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2
溃疡性结肠炎给予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给予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采取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1.5%,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治疗后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溃疡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和改善,且整体有效率较高,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芍药汤;西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直肠黏膜部位发生的慢性炎症以及溃疡性病变,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肠纤维化等恶性病变,进而迁延难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本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给予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22例,年龄22~68岁,平均(43.4±21.4)岁。
全部观察对象均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且病程均在5个月以上,同时,排除严重精神系统疾病以及肝肾脏疾病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单一西医药物治疗,对于未接受过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可口服48mg甲基泼尼松龙,每天1次,同时,每天3次,口服1g柳氮磺氨吡啶治疗。
如果患者治疗1周后仍然无效,则可静脉滴注2~4mg/kg环孢素。
实验组采取芍药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其中,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口服中药芍药汤治疗,具体药方:肉桂5g、大黄9g、炙甘草6g、木香6g、槟榔6g、黄芩15g、黄连15g、当归15g、芍药30g,每天1剂,用水煎服,分早晚两次给药,患者睡前排空大便后保留灌肠时间需超过30min。
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及肠黏膜病理形态的影响吴柳明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7(52)11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病理特点为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有炎症和溃疡形成。
此外,各炎性指标也有明显改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增高,白细胞介素-4(IL-4)显著降低,此三者为炎症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促炎和抗炎因子。
笔者通过痛泻要方加味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808-808)
【关键词】痛泻要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病理形态;临床观察
【作者】吴柳明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中医院,湖南桃江41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46.2
【相关文献】
1.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中相关因子含量的影响[J], 朱向东;李兰珍;段永强;曹燕飞;汪斌
2.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艾迪莎)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ICAM-1水平的影响 [J], 王小琴;孔超美;张予蜀
3.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艾迪莎)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ICAM-1水平的影响 [J], 王小琴; 孔超美; 张予蜀
4.荆芥连翘汤加减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调节、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J], 白鹏飞;张艳君;李敏
5.益脾祛湿理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J], 张波;惠永峰;李海玲;王凤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芍药汤加减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
杨志彬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1995(13)3
【摘要】治疗方药:中药组成:茯苓、白术、地榆、败酱草、车前子(包煎)各10g,黄芪25g,五倍子15g,大黄6g。
上药加水煮沸约30min,得汤液约100ml,灌肠方法,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用14号导尿管,以石蜡油润滑管头,轻轻插入肛门约
12cm。
然后将药液用注射器缓慢注入。
灌肠后患者抬高臀部约30min,再侧卧。
药温以36~38℃为宜,日2次。
平均疗程35d。
【总页数】2页(P33-34)
【关键词】芍药汤;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
【作者】杨志彬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46.2
【相关文献】
1.芍药甘草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疗效观察 [J], 李道华;夏侯伟
2.芍药汤加减配合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临床疗效 [J], 李晓玲
3.芍药汤加减加美沙拉嗪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J],
雷晓梅;许洪明;温瑶明;胡敏
4.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J], 杨记康
5.加味芍药汤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J], 尹平;李炜;杨红梅;董曼;宋君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在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患者治疗期间应用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的疗效。
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应用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比较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更低;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
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患者治疗期间,应用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可以全面提升患者临床疗效,该疗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芍药汤加减;针刺治疗;治疗效果作为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往往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从患者的角度分析,在该病湿热蕴结证活动期期间,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以及腹泻等一系列问题,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其往往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健康水平造成危害。
为了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医疗人员结合中医理论对于患者治疗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索[1]。
本文针对在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证活动期患者治疗期间应用芍药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4~72岁,平均(55.64±3.17)岁;研究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33~70岁,平均(55.71±3.30)岁。
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主要内容如下:选取患者合谷、内庭、天枢、曲池、上巨虚等穴位作为针刺穴位。
在针刺前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随后使用针灸用毫针对上述穴位进行快速的直刺,以患者穴位有酸麻胀感为宜。
随后,医疗人员应留针30min,其中,每10min行针一次,患者针刺频率为1次/d,连续5d后停止2d,连续治疗2个月。
芍药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探究田国栋【摘要】目的:观察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应用芍药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大肠湿热型UC患者73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口服美沙拉嗪片,观察组38例患者接受芍药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86.84%,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中医症状总分(5.19±1.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38±1.46)分;1年复发率2.6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结论:芍药汤治疗大肠湿热型UC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17【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芍药汤;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作者】田国栋【作者单位】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安口分院中医科 744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肠道系统炎性疾病,以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病情迁延反复,难以治愈的特点[1]。
临床上,主要采用西医药物保守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其复发率仍较高,极易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近年,由于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医治疗UC对控制病情、预防复发具有积极的意义[2]。
本文由此出发,选择73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作分组研究,以探析芍药汤加减治疗UC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73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均符合UC的西医诊断标准[3],且与大肠湿热型痢疾的中医诊断标准相吻合,愿意配合研究,签订同意书;排除重度UC、合并恶性肿瘤、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肠梗阻等其他肠道疾病患者。
利用随机抽签法把73例UC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5例患者男女比例16:19,年龄24~59岁,平均(38.77±10.56)岁,病程0.5~14年,平均(5.19±4.46);观察组38例患者男女占比为18:20,年龄23~56岁,平均(38.50±10.0)岁,病程0.5~12年,平均(5.99±4.77)。
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疗效观察吴晓霜【摘要】目的: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慢性结肠炎),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8日~2017年2月28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6例,分别采用常规西药(对照组)以及柴胡芍药汤加减(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效果为94.44%,治疗后症状评分为(3.21±1.27)分;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治疗效果为69.44%,治疗后症状评分为(10.14±1.36)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柴胡芍药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8(037)005【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柴胡芍药汤加减;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作者】吴晓霜【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外二科广东阳春529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慢性结肠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而升高,已成为目前威胁我国人口总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慢性结肠炎大多数都是因急性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而导致的,且该病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与遗传性[1]。
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目前临床暂无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缓解症状,减少复发,预防并发症进行治疗。
柴胡芍药汤是临床一种常用中药方,具有清热解毒、行血调气的作用,我院为了探究该药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患者(慢性结肠炎),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2016年3月8日,把患者分为2组(随机抽签),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家属在知情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
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陈会芳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26)3
【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相同的中医方剂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治疗组在服用中药同时配合中药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痛泻要方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总页数】2页(P389-390)
【作者】陈会芳
【作者单位】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咸宁,4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9
【相关文献】
1.加味痛泻要方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 [J], 郭文媛;蒋贵昱;杜俊宝
2.痛泻要方加味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疗效观察 [J], 刘俐
3.痛泻要方加味内服配合灌肠合剂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2例疗效观察 [J], 韩锋;李婷
4.葛根芩连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J], 赵鹤新
5.白头翁汤加味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损伤21例 [J], 张营;林连捷;郑长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