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班语言说课ppt模板《微笑》屈老师
- 格式:ppt
- 大小:742.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班语言说课稿下载《微笑》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说、读、写《微笑》,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2.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能力,培养幼儿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和理解;3.使幼儿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微笑》的内涵,学会正确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表现情感和内心的体验,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信息和思想。
三、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2.《微笑》的教材或其他相关的教材;3.幼儿绘本或相关的图片,用以呈现更直观的教学内容;4.课前准备文案或要点记录,用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进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欢快的音乐和幼儿热烈的氛围,引导幼儿了解“微笑”的表情和内涵。
2. 导入新知将《微笑》的教材放到幼儿面前,让孩子们边看边听,或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感知“微笑”的主题和内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背后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其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
3. 课堂讨论教师将幼儿一分为二,在橱窗、屏幕或主席台前给学生看两张照片:一张是微笑的人物形象;另一张是不微笑的人物形象。
让学生说出每张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和情感,激发幼儿的表达欲,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仿照教师所给的一段话模拟“微笑”的表情和语调,每个小组有三分钟的时间练习,然后进行集体展示。
通过展示和反馈,让幼儿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小组合作将小组分别安排一个短文《微笑》以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次运用“微笑”的知识结构,重新组合设计文章框架(包括主题、标题、序幕、正文、结论),然后进一步演绎发言,最后由主持人组织选出最优秀的短文积极参与展示,是其它组员为其鼓掌或喝彩,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协作精神和价值观培养。
中班语言说课稿教案《微笑》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微笑”这个词汇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能够根据不同场合适当运用“微笑”进行交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培养学生友好、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2.白板、笔3.配合教学所需的道具:镜子、彩纸、相框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制造氛围老师先展示一张笑容满面的照片,让学生们感受到快乐和舒适的氛围。
2. 引导学生多发掘笑容•通过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笑容,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自己交流,呈现学生多角度思考的态度;•引导学生看镜子,观察自己面部表情,以及相互督促保持微笑,自然地走出愉悦、积极的自己。
第二步:学习1. 学习微笑的运用•学习微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微笑的形式、面部表情的配合等。
•通过故事、动画、PPT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微笑的作用,比如在生活中微笑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和亲近,还可以用微笑减轻压力、消解矛盾等。
2. 练习微笑•学生们分小组,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微笑练习,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受微笑和传递微笑的过程,体验微笑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让学生自行创作一首歌曲,表达他们对微笑的感受,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巩固1. 游戏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微笑应用的理解和练习。
•游戏1:多人游戏,一个学生微笑,其他学生猜测孩子微笑的原因,以此鼓励孩子认真观察、认真思考。
•游戏2:抽奖游戏,学生根据扭动身体和面部表情,判断能否获得礼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2. 总结通过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获得对微笑的深刻理解和更加自信的积极心态。
课堂拓展1.在平时班级活动中,多加强和微笑相关的活动。
例如,通过DIY制作面具、面部表情作画和微笑闯关活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体验和加深微笑的概念和运用。
2.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渠道,让家长们一起参与微笑活动,帮助孩子们吸收知识和加强家庭交流。
中班语言说课稿教案《微笑》含反思1200字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幼儿园XX班的语言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我精心准备的语言说课——《微笑》。
一、教学背景我们的幼儿园注重营造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我们注重乐观向上的心态,我们倡导微笑面对。
在这样一个氛围下,我认为《微笑》这一主题与我们的中国传统美德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符,非常适合中班儿童。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微笑”是一种心态,能够熟练表达“微笑”的含义。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互动等多种形式,感受到“微笑”给人带来的积极作用。
3.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微笑的习惯,做一个开心、健康的孩子。
三、教学流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先向学生展示一张带微笑表情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快乐和幸福,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微笑”。
2.讲解(15分钟)通过图片、小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微笑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深入理解微笑的丰富含义,为生活中微笑的落实打下基础。
3.游戏(25分钟)* 游戏1:笑脸配对老师将一些卡片翻面朝下放在地上,每张卡片上都画有一个微笑的脸。
学生在老师指挥下,轮流翻卡片,看看自己是否有匹配的笑脸,并找到相应的匹配。
通过这个游戏,增强学生辨识微笑脸的能力,帮助学生熟悉微笑的形态,因此及时为孩子们树立微笑的正面情感。
* 游戏2:笑脸助力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由一名学生佩戴笑脸面具,其余学生为线上轮流进行表演,看哪一个小组的表演能够让“微笑”最多。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了解“微笑”的积极能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地接受并体验微笑带来的力量。
4.总结(10分钟)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游戏和讲解中的微笑之旅,总结出“微笑”对我们的社交、心理、身体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号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使用微笑,让微笑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四、教学反思本次语言说课围绕“微笑”这一主题展开。
活动内容丰富,引导学生感受微笑带来的力量,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微笑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