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方案

卫生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方案

卫生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方案
卫生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方案

XXXX卫生院

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方案

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采购、使用和管理,切实提高用药水平,降低不合理费用,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各临床科室等人员组成,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管理

由医务科、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自觉性。

三、日常监管

指定专人具体负责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等工作;每季度第一个月的3号前将上一季度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情况报至药事管理委员会。

加强运行期病历的巡查,尤其是对正在使用进入目录药品的运行期病历迸行重点抽查,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制止,并对当事医生进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禁止重点监控药品(未通过超说明书用药审批者)超说明书用药。

药房开展重点监控药品专项医嘱点评,每月进行不少于15份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出院病历医嘱的点评。并且进行药品使用月排名(含使用金额及排名前十的医生名单)。

四、奖惩管理

每月将重点监控药品专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院内公示,通报不合理处方的种类、数量、药品、医师以及原由等,对相关责任人及科室予以诫勉及扣减绩效等相应的经济处罚,对连续出现不合理用药行为的责任人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停止其处方权,并责成相关科室和人员针对问题落实改进措施。对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排名前十的医师进行合理用药专项检查,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约谈相关科室主任、医师并从重处罚。

对于连续三个月均进入排名前十位的重点监控药品,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上通报),直接停药并一年内不得恢复。

每季度统计我院销售金额排名前1 0位的药品,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上通报),必要时提前停用排名前1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实现半年销售金额排名前1 0位中不得含此次公布的重点监控药品。

附:威远县两河镇卫生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消咳喘胶囊成都永康制药0.35g

氨茶碱注射液上海现代制药0.25g

复方甘草合剂西南药业150ml

XXXX医院2018年6月21日

卫生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方案

XXXX卫生院 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方案 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我院药品采购、使用和管理,切实提高用药水平,降低不合理费用,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各临床科室等人员组成,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管理 由医务科、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自觉性。 三、日常监管 指定专人具体负责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等工作;每季度第一个月的3号前将上一季度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情况报至药事管理委员会。

加强运行期病历的巡查,尤其是对正在使用进入目录药品的运行期病历迸行重点抽查,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制止,并对当事医生进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禁止重点监控药品(未通过超说明书用药审批者)超说明书用药。 药房开展重点监控药品专项医嘱点评,每月进行不少于15份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出院病历医嘱的点评。并且进行药品使用月排名(含使用金额及排名前十的医生名单)。 四、奖惩管理 每月将重点监控药品专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院内公示,通报不合理处方的种类、数量、药品、医师以及原由等,对相关责任人及科室予以诫勉及扣减绩效等相应的经济处罚,对连续出现不合理用药行为的责任人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停止其处方权,并责成相关科室和人员针对问题落实改进措施。对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排名前十的医师进行合理用药专项检查,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约谈相关科室主任、医师并从重处罚。 对于连续三个月均进入排名前十位的重点监控药品,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上通报),直接停药并一年内不得恢复。 每季度统计我院销售金额排名前1 0位的药品,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上通报),必要时提前停用排名前1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实现半年销售金额排名前1 0位中不得含此次公布的重点监控药品。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医政医管局《建立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及**市、**区卫健委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应用,促进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过度,合理降低医药费用,特制定本制度,对《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中列出的20个“重点监控药品”实行监控管理,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管理组织与职责 由我院药事委员会合理用药监督指导小组成员负责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职责如下: (一)用药培训。 由医务科、药剂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自觉性。 (二)使用审批 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流程:需要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住院病例,由主治医师填写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审批表(详见附件)→经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同意并签名→审批表交于药剂科留存。 (三)处方点评 1、落实处方审核制度。对药品调剂中发现不适宜用药的,

要告知开具处方医师,并请其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的,拒绝调剂,并履行告知、记录和报告等规定。 2、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开展专项点评,对点评结果进行公示,通报不合理处方的种类、数量、药品、医师以及原由等,并责成相关科室和人员针对问题落实改进措施。 (四)限制措施 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药事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药品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重点监控药品”用量、金额、排名出现异常增长的,将对该药品采取限量、限科或暂停采购措施。 二、责任与奖惩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进行管理。 (二)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 1、未经审批擅自使用重点监控药品; 2、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 3、超说明书剂量、频次、疗程用药; 4、疗程超过7天病历中无正当理由的。 5、其它不合理用药引起监管部门调取病历、申诉失败、 受到处罚的。 (三)对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科室及个人,分别进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在临床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的过度使用,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建立统一规范的“辅助用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机制,依据《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三大类共25个品种,作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实行监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管理组织 参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成功经验,由我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二)、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及分类 (一)、辅助用药的定义 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 (二)、辅助用药分类 辅助用药暂分为十类:增强组织代谢类、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维生素类、电解质类、自由基清除剂、免疫调节剂、肠内外营养类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 三、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应用基本原则

(一)、辅助用药在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及治疗辅助的同时,较治疗用药会发生较高比例的不良反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报),有时甚至会发生危及生命、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不良的干扰和影响,轻者使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重者使患者机体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二)、临床医生在应用辅助药品(重点监控药品)时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等,原则上不允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若临床医生有充分循证依据(指南)支持某一药品可超说明书用药,应根据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要求,提供相应循证依据,进行必要的备案方可使用,否则视为不合理使用。 (三)、临床医生在应用辅助药品(重点监控药品)时应充分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最经济的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四、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一)、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住院部指标:我院“重点监控药品”每月住院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5%金额。每月排名各住院医师的使用情况并公示。 门诊指标:我院“重点监控药品”每月门诊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0%。每月排名各科室医师使用情况并公示。 (二)、临床医生开具“重点监控药品”时,必须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临床应用疗程超过7天或二种及以上“重点监控药品”联用,必须经科室主任批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 (三)、药事委员会专家应每月对各临床科室使用“重点监控药品”品种进行统计和评价,依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制度,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 (2)超剂量用药。 (3)超比例应用。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关于下发《XX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的通知 各科室: 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6号)、成都市卫计委《关于转发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 管理制度的通知》(成卫计办〔2016〕30号)的精神,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部、护理部、信息中心、财务部、各临床科室专家、药剂科等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配合医院合理用药领导及工作小组,落实合理用药检查及监管。

二、培训管理 由医务部、药剂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自觉性。 三、采购管理 规范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采购,因临床治疗需要,未进入我院药品供应目录的重点监控药品,应由相应科室填写申请,经药剂科初审,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主任批准后,按《XX医院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严格报批采购。 四、日常监管 (一)建立、完善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网络监管、查询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中的作用。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增设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全院用药情况实时查询系统,便于管理人员掌握用药动态信息,实时对用药情况进行监管。 (二)建立用药预警机制,促进规范用药。单张处方金额超过500元(特殊病种用药除外)、重复用药、预防用药或配伍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时,作出系统预警提示,有效监控用药行为。 (三)根据医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医师处方质量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单品种用药(尤其是重点监控药品)、医师用药、科室用药监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XXXXXXXXXX医院 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卫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省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临床应用,依据《XX 省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中25个品种,作为我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品种实行监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领导 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下设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 组长:XXX XXXX 成员:XXX XXX 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XX(兼任)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职责:负责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指导工作;制定本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定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定期公布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

况;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内药品临床应用原则。 进一步规范处方行为,对纳入目录中的药品严格按照用药指南或技术规范执行。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疗程、剂量。 原则上不允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若临床医师有充分循证依据(指南)支持,应根据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要求,提供相应循证依据,进行必要的备案方可使用,否则视为不合理使用。 三、加强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监督管理 对纳入目录中的全部药品开展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处方审核全覆盖,处方点评全覆盖。 1、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规定,药剂科每月对全院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内的药品进行全处方/医嘱用药合理性点评和审核。点评及审核主要内容: (1)无指征用药或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 (2)超剂量用药 (3)超疗程用药 (4)超浓度用药

2019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列入过度医疗考核积分范畴)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应用,促进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过度,合理降低医药费用,特制定本制度,对《江西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列出的20个“重点监控药品”以及《赣州市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首批)》列出的20个“重点监控药品”实行动态、超常预警,监控管理,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负责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制定本院“重点药物监控目录”,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职责如下:(一)数据动态监测。 监测统计我院住院部、门诊部各科室医生,每月用药数量、金额前二十名情况,上交至领导小组并按卫健委有关要求上报监测数据。 (二)处方点评与公示 每月处方点评中“重点监控药品”列为重点点评对象。平时不定期对临床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在处方点评中进行公示。 (三)调整与预警 对于检查、点评、统计、监测中发现“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

问题,应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要求,并根据情况严重程度采取口头警告、行政处罚、经济处罚等措施。 (四)限制措施。 每季度定期监控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本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发现“重点监控药品”滥用、出现异常增长的,将对该药品采取限量、限科或暂停采购措施。 二、责任与奖惩。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进行管理。 (二)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 1、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 2、超说明书剂量用药; 3、超说明书比例用药; 4、超说明书频次用药; 5、超说明书疗程用药; 6、联合应用二种以上“重点监控药品”或疗程超过7天病历中无正当理 由和未经科主任审批同意的。 7、违反说明书禁忌症用药; 8、其它不合理用药引起监管部门调取病历、申诉失败、受到处罚的。 (三)对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科室及个人,分别进行以下处理: 1、第一次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约谈责任人,处罚金50元。 2、第二次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科主任和当事人各处罚金100元, 全院公示。 3、第三次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扣发当事人当月绩效奖金,暂停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规定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院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在临床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的过度使用,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建立统一规范的“辅助用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机制,依据《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三大类共25个品种,作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实行监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管理组织 参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成功经验,由我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二)、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及分类 (一)、辅助用药的定义 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 (二)、辅助用药分类 辅助用药暂分为十类:增强组织代谢类、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维生素类、电解质类、自由基清除剂、免疫调节剂、肠内外营养类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

三、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应用基本原则 (一)、辅助用药在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及治疗辅助的同时,较治疗用药会发生较高比例的不良反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报),有时甚至会发生危及生命、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不良的干扰和影响,轻者使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重者使患者机体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二)、临床医生在应用辅助药品(重点监控药品)时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等,原则上不允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若临床医生有充分循证依据(指南)支持某一药品可超说明书用药,应根据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要求,提供相应循证依据,进行必要的备案方可使用,否则视为不合理使用。 (三)、临床医生在应用辅助药品(重点监控药品)时应充分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最经济的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四、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一)、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住院部指标:我院“重点监控药品”每月住院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5%金额。每月排名各住院医师的使用情况并公示。 门诊指标:我院“重点监控药品”每月门诊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0%。每月排名各科室医师使用情况并公示。 (二)、临床医生开具“重点监控药品”时,必须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临床应用疗程超过7天或二种及以上“重点监控药品”联用,必须经科室主任批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 (三)、药事委员会专家应每月对各临床科室使用“重点监控药品”品种进行统计和评价,依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制度,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1)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 (2)超剂量用药。 (3)超比例应用。 (4)给药频次不当。

XX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XX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监管,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防控医药购销和使用领域的廉政风险,依据《 XXXX )精神,结合我院用药现状,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重点监控药物主要特征有:某种疾病非治疗必需、临床疗效证据不充分、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未获得权威疾病诊疗指南推荐或不具备药物经济学优势,且用量大或采购金额高。包括补益类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非治疗辅助性药品、营养性药品、无特殊原因使用量快速增长的药品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列入重点监控的其他药品。 结合《 XX 》中公布的 48 种药品品种以及我院 2017 年全年药品使用情况,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现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见附件 1 ),目录施行动态调整,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 二、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的监测和预警 临床药学科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预警。每月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量、用药科室、医师进行统计,对连续 2 次进入总药品使用金额前 30 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暂停其在医院销售,暂停销售时限为 2 个月。 三、加强处方(含医嘱)点评工作

临床药学科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处方(含医嘱)点评。具体为:分别抽取用药金额较大的前 20 名重点监控药品中用药量前十的医生病历进行点评,对重点监控药品的适应症、用药疗程、科室药品使用率等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反馈到相关临床科室,要求科主任及医师知晓,并提交主管院领导或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每月简报中予以公示。 四、合理用药监管临床科主任是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科室规范使用重点监控药品负有监管职责。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含医嘱)点评中发现的无适应症选药、无适应症长疗程用药的问题,医院将在每月质控简报中对上述不当用药医师予以通报,并处罚用药不合理医师每份病例 100 元、处罚科主任 50 元。通报无效且累计 3 次进入同一个重点监控药品(国家基本药物除外)前十名单的医师,交医院监察室诫勉谈话,谈话后仍大量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取消相关医师和科主任当年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资格。 五、整理与上报工作 每季度首月 15 日前,临床药学科对上季度所有重点监 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厂家、数量、金额、等)、用量较大的前 20 种重点监控药品中各药品使用量靠前的10 名医生名单、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评价及干预措施等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并上报 XX 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及点评结果公示制度精编WORD版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及点评结果公示制度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医院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及公示制度根据唐山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对《通知》中所纳入的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非治疗性辅助用药、营养性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无特殊原因使用量快速增长的药品等40个品种药品实施重点监控,明确要求将目录在列药品全部纳入处方点评范畴。我院将贯彻落实《通知》,加大力度管理目录中包括的本院药品品种,特制定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及点评结果公示制度。以下为本制度细则: 一、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工作组,由业务院长担任组长,主持开展工作,医务科科长及药学部主任担任副组长: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药学部设立工作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药剂科承担,药剂科负责对全院的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开展统计、分析、点评工作。 二、实施专项点评制度,召开专项点评会议: 实施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每月对全院药品使用量及使用金额进行排序。每月进行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

方权。对目录内药品年度内累计3次用药不适宜率超过10%的,应暂停或限令采购;暂停后确需使用的,应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研究同意。 点评依据相应的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同时参考高质量循证医学文献。 三、点评结果公示、考核办法: 点评资料由临床药学室上报至医务科,医务科与药学部共同召开专项点评会议,所涉及相关科室的工作组成员应到会参与。会议后将达成共识的点评结果进行全院公示,同时将纸质版打印稿下发至相关科室,由科主任签字认可,作为考核依据。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2019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列入过度医疗考核积分范畴)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应用,促进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过度,合理降低医药费用,特制定本制度,对《江西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列出的20 个“重点监控药品”以及《赣州市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首批)》列出的20 个“重点监控药品”实行动态、超常预警,监控管理,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 负责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 监督工作,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制定本院“重点药物监控目录”,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职责如下: (一)数据动态监测。 监测统计我院住院部、门诊部各科室医生,每月用药数量、金额前二十名情况 上交至领导小组并按卫健委有关要求上报监测数据。 (二)处方点评与公示

每月处方点评中“重点监控药品”列为重点点评对象。平时不定期对临床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在处方点评中进行公示。 三)调整与预警 对于检查、点评、统计、监测中发现“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要求,并根据情况严重程度采取口头警告、行政处罚、经济处罚等措施。 (四)限制措施。 每季度定期监控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本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发现“重点监控药品”滥用、出现异常增长的,将对该药品采取限量、限科或暂停采购措施。 二、责任与奖惩。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进行管理。 (二)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 1、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 2、超说明书剂量用药; 3、超说明书比例用药; 4、超说明书频次用药; 5、超说明书疗程用药; 6、联合应用二种以上“重点监控药品”或疗程超过7 天病历中无正当理由和未经科主任审 批同意的。

2019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列入过度医疗考核积分范畴) 为进一步加强与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得合理应用,促进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过度,合理降低医药费用,特制定本制度,对《江西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列出得20个“重点监控药品”以及《赣州市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首批)》列出得20个“重点监控药品”实行动态、超常预警,监控管理,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负责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得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方案与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制定本院“重点药物监控目录”,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职责如下: (一)数据动态监测。 监测统计我院住院部、门诊部各科室医生,每月用药数量、金额前二十名情况,上交至领导小组并按卫健委有关要求上报监测数据。 (二)处方点评与公示

每月处方点评中“重点监控药品”列为重点点评对象。平时不定期对临床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得在处方点评中进行公示。 (三)调整与预警 对于检查、点评、统计、监测中发现“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得问题,应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要求,并根据情况严重程度采取口头警告、行政处罚、经济处罚等措施. (四)限制措施。 每季度定期监控全院“重点监控药品”得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本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发现“重点监控药品”滥用、出现异常增长得,将对该药品采取限量、限科或暂停采购措施. 二、责任与奖惩.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合理用药得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科室“重点监控药品”得使用进行管理. (二)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违规使用“重点监控药品”: 1、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 2、超说明书剂量用药; 3、超说明书比例用药; 4、超说明书频次用药; 5、超说明书疗程用药;

重点监控药品工作情况汇总报告

重点监控药品工作情况汇总报告 一、建设医院内部监管体系 1、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监测评价和超常预警制度,结合制度开展各项工作。 2、我院重点监控药品药品管理工作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以下简称药事会)负责全面工作,临床药学室负责日常合理用药分析,专项点评及临床用药调查等。结果反馈药事会作为讨论和处理依据。 3、开展重点监控药品专项点评:每月随机抽查不低于100份病历开展专项点评工作。点评结果反馈临床科室,同时通过医院质量简报进行通报和公示。每季度一汇总,对存在问题重复出现,屡教不改的情况,经药事委员会讨论采取限制销量或暂停的处理决定;问题严重的经药事委员会投票可退出医院药品采购目录。对医生的处罚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一次警告,二次限制处方权,三次取消处方权的处理原则。 4、五月份将结合市卫计委公布重点监控药品药品目录情况适时调整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报卫计委备案。 5、我院按照《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医嘱点评以及各项专项点评工作。每个月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金额及数量双排序,双公示,排名靠前的重点监控。 二、落实重点监控药品的各项管控措施 1、按类别管控 ①非治疗性辅助药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口服不注射的原则。 ②营养性药品使用前有营养评估,检查指标或病程记录应有体现 ③中药注射剂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上级文件开站点评工作,禁止超说明书用药。 ④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上级文件开展工作。 2、按病种管控 我院目前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主要按照以下两点来控制使用: ①药品说明书规定临床使用范围严禁超说明书用药。 ②医保药品限制临床使用药品的各种情形汇总表。 3、限制超说明书用药 重点监控药品原则上不得超说明书用药,必要时需超说明书用药应通过我院超说明书管理规定,填写超说明书用药备案申请表报药事会讨论通过后,方可使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存档病历)明确告知该药品超说明书用药存在的风险和收益经患者签字后方可使用。 4、处方医嘱审核制度 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住院医嘱执行审核,发药,调配与用药交代等各项工作。目前我院门诊处方,有门诊药师调配前进行处方审核,发现不规范、不适宜、超常处方拒绝调剂,反馈医师更改,同时登记在问题处方登记本上。每月统计上报和公示。住院医嘱方面系统会黄灯、红灯、黑灯提示医师开具的医嘱是不规范,不适宜、及配伍禁忌问题。医嘱无法提交,修改后方可提交。三、坚强重点监控药品的信息化管理 我院于2016年安装合理用药系统,提供重点监控药品的数据分析,开展专项点评,药品销售数量及金额排序,医师排序等服务。 四、加强重点监控药品采购管理

XX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XX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监管,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防控医药购销和使用领域的廉政风险,依据《XXXX)精神,结合我院用药现状,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重点监控药物主要特征有:某种疾病非治疗必需、临床疗效证据不充分、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未获得权威疾病诊疗指南推荐或不具备药物经济学优势,且用量大或采购金额高。包括补益类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非治疗辅助性药品、营养性药品、无特殊原因使用量快速增长的药品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列入重点监控的其他药品。 结合《XX》中公布的48种药品品种以及我院2017年全年药品使用情况,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现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见附件1),目录施行动态调整,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 二、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的监测和预警 临床药学科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预警。每月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量、用药科室、医师进行统计,对连续2次进入总药品使用金额前30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暂停其在医院销售,暂停销售时限为2个

月。 三、加强处方(含医嘱)点评工作 临床药学科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处方(含医嘱)点评。具体为:分别抽取用药金额较大的前20名重点监控药品中用药量前十的医生病历进行点评,对重点监控药品的适应症、用药疗程、科室药品使用率等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反馈到相关临床科室,要求科主任及医师知晓,并提交主管院领导或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每月简报中予以公示。 四、合理用药监管 临床科主任是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科室规范使用重点监控药品负有监管职责。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含医嘱)点评中发现的无适应症选药、无适应症长疗程用药的问题,医院将在每月质控简报中对上述不当用药医师予以通报,并处罚用药不合理医师每份病例100元、处罚科主任50元。通报无效且累计3次进入同一个重点监控药品(国家基本药物除外)前十名单的医师,交医院监察室诫勉谈话,谈话后仍大量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取消相关医师和科主任当年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资格。 五、整理与上报工作 每季度首月15日前,临床药学科对上季度所有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厂家、数量、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规定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 规定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XX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监管,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防控医药购销和使用领域的廉政风险,依据《XXXX)精神,结合我院用药现状,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重点监控药物主要特征有:某种疾病非治疗必需、临床疗效证据不充分、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未获得权威疾病诊疗指南推荐或不具备药物经济学优势,且用量大或采购金额高。包括补益类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非治疗辅助性药品、营养性药品、无特殊原因使用量快速增长的药品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认为有必要列入重点监控的其他药品。 结合《XX》中公布的48种药品品种以及我院2017年全年药品使用情况,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现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见附件1),目录施行动态调整,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 二、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的监测和预警 临床药学科负责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预警。每月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量、用药科室、医师进行统计,对连续2次进入总药品使用金额前30

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暂停其在医院销售,暂停销售时限为2个月。 三、加强处方(含医嘱)点评工作 临床药学科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处方(含医嘱)点评。具体为:分别抽取用药金额较大的前20名重点监控药品中用药量前十的医生病历进行点评,对重点监控药品的适应症、用药疗程、科室药品使用率等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反馈到相关临床科室,要求科主任及医师知晓,并提交主管院领导或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每月简报中予以公示。 四、合理用药监管 临床科主任是科室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科室规范使用重点监控药品负有监管职责。 重点监控药品处方(含医嘱)点评中发现的无适应症选药、无适应症长疗程用药的问题,医院将在每月质控简报中对上述不当用药医师予以通报,并处罚用药不合理医师每份病例100元、处罚科主任50元。通报无效且累计3次进入同一个重点监控药品(国家基本药物除外)前十名单的医师,交医院监察室诫勉谈话,谈话后仍大量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取消相关医师和科主任当年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资格。 五、整理与上报工作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办法终版

XXXXX医院 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办法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6号)的要求,结合《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了全院建立统一规范的“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及“辅助用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管理组织 参考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成功经验,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专家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如下: (-)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培训管理

加强对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自觉性。由医务科、药剂科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及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提升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三、采购管理 规范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采购,因临床治疗需要,未进入医院药品供应目录的重点监控药品,应由相应科室填写申请,经药剂科初审,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主任批准后,按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的规定程序严格报批采购。 四、日常监督 根据医院《质子泵(PPIs)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和《辅助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医务科、药剂科通力协作,加强临床用药的日常监督管理。 (-)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根据《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医师处方质量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所列药品全部纳入医院处方点评范畴,并每季度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处方点评,并将点评结果公示,定期通报临床科室和医师应用重点监控药品的情况。 (-)建立用药预警机制 对重点监控药品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主要对单品种使用金额及使用数量进行排名公示;按使用数量及使用金额对临床科室使用情况进行排名。对排名

“重点药品”监控管理制度

成都×××医院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在临床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的过度使用,因病施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建立统一规范的“辅助用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机制,依据《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三大类共25个品种,作为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实行监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管理组织 参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成功经验,由我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二)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的定义及分类 (一)辅助用药的定义 是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 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 (二)辅助用药分类 辅助用药暂分为十类:增强组织代谢类、活血化瘀类、神经营养类、维生素类、电解

质类、自由基清除剂、免疫调节剂、肠内外营养类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 三、辅助用药(重点监控药品)应用基本原则 (一)辅助用药在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及治疗辅助的同时,较治疗用药会发生较高比例的不良反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报),有时甚至会发生危及生命、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不良的干扰和影响,轻者使患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重者使患者机体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二)临床医生在应用辅助药品(重点监控药品)时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等,原则上不允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若临床医生有充分循证依据(指南)支持某一药品可超说明书用药,应根据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要求,提供相应循证依据,进行必要的备案方可使用,否则视为不合理使用。 (三)临床医生在应用辅助药品(重点监控药品)时应充分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最经济的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四、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 (一)制定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住院部指标:我院“重点监控药品”每月住院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5%金额。每月排名各住院医师的使用情况并公示。 门诊指标:我院“重点监控药品”每月门诊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0%。每月排名各科室医师使用情况并公示。 (二)临床医生开具“重点监控药品”时,必须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临床应用疗程超过7天或二种及以上“重点监控药品”联用,必须经科室主任批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用理由。 (三)药事委员会专家应每月对各临床科室使用“重点监控药品”品种进行统计和评价,依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制度,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1)超出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2)超剂量用药(3)超比例应用(4)给药频次不当(5)溶媒不当(6)疗程不当(7)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成都军建烧伤医院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根据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建立医疗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6号)及成都市、成华区卫计局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应用,促进合理用药,防止临床“辅助用药”过度,合理降低医药费用,特制定本制度,对《四川省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首批)》列出的25个“重点监控药品”实行监控管理,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重点监控药品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周进(医疗院长) 副组长:王朝阳(院长助理、医务科长)杨瑛(药剂科主任)成员:杨遐辉(院长助理分管信息、后勤)、王霞跃(护理、院感负责人)、李东梅(医保专员)、张崇联(大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晏小厦(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艳青(烧伤科主任)、尹衡(骨科主任)、李华仁(康复科主任兼门诊部主任)、李玲均(采购员)。 领导小组日常办公地点设在医务科,负责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工作,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制度,确保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职责如下:

(一)数据监测。 监测统计我院住院部、门诊部各科室“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包括使用品种、金额、用药医生、用药排名等,每月将情况进行公示。按卫计局要求定期上报监测数据。 (二)用药培训。 医务科、药剂科每年组织全院医师、药师进行合理用药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合理使用“重点监控药品”,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考评档案,作为医师执业能力年度考评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 (三)处方点评。 每月处方点评中“重点监控药品”列为点评对象。平时不定期对临床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处方点评公示中进行公示。 (四)调整与控制。 对于检查、点评、统计、监测中发现“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要求,并根据情况严重程度采取口头警告、行政处罚、经济处罚等措施。 (五)限制措施。 定期公布全院“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药事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药品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重点监控药品”用量、金额、排名出现异常增长的,将对该药品采取限量、限科或暂停采购措施。 二、责任与奖惩。

重点监控药品

重点监控药品 概念:进入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药品,是招标投中的重点监控药品。 重点监控药品范围: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增强组织代谢类、维生素类、电解质类、肠内外营养类、神经营养类、自由基清除类、免疫调节剂、活血化瘀类中药、肝病辅助治疗药、肿瘤辅助治疗药)三大类。 一、管理组织 由本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承担“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和日常工作,其职责为: (一)制定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的目录和要求。 (二)对“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向临床科室反馈“重点监控药品”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定期公布“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 (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对科室及个人的处罚决定。 二、重点监控药品应用基本原则 (一)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不允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若临床医生有充分循证依据(指南)支持某一药可超说明书用药,应根据我院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要求,提供相应循证依据,进行必要的备案可使用,否则视为不合理用药。 (二)充分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不用的坚决不用,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最经济的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三、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办法 (一)制定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目标和要求。 住院部指标:临床科室每月抽查100份病历,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点评。每月住院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5%金额。 门诊指标:建立用药预警机制,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单张处方金额超过200元(特殊病人用药除外),重复用药、预防用药、配伍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作出系统预 警提示。每月门诊病人总使用金额比例不超过药品总金额 的10%,每月排名各科室医师使用情况并公示。 单品种用药监控:对使用金额、数量排在前10位的重 点监控药品规格、使用数量、总金额等,每月在医院《药讯》公示一次。 (二)、临床医生开具重点监控药品时,必须在病历中详 细记录使用理由,临床应用超过7天或二种及以上重点监 控药品联用,必须科室主任批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使 用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