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
- 格式:ppt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90
中医根底知识之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按照内脏的功能特点,主要分为五脏、六腑两类。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五脏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脏腑学说是阐述人体内脏的形态构造和部位,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根底理论。
人体的内脏各有一定的形态构造和部位、生理功能及其互相居于胸腹腔中不同的部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而在内脏之间,无论是五脏之间、六腑之间或脏与腑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脏腑学说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中医学对内脏形态与部位的记载比拟简单,而着重用气、血、阴、阳等来概括内脏的物质构造,认为它们是构成内脏和维持内脏生理的根本物质。
由于气血阴阳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因而它们在腑脏的生理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亦有加上心包络,称为六脏者。
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不予并列,故仍称为五脏。
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专司,但心脏的生理功能是起着主宰作用。
五脏之间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平衡,主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为根底来进展阐释的。
1、心心居于胸腔,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络维护于外的心脏,即"血肉之心〞。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五色主赤〔红〕色,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而依赖于心脉的搏动才能循环不息,发挥着濡养的作用。
"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脏腑循环〞。
所以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是在心脏。
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从而以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保证血液在脉内的正常运行。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
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
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器官并不是人体组成的最大单位,器官组成的是系统人体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取和消化,使我们获得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神经系统:负责处理外部信息,使我们能对外界的词急又很好地反应,包括学习等重要的活动也是在神经系统完成的;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的产所,使人体获得新鲜的氧气;循环系统:负责氧气和营养的运输,废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泄,以及免疫活动;运动系统:负责身体的活动,使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姿势内分泌系统:调解生理活动,使各个器官组织协调运作生殖系统:负责生殖活动,维持第二性征,泌尿系统:负责血液中废物的排泄,产生尿液人体重要器官维生器官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器宫。
如果身体内的维生器官不能完全运行正常的话,一个人便可以很快死亡。
主要的维生器官有:脑部,负责控制和协调呼吸、心跳、荷尔蒙生产、感觉接收、肌肉运动等心脏,将含有充分氧气及养分的血液送至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肺部,负责呼吸及使血液带氧肝脏,将血液内的废物移除带到膀胱之内其他负责消化和排泄的器官则对于长期维生有必要性。
虽然如些,有很多人有缺少肾脏、脾脏和肠脏等器官的情况下依然生存,不过当然需要机器的帮助。
人体五脏六腑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五脏六腑】五脏六腑,主要是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
“脏”是指实心或有机构的器官。
“腑”是指空心的器官。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指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合并体为第六个腑)** 三焦,不是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五脏功能】就像一个国家的各个部门,在明确分工和相互协作中维持着正常运转—样,五脏六腑也是各司其职地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其外。
是人体的生命主宰。
《内经》认为,心有三大主要生理功能:其一,主血脉。
即心推动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
若心跳停止,脉跳亦停,血液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死亡。
其二,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功能正常,就表现神志清晰、对外界反应灵敏;若心有病变,则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的症状。
中医认为,血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临床上接受心脏移植的人,其性格、爱好、兴趣、爱憎都有倾向于授予脏器者倾向,足以说明心脏是人的主宰。
其三,开窍于舌。
开窍,是指心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联系。
透过舌质的淡红、淡白、紫暗,可知血的亏损和血中有热,此皆与心紧密相连。
《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中医认为肺为国之宰相。
肺有四大生理功能:其一,主气司呼吸。
全身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随着呼吸而动。
肺也是人体吸入清气的场所;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修炼瑜珈功法,除“调身”、“调心”外,更重要的是“调息”,只有配合腹式呼吸才能达到真正的功效。
其二,主宣发、肃降。
“宣发”可呼出浊气,把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华宣发至全身;“肃降”可吸入清气,把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华向下布散。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五脏六腑合称脏腑,是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之内重要器官的总称,是一个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统一的综合概念。
五脏主要包括心、肺、脾、肝、肾,而六腑主要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一、五脏:1、心: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神志则指的是心具有统领五脏六腑、生理活动、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两者具有一定联系,心神与心血相互主宰,机体才能正常工作;2、肺:肺的功能主要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以及朝百脉、主治节。
肺主气、司呼吸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具有呼吸功能。
肺主宣发和肃降,指排出浊气、肺气扩散,宣发于皮肤,有助于汗液排出等。
肺通调水道,指可调节体内的水液输布。
肺朝百脉、主治节,则指肺具有交换清浊之气,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送至全身的作用;3、脾:脾位于中焦,具有主运化、主升、主统血的作用。
脾主运化,具有把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主升,指脾气以上升为主,能够维持内脏相对位置恒定,并将水谷精微上输送至心等器官,化生气血,濡养全身。
脾主统血则指的是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血脉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4、肝:肝具有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肝主疏泄即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维持血液和津液运行等功能。
肝主藏血则指的是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等功能;5、肾:肾为封藏之本,具有藏精、主水、主纳气的作用,肾藏精即贮存、封藏精气的功能,防止精气无故流失。
肾主水,即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二、六腑:1、胆:又为奇恒之腑,具有贮存、排泄胆汁的功能,有助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
胆还主决断,胆是唯一一个与精神活动有关的腑,具有帮助人体判断事物、做决断的作用;2、胃:胃具有主收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的功能。
五脏六腑脏腑(或五脏六腑)是中医对内脏的总称。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篇》,“脏”指的是人体内的五脏,即:肝、心脏、脾、肺、肾,主要功能为化生和贮藏精气;以及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要功能为受盛和传化水谷。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
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中医学论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五脏六腑图示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折叠编辑本段五脏介绍折叠五脏之心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上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心脏系统。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
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五脏六腑指的是哪五脏哪六腑
五脏六腑,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五脏六腑指的是哪五脏哪六腑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中医核心理论是关于五脏六腑的。
所谓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总称;而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五脏
心: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包络:亦称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围的一层衣膜,膜上分布着明显的脉络。
护卫心脏,传导心主的命令。
肝:肝藏血。
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
肝主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
主肃降,通调水道。
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与喉咙、声音有关。
(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肾:藏精气,主生殖,发育。
主滋养和温煦各脏腑组织。
主水。
主纳气。
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司二阴。
命门:部位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肚脐后面遥遥相对,脊椎骨上面)。
命门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