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条例培训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aids相关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对于防控艾滋病病毒的工作亟需加强。
而提高人们的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增强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非常重要。
因此,本次培训计划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艾滋病知识的科学普及,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防控艾滋病的意识。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参训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2.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3. 掌握对艾滋病患者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技巧;4. 增强社区防控艾滋病的能力,促进公众对艾滋病的包容和理解。
三、培训内容1. 艾滋病的起源和传播途径2. 艾滋病的症状和诊断3.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4. 对艾滋病患者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技巧5. 社区防控艾滋病的能力6. 公众对艾滋病的包容和理解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互动问答等,旨在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将在每周六上午9:00-12:00进行,地点为社区活动中心。
六、培训人员本次培训计划面向社区居民开放,所有对艾滋病感兴趣的人员均可参加。
七、培训师资本次培训的师资力量由市卫生局的专业医生和卫生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艾滋病知识和防控经验。
八、培训计划第一次培训(9:00-10:30)1. 艾滋病的起源和传播途径2. 艾滋病的症状和诊断第二次培训(10:45-12:00)3.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4. 对艾滋病患者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技巧第三次培训(9:00-10:30)5. 社区防控艾滋病的能力6. 公众对艾滋病的包容和理解第四次培训(10:45-12:00)7. 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8. 角色扮演和互动问答九、培训评估为了检验培训效果,将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互动形式,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和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进行评估。
十、培训后续本次培训结束后,将建立相关的教育宣传机制,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和科普活动,以巩固培训效果。
2024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5篇2024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篇1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艾滋病对人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努力实现把艾滋病疫情及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根据上级《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镇201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一把手”负责制。
进一步强化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能,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防艾办协调管理力度,及时安排部署和总结艾滋病防治工作。
定期对各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二、加强政策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艾滋病防治条例》。
加强基层领导的政策培训,全面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对全镇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宣讲的主要内容是艾滋病防治的知识及国家防治艾滋病的策略。
并接受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大力宣传我国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五项政策,也就是“四免一关怀政策”:一免是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二免是免费检测,三免是针对药物阻断母婴传播,四免是资助艾滋病孤儿免费上学,关怀就是对感染者的关怀,不歧视。
三、注重绩效评估,提高防治质量推行艾滋病防治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在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我镇2016—2020年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
四、普及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一)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广播站要宣传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公益广告,并在重要播出时段播出。
各部门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
主要路段、街头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科普知识宣传栏。
要开发适宜的宣传材料,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设施。
(二)公共场所宣传教育在乡镇卫生院备有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
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为更好的做好xx年公共卫生工作,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制订xx年度工作计划:一、健康档案。
为辖区内常住人口建立规范档案,农村居民规范化建档率达100%以上,电子档案建档率达100%以上,更新率达100%以上。
二、健康教育。
镇卫生院提供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2种以上,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村卫生室提供健康教育印刷资料不少于12种。
镇卫生院按标准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2个以上,1年至少更新内容4次以上。
村卫生室按标准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个以上,1年至少更新内容4次以上。
针对辖区内各类重点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主题,镇卫生院今年至少开展6次健康宣传和咨询活动,每月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
村卫生室每两月举办一次。
讲授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居民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预防接种。
掌握本乡0x6岁儿童资料,建立预防接种证制度,为辖区内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麻腮风、流脑、乙脑、甲肝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四、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五、儿童保健。
为辖区0x36个月儿童建立保健手册,按时为新生儿随访,为婴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开展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对高危儿、体弱儿进行转诊及管理。
六、孕产妇保健。
掌握孕产妇人数,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指导孕期保健、孕期检查、孕期营养咨询,进行高危孕妇初步筛查转诊和随访。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精选3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篇120xx年在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对教师及疫情报告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
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教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
一、培训目标使本校教师和各科疫情报告人员要重点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二、培训对象全体教师及学生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和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等。
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等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及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等。
2、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及结核病的归口管理、霍乱、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3、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相关病例知识;4、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1、教师采取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学、参加专题讲座、培训会议,发资料、做试卷等。
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把培训作为重点内容。
最新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5篇为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防止艾滋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及市县相关文件精神,为此制定本工作方案。
本文是最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欢迎阅读。
最新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一:根据《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关于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打一场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决定》和《xx县艾滋病防治五年规划(路线图)》,结合xxxx年艾滋病防治目标考核结果,拟定xxxx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
一、掌握形势,理清思路(一)各乡镇及艾工委成员单位应全面收集当地疫情形势、流行危险因素、防治资源和工作薄弱环节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防治形势,理清防治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和符合当地和部门工作实际的防治策略。
(二)各乡镇和艾工委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专业防治机构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二、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一)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各乡镇和艾工委成员单位‚一把手‛为防艾工作第一责任人;实行防艾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落实县→乡(镇)→村→组→户四级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县防艾办要充分发挥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督导检查作用,定期召集艾工委成员单位开会和研究工作,加强信息收集和交流,督促成员单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履行防艾职责。
(三)认真落实《xx县艾滋病防治‚七大工程,一批中心‛》等艾滋病防治措施,全面推广我县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积极推动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基层常规管理工作,组织、引导社区居委会、乡镇、农村村委会开展综合防治。
(四)上级与下级之间、行政与专业机构之间、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取得共识,形成合力。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防治水平(一)根据疫情和流行危险因素增设和调整监测点,完善我县艾滋病监测体系。
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全县防艾工作的现场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
做好现场调查工作的质量控制,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利用。
(二)卫生部门要加强检测网络的管理。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3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精选3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篇120__年在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对教师及疫情报告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
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教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
一、培训目标使本校教师和各科疫情报告人员要重点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二、培训对象全体教师及学生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和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等。
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等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及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等。
2、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及结核病的归口管理、霍乱、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3、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相关病例知识;4、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1、教师采取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学、参加专题讲座、培训会议,发资料、做试卷等。
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把培训作为重点内容。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精选1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
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在201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能力,有效防止艾滋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四川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及上级文件精神,切实、有效落实防治措施,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确保我乡经济有序发展,特结合本乡防治工作实际,制定该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一把手”负责制。
进一步强化乡政府负责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职能,把艾滋病负责工作切实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加大协调管理力度,及时安排部署艾滋病负责工作。
定期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从我乡实际出发,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切实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优化干预服务措施,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工作格局,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及危害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目标任务(一)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针对外来婚嫁、外来务工及外出返乡人员的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
(二)各村(社区)宣传栏设置率达100%以上。
(三)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培训率:全乡干部、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以上干部、15-49岁相应人群、医护人员达85%以上;娱乐场所业主、校外青少年达95%以上。
(四)高危人群干预覆盖率达90%以上;高危场所干预覆盖率达到100%;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和宣传资料的比例达95%以上。
(五)邀请市、区艾滋病防治专家,对各部门成员单位、普通百姓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培训。
防艾社团培训指导计划一、前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通常在医院进行阶段性治疗或药物治疗,同时需要由所在地的防艾社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因为在社会上,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存在着诸多的误解和歧视,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进行合理的宣传,提高艾滋病知识普及率和自我保护意识,消除社会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的防艾社团培训指导计划。
二、培训目标1. 增强防艾社团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理解和对感染者的关爱。
2. 培训成员学习艾滋病知识,提高对性与健康的保护意识,增强防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成员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激发其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三、培训内容1. 艾滋病知识: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病人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
2. 社区宣传技巧:包括社区宣传计划制定、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渠道选择等技能培训。
3. 对话技巧:对话是传递信息、解决问题、感化人心的技巧,通过对话技巧的培训,使其能更好地与感染者和病人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
4. 社会影响力培养:包括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权益保护、社会动员等内容的培训。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组织专业人员讲解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防治政策法规。
2. 实践教学:组织观摩学习活动,参与各类社区防治活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际操作。
3. 手册阅读:提供相关资料手册供成员阅读学习。
4. 视频教学:精选相关实战视频进行培训。
五、培训时间安排1. 培训时间: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因为这些时间人员相对空闲,能够更好地参与培训活动。
2. 培训周期:将培训周期安排为一个月,每周末进行一次培训,共计4次培训,以便成员更好地参与培训内容的学习和吸收。
六、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通过课堂测试、实际操作和考核题目等方式对成员进行考核评估。
2. 考核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社区宣传技巧掌握程度、对话技巧应用程度、社会影响力表现等。
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样本为深入推动我镇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减轻艾滋病对公众健康、社会和谐及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力求将艾滋病疫情及其危害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本镇依据上级《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示》文件精神,特制定____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机构建设完善由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把手”责任制。
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的考核,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学习并贯彻上级《艾滋病防治条例》,提升基层领导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提升全镇干部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策略的掌握。
积极宣传国家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检测、免费药物阻断母婴传播、资助艾滋病孤儿免费教育,以及给予感染者关怀和不歧视的支持。
三、优化绩效评估,提升防治质量实施艾滋病防治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工作制度,对防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基于详实调研,制定我镇未来五年的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一)加强媒体宣传广播站应定期播放艾滋病防治及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
各部门需设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并及时更新内容。
主要路段和街头应设立相关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科普宣传栏。
(二)公共场所宣传乡镇卫生院应提供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
各村(居)应设立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并定期更新内容。
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三)针对重点人群的宣传1. 青少年宣传:教育部门负责,联合卫生和人口计生等部门,在中小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提高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2. 农民工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在农民工群体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免费安全套和咨询服务。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219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2019年我院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1、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的培训。
2、加强我院新的HIS系统传染病直报系统的培训。
3、加强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培训。
4、加强我院新进职工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5、加强病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考核。
计划全年给医务人员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一、培训目标在2019年在岗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1、使医务人员及辅助科室医技人员,掌握相关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常识、病发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疫谍报告程序、根本防护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本身防护。
2、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法律法规、条例规范的内容,熟练操作传染病直报HIS系统相关功能,熟练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及上报程序。
2、培训对象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室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包孕有关法律能法规、条例规范内容,突发公共卫生变乱应急预案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的有关常识。
(一)法规部分《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办理规范2016版》、《突发公共卫生变乱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变乱与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报告办理举措》、《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办理举措》等。
(二)专业部分相关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现状;病原学和致病机理;疑似病例和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防治宣传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知识
培训计划
按照《讲武乡卫生院2012年度培训计划》的安排,在6月份下半月对全乡妇幼医生及卫生院全体职工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知识的培训,为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全院职工及全乡妇幼医生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知识的理解和防护,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确保全院职工及全乡妇幼医生能够熟知,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知识,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
二、培训内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
三、培训对象:全院职工及全乡妇幼医生。
四、培训者:刘丽亚。
五、培训方式:集中全员授课培训。
六、培训时间:6月17日下午。
七、培训地点:讲武乡卫生院会议室。
八、培训教材:《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知识讲座》。
九、评估方式:考卷评分。
十、评估标准:
-考试分数百分制,员工个人考试85分以上为合格,85分
以下为不合格;村妇幼医生人员8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参加考试但未达到考试合格分数线的人员,对其进行强化培训直到合格为止。
讲武乡卫生院
201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