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核算的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应使其具有以下特性:(1)共有性,即各应承担制造费用的对象都具有该分配标准的资料;(2)比例性,即分配标准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客观的因果比例关系,分配标准总量的变化对制造费用总额的多少有较密切的依存关系;(3)易得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分配标准的资料较为容易地取得;(4)可计量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标准的数量可以客观地进行计量;(5)稳定性,即使用的分配标准相对稳定,不宜经常变动,便于各期间的成本比较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企业根据各生产单位制造费用的特性和生产特点选定分配标准后,就可进入具体的分配过程。
为了能及时分配制造费用,尽早提供本期成本信息,以及解决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负担水平波动的问题,企业可采用计划分配率的方法配制造费用。
由于采用计划分配计,所分配的制造费用与实际发生的数额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额,对此月末不加以调整而是逐月累计,到年终时一次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生产成本中。
调整的方法一是按各产品全年已承担的制造费用总额的比例进行调整,二是将差额并入12月份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中,然后改用实际分配率进行分配。
如果企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产品生产批次较多,每月完工产品的批次只占全部产品批次的一部分,那么每月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其计算与记账的工作量较大,为简化核算,可采用累计分配率的方法分配制造费用。
这一方法是将当月完工批次的产品应负担的全部制造费用,在其完工月份一次进行分配计入其生产成本,而对当月未完工批次的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保留在制造费用一起分配计入其生产成本。
⼯业企业“制造费⽤”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制造费⽤是指⼯业企业为⽣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发⽣的,应该计⼊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的各项⽣产耗费。
在⼯业企业当中,制造费⽤⼀般分为以下三类,那么制造费⽤分为哪些内容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制造费⽤-般包括:
①车间(或分⼚,下同)⽤于组织和管理⽣产发⽣的耗费。
例如,车间管理⼈员的职⼯薪酬,车间管理⽤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管理⽤具摊销费,车间管理⽤的照明费、⽔电费、取暖费、空调费、差旅费和办公费等。
②直接⽤于产品⽣产但未专门设置成本项⽬的耗费(这些耗费在管理上不要求单独核算或者不便于单独核算)。
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产⼯具摊销费,设计制图费和试验检验费,以及未专设成本项⽬的⽣产⽤动⼒费等。
③间接⽤于产品⽣产的耗费。
例如,机物料消耗、车间⽣产⽤房屋和建筑物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照明费、取暖费、空调费、运输费和劳动保护费等。
制造费⽤由于⼤多与产品的⽣产⼯艺没有直接联系,⽽且⼀般是间接计⼈耗费,因⽽不能或不便于按照产品制定定额,⽽只能按照车间、部门和费⽤项⽬,按年、季、⽉编制制造费⽤计划加以控制。
应该通过制造费⽤的归集和分配,反映和监督制造费⽤计划的执⾏情况,并将耗费正确、及时地计⼈各有关产品的成本。
以上就是关于这⽅⾯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不幸遇到⼀些⽐较棘⼿的法律问题,⽽您⼜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店铺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店铺还⽀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会计科目制造费用的核算明细
会计科目制造费用的核算明细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其内容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ManufactruingExpense s,ProductionCosts;Manufacturing Expenditure s;manufacturing overhead)什么是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制造费用的内容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
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制造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修理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引言概述: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指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特殊业务特点和财务活动进行核算处理和报告的一系列会计工作。
本文将从成本计算、库存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正文内容:一、成本计算:1.直接材料成本计算:详细记录和核算直接材料的采购、领用和使用情况,确保准确计算入库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准确记录和核算直接人工的工时和工资,采用合理的人工分配方法来计算直接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计算: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需要合理分配到产品成本中。
4.计算生产成本:通过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累加,计算出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库存管理:1.原材料库存管理:及时记录和核算原材料采购、领用和退库情况,严格实施先进先出的原则。
2.在制品库存管理:准确记录和核算在制品的生产工序、数量和成本,及时清点和调整库存。
3.成品库存管理:详细记录和核算成品的入库、出库和销售情况,做好成品库存的盘点和分类管理。
三、工资管理:1.基本工资核算: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职务,核算基本工资,并结合工资调整和绩效考核进行适当调整。
2.加班工资核算:详细记录和核算员工的加班情况,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工资率计算加班工资。
3.奖金与津贴核算:根据企业政策和员工绩效,核算奖金和津贴的发放情况,并纳入工资总额计算。
四、固定资产管理:1.购置固定资产:记录和核算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和入账情况,确保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原值。
2.折旧和摊销:制定合理的折旧和摊销政策,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进行核算。
3.固定资产处置:记录和核算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情况,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户余额。
五、经营管理:1.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预算、资金调度和资金监控等,确保资金的有效运转和合理利用。
2.成本控制:通过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控制预算,控制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发生和增长。
第09讲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知识点: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制造费用核算的归集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包括:物料消耗;车间管理人员薪酬;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管理用具摊销;车间管理用的照明费、水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一)制造费用分配的大体过程1.分配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分配基本生产的制造费用(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提示】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果变更,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例题·多选题】(2016年)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企业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B.交互分配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D.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选项B属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1.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2.计算各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分配率×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三、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例题】假定甲制造业企业2017年5月基本生产车间P产品机器工时为50 000小时,S产品机器工时为40 000小时,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900 000元。
按照机器工时总数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900 000÷(50 000+40 000)=10(元/小时)P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 000×10=500 000(元)S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 000×10=400 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P产品 500 000——S产品 400 000贷:制造费用 900 000【例题·单选题】(2017年)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耗用机器工时50 000小时和70 000小时,当月车间设备维修费96 000元(不考虑增值税),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4 000元,该企业按照机器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其内容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9项所列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制造费用按照生产工人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Step1: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工人工时(资)总额
Step2: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按制造费用的全年预算数和产品的全年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等资料,计算确定计划分配率,据以进行分配
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Step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年度制造费计划总额
年度计划分配率= —————————————————
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额
Step2: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某月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是指按累计分配率只对已经完工的成本计算单(产品)分配每月间接费用的方法。
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Step1:计算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
累计分配率=各产品累计间接费用÷各产品累计分配标准
Step2: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某产成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产品的累计分配标准(工时)×累计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