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_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之三)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5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王峰杰【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
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2)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Q=L•f(k),或QL=f(k)(3)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
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4)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5)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
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I=S(6)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
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
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
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是一种经济学理论,旨在解释国家或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进步。
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生产函数、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
其中,生产函数是指将投入要素转化为产出的函数关系;投入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技术进步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更有效率、更节约资源的方法。
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中,生产函数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函数形式。
这个函数表达式为:Y =A*K^α*L^(1-α),其中Y表示总产出,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TFP),K表示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数量,α表示资本与劳动力的边际贡献比例。
这个函数表达式说明了总产出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数量以及全要素生产率。
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中,投入要素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劳动力数量可以通过人口增长和就业率提高来实现。
资本存量可以通过投资和储蓄来增加。
土地则是一个有限资源,通常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技术进步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的核心要素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生性技术进步和内生性技术进步。
外生性技术进步是指来自于科学研究、发明等外部因素的技术进步,而内生性技术进步则是指企业自身的研发活动所带来的技术进步。
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TFP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在相同投入要素下能够创造出多少产出。
TFP的提高意味着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能够创造更多的产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中,政府政策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储蓄和投资、提高教育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通过生产函数、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在实践中,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福利水平。
索洛-斯旺模型)索洛-斯旺模型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发展,发展点是改变了的生产函数,改为可以平滑替代的生产函数,又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目的、基本假定(二)稳定状态(三)动态分析(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目的、基本假定(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目的、基本假定(1.分析目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着重分析储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揭示经济长期增长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水平实现稳态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从当时的状态向稳态均衡状态调整。
2.模型的假设索洛-斯旺模型保留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不同之处两点,生产函数不同,资本折旧率不再是0。
(1)新古典生产函数假定 ①新古典生产函数的性质:),(L K F Y ,有连续的一阶和二阶导数。
ⅰ各要素的边际产出大于0且递减,即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小于020,0F F K K∂∂<>∂∂ 3.1a 20,0F F L L ∂∂><∂∂ 3.1bⅱ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函数有一次齐次性 ).(),(L K F L K F λλλ=,0 λ成立 )()1,()1,/(),(k f L k F L L K F L L K F Y ⋅=⋅=⋅==3.2 显然L K k /=为人均资本 令L Y y /=,人均产出,则3.2式为)(k f y =ⅲ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s )资本(或劳动)趋向于0时,其边际产出趋向于无穷大。
资本(或劳动)趋向于∞时,其边际产出趋向于零。
0→k ,∞→∂∂K F 3.3a0→L ,∞→∂∂KF 3.3b 上两式可写成∞==→→L L k k F F lim lim 00∞→k ,0→∂∂K F∞→L ,0→∂∂K F上两式可写成0lim lim ==∞→∞→L L k k F F②固定折旧比例假定 假设资本以一个固定比例折旧,0δ>,为常数,如总资本为K ,则折旧为K δ。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经济学中用于解释和分析经济增长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如生产函数、储蓄和投资、技术进步等,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生产函数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它描述了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如何组合在一起,以生产出商品和服务。
新古典增长模型通常假设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导致产出以相同的比例增加。
储蓄和投资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储蓄是指个人、企业或政府将一部分收入用于未来消费或投资,而不是立即消费。
投资是指将储蓄用于购买资本品,如机器、设备、建筑物等,以增加未来的生产能力。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技术进步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技术进步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效率提高。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创新、研发、教育、培训等方式实现。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
新古典增长模型还考虑了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增加劳动力供给,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资本积累是指通过投资增加资本存量,以提高未来的生产能力。
新古典增长模型通常假设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短期驱动力。
总的来说,新古典增长模型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和分析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
它强调了生产函数、储蓄和投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然而,新古典增长模型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它没有考虑制度、政策、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理论和方法来更全面地分析经济增长问题。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经济学中用于解释和分析经济增长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如生产函数、储蓄和投资、技术进步等,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
188 宏观经济学 哈罗德认为,既然市场机制不足以保障资本主义经济自动地均衡增长,就必须借助国家干预的力量。
例如,当A W G G >,即产品供不应求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减少投资,以减少总需求。
即社会实际资本存量过少的解决方式是减少投资,减少总需求。
反之,当A W G G <,即产品供大于求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投资,以增加总需求。
即实际资本存量过多的解决方式是增加投资,增加总需求。
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哈罗德模型中,经济很难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均衡增长。
这种结论不但被大多数的西方经济学者表示怀疑,而且不符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事实。
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虽然发生过几次较大的危机,但从未出现过如哈罗德所指出的那种对充分就业收入增长轨迹剧烈而持久的偏离。
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持续的稳定增长,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增长模型。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最初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在1956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
(一)基本假定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条件,有以下7个。
(1)为两部门经济,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I S =。
(2)总量生产函数为,Q F L K =(),不存在技术进步,且L K MP MP ↓↓,。
(3)规模报酬不变。
因此有:(,)(,)F L K F L K Q λλλλ== (9.25) 令1L λ=,可得: (1,K Q L F L=⋅ (9.26) 令K k L=,可得: ()Q L f k =⋅,或()Q f k L= (9.27) 式(9.27)表明,人均产量是人均资本的函数。
显然,这是可变技术系数的总量生产函数。
与哈罗德模型中使用的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可以变动,即资本与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
(4)劳动按指数n 增长,即0e nt t 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