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政策问答

  • 格式:docx
  • 大小:18.45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政策问答

问: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

答: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字母缩写为HIV,俗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该病的病名是由英文字头缩写AIDS音译而来。它是一种行为性的疾病,也就是说,发病与行为密切相关。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经过大约8-10年的潜伏期,免疫细胞不断被破坏,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最后完全失去抵抗力,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病人表现的症状无特异性,呈现多种感染的一组综合征,病死率极高。

问:什么是艾滋病的窗口期?

答: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查出艾滋病抗体的这一段时间,我们称之为“窗口期”。一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多数人会出现轻微的一过性感冒样症状。人们很不会在意,认为是一次轻微感冒,很少想到这是艾滋病感染出现的早期急性感染症状,大多数人在感染病毒后的第4-8周之间,体内出现抗体,这时,可以通过查验血液来诊断感染。几乎所有的人在感染发生3个月后可以检测出抗体。所以,标准的“窗口期”就是3个月。其意义是如果一个人发生过可能造成其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例如,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输注未检验的血液等,在行为发生后的3个月内,没有查出艾滋病抗体,还不能说明他没有感染艾滋病。在“窗口期”,虽然检查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含

有大量的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在暴露第3个月后还查不出抗体,那么就可以判断没有感染。另一方面,由于“窗口期”的存在,艾滋病病毒阴性的血液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只有通过选择艾滋病感染率低的健康人群或无危险行者作为献血员,可以降低“窗口期”血液的风险,所以,我们倡导健康人的无偿献血行为。

问:什么是艾滋病的潜伏期?

答: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的这一段时间,我们称之为“潜伏期”。平均为10年左右,这是一个专用术语,用通俗的话来表达这一概念,就是如果有100个人同时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会陆续发病,第50个人会在第10年前后出现临床症状。其意义是:潜伏期虽没有症状(这个时期的病人称为感染者),但体内带有病毒,仍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造成疫情扩散。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潜伏期感染者不知不觉地把病毒传染给他人,造成艾滋病流行。

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一样吗?

答: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的整个临床过程,大致可分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毒一旦进入人体,这个人就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一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第二阶段:随着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被逐渐破坏,产生一系列疾病症状。这时,感染者就成为了艾滋病病人。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的时间长短因人体感染病毒的数量、感染途径、个体免疫状态和一般营养健康

状态而异,短者不到1年,长者15年以上,一般为2—8年。所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临床症状,病人有临床症状,但二者均有传染性。

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一、性传播性交是艾滋病病毒传播最常见的途径,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之间不正确使用安全套性交的行为,其中的肛门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最大。因为肛交可以直接造成直肠、肛门的损伤,使病毒更容易进入人体。女性较男性更容易通过性交途径感染HIV。一般认为,男性通过性交传给女性的概率是女性传给男性的4倍。已感染了其他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HIV,性病造成的溃疡或炎性反应可能使HIV更容易穿过粘膜屏障感染机体。

二、血液传播HIV通过血液传播的主要方式有:输入带有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针炙针、手术器械或其他可以刺破皮肤的器具(如牙刷、剃须刀、纹身纹眉及穿耳针)和针具、组织器官的移植。HIV经血液传播的概率与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相关,输入含有HIV的血液的人几乎100%会被感染。

三、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母亲在其婴儿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婴儿。母婴传播的发生概率约为15%—45%,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母亲通过胎盘物质交换将HIV传给腹中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在通过母亲产道时接触大量HIV而被

感染;通过哺乳感染婴儿。

问:艾滋病的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艾滋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会传播。一是必须有足够可以感染另外一个人的病毒从感染者的体内排出(排出);二是排出的病毒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如性、血液、母婴)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存活);三是要有足够的病毒能通过接触者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足量)。因此,HIV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同就餐或共用餐具、共用水源;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交通工具;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房间、卧具;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马桶、卫生浴具(不包括易造成出血的设备牙刷、剃须刀等);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电话、电脑,以及其他办公设备;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同游泳或沐浴;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握手、拥抱;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礼节性接吻;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近距离交谈;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总之,只要掌握了HIV传播的三途径,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同生活、工作、学习是安全的。

问:如何预防艾滋病?

答:国际上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干预措施有: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规范性病的治疗;美沙酮维持治疗/针具交换;血液管理;孕妇抗病毒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针对个人的有效预防方法有: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是预防经性途径传

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预防性传播。2、正确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害。3、国家实施推广安全套工程。4、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5、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防止医源性感染。6、对可能引起出血的服务如纹眉、穿耳等,应当保证所用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7、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8、预防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避免母乳喂养。

问:《艾滋病防治条例》何时颁布施行?

答:《艾滋病防治条例》于2006年3月1日颁布施行。

问:《艾滋病防治条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哪些规定?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有关信息;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