活体染色后,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呈______ 色,死细胞呈______色;细菌经______染色后,活细胞在紫外光显微镜下会发出______色荧光,死细胞则发出______色荧光。
8、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9、根据F质粒的不同情况可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菌株。
10、补体的本质是一类______,它能被任何一种______所激活,然后发挥其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作用。
二、判断题11、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类。
在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12、Na+,K+-ATP酶利用ATP的能量将胞内K+“泵”出胞外,而将胞外Na+“泵”入胞内。
()13、至今所知的一切光合磷酸化作用,都需要叶绿素或菌绿素的参与。
一、填空题:1. 实际轧制变性区分成弹性变性区、塑性变形区、弹性恢复区。
2. 根据金属沿横向流动的自由程度,宽展可分为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3. 开始冲孔的质量问题有走样,闭式冲孔的质量问题有壁厚不均、横向裂纹、纵向裂纹。
4. 计算平面各向异性系数的公式是Δr=r 0+r 90+2r 45。
5. 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拉拔方式主要有:无心棒拉拔、短心棒拉拔、长心棒拉拔、游动心棒拉拔。
二、简答题:1. 画出轧制单位压力分布的实验图:答:如图所示。
2. 列出卡尔曼微分方程的假设条件答:1)轧件金属性质均匀,可看作均匀连续介质;2)变形区内沿轧件横断面上无剪应力作用,各点的金属流动速度,正应力及变形均匀分布;3) 轧制时,轧件的纵向、横向和高向与主应力方向一致;4) 轧制过程为平面变形(无宽展),塑性方程式可写成:5) 轧辊和机架为刚性。
3.什么是FLC 和FLD ?其使用意义是什么?答:FLD 是材料成形极限图,FLC 是材料成形极限曲线。
作用:材料成形极限图是判断和评定板料成形的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
是解决板料冲压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4.影响板料成形性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答:材料特性:1)化学成分;2)显微组织;3)织构;加工条件:1)成形速度;2)试件加工;3)摩擦及润滑条件。
5.什么是塑性应变比和平面各项异性系数?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塑性应变比是单向拉伸时,宽度方向应变和厚度方向应变的比值,又称为厚度异性指数。
平面各项异性系数用板平面内不同方向上板厚方向性系数r 值的差值Δr=r0+r90+2r45来表示。
塑性应变比表示板料抵抗失稳变薄的能力,特别是压延过程。
平面各项异性系数则反映了在压延成形中凸耳的形成。
小于零是凸耳在45度方向,大于零时凸耳在0和90度方向。
等于零不产生。
三、论述题:1. 论述平砧拔长、上平下V 拔长、上下V 型拔长的原理。
答:平砧拔长时,和砧面接触的部分区域形成难变形区,两边不和砧面接触的部分形成小变形区,中间部分形成大变形区。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模拟三套卷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北京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试题编号:809 试题名称:冶金物理化学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1.试用热力学原理简述氧势图中各直线位置的意义。
2.简述规则溶液的定义。
3.简述熔渣分子结构理论的假设条件。
4.已知金属氧化反应方程式(1)、(2)、(3),判断三个方程式中,哪个M是固相,液相,气相?确定之后,计算M的熔点和沸点。
已知(1)2M+O2 = 2MO(s)ΔG1θ= -1215000 + 192.88T(2)2M+O2 = 2MO(s)ΔG2θ = -1500800 + 429.28T(3)2M+O2 = 2MO(s)ΔG3θ = -1248500 + 231.8T5. 简述三元系相图的重心规则。
6. 试推导当O2在气相中的分压小于0.1Pa时硫容量的一种表达式。
7. 试写出熔渣CaO-SiO2的光学碱度的表达式。
8. 推导在铁液深度为H的耐火材料器壁上活性空隙的最大半径表达式。
9. 简述双膜传质理论。
10. 试推气固相反应的未反应核模型在界面化学反应为限制环节时的速率方程。
二.计算题(30分)在600℃下用碳还原FeO制取铁,求反应体系中允许的最大压力。
已知:FeO(s) = Fe(s)+ 1/2 O2(g) Δr Gθ= 259600 –62.55T ,J/molC(s) + O2 = CO2(g) Δr Gθ= -394100 + 0.84T,J/mol2C(s) + O2(g) = 2CO(g) Δr Gθ= -223400 - 175.30T ,J/mol 三.相图题(25分)1)标明各相区的组织。
2)分析x点的冷却过程,画出冷却曲线,并用有关相图的理论解释。
四.对渣-钢反应 [A] +(B2+) = (A2+) + [B] (25分)(1)分析该反应有几个步骤组成。
北科大《固态转变》研究生课程考题历年整理及部分答案1.从自由能成分曲线,相界面,原子扩散方式,新相的成分和结构状态,驱动力,形核的方式,显微组织区分调幅分解和形核长大型相变。
2.什么是第一类相变,什么是第二类相变,并举例?⏹分类标志:热力学势及其导数的连续性。
自由能和内能都是热力学函数,它们的第一阶导数是压力(或体积)和熵(或温度)等,而第二阶导数是比热、膨胀率、压缩率和磁化率等。
第一类相变(一级相变):凡是热力学势本身连续,而第一阶导数不连续的状态突变,称为第一类相变。
第一阶导数不连续,表示相变伴随着明显的体积变化和热量的吸放(潜热)。
普通的气液相变、液固相变、金属和合金的多数固态相变、在外磁场中的超导转变,属于第一类相变。
第二类相变(二级相变):热力学势和它的第一阶导数连续变化,而第二阶导数不连续的情形,称为第二类相变。
这时没有体积变化和潜热,但膨胀率、压缩率和比热等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上出现跃变或无穷的尖峰。
超流、没有外磁场的超导转变、气液临界点、磁相变、合金中部分有序-无序相变,属于第二类相变。
习惯上把第二类以上的高阶相变,通称为连续相变或临界现象。
玻色-爱因斯坦凝结现象是三级相变。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长大型相变、连续型相变……<材基P595>按原子迁移特征分类: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相似问题:相变的分类有哪些,其分类标准是什么?3.下图哪个是第一类相变,哪个是第二类相变,并说明理由?⏹从热力学函数的性质看,第一类相变点不是奇异点(singularity),它只是对应两个相的函数的交点。
交点两侧每个相都可能存在,通常能量较低的的那个得以实现。
这是出现“过冷”或“过热”的亚稳态以及两相共存的原因。
第二类相变则对应热力学函数的奇异点,它的奇异性质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在相变点每侧只有一个相能够存在,因此不容许“过冷”和“过热”和两相共存。
4.根据经典形核公式计算再结晶临界形核尺寸(给定存储能和界面能);若位错提供主要的储存能,(给定位错密度和单位位错的能量)导出临界形核尺寸和位错密度的关系;评论经典形核理论的可行性?⏹经典形核理论假设核心的界面能与大块晶体的界面能相等,但是小原子团的界面非常漫散,尤其是当脱溶转变的母相成分接近调幅分解成分时,没有明确的相界面。
一、论述粉末冶金在材料制备和加工中地位和作用,以及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的优缺点?1.优点(1)可生产普通熔铸法难于生产的材料①多孔材料(孔隙度可控);②假合金(如Cu-W);③复合材料,如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弥散强化材料、纤维强化材料;④特种陶瓷(结构陶瓷、功能陶瓷);某些P/M材料与熔铸材料相比,性能更优越①避免成分偏析、晶粒细,组织均匀,性能大幅提高。
如,粉末高速钢、粉末高温合金。
②钨、钼、钽等难熔金属采用熔铸法晶粒粗大、纯度低,工业上一般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
(3)对制品成型有明显优势①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工艺(近净成型near net-shape);②可大批量生产同一零件;③形状很复杂零件(如齿轮、凸轮或多功能零件)的制造公差窄;④不需或可简化机械的精加工作业;⑤节能、省材;⑥可制造自润滑材料。
2.缺点①粉末成本高;②形状、尺寸受到一定限制;③成形模具较贵;一般要生产量在5000~10000个/批,才经济。
④烧结零件韧性相对差(但可通过粉模锻造或复烧改善)。
二、简述空气雾化制粉的四个区域并简述空气雾化制粉的影响因素?负压紊流区—高速气流的抽吸作用,在喷嘴中心孔下方形成负压紊流层;颗粒形成区—在气流冲击下,金属液流分裂为许多液滴;有效雾化区—气流汇集点对原始液滴产生强烈破碎作用,进一步细化;冷却凝固区—细化的液滴的热量迅速传递给雾化介质,凝固为粉末颗粒。
气雾化制粉的影响因素(1)气体动能(2)喷嘴结构(3)液流性质(4)喷射方式三、什么是温压成型技术,其有什么特点?温压成型技术是在混合物中添加高温新型润滑剂,然后将粉末和模具加热至423K左右进行刚性模压制,最后采用传统的烧结工艺进行烧结的技术,是普通模压技术的发展与延伸,被国际粉末冶金界誉为“开创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应用新纪元”和“导致粉末冶金技术革命”的新型成型技术。
特点:(1)密度高且分布均匀常规一次压制-烧结最高密度一般为7.1g/cm3左右,温压一次压制-烧结密度可达到7.40-7.50 g/cm3,温压二次压制-烧结密度可高达7.6g/cm3左右。
北京科技大学液态成形理论与工艺复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作业11、哪些现象说明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以下现象说明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1)物质熔化时体积变化、熵变(及焓变)一般均不大。
[注意:简答题此部分可略:如金属熔化时典型的体积变化△Vm/V(多为增大)为3~5%左右,表明液体原子间距接近于固体,在熔点附近其系统混乱度只是稍大于固体而远小于气体的混乱度。
](2)金属熔化潜热比其汽化潜热小得多(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部原子结合键只有部分被破坏。
2、实际液态金属的结构是怎样的?实际液态金属和合金由大量时聚时散、此起彼伏游动着的原子集团、空穴所组成,同时也含有各种固态、液态或气态杂质或化合物,而且还表现出能量、结构及浓度三种起伏特征,其结构十分复杂。
1.过冷度对液固态转变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的作用,对均质形核临界形核半径、临界形核功、形核速率有何影响;PPT20之前2.试推导均质形核临界晶核半径;PPT16 173.试推导液固相转变单位体积自由能变化:PPT124.影响异质形核的因素:形核温度T:合金成分一定,过冷度大于某一值时,T↓,形核速率υ↑。
形核时间:满足形核条件时,形核时间↑,形成晶核的数量n↑。
形核基底的数量:其他条件一定时,形核基底数量↑,形成晶核的数量n↑接触角θ:接触角θ↓,形核速率υ↑。
形核基底的形状:形核基底界面为凹面时,临界晶核体积最小,形核功也最小,最易形核。
5.促进形核、抑制形核的措施及其应用举例促进形核:增大冷却速率;T;晶粒细化剂,异质形核;机械、超声振动,电磁搅拌,枝晶破碎。
抑制形核:快冷,非晶;去除固相质点;悬浮熔炼或熔融玻璃隔离,避免坩埚表面成为异质形核的基体。
6.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的生长方式粗糙界面(金属):连续长大光滑界面(非金属、亚金属):侧面长大(二维晶核台阶、晶体缺陷台阶)连续生长:粗糙面的界面结构,有许多位置可供原子着落,液相扩散来的原子很容易被接纳并与晶体连接起来,且在生长过程中仍可维持粗糙界面结构。
第10讲铸件的宏观组织1、简述铸件典型晶粒组织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形成机理各是什么?2、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
假设右图PQ线是C S’(T1时固相成分)与界面处固相成分C S*的算术平均值,试证:C S"= C0(2-k0)3、如何在铸件中获得细等轴晶组织?第11讲砂型铸造1、试述砂型铸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12讲、第13讲特种铸造1、金属型铸造有何优点?2、熔模铸造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该方法有何特点?3、试述压力铸造、低压铸造与差压铸造各自的特点。
试分析三者的异同。
4、什么是离心铸造?它有何优缺点?它应用在什么场合?5、什么是实型铸造?该方法有何特点?第14讲常用铸造合金与液态成形新工艺1、为什么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比灰铸铁高,而铸造性能比灰铸铁差?答:①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的强度、硬度极低(Rm≤20MPa),塑性接近于零,因此灰铸铁的组织如同在钢的基体中分布着大量裂纹,同时石墨尖角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容易导致铸件断裂。
所以灰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较差。
球墨铸铁通过球化处理使石墨呈球状,它对基体的缩减和割裂作用减至最低限度,基体强度的利用率可达70~90%,因此球墨铸铁具有比灰铸铁高得多的力学性能。
②因为灰铸铁的碳当量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范围小,并呈逐层凝固方式结晶,因而其流动性好,铸造性能好;而球墨铸铁的碳当量较高,一般是过共晶成分,结晶温度范围较宽,倾向于糊状凝固,在结晶后期外壳不坚固,不足以承受本身石墨化的膨胀压力,促使型腔扩大,故它比灰铸铁易于产生缩孔、缩松、皮下气孔、夹渣等缺陷,因而铸造性能比灰铸铁差。
2、铸钢与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答:①一般而言,铸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塑韧性,其力学性能比铸铁好。
而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它对基体的缩减和割裂作用减至最低限度,基体强度的利用率可达70~90%,抗拉强度可以和钢媲美(Rm=400-900MPa),塑韧性较好(A=2%~1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01.成型的五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注射模塑的工艺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缩模塑的工艺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螺杆的工作部分可分为三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吹胀比是吹塑薄膜时,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比值。
6.热塑性塑料在恒定压力下,随着加工温度的变化,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
7.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按其动力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8.精密注射成型对注射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传动方式不同,塑料压缩模塑用压机可分为____________压机、____________压机。
10.按压塑模具在压机上的固定方式分类,压塑模具可分为____________模具、____________模具、____________模具。
11.管材挤出机头的结构形式有三种:即____________机头、____________机头、____________机头。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热塑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 )2.模具设计时,尽量简化分型面设计,多采用平面并且尽量使用较少的分型面,从而简化模具设计,降低模具制造难度。
第一章、金属的液态成型试题一、选择题1、铸件易产生冷隔与浇不足等缺陷,主要原因是合金的()。
A、收缩性大B、流动性不好C、力学性能不高D、氧化性太强2、不同铸造合金的缩孔和缩松倾向不同,下列几类合金中,缩孔倾向小,缩松倾向大的是()。
A、纯金属B、共晶合金C、逐层凝固的合金D、糊状凝固的合金3、能有效防止缩孔和宏观缩松的凝固原则为()。
A、定向凝固B、同时凝固C、糊状凝固D、中间凝固4、确定不同铸造合金所能铸出的“最小壁厚”大小,所依据的性能是()A、铸造合金的收缩性B、铸造合金的流动性C、铸造合金的吸气性D、铸造合金的氧化性5、大口径铸铁污水管生产,常采用的铸造方法是()。
A、熔模铸造B、离心铸造C、金属型铸造D、压力铸造6、象汽轮机叶片这类形状复杂、难以采用切削加工成形的零件,常采用的铸造方法为()。
A、金属型铸造B、离心铸造C、熔模铸造D、砂型铸造7、为有效减少铸件产生铸造内应力,防止变形与裂纹,常采用的凝固原则为()A、定向凝固B、同时凝固C、逐层凝固D、中间凝固8、铸件进行人工时效的主要目的是()。
A、细化晶粒B、消除内应力C、防止冷隔D、防止缩松9、下列铸造合金中,流动性最好的是()A、铜合金B、铝合金C、铸钢D、灰铸铁二、填空题1、液态金属结晶过程遵循和这个基本规律进行的。
2、铸造合金的收缩经历、和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3、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和。
4、灰铸铁的显微组织是由和组成的。
5、铸件凝固的方式有、和中间凝固三种。
6、为绘制铸造工艺图,在铸造工艺方案初步确定后,还必须选定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型芯头尺寸等工艺参数。
5、铸件凝固的方式有、和中间凝固三种。
6、为绘制铸造工艺图,在铸造工艺方案初步确定后,还必须选定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型芯头尺寸等工艺参数。
五、简答题1、什么是铸造生产方法?它有哪些主要优点?2、铸件的凝固方式有哪些?凝固方式受哪些因素影响?3、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它与合金的流动性有何关系?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合金流动性?4、试分析铸件产生缩孔、缩松、变形和裂纹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材料成形部分复习题一、液态成形部分(二)选择1、形状复杂,尤其是内腔特别复杂的毛坯最适合的生产方式是( B )。
A. 锻造B.铸造C. 冲压D.型材2.合金的化学成份对流动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合金的( B )A. 凝固点B.凝固温度区间C. 熔点D.过热温度3.下列因素中,能提高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是( C )。
A.采用金属型B.采用凝固温度范围宽的合金C.增加充型压力D.降低浇注温度4.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合金的充型能力的因素是( A )A. 造型方法B.浇注温度C. 合金的化学成分D.铸件结构5.液态金属浇注温度过高,容易使铸件产生的缺陷是( A )A. 缩孔B. 冷隔C.浇不足D.砂眼6.铸件形成缩孔、缩孔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合金的( D )A.液态收缩B.固态收缩C.凝固收缩D.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7.铸造合金的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大,则铸件易产生( B )A. 冷隔B.缩孔、缩松C. 浇不足D.内应力8.铸造合金的固态收缩大,则铸件易产生( B )A. 冷隔B.缩孔、缩松C. 浇不足D.应力、变形9.倾向于缩松的合金成分为( B )。
A.纯金属B.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C.共晶成分D.逐层凝固的合金10.糊状凝固的铸造合金缩孔倾向虽小,但极易产生( A )。
A.缩松B. 裂纹C.粘砂D. 夹渣11.铸件如有什么样的缺陷,承受气压和液压时将会渗漏( B )A. 浇不足B.缩松C. 偏析D.粘砂12.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的有效措施是( A )A.设置冒口B. 采用保温铸型C. 提高浇注温度D.快速浇注13.冷铁配合冒口形成顺序凝固,能防止铸件( A )A.缩孔、缩松B. 裂纹C.变形D. 应力14.防止铸件产生缩松的有效措施是( D )A. 采用保温铸型B.提高浇注温度C. 设置冒口D.选择结晶温度范围较窄的合金15.铸件既要组织致密,又要热应力小,下列铸造合金可采用同时凝固原则来满足上述要求的是( C )。
A. 球墨铸铁B. 铸钢C.普通灰铸铁D.铝合金16.普通灰铸铁件生产时,工艺上一般采取的凝固原则是( D )。
1、液态金属黏性的本质是什么?AA、金属液体原子间结合力的大小B、金属液体密度的大小C、金属材料熔点的大小D、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2、关于黏度对铸件成型过程的影响哪个说法是错误的?CA、黏度大将影响到金属的充型B、黏度大,对流小,易产生偏析、夹杂物等C、黏度大,夹杂物易上浮,排渣好D、黏度大,液态金属流动阻力大。
3、下列哪种缺陷与液态金属充型能力差无关?BA、浇不足B、偏析C、砂眼D、夹砂4、关于对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影响哪个说法是正确的?DA、金属的密度大,流动性差B、铸型的温度高,流动性差C、浇注的温度高,流动性差D、铸件结构复杂,流动性差5、使用下列哪种铸型,铸件冷却最快?CA、砂型铸型B、金属型铸型C、水冷金属型铸型D、石膏型铸型6、下列哪种凝固方式不会内产生分散性缩松现象?AA、逐层凝固B、中间凝固C、体积凝固D、前三种都会7、下列哪种晶粒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BA、中心等轴晶B、柱状晶C、表面细等轴晶D、前三种都有8、铸件的三个晶区中,哪种晶区容易产生缩孔和缩松?CA、表面细晶区B、柱状晶区C、中心等轴区D、三种都容易产生9、在凝固过程中,向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其他物质促进形核、抑制生长,达到细化晶粒目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DA、控制力学条件细化晶粒B、控制浇注工艺细化晶粒C、动态细化晶粒D、孕育变质处理细化晶粒10、下列哪种浇注工艺方法会得到粗壮的柱状晶?AA底注式B单孔中心顶注式C单孔靠壁型顶注式 D 6孔靠壁型顶注式11、如图所示是下列哪种定向凝固方式?CA、快速凝固法B、液态金属冷却法C、发热剂法D、深过冷定向凝固法12、图示哪种快速凝固方法可使合金凝固成金属粉末?DA 气枪法B 旋铸法C 表面快速熔凝法D 雾化法13、如图所示零件,应采用下列哪种造型方法?BA、整模造型B、分模造型C、三箱造型D、胎模造型、14、若浇注系统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的截面积分别为和。
浇注中小型铸铁、铸钢件时,应如何分配浇注系统的截面积比例?AA、B、C、D、15、关于冒口的作用的说哪个是错误的?BA、补缩、排气B、提高尺寸精度C、集渣D、控制凝固顺序16、浇注系统中的浇口杯制作成如图所示形状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A、挡渣效果好B、制作工艺简单C、金属液消耗少D、对铸型的冲刷力大17、离心铸造适合铸造下列哪种铸件形状?CA、空心方形铸件B、实心方形铸件C、空心回转体铸件D、实心回转体铸件18、在离心铸造工艺过程冲,加入熔渣剂的作用是什么?DA、改变逐渐的化学成分B、增加逐渐的重量C、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D、创建顺序凝固条件,消除皮下缩孔19、砂型铸造中,型芯的作用是什么?AA、形成铸件的内孔B、改善铸件的性能C、增加铸件强度D、减少铸件重量20、下列哪种铸造方法可以浇注出双金属铸件?DA、金属型铸造B、砂型铸造C、熔模铸造D、离心铸造1、影响液态金属黏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因素:温度、化学成分、杂质。
《金属精密液态成形技术》复习题答案第1章绪论一、简答题1.常用金属精密液态成形方法有哪些?答:熔模精密铸造、石膏型精密铸造、陶瓷型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真空铸造、调压铸造、挤压铸造、离心铸造、壳型铸造、连续铸造、半固态铸造、喷射成行技术、石墨型铸造、电渣熔铸、电磁铸造2.金属精密液态成形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对铸件生产有哪些影响?答:(1)特点:特殊的铸型制造工艺与材料;特殊的液态金属充填方式与铸件冷凝条件。
(2)对铸件生产的影响:由于铸型材料与铸型制作工艺的改变,对铸件表面粗糙度产生很大影响,不但尺寸精度很高,还可使铸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从而可实现近净成形。
在某些精密液态成形过程中,金属液是在外力(如离心力、电磁力、压力等)作用下完成充型和凝固的,因此提高了金属液的充型能力,有利于薄壁铸件的成形;液态金属在压力下凝固,有利于获得细晶组织,减少缩松缺陷,提高力学性能。
第2章熔模铸造成形一、名词解释1.硅溶胶:是由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微小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稳定胶体溶液。
2.水玻璃模数:水玻璃中的二氧化硅与氧化钠摩尔数之比。
3.树脂模料:以树脂及改性树脂为主要组分的模料。
4.压型温度:熔模压制时压型的工作温度。
5.涂料的粉液比:涂料配置中粉料和液体的比例。
6.析晶:是当物体在处于非平衡态时,会析出另外的相,该相以晶体的形式被析出。
7.硅酸乙酯水解:硅酸乙酯通过熔剂(乙醇)和催化剂(盐酸)的作用与水发生反应的全过程。
8.皂化物:油脂等样品中能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起皂化反应的物质。
二、填空题1.熔模铸造的模料强度通常以抗弯强度来衡量。
2.硅溶胶型壳的干燥过程实质上就是硅溶胶的胶凝过程。
3.一般说来说:硅溶胶中SiO2含量越高、密度越大,则型壳强度越大。
4.涂料中最基本的两个组成粘结剂和耐火粉料之间的比例,即为涂料的粉液比。
5.通常按模料熔点的高低将其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模料。
一、简答题1.常用金属精密液态成形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金属精密液态成形方法有:熔模精密铸造、石膏型精密铸造、陶瓷型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真空吸铸、调压铸造、挤压铸造、离心铸造、壳型铸造、连续铸造、半固态铸造、喷射成形技术、石墨型铸造、电渣熔铸和电磁铸造等。
2.金属精密液态成形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对铸件生产有哪些影响特点:(1)特殊的铸型制造工艺与材料。
(2)特殊的液态金属充填方式与铸件冷凝条件。
对铸件生产的影响:由于铸型材料与铸型制作工艺的改变,对铸件表面粗糙度产生很大影响,不但尺寸精度很高,还可使铸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从而可实现近净成形。
在某些精密液态成形过程中,金属液是在外力(如离心力、电磁力、压力等)作用下完成充型和凝固的,因此提高了金属液的充型能力,有利于薄壁铸件的成形;液态金属在压力下凝固,有利于获得细晶组织,减少缩松缺陷,提高力学性能。
熔模:一、名词解释(1.硅溶胶:硅溶胶是由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微小颗粒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稳定胶体。
硅溶胶是熔模铸造常用的一种优质黏结剂。
2.硅酸乙酯水解:3.水玻璃模数:水玻璃中的SiO2与Na2O摩尔数之比。
4.树脂模料:是以树脂及改性树脂为主要组分的模料。
5.压型温度:6.涂料的粉液比:涂料中耐火材料与黏结剂的比例。
7析晶:石英玻璃在熔点以下处于介稳定状态,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开始转变为方石英,此转变过程称“析晶”。
\二、填空题1.熔模铸造的模料强度通常以抗弯强度来衡量。
2.硅溶胶型壳的干燥过程实质上就是硅溶胶的胶凝过程。
3.一般说来说:硅溶胶中SiO2含量越高、密度越大,则型壳强度越高。
4.涂料中最基本的两个组成耐火材料和黏结剂之间的比例,即为涂料的粉液比。
5.通常按模料熔点的高低将其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模料。
6.硅溶胶中Na20含量和PH值反映了硅溶胶及其涂料的稳定性。
7.模料的耐热性是指温度升高时模料的抗软化变形的能力。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1. 铸造的实质使液态金属在铸型中凝固成形。
( )。
2. 铸钢可以用来进行锻压加工。
( )3. 凝固温度范围大的合金,铸造时铸件中易产生缩松。
( )4. 随钢中含碳量增加,其可焊性变差。
( )5. 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是连续模。
( )6. 特种铸造主要用于生产大型铸件。
( )7. 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钎焊可分为硬钎焊、软钎焊两类。
( )8. 电阻焊分为点焊、缝焊、对焊三种型式。
( )9. 用离心铸造法生产空心旋转体铸件时,不需用型芯。
( )10. 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因此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 )11. 铸铁的焊补方法分为热焊法和冷焊法二种。
( )12. 液态金属在金属铸型中的流动性比在砂铸型中好。
( )13. 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是复合模( )14. 合理选择焊接顺序,可减少焊接应力的产生。
选择的主要原则是应尽量使焊缝自由收缩而不受较大的拘束。
( )15. 焊接构件中,用得最多的接头型式是对接。
( )16. 手工锻造适应于单件小批和大型锻件的生产。
( )17. 铸件的形状与结构应与零件相同。
( )18. 拉深系数越小,表明拉深件直径越小,变形程度越小。
( )19. 自由锻是巨型锻件成形的唯一方法。
( )20. 圆角是铸件结构的基本特征。
( )21. 用冲模沿封闭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来的部分为成品,这种冲模是落料模。
( )22. 锻造加热时,时间越长越好。
( )23. 冲压零件在弯曲时,变形主要集中在圆角部分。
( )24. 金属型铸造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形状复杂的黑色金属铸件。
( )25. 某厂需生产8000件外径12mm、内径6.5mm的垫圈,采用连续冲模比简单冲模好。
( )26. 残余应力,可采用人工时效、自然时效或振动时效等方法消除。
(按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 觉 遵 守 考 试 规 则嗣诚 信 考 试嗣绝 不 作 弊
四、已知某滑移线场如图2所示,C 点的平均正应力为MPa mC 90=σ,
MPa k 60=,确定B 点和D 点的应力分量。
(10分)
五、请解释什么是屈服强度。
说明金属的理论切屈服强度和实际晶体的屈服强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0分)
六、金属变形常用的塑性指标有哪些? 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有哪些可能的措施?(10分)
七、请分析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再结晶所发生的条件、形成的晶粒结构及对消除变形金属的加工硬化各有什么特点。
(10分)
八、请用所学过的知识说明:为达到强化金属的目的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并请简要说明为什么?(10分)
九、请分析沉淀强化合金处于不同时效阶段时(如图3所示)其强化特征并请解释其原因?(10
分)
得 分
得 分
得 分
得 分
得 分
得 分
图3 时效强化曲线。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627 试题名称:物理化学B (共 5 页)适用专业:化学说明: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2.符号$在右上角表示标准态, 例如p$表示一个标准大气压100kPa. E$表示标准电动势等。
=============================================================================================================一、选择题( 共17题,每题2分,34分)1. 理想气体经历绝热不可逆过程从状态1 (p1,V1,T1)变化到状态2 (p2,V2,T2),所做的功为:( )(A) p2V2-p1V1;(B) p2(V2-V1);(C) [p2Vγ2/(1-γ)](1/V2γ-1-1/V1γ-1);(D) (p2V2-p1V1)/(1-γ)2. 若已知某溶液中物质B的偏摩尔混合Gibbs自由能为-889.62 J⋅mol-1, 温度为300 K,则B的活度a x(B)为: ( )(A) 0.65;(B) 0.7;(C) 0.8;(D) 0.563.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 )(A)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不一定为零;(C)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其温度一定降低;(D)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内能变化为零。
4. 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U/∂V)S = -p(适用于任何物质);(B) d S = Cp dln(T)- nR dln(p)(适用于任何物质);(C) (∂S/∂V)T = (∂p/∂T)V(适用于任何物质);(D) (∂U/∂p)T = 0(适用于理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