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点火系统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简介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3 电控点火系统2.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3.1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简介3.2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3.3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3.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四章: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4.1 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简介4.2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4.3 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4.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五章:车身电子控制技术5.1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简介5.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5.3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5.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六章: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6.1 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与类型6.2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6.3 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工作原理6.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七章:电子控制点火系统7.1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类型7.2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7.3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策略7.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八章: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8.1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8.2 ABS控制策略与算法8.3 ABS系统的组件与功能8.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九章:电子控制悬架系统9.1 悬架系统的作用与类型9.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组成9.3 悬架控制策略与算法9.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章:电子控制转向系统10.1 转向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0.2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组成10.3 转向控制策略与算法10.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一章: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11.1 自动变速器的作用与类型11.2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11.3 换挡控制策略与算法1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二章: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12.1 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2.2 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的组成12.3 牵引力控制策略与算法12.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三章:车载网络通信技术13.1 车载网络通信技术概述13.2 常见车载网络通信协议13.3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的应用13.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四章:安全气囊系统14.1 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4.2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14.3 安全气囊的控制策略与算法14.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五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5.1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15.2 车联网与智能驾驶技术15.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15.4 学习目标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图(a)磁感应式分电器主要部件分解图片
b)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线路图
图3-45 解放CA1092汽车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A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接线图
图B 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C 霍尔式分电器分解图
图D霍尔式点火信号传感器结构
图E 霍尔式信号传感器的工作波形
图F 霍尔集成块内部电路原理与外部接线端
图G 阻尼电阻的测量
图H 上海桑塔纳轿车发动机的正时记号活动六: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三、集合,对各小组考核进行点评,指出其存在问题,表扬优秀的学生,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鼓励,督促课后巩固学习。
打扫卫生,做考勤,填写教学日志,下课!
课后小结及作
业1、叙述点火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查阅资料写出常见的点火系统故障有哪些?。
教学设计
三、新授课程 无分电器式
二、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一般由电源、传感器、ECU、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
花塞组成
2.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接受到的传感器信号,按存储器中
的相关程序和数据,确定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并
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
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
级电路的导通和截止。
当电路导通时,有电流从点火线圈中
的初级电路通过,点火线圈将点火能量以磁场的形式储存起
来。
当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次级线圈中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
势,经分电器或直接送至工作气缸的火花塞。
1.
2.
三、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主要特点:只有1个点火线圈。
组成:由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冷却液温度
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起动开关、空调开关、车速传
感器。
1.
2.
3.
四、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特点: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了分电器,利用电子分火控制技
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直接送给火花塞进行点火,点火
线圈的数量比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多。
优缺点:分火性能较好,但其结构和控制电路复杂。
根据点火线圈的数量和高压电分配方式的不同,该点火系统
又可分为:
1.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是每缸一个点火线圈,即点火线圈的数量与气缸数相等。
2.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点火线圈的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1. 2.
3.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特点:四个气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
五、爆燃控制系统。
发展,电子点火系统还可实现初级电流导通角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爆燃限制、点火系统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图(a)磁感应式分电器主要部件分解图片图(b)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线路图图3-45 解放CA1092汽车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图四.掌握如下知识1、学习点火系统检测过程。
2、分析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3、怎样进行点火系统的调整图A 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接线图图B 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图图C 霍尔式分电器分解图4、点火系统的技术状况检查与维护5、点火系统的识别6、怎样辩认及排除点火系统的故障7、点火系统的更换●将分电器插入安装孔中,并确保分电器下轴与联轴节安全啮合。
逆时针旋转分电器外壳使转子叶片刚刚进入霍尔元件气隙,固定分电器外壳(正常情况下,分火头应与外壳上厂方所打的记号对正,如图3-63所示。
●记住分火头朝向,盖上分电器盖,以分火头所指的旁插孔为第一缸,按1-3-4-2(顺时针)的顺序插好分缸线。
并把中央高压线及霍尔点火信号传感器插接器插好。
●起动发动机,检查校正效果。
在发动机水温正常、转速为850±50r/min时,拔下并堵塞分电器真空管,其点火提前角应为6o±1o。
如不符合要求,可转动分电器外壳,使之达到规定值。
校正后,应紧固分电器压板螺钉,装好分电器真空管。
图E 霍尔式信号传感器的工作波形图G 阻尼电阻的测量图H 上海桑塔纳轿车发动机的正时记号活动六: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答:操作过程:检查点火正时是否准确,这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好坏。
要使发动机获得最有利的点火提前角,平时须对断电器的点火装置经常检查,使之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能随发动机工况(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而做出相应变化;维修时,必须正确校准点火正时。
(1)点火正时的检查点火正时的检查方法一般有两种:动态正时法和静态正时法。
①动态正时法:根据发动机的运转声响变化来检查点火正时。
●原地起动发动机,将发动机转速稳定在600~800r/min左右。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第一章:发动机启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1.2 教学内容: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启动电机、启动开关、电池、启动继电器等。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作用:启动发动机、提供动力传输。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启动电机损坏、启动开关故障、电池问题、启动继电器故障等。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诊断方法:观察故障现象、使用诊断工具检测。
1.3 教学活动:讲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演示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诊断发动机启动系统故障。
第二章: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2.2 教学内容: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电压,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的作用: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体,实现燃烧。
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点火线圈故障、火花塞问题、点火控制器故障等。
点火系统的诊断方法:观察火花塞的火花情况、使用诊断工具检测。
2.3 教学活动:讲解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演示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诊断方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诊断点火系统故障。
第三章:点火系统的组件介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点火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功能。
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组件的检查和更换方法。
3.2 教学内容:点火线圈:产生高电压,传递给火花塞。
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火花。
点火控制器:控制点火时机和电压。
其他组件:点火模块、点火线、点火器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点火系统的各个组件及其功能。
演示点火系统组件的检查和更换方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检查和更换点火系统组件。
第四章: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的维修技巧。
4.2 教学内容: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观察火花塞的火花情况、使用诊断工具检测。
汽车电器教案点火系统教案概述:本节课主要讲解汽车的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系统的作用、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点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
3.理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4.掌握常见的点火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教学重点:1.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点火系统的作用、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点火系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3.解答疑惑: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即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步:讲解点火系统的作用和组成部分(20分钟)1.讲解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适当的时机为气缸内混合气充分燃烧提供必要的火花。
2.讲解点火系统的组成部分: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等。
第三步:讲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30分钟)1.讲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点火系统通过点火线圈将低压电流转变为高压电流,通过分电器将高压电流分配给各个气缸的火花塞,点火开关则控制点火系统的开关。
2.示意图:通过示意图向学生展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四步:实践操作(30分钟)1.给学生准备一台点火系统模拟器,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观察模拟器的点火现象,进一步理解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模拟器的触发时机、火花塞的火花强度等现象。
第五步:故障排除方法(15分钟)1.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点火系统故障。
2.讲解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如检查点火线圈、火花塞的工作情况,检查点火开关的连接情况等。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点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案( 2013 至 2014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汽车故障诊断授课教师:***授课班级:12汽修1.2.3班教研组:汽修组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教案(首页)审阅签名:年月日讲授新课 50 分钟一:点火系统的组成及点火要求:1.组成:电子点火系由点火开关、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组成。
点火信号发生器负责产生点火信号控制点火初级线圈的通断,次级产生的高压击穿火花塞中心电极和旁电极间的空气隙产生高压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微机控制点火系由传感器、ECU、点火线圈、火花塞组成。
由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工况电脑判断是否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前某一时刻,若是则控制点火线圈初级通断,产生次级高压由火花塞生成高压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2.点火系统的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火花塞电极击穿而产生火花时所需要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点火系产生的次级电压必须高于击穿电压,才能使火花塞跳火。
击穿电压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①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形状火花塞电极的间隙越大,击穿电压就越高;电极的尖端棱角分明,所需的击穿电压低。
②气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混合气的压力越大,温度越低,击穿电压就越高,③电极的温度火花塞电极的温度越高,电极周围的气体密度越小,击穿电压就越低。
(2)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讲授法,图示法,视频放映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仅需要1~5mJ的火花能量。
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
并且随着现代发动机对经济性和排气净化要求的提高,都迫切需要提高火花能量。
因此,为了保证可靠点火,高能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火花能量。
(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首先,点火系统应按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进行点火。
其次,必须在最有利的时刻进行点火。
由于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占用一定的时间,所以混合气不应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处点火,而应适当提前,使活塞达到上止点时,混合气已得到充分燃烧,从而使发动机获得较大功率。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任务九 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授课教师 授课时数 16课时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叙述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了解传统点火与电控点火的异同
技能目标
(1)正确检查点火系统各个组成元件及IGT\IGF信号的波形
(2)按照给定的计划排除电控点火系的故障
(3)练习万用表、示波器、解码器的使用
素养目标
(1)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2)养成环境保护和安全工作的习惯。
(3)树立为客户服务的观念。
教研组审批
年 月 日
教学部门审批
年 月 日
教学重点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教学难点
示波器的波形分析
任务内容
教学思路
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有问题引导法、知识竞赛法、任务驱动法和知识迁移法;
学生采用的学法主要有小组合作法、实训操作法和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设备的准备、工具的准备、要求学生任务相关内容的预习、查阅工具书、电脑;
理实一体化教室、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评价表。
课前准备 能力测试 任务描述 知识准备 调查、采集信息 小组讨论
难点教师讲解 方案制定 小组讨论 动作示范 完善方案
任务实施 评价反馈
教师了解学生基础 学生自主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方向引领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 教师讲解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完成 教师下达任务 教师组织教学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一 体 化 电 子 教 案 模 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提要 师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考勤、着装 2、教材、工作页的准备
3、强调实训安全,实操现场5s管理。 教师:1、教师查点学生,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检查小组分组情况 学生:按照实训室布置就坐,携带相关实训资料
修改建议:
二、能力测试 以作业表的形式进行任务
相关知识的测试。
教师:下发测试表,组织学生完成测试,了解学生情况
学生:如实完成测试
修改建议:
三、任务下
发
创设情景,任务下发 教师:描述案例,导入任务 学生:明确任务
修改建议:
四、学习准备 起动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1、传统点火的安装位置(活动:“找一找”) 2、晶体管式点火的分类(活动:“说一说”) 教师: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完成知识准备 2、设计问题组织活动,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3、讲解起动系统的类型 学生:配合教师,积极思考。
1、需要完成工作页的内容。
2、通过手册、教材认知主要的零件
3、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答题
修改建议:
五、任务实
施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及信号测
试:
1、工具的正确选用
2、计划的制定
3、计划实施
教师:1、引导学生完成工作计划的制定
2、引导学生使用维修手册、电子查询设备(每个小组准备
一本维修手册)
3、对各小组的工作计划进行完善、评价。选取操作小组
4、学生操作时,播放测试波形的标准视频(或者用视频设
备进行直播)
5、教师演示操作工具的使用突破重点
学生:1、每个小组派代表完成仪器的选取
2、每个小组的派代表讲解工作计划
3、讨论完善计划
4、观察操作完成工作页
5、学生进行仪器工具的操作
6、小组制定初步计划、小组展示计划、教师点评完善计划
修改建议:
电控点火不启动故障排除
1、工具的正确选用
2、计划的制定
3、计划实施
教师:1、组织学生完成装配计划的制定。
2、引导完善的计划,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1、小组讨论、完成波形测试计划
2、完成发动机跳火的实验
修改建议:
六、评价反馈 1、个人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3、教师总体评价。 教师:小组、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总体评价 学生:1、小组成员根据所学完成工作页自测题和
2、小组长对组员评价、实训心得。
修改建议: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星期 第 节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星期 第 节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星期 第 节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星期 第 节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星期 第 节
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