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历史单元测试卷(一)
- 格式:wp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新课程实验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割占中国的领土C.维护罪恶的鸦片走私D.打开中国市场2.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C.鸦片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我们缅怀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常常会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是A.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比趋之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为天下人谋永福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的外来入侵B.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5.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军装备落后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D.道光帝战和不定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和帮凶分别是A.英美和法俄B.英法和美俄C.英国和美国D.美国和日本7.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A.比利时B.俄国C.荷兰D.美国8.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A.李自成、西安B.朱元璋、南京C.洪秀全、天京D.李秀成、山东9.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作战双方没有变化B.性质一样C.原因一脉相承D.结果大同小异10.新疆有一种柳树,称为“左公柳”,它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个收复新疆的人物而起名的A.林则徐B.左宝贵C.曾纪泽D.左宗棠11.新疆设立行省是在A.1871年B.1875年C.1876年D.1884年12.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黄海海战B.平壤战役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13.中国近代史上割让祖国宝岛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4.首次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权利的是A.日本B.法国C.英国D.美国1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挽联中的“公”是指A.刘步蟾B.邓世昌C.林永升D.丁汝昌16.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中新增加的项目是A.赔款B.割地C.开商埠D.办工厂17.以下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A.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8.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与四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更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更多C.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特权D.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19.在近代中国,北京东交民巷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描绘的社会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对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描述是A.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二、在下面方框中填上序号(9分)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若干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封建制2. 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改革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统一文字D. 推行分封制3.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哪种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世袭制C. 推恩令D. 分封制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以下哪项产生了深远影响?A. 农业发展B. 经济发展C. 文化发展D. 军事发展5. 以下哪项不是唐朝对外交流的成就?A. 丝绸之路的繁荣B. 玄奘西行取经C. 郑和下西洋D. 鉴真东渡日本6.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业的繁荣B. 手工业的兴盛C. 城市商业的兴起D. 封建制度的完善7. 元朝时期,实行了哪种制度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A. 郡县制B. 世袭制C. 行省制D. 分封制8.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主要针对哪个领域?A. 农业B. 商业C. 文化D. 军事9.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推行了哪些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世袭制C. 推恩令D. 行省制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废除了________制度。
1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13.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________的兴起,标志着城市经济的繁荣。
1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国________的强盛。
15.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实行了________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的意义及其影响。
17. 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林则徐离京赴粤禁烟,临行前毅然表示:“死生命也,成败天也。
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从中可以感受到林则徐( )A.两袖清风,一心为民B.祸福置外,一心为国C.忠于职守,扶危济贫D.刚正不阿,洁身自好2.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英进口货物税率变化情况统计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双方贸易的因素是( )A.协定关税B.开辟通商口岸C.官吏受贿D.鸦片走私贸易3.火烧圆明园可与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相比肩。
当时就有法国人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
这说明火烧圆明园( )A.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B.改变了中法外交关系的方向C.促使清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D.使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破坏4.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从空间上理解历史。
下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一国家侵占中国领土的情况(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5.“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这一土地纲领体现出其追求的是( )A.男女平等B.民主自由C.土地私有D.绝对平均6.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
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
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
这(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诬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7.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据此可知,他强调( )A.机器也可益于民生B.筹办洋务,学习西方技术C.大力发展军事工业D.创建海军,加强中国海防8.下面名为《为什么开不快》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晚清政府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活动及结局。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开国大典的表述错误的是()A.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B.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C.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D.54门礼炮齐鸣49响2.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
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A.学以致用B.知耻后勇C.居安思危D.奋发图强4.新中国成立时祖国大陆还没有解放的地区是()A.内蒙古B.新疆C.宁夏D.西藏5.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民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6.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这意味着中央人民政府()A.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成功B.摧毁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C.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D.完成了对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7.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抗美援朝的胜利8.国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
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9.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
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两汉时期?
- A. 商朝
- B. 汉朝
- C. 春秋战国
- D. 唐朝
答案:B
2. 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 A. 《左传》
- B. 《史记》
- C. 《资治通鉴》
- D. 《春秋》
答案:D
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 A. 血战到底
- B. 周文王的建立
- C. 叔父商纣的败亡
- D. 姬昌的上位
答案:C
4. 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主要属于:
- A. 欧式建筑
- B. 日式建筑
- C. 中式建筑
- D. 美国乡村风格
答案:C
二、填空题
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长安
2. 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中,诞生了一位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叫做:孔子孔子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949年
4. 五四运动发生的年份是:1919年1919年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阐述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
四、论述题
1. 论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的内容和答案。
请仔细阅读题目和答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如有疑问,请及时向老师或助教求助。
祝你考试顺利!。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A. 1839年B. 1840年C. 1841年D. 1842年。
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 打开中国市场B. 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C. 保护鸦片贸易D.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4.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最突出的影响是()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 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5.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放火烧毁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A. 英国和法国B. 美国和英国。
C. 法国和德国D. 英国和日本。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A. 100多万平方千米B. 150多万平方千米。
C. 200多万平方千米D. 250多万平方千米。
7.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 金田起义B. 永安建制。
8.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A. 天京事变B. 安庆陷落。
C. 天京陷落D. 洪秀全病逝。
9. 19世纪60 - 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A. 推翻清朝统治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实现富国强兵D. 传播西方思想文化。
10.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 轮船招商局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D. 湖北织布局。
11.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只重视军事工业,忽视民用工业。
B.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C. 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没有建立强大的海军。
12.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A. 1894年B. 1895年C. 1900年D. 1901年。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全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考题(带解答)第一单元考古与古代文明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B2. 下列哪个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日本- 答案:D3. 以下哪个发现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 A. 甲骨文- B. 陶器- C. 丝绸- D. 金字塔- 答案:A二、判断题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
- 答案:对2. 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 答案:对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度一、选择题1. 奴隶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废除了奴隶制度?-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D3. 奴隶主对奴隶的权力是无限制的。
- A. 对- B. 错- 答案:A二、判断题1. 奴隶主对奴隶可以随意虐待和杀害。
- 答案:对2. 奴隶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开始。
- 答案:错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春秋战国时期- D. 明朝- 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封建制度中的三公九卿?- A. 宰相- B. 大司徒- C. 太尉- D. 少师- 答案:D3.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A. 君权- B. 地主权- C. 士权- D. 百姓权- 答案:A二、判断题1. 封建制度时期,地主阶级享有最高地位。
- 答案:对2. 封建制度的废除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兴起。
- 答案:对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火药- B. 纸张-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答案:D2. 中国古代的火药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火炮- B. 烟花- C. 灯笼- D. 烧煤- 答案:B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者?- A. 赵括- B. 杨香吉- C. 蔡伦- D. 王鹏- 答案:C二、判断题1. 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
初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45 分)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 打开中国市场B. 割占中国领土C. 保护鸦片贸易D. 争取外交平等3. 《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A. 广州B. 厦门C. 福州D. 武汉4.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5.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是()A. 英法联军B. 八国联军C. 美俄联军D. 日军6. 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俄国7.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A. 林则徐B. 洪秀全C. 李鸿章D. 左宗棠8.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A. 金田起义B. 永安建制C. 定都天京D. 北伐和西征9.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A. 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C. 变法图强D. 三民主义10. 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A. 曾国藩B. 李鸿章C. 左宗棠D. 奕訢11.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A. 京师大学堂B. 京师同文馆C. 黄埔军校D. 清华大学12.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A. 黄海大东沟B. 威海卫C. 旅顺D. 平壤13.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A.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B.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 增辟通商口岸D.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4.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李鸿章15.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顽固派势力强大B. 光绪帝没有实权C. 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20 分)1. 鸦片战争爆发于______年。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辛亥革命(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谁?A. 李自成B. 洪秀全C. 孙中山D. 袁世凯(答案:B)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推翻清朝统治B. 学习西方技术,强化国家实力C. 建立民主共和国D. 抵抗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以下哪个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不包括以下哪位?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孙中山(答案:D)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清朝统治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戊戌变法C. 洋务运动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谁就任临时大总统?A. 孙中山B. 袁世凯C. 蔡元培D. 宋教仁(答案:A)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A. 《新青年》杂志B. 《申报》C. 《民报》D. 《万国公报》(答案:A)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A)。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全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A卷基础知识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在近代史上掠取我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7.发动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是()A.林则徐B.洪秀全C.石达开D.朱红灯8.太平天国的都城()A.北京B.天津C.天京D.应天9. 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A.英法联军B.洋枪队C.八国联军D.湘军10.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改订条约》D.中俄《北京条约》11. 率军收复新疆,巩固了西北边疆的清政府官员是()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曾国藩12. 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是()A.1871年 B.1876年C.1878年 D.1884年13.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威海卫战役B.马尾海战C.旅顺战役D.黄海战役16.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国人唾骂的清政府官员是()A.奕訢B. 李鸿章C. 左宗棠D.曾国藩17.以下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条约中,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八国之一的“奥国”是指()A.澳大利亚B.奥地利C.奥匈帝国D.奥斯曼帝国19.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0.哪一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____________逐步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一)
(内容:第1——5课)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①开辟国外的市场②倾销工业品③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④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半殖民地”的含义准确地说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国家大权完全落入外国人手中C一半地区是殖民地,另一半地区享有主权D国家主权大量沦丧,但政府仍掌握部分主权
3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是事件是()
A虎门销烟B《南京条约》签订C鸦片战争D辛亥革命
4火烧圆明园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世纪60—70年代,一直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我国新疆的是()
A英国、法国B美国、日本C英国、俄国D法国、德国
6甲午中日战争中,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B黄海战役C旅顺战役D威海卫战役
7《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唐末农民战争C义和团运动D明末农民战争
9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利是()
A开埠通商B割地C赔款D驻兵
10鸦片战争中,最早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B邓世昌C琦善D关天培
11现在去北京参观圆明园,只能看到大水法和远瀛观等残迹,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
A英国侵略者B法国侵略者C英法联国D八国联军
12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
①英国②法国③日本④俄国⑤德国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3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表现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14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15“这次鸦片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这次战争是指
1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16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7下列不平等条约,李鸿章参与签订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民族英雄()
A关天培B左宝贵C丁汝昌D邓世昌
19“义和团,起山东……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揭示出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政治腐败激起人民反抗B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C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D山东、直隶下层人民进行反清活动
20中国输掉了甲午中日战争,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B中国军队的装备远不及日本C大批爱国将士在战争之初即为国捐躯D日本的经济远较中国发达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材10分,共20分)
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700万两,……铺张扬历,备极一时之盛。
”
材料二: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几绩,割地求和。
”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甲午”是指哪一年?“孝钦皇太后”指谁?
⑵材料二中“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阅读材料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
请回答:
⑴瓦德西统帅的军队称为什么?
⑵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⑶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三、综合题(20分)
阅读材料: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⑵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
⑶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从中你爱到了什么教育?
⑷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