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研究述评
- 格式:pdf
- 大小:355.39 KB
- 文档页数:4
论高校学报的特色展现——栏目策划
潘照新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4)004
【摘要】对于高校学报而言,学术质量是最根本的,而栏目的策划是提高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栏目设置能够显示出刊物的基调和风格,从而在高校学报特色展现中具有首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地思维、预测、筹划及创新实践栏目策划的各个环节,是保证高校学报展示其个性、彰显其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途径.而在其特色展现的过程中我们又必须坚持一定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刊物的质量和方向,为此,在栏目策划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符合办刊宗旨、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市场需要和体现个性原则.
【总页数】4页(P154-157)
【作者】潘照新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沈阳,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相关文献】
1.论地方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策划与建设——从"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建设谈起 [J], 詹歆睿;党大恩
2.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策划的意义及作用 [J], 焦薇缜
3.地方高校学报专业化栏目策划--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为例 [J], 饶樊莉
4.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策划和建设之道——以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海洋文化研究”为例 [J], 王燕
5.学科交融与高校学报栏目策划 [J], 陈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研究稂丽萍【摘要】通过对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现状的梳理,指出创办特色栏目是目前学报发展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并提出了特色栏目建设的几点原则、操作路径和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作者】稂丽萍【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怀化4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7.5高校学报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刊物众多、栏目林立的大而全的局面。
这个有历史原因,也是由学报的学术定位所决定。
不可否认,高校学报在促进学术繁荣、培养学术人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发展到今天,随着网络媒体的多样化发展,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途径多元化,高校学报已经遭遇了严重的发展瓶颈。
如何走出发展的困境,在新媒体时代仍占有一席之地,是摆在学报人面前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早在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就启动了高校学报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先后推出了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地方高校学报作为学报队伍的“第三世界学报”[1],既没有“985”、“211”高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又没有政策的各项资金倾斜扶持,在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方面都不能与之相比,怎样发展更显急迫。
而特色栏目的建设发展问题为地方高校学报打破发展瓶颈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有益的尝试,如何发展特色、突显特色,以特色立栏目,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而促进整体刊物的发展是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支持高校社科学报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
并在2004年和2011年分别评选出高校学报第一批名栏16个和第二批名栏21个。
而第一批“名栏”的16个栏目,至少有7个都是特色栏目。
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的“人类学研究”等,但无一是地方高校学报。
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及其难点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办学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学报作为高职院校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在传统的学术论文发表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学报逐渐开始设立一些特色栏目,以丰富学报内容、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这些特色栏目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和专家来投稿,也能够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学报来说,如何设置特色栏目、如何挖掘和展现高职院校独特的学术魅力,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及其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情况及其在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通过对各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了解高职院校学报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推广和学生学术能力培养方面的情况。
研究目的还在于探讨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学报的特色栏目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及难点分析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学报的发展,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推广,从而为高职院校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能够丰富学术研究内容,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
通过设计不同主题的特色栏目,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在学报上发表,拓展学术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激发读者的学术兴趣和研究热情。
特色栏目的设置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个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栏目可以吸引更多的作者投稿和读者关注,提升学报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进而推动学校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术文化的传承。
研究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意义重大,对于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和提升学术成果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i岭i {南i i师+!范个i学I !院!+学+ {报i《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原名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后于 2014年随湛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而采用现刊名。
学报面向国内外 公开发行,为综合版双月刊。
创刊以来,学报先后蝉联五届“全国优秀社科期 刊”,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高师学报系 统“十佳学报”,“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在全国高校 学报和学术期刊排名中位居前列。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维普科 技期刊网、万方数据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及其特色栏目简介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致力于特色栏目建设,曾培育“21世纪诗歌研究”、“环北部湾研究”、“不等式研究”、“南亚热带植物研究”、“乡村治理研究”等在国内有 影响的一系列栏目。
其中“南亚热带植物研究”曾经获得全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 奖。
“21世纪诗歌研究”栏目建设得到国内外诗歌研究机构、诗人与学者的重视 和支持;学报以该栏目为依托,成功举办多场专题研讨会,发行研究专刊。
目前,《岭南师范学院学报》在现有特色栏目基础之上,继续扩大对外合作。
学报以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研究院等单位为依托,将“教育学研究”精准定位于“特殊教育研究”;以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为对外联络依托单位,新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依托岭南师范学院文学院及其南方诗歌研究所,将“21世纪诗歌研究”栏目更名为“民刊研究”,并与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作品》杂志社合 作,为当下中国活跃的诗坛和研究机构与研究者提供平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栏目定位于追踪学术研究最前沿,关注当特色栏目培育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下学术热点问题,把研究聚焦于习近平的治国思想与理念,阐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依托学科优势彰显办学特色——《集美大学学报》“教师发
展研究”特色栏目评介
佚名
【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15(16)3
【摘要】集美大学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历程,如何进一步传承嘉庚精神办好教师教育,体现多科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优势,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集美大学学报》服务本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
【总页数】1页(P68-68)
【关键词】学科优势;大学学报;特色栏目;教师发展;办学特色;高等教育大众化;评介;教师教育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4
【相关文献】
1.边陲地区高校学报以本校重点学科为依托创特色栏目的思考——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 [J], 黄澜;林春常;刘强;王辉丰
2.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培训发展模式研究
——以中南大学依托学科优势开展行业特色培训为例 [J], 吴斌;范太华
3.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培训发展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依托学科优势开展行业特色培训为例 [J], 吴斌;范太华
4.依托学科优势彰显办学特色——《集美大学学报》“教师发展研究”特色栏目评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困境与建设实践启示—以《淮阴工学院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为例◎王 萍[摘要]特色栏目建设是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学报转型、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重要路径,地方高校学报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文章主要从学术研究氛围、稿源质量、编辑队伍三个方面阐释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并以《淮阴工学院学报》特色栏目《运河经济与文化研究》为例,探究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实践路径:挖掘优势精准定位;建立栏目主持人制度;建立选题策划制度;建立稿源保障体系;建立传播长效机制;建设学者化与职业化的编辑队伍。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实践路径;《淮阴工学院学报》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1]。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报与高校之间的依附关系,高校学报通常为以学校名称命名的综合类期刊,其发展深受高校办学理念、学科规划、学术资源、师资学术水平等影响。
地方高校学报相比“双一流”高校学报以及专业性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的问题。
围绕地方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众多学者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办刊理念方面,黄自娟[2]认为地方高校学报应提升开放性办刊意识,走内强外联式高质量发展之路;范玲娜[3]建议地方高校学报找准办刊定位,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大特色化、专业化办刊力度,专注走“专、精、特”的改革创新之路。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呙艳妮[4]认为地方高校学报需依托地方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加强特色栏目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提升影响力路径方面,周西西[5]建议地方高校学报要在办刊定位、办刊思路、平台建设、编辑队伍四个方面探寻适合的发展路径。
此外,梁凤鸣[6]基于供给侧改革提出,从地方高校学报的定位、发展目标、内容建设、编辑人员素质、传播方式的改革和外审专家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加强地方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
述学述评报告[800字]【立意】述学述评报告【引言】学术研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述学和述评则是学术研究中常见的两种方法论。
本文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论展开,分别探讨它们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对述学述评报告的详细分析,旨在促进学术界对于这两种方法论的理解,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正文】一、述学的定义与特点述学指的是对于已有文献、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从中获取相关的知识、理论和观点。
它通过对多个来源的文献进行整理和梳理,旨在对特定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总结。
述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系统性:述学需要对大量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综合,以系统性地总结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
2. 综合性: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已有的研究成果,述学需要将不同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全面的结论。
3. 系谱性:述学需要对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研究主线的演变过程,并进行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的统计和分析。
二、述评的定义与特点述评是对学术成果进行评论和评价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评估其质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述评可以是对于一个具体研究成果的评价,也可以是对于某一领域研究进展的评价。
述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评判性:述评需要对学术成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判,包括评估其方法的有效性、数据的可靠性以及结论的合理性等。
2. 创新性:述评需要对学术成果的创新性进行评价,包括对其在理论、方法或实践上的创新程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3. 指导性:述评不仅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还应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述学述评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1. 启发研究方向: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回顾,述学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帮助研究者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
2. 评估研究成果:通过对学术成果的述评,可以评估其质量和创新性,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