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核算
- 格式:doc
- 大小:411.51 KB
- 文档页数:5
《成本会计》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成本会计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制造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
在成本会计中,正确核算和控制制造费用是保证成本计算准确性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
本章将介绍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和要点。
一、直接材料的核算直接材料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并能明确计量的材料,可以按照实际购入价计量,也可以按照标准价格计量。
直接材料的核算方法有两种:实际加权平均法和标准加权平均法。
实际加权平均法是根据实际购入的直接材料数量和价格来计算单位产品材料成本。
例如,某企业购入1000公斤直接材料A,购入价为10元/公斤,购入2000公斤直接材料B,购入价为8元/公斤。
则直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为(1000*10+2000*8)/ (1000+2000) = 8.67元/公斤。
以此单价乘以实际使用的数量即可得到直接材料的成本。
标准加权平均法是根据物料的标准单价和实际使用的数量来计算直接材料的成本。
企业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单价,以此单价乘以实际使用的数量即可得到直接材料的成本。
二、直接人工的核算直接人工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的核算方法与直接材料类似,也可以按照实际工资计量或者按照标准工资计量。
实际加权平均法是根据实际支付的工资和实际工作小时数来计算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
例如,某企业实际支付的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10000元,实际工作小时数为2000小时,则直接人工的加权平均单价为10000 / 2000 = 5元/小时。
以此单价乘以实际工作小时数即可得到直接人工的成本。
标准加权平均法是根据制定的标准工资和实际工作小时数来计算直接人工的成本。
企业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工资,以此标准工资乘以实际工作小时数即可得到直接人工的成本。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制造费用还包括制造间接人工和制造间接费用。
制造间接人工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工成本,如工装工人的工资。
会计实操整理实战之制造费用1、制造费用核算明细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其内容包括: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
制造费用的核算主要包括材料费、劳务费、燃料费、水电费、折旧费、工具折旧费、机器折旧费及修理费、税金、制造费用外部分配等内容。
1、材料费:指用于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辅料,包括原料、配件、杂料、能源等所支付的费用。
2、劳务费:指生产所需的技术劳动,以及维修、保养所付出的工钱
等费用。
3、燃料费:指用于生产过程中,所采购的各类燃料,如煤、柴等所
付出的费用。
4、水电费:指生产所需的水、电的采购以及使用费用。
5、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分为工具折旧费及机器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过程中固定资产设备的定期保养或遇到故障后的
维修等费用。
7、税金:指生产过程中各种税收,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所支付的费用。
8、制造费用外部分配:指制造费用在财务报表外部部分分配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研究开发费用等。
制造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
准确、科学地核算制造费用,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制造费用核算的定义、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造费用核算的定义制造费用核算是指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成本进行计量、分配和核算的过程。
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大类。
制造费用核算的目的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各项费用的准确记录和计算,为企业提供合理决策和控制依据。
二、制造费用核算的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不经过任何分摊。
这种方法适用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这两个制造费用项目,它们能够直接与产品形成明确的成本关系。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通过某种合理的方法分配到产品上。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人工小时法、直接人工成本百分比法和制造费用分摊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产品上,使得制造费用的分摊更加合理和准确。
三、制造费用核算的应用1. 决策依据准确核算制造费用对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制造费用核算,企业可以了解到各个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对产品定价、产品结构优化等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制造费用核算还可以为企业的产能规划、产品投入和产品绩效评估等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 成本控制制造费用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
通过对制造费用的准确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到自身的成本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制造费用的控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业绩评价制造费用核算还可以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制造费用的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的绩效状况,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
同时,制造费用核算还可以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供依据,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制造费用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分配方法的选择在制造费用核算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
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
1. 哎呀呀,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之一就是直接计入啊!就好比你做蛋糕,买的面粉直接算到蛋糕成本里去,这多直接呀!像那些直接用于生产的材料费用,不就应该爽快地直接计入制造费用嘛!
2. 还有呀,间接计入也很重要呐!比如说生产车间的水电费,总不能直接说这是哪一个产品用掉的吧,那就得按一定方法间接分摊呀。
这就像家里的水电费要一家人分摊一样,得合理分配不是吗?
3. 工时比例法也得知道哦!假如工人 A 和工人 B 一起干活,A 干了 5 小时,B 干了 3 小时,那分配制造费用的时候就得按工时比例来呀。
这不就好像分蛋糕,干得多的就多分点嘛!
4. 机器工时比例法也不能小瞧呀!不同机器工作时间不同,产生的费用就得按它们工作的时间来分摊,这就跟汽车跑的里程越多油耗越高一个道理,能理解吧?
5. 定额比例法也挺有意思的哟!有了定额标准,就按这个标准去算制造费用,多明确呀!就好像考试有了及格线,知道自己在啥水平,清晰得很呐!
6. 产量比例法可得好好讲讲呢!产品产量多的,就多摊点制造费用嘛。
这不难理解吧,就好比搬砖,搬得多的人自然累一些,要多给点报酬啦!
7. 最后还有个年度计划分配率法,提前计划好分配率,然后按这个来,多简单呀!就如同计划好每天花多少钱一样,心里有底呀!
总之,这些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都很重要,各有各的用处,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呀!。
概述“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的内容制造费用核算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基础。
制造费用核算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记录、汇总、分析和核算的过程。
正确科学地核算制造费用,不仅可以把握企业的费用,控制费用的开支,而且可以追踪制造业务的成本,改进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造费用核算主要有购买费用核算、工艺费用核算和贮存费用核算三项。
1、购买费用核算:购买费用是指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包装材料、加工半成品、备品备件等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原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费用、运费、仓储费及购买加工半成品所支付的报酬等。
购买费用一般供应商提供的发票或者其他证明材料作为凭证,经费用经办人审核批准后可以进行核算。
2、工艺费用核算:工艺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他人的各种费用,包括工资费、福利费、单位性借贷费、加工费、维修费、折旧费等。
工艺费用一般由企业支付凭证或者劳动合同作为凭据,经费用经办人审核批准后可以进行核算。
3、贮存费用核算:贮存费用是指企业在贮存生产原材料、半成品及产品时产生的各类费用,包括租赁费、保管费、仓储费、装卸费等,此类费用一般以租赁合同和仓储费用发票作为凭证,经费用经办人审核批准后可以进行核算。
制造费用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健全的核算体系,把握好费用账户的各项收支,实现以费用账户为核心的财务管理。
在把握制造费用收支的大局之余,企业还要引入成本核算技术,通过精细化控制制造费用,控制成本支出,及时把握各项费用,以增强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
为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合理安排财务收支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制造费用核算体系,实行分类、分析、核算的方法,进行成本分析,核算企业成本控制情况,避免费用出现过大浪费现象,有效操作企业财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成本 = 材料 + 资源 + 费用
材料成本为直接成本(Dirct Cost),生产发料的时候直接归集到工单,不通过成本中心核算;资源即作业类型(Activity Type),工单确认的时候成本中心被Credit,工单被Debit,意思是工单从成本中心吸收成本过来;制造费用的核算比起前两者稍显复杂,这里简单做一个说明。
制造费用又可以分成两部分:Direct Overhead和Indirect Overhead,前者可以考虑通过Activity Type核算,下面的思路主要针对Indirect部分。
首先,按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初级成本要素(Category = 1),用来归集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
Dr:制造费用(1)-XX成本中心 10万
Cr:银行存款/… 10万
接下来,按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对应的次级成本要素(Category = 41),用来归集工单制造费用,期末工单Apply Overhead之后,
Dr:制造费用(41)-工单 9.5万(计算规则:Costing Sheet.Credit = Base * Percentage)
Cr:制造费用(41)-XX成本中心 9.5万
期末,计算成本中心(XX成本中心)制造费用的借方数(Debit,实际发生额)与贷方数(Credit,工单吸收部分)的差额,V = 制造费用(1) - 制造费用(41),V <0,表明成本中心被过渡吸收(Over Absorption),反之,则是Under Absorption,
最后,编制制造费用差异结转凭证(期末手工编制),
Dr/Cr:产品销售成本 0.5万
Cr/Dr:制造费用(1)-XX成本中心 0.5万
这样就保证了初级成本要素期末不留余额。
Activity Types
Activity type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various forms of activity that are performed at a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are valuated for each cost center and period with a charge rate that consists of a fixed portion and a variable (work-related) portion. Thus the costs incurred at a cost center can be distributed to products, according to which activities have been performed.
You can assign each standard value in the work center an activity type as a defaul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Work Center and Routing
The following graphic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work center and routing for costing internal activiti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Work Center and Routing
The "Production" cost center has been assigned four activity types. Each activity type was valuated with a charge rate that is made up of a fixed and a variable (work-related) part. In this example, a setup hour (SET) costs $70.
Since the work center is assigned to a cost center, the activity types (as long as permissible in the cost center) can be assigned to standard values in the work center. In this example the activity types SET, MAC and LAB are assigned to the standard values "Setup", "Machine" and "Labor" in the "Milling machine 5" work center. These activity types are then suggested when the work center is assigned to a routing
In the work center a formula can also be assigned to each standard value for costing. Formulas are used to calculate activities for the operation quantity from the general operation data and the standard values.
The activity typ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sts for these activities.
Activity Types
Activity type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various forms of activity that are performed at a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are valuated for each cost center and period with a charge rate that consists of a fixed portion and a variable (work-related) portion. Thus the costs incurred at a cost center can be distributed to products, according to which activities have been performed.
You can assign each standard value in the work center an activity type as a defaul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Work Center and Routing
The following graphic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work center and routing for costing internal activiti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st Center, Activity Types, Work Center and Routing
The "Production" cost center has been assigned four activity types. Each activity type was valuated with a charge rate that is made up of a fixed and a variable (work-related) part. In this example, a setup hour (SET) costs $70.
Since the work center is assigned to a cost center, the activity types (as long as permissible in the cost center) can be assigned to standard values in the work center. In this example the activity types SET, MAC and LAB are assigned to the standard values "Setup", "Machine" and "Labor" in the "Milling machine 5" work center. These activity types are then suggested when the work center is assigned to a routing
In the work center a formula can also be assigned to each standard value for costing. Formulas are used to calculate activities for the operation quantity from the general operation data and the standard values.
The activity typ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sts for these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