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评单位
- 格式:xls
- 大小:317.00 KB
- 文档页数:2934
环评、安评等各种评价部门一览表1、环境影响评价(环评)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前置条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负责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2、水影响评价(水评)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环境改变及其影响的评定。
在准确全面的工程分析和充分的水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建设项目给地表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计算、预测、分析和论证。
划分出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比较项目建设前后水体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得出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建设项目影响区域主要污染物的控制和防治对策。
按照市政府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的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价)报告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3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水影响评价审查”1项许可,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包括水资源论证(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三部分内容。
前置条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负责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设定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令第15号)第二条: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以下简称业主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十一条:业主单位在向计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对其取水许可(预)申请提出的书面审查意见,并附具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序号所在地单位名称资质证书编号改制完成时间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01号2011年年底前2 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发展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002号2011年年底前3 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03号2012年年底前4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004号2012年年底前5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005号2012年年底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环森保所Copyright @ 2004-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厢红旗Tel :(86);FAX :(86)Email6 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006号2012年年底前7 北京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11号2011年年底前8 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016号2011年年底前9 北京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017号2011年年底前10 北京清华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022号2012年年底前11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24号2011年年底前12 北京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026号2012年年底前13 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27号2012年年底前14 北京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028号2012年年底前15 北京北京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033号2012年年底前16 北京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038号2011年年底前17 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54号2012年年底前1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056号2012年年底前19 北京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057号2012年年底前20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005号2012年年底前21 北京北京一轻环境保护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007号2012年年底前22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008号2012年年底前23 北京北京市水文总站国环评证乙字第1010号2011年年底前24 北京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026号2012年年底前25 北京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028号2011年年底前26 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031号2011年年底前27 天津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101号2011年年底前28 天津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1102号2011年年底前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17号邮政编码:300191联系电话:传真:联系E-mail29 天津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103号2011年年底前30 天津南开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108号2012年年底前31 天津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102号2012年年底前32 天津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103号2011年年底前33 天津天津市预防医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104号2012年年底前34 天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106号2011年年底前35 天津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107号2012年年底前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承办单位: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信息中心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邮编:300191电话:(综合办)传真:所长、党委书记:高尚宾副所长:李玉浸副所长(副书记):牛力平副所长:唐世荣36 天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111号2012年年底前37 天津天津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112号2012年年底前38 河北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201号2012年年底前39 河北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203号2011年年底前40 河北石家庄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207号2011年年底前41 河北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01号2012年年底前42 河北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204号2012年年底前43 河北邯郸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06号2011年年底前44 河北承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208号2011年年底前45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209号2012年年底前46 河北河北省气象科及服务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210号2012年年底前47 河北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213号2012年年底前48 河北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14号2012年年底前49 河北河北科技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215号2012年年底前50 河北秦皇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16号2011年年底前51 河北张家口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17号2011年年底前52 河北沧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218号2011年年底前53 河北唐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19号2011年年底前54 河北衡水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20号2011年年底前55 河北廊坊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222号2011年年底前56 河北邢台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23号2011年年底前57 河北石家庄经济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225号2012年年底前58 河北保定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26号2011年年底前59 河北河北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227号2012年年底前60 河北泊头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28号2011年年底前61 河北任丘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234号2011年年底前62 河北河北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240号2012年年底前63 山西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301号2011年年底前64 山西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302号2012年年底前65 山西太原市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304号2011年年底前66 山西大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1号2011年年底前67 山西山西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302号2012年年底前68 山西山西省化工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303号2012年年底前69 山西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4号2012年年底前70 山西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305号2011年年底前71 山西山西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7号2012年年底前72 山西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2011年年底前73 山西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309号2012年年底前74 山西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10号2012年年底前75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313号2012年年底前76 山西吕梁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15号2011年年底前77 山西山西省运城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16号2011年年底前78 山西临汾市环境保护应用技术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17号2011年年底前79 山西晋中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18号2011年年底前80 山西阳泉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21号2011年年底前81 山西晋城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24号2011年年底前82 山西山西财经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326号2012年年底前83 山西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327号2012年年底前84 山西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国环评证乙字第1329号2011年年底前85 山西太原科技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332号2012年年底前86 山西朔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34号2011年年底前87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401号2011年年底前88 内蒙古乌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01号2011年年底前89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02号2011年年底前9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03号2011年年底前9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04号2011年年底前92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405号2011年年底前93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07号2011年年底前94 内蒙古通辽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08号2011年年底前95 内蒙古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409号2011年年底前96 内蒙古赤峰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411号2011年年底前97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12号2011年年底前98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地质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419号2012年年底前99 辽宁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501号2011年年底前100 辽宁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503号2011年年底前101 辽宁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504号2011年年底前102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505号2012年年底前103 辽宁大连机工机械环保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03号2012年年底前104 辽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04号2012年年底前105 辽宁丹东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05号2011年年底前106 辽宁沈阳化工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07号2012年年底前107 辽宁本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09号2011年年底前108 辽宁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10号2011年年底前109 辽宁辽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11号2011年年底前110 辽宁抚顺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12号2011年年底前111 辽宁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13号2012年年底前112 辽宁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16号2011年年底前113 辽宁阜新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17号2011年年底前114 辽宁铁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18号2011年年底前115 辽宁营口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19号2011年年底前116 辽宁锦州环境工程技术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520号2011年年底前117 辽宁鞍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21号2011年年底前118 辽宁盘锦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24号2011年年底前119 辽宁朝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25号2011年年底前120 辽宁葫芦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26号2011年年底前121 辽宁核工业二四○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528号2012年年底前122 辽宁东北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530号2012年年底前123 辽宁大连海事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531号2012年年底前124 辽宁辽宁科技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533号2012年年底前125 辽宁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534号2012年年底前126 吉林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604号2011年年底前127 吉林吉林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607号2012年年底前128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610号2012年年底前129 吉林长春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601号2011年年底前130 吉林吉林化工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605号2012年年底前131 吉林吉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606号2011年年底前132 吉林吉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607号2012年年底前133 吉林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609号2012年年底前134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611号2011年年底前135 吉林吉林省冶金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617号2012年年底前136 吉林白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621号2011年年底前137 吉林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627号2011年年底前138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702号2012年年底前139 黑龙江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703号2011年年底前140 黑龙江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705号2012年年底前141 黑龙江七台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01号2011年年底前142 黑龙江大庆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02号2011年年底前143 黑龙江双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03号2011年年底前144 黑龙江伊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04号2011年年底前145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705号2012年年底前146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06号2011年年底前147 黑龙江牡丹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07号2011年年底前148 黑龙江鸡西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08号2011年年底前149 黑龙江佳木斯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709号2011年年底前150 黑龙江哈尔滨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710号2011年年底前151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711号2012年年底前152 黑龙江绥化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13号2011年年底前153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714号2012年年底前154 黑龙江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715号2012年年底前155 黑龙江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716号2012年年底前156 黑龙江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717号2011年年底前157 黑龙江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718号2012年年底前158 黑龙江鹤岗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720号2011年年底前159 上海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801号2011年年底前160 上海东华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804号2012年年底前161 上海同济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2012年年底前162 上海上海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801号2012年年底前163 上海上海市气候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803号2012年年底前164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807号2012年年底前165 上海上海港港政管理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811号2011年年底前16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813号2012年年底前167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817号2012年年底前168 上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820号2012年年底前169 上海复旦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824号2012年年底前170 江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901号2011年年底前171 江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2011年年底前172 江苏苏州科技学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903号2012年年底前173 江苏南京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906号2012年年底前174 江苏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907号2011年年底前175 江苏河海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1909号2012年年底前176 江苏无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2号2011年年底前177 江苏扬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3号2011年年底前178 江苏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4号2011年年底前179 江苏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5号2011年年底前180 江苏南通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6号2011年年底前181 江苏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7号2011年年底前182 江苏泰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8号2011年年底前183 江苏盐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09号2011年年底前184 江苏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10号2011年年底前185 江苏淮安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11号2011年年底前186 江苏镇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13号2011年年底前187 江苏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国环评证乙字第1917号2011年年底前188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920号2012年年底前189 江苏张家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21号2011年年底前190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22号2011年年底前191 江苏江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23号2011年年底前192 江苏盐城市盐都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28号2011年年底前193 江苏常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30号2011年年底前194 江苏昆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31号2011年年底前195 江苏海门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33号2011年年底前196 江苏启东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34号2011年年底前197 江苏泰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36号2011年年底前198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42号2011年年底前199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环保技术开发服务部国环评证乙字第1944号2011年年底前200 江苏兴化市环境工程技术服务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45号2011年年底前201 江苏通州市环境科学技术指导站国环评证乙字第1949号2011年年底前202 江苏射阳县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50号2011年年底前203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53号2011年年底前204 江苏江苏工业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954号2012年年底前205 江苏南京工业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1955号2012年年底前206 江苏东海县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60号2011年年底前207 江苏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966号2012年年底前208 江苏盐城工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974号2012年年底前209 江苏滨海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975号2011年年底前210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1979号2012年年底前211 江苏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981号2012年年底前212 浙江浙江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2012年年底前213 浙江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2011年年底前214 浙江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004号2011年年底前215 浙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2005号2011年年底前216 浙江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007号2012年年底前217 浙江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02号2011年年底前218 浙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003号2011年年底前219 浙江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04号2011年年底前220 浙江浙江工业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006号2012年年底前221 浙江衢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013号2011年年底前222 浙江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14号2011年年底前223 浙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2012年年底前224 浙江舟山市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17号2011年年底前225 浙江金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18号2011年年底前226 浙江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023号2011年年底前227 浙江丽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029号2011年年底前228 浙江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32号2011年年底前229 浙江宁波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038号2012年年底前230 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042号2011年年底前231 浙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045号2012年年底前232 安徽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102号2011年年底前233 安徽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国环评证甲字第2103号2012年年底前234 安徽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104号2011年年底前235 安徽马鞍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01号2011年年底前236 安徽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04号2011年年底前237 安徽安庆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05号2011年年底前238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106号2012年年底前239 安徽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108号2012年年底前240 安徽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09号2012年年底前241 安徽芜湖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13号2011年年底前242 安徽淮北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16号2011年年底前243 安徽淮南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17号2011年年底前244 安徽铜陵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18号2011年年底前245 安徽阜阳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19号2011年年底前246 安徽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20号2011年年底前247 安徽黄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21号2011年年底前248 安徽安徽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国环评证乙字第2122号2011年年底前249 安徽滁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23号2011年年底前250 安徽宣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125号2011年年底前251 福建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201号2011年年底前252 福建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202号2011年年底前253 福建厦门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203号2012年年底前254 福建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204号2011年年底前255 福建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205号2011年年底前256 福建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206号2011年年底前257 福建华侨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201号2012年年底前258 福建泉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02号2011年年底前259 福建莆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03号2011年年底前260 福建福州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205号2012年年底前261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206号2012年年底前262 福建三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07号2011年年底前263 福建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08号2012年年底前264 福建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209号2011年年底前265 福建宁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10号2011年年底前266 福建福建省龙岩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11号2011年年底前267 福建福建省冶金工业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12号2012年年底前268 福建南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14号2011年年底前269 福建福建省华厦建筑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215号2012年年底前270 福建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17号2011年年底前271 福建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国环评证乙字第2219号2011年年底前272 福建邵武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31号2011年年底前273 福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233号2012年年底前274 江西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2302号2012年年底前275 江西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303号2011年年底前276 江西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01号2011年年底前277 江西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302号2011年年底前278 江西南昌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303号2012年年底前279 江西南昌航空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305号2012年年底前280 江西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2306号2012年年底前281 江西萍乡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07号2011年年底前282 江西景德镇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08号2011年年底前283 江西新余市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309号2011年年底前284 江西赣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10号2011年年底前285 江西上饶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11号2011年年底前286 江西吉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12号2011年年底前287 江西抚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13号2011年年底前288 江西江西省宜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14号2011年年底前289 江西鹰潭市环境保护科研设计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15号2011年年底前290 江西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316号2012年年底前291 江西江西省科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317号2012年年底前292 江西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318号2012年年底前293 江西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国环评证乙字第2319号2011年年底前294 江西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测试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2320号2012年年底前295 江西江西农业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321号2012年年底前296 山东山东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401号2012年年底前297 山东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402号2011年年底前298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2404号2012年年底前299 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环评证甲字第2406号2012年年底前300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402号2012年年底前301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403号2012年年底前302 山东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404号2012年年底前303 山东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国环评证乙字第2406号2012年年底前304 山东山东省科学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408号2012年年底前305 山东滨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09号2011年年底前306 山东日照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10号2011年年底前307 山东东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11号2011年年底前308 山东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12号2011年年底前309 山东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2414号2011年年底前310 山东青岛理工大学国环评证乙字第2415号2012年年底前311 山东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17号2011年年底前312 山东胜利油田安全环保研究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2418号2012年年底前313 山东烟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19号2011年年底前314 山东淄博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20号2011年年底前315 山东德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2422号2011年年底前。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2年前三季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2.12.27•【字号】渝环[2012]451号•【施行日期】2012.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2年前三季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的通报(渝环〔2012〕451号)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北部新区、两江新区分局,各备案材料编制单位: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标准样式及设计备案编制规定(试行)的通知》(渝环〔2010〕141号)和《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文件技术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三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技术评估相关文件的通知》(渝环评估发〔2011〕3号)的有关规定,现将2012年一、二、三季度在我局备案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2012年1-9月,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32家备案材料编制单位编制的91份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进行了技术评估,其中,合格材料73份,合格率80.2%;不合格材料18份,不合格率19.8%,总体质量不容乐观(详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备案材料情况18份不合格备案材料(详见附表2)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类:1.备案材料编制单位照搬环评报告的内容,设计处理工艺、设计方案等不能满足环评批复要求或达不到初步设计深度要求;2.污染治理工艺及风险防范措施设计论证不充分,环境保护投资概算不能满足要求;3.设计图纸不符合规范要求或缺少相关设计图说。
三、相关要求请被通报的备案材料编制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查找备案材料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于2013年1月15日前向我局建管处递交书面整改材料。
附件:1.2011年一、二、三季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技术评估结果统计表2.2012年一、二、三季度评估不合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备案材料明细表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12月27日附件1备注: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钢铁集团三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一个项目。
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关的环保部复函汇总(1998-2012年)河北省众联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三月目录1、关于含重金属废气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1)2、关于含重金属废气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1)3、关于废止《关于〈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生效前已在国内生产使用的化学物质列入〈已在中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名单〉程序的通知》的通知 (1)4、关于确定矿井水进水本底值有关问题的复函 (2)5、关于租赁经营企业厂界适用标准的复函 (2)6、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 (2)7、关于合成氨及尿素项目环评审批有关问题的复函 (3)8、关于明确养殖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复函 (4)9、关于向公共污水处理系统排放废水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4)10、关于实施《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复函 (5)11、关于钢压延加工及铁合金等项目环评审批有关问题的复函 (5)12、关于福建省安溪闽华电池有限公司是否需要进行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意见的复函 (6)13、关于外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 (6)14、关于水泥粉磨站项目环评审批有关问题的复函 (7)15、关于含喷绘的广告制作项目是否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请示的复函716、关于暂停安徽省安庆市涉重金属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通知 (7)17、关于地表水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问题的复函 (8)18、关于执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有关事项的复函 (8)19、关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大肠菌群排污收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8)20、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8)21、关于机动车维修企业产生的废弃机油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复函. 922、关于居民楼内生活服务设备产生噪声适用环境保护标准问题的复函 (9)23、关于确定教堂等宗教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复函 (9)24、关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直接排放污水征收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10)25、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U类第15项规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10)26、关于污(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特性鉴别有关意见的函 (10)27、关于生活垃圾填埋气体发电机组烟气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11)28、关于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11)29、关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有关意见的复函 (12)30、关于废弃钻井液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 (12)31、关于未批先建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适用问题的复函 (13)32、关于居民楼内设备产生噪声适用环境保护标准问题的复函 (13)33、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确定防护距离标准问题的复函 (13)34、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条有关问题的复函 (14)35、关于实施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问题的函 (14)36、关于焦炭生产企业环境监管及排污收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14)37、关于企业排放环境噪声监管问题的复函 (15)38、关于公众申请公开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有关问题的复函 (15)39、关于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监测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16)40、关于不同容量锅炉共用烟囱排放大气污染物适用排放标准问题的复函 (16)41、关于危险废物跨地级以上市转移行政许可有关问题的复函 (16)42、关于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问题的复函 (17)43、关于禁止使用氯氟烃(CFCs)物质作为发泡剂的公告 (17)44、关于烟厂原烟储存仓库磷化氢无组织排放适用标准的复函 (18)45、关于饲料级磷酸氢钙生产企业废水排放执行标准的复函 (18)46、关于居民楼内设备产生噪声适用环境保护标准问题的复函 (18)47、关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水执行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19)48、关于餐饮行业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脂是否属于生活垃圾的复函 (19)49、关于内燃式瓦斯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请示的复函 (19)50、关于火电厂实施烟气脱硫后执行标准的复函 (20)51、关于废纸和废塑料适用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问题的复函 (20)52、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复函 (20)53、关于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 (21)54、关于严格控制新(扩)建项目使用四氯化碳的补充通知 (21)55、关于饮食业单位排气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 (22)56、关于柴油发电机排气执行标准的复函 (22)57、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排放标准问题的复函 (22)58、关于油田回注采油废水和油田废弃钻井液适用标准的复函 (23)59、关于机场周围区域噪声环境标准有关条目解释的复函 (23)60、关于亚铁氰化钠生产企业排放废水执行标准的复函 (23)61、关于纳管排污单位氨氮执行标准的复函 (24)62、关于企业污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24)6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工作范围有关问题的复函 (24)64、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采用标准问题的复函 (25)65、关于高压送变电设施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的复函 (25)66、关于限制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夜间工作时间的复函 (26)67、关于铁路振动测量方法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 (26)68、关于民用空调扰民噪声测试方法和标准适用问题的复函 (26)69、关于电磁辐射标准适用问题请示的复函 (27)70、关于新扩改建中央空调器项目使用R-22作为工作介质有关问题的复函 (27)71、关于废铜渣、氧化锌灰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复函 (27)72、关于胶带生产醋酸乙酯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28)73、关于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问题的复函 (28)74、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28)75、关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铜浓度限值问题的复函 (29)76、关于公众意见可否作为否决建设项目的理由其法律适用问题的复函 (29)77、关于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 (30)78、关于经固化处理的含铬污泥是否属危险废物有关问题的复函 (30)79、关于火电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的复函 (30)80、关于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适用问题的复函 (31)81、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1)82、关于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1)83、关于风力发电机噪声监测执行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2)84、关于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2)85、关于青岛德固萨化学有限公司锅炉排放污染物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 (32)86、关于医药原料药生产废水BOD5执行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2)87、关于环氧树脂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3)88、关于“废油”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复函 (33)89、关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中背景噪声有关问题的复函 (33)90、关于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4)91、关于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总磷标准问题的复函 (34)92、关于《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4)93、关于执行氯化物污水排放标准问题的复函 (34)94、关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问题的复函 (35)95、关于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标准适用问题的复函 (35)96、关于公路建设适用环境噪声标准问题的复函 (35)97、关于向污水处理厂排放废水执行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6)98、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6)99、关于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广东) (36)100、关于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37)101、关于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问题的复函 (37)102、关于执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8)103、关于石油开采行业回灌污水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 (38)104、关于饮食服务业排放废水中,大肠杆菌、细菌总数两项指标应执行标准的复函 (38)105、关于排入不同类别海域的污水执行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39)106、关于拆迁活动是否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的复函 (39)107、关于公民租赁住宅楼开办个体餐馆应当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复函 (39)108、关于执行《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有关事项的复函 (40)109、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废气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 (40)110、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40)111、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有关问题的复函 (41)1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高压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适用标准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42)1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公众意见法律适用问题的复函 (42)114、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关于企业登记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前置性审批范围和依据的复函 (43)115、关于皮革项目环评审批问题的复函 (45)116、关于涉及金属熔融工艺项目环评审批权限等问题的复函 (45)1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企业工商变更登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问题的复函 (46)11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网箱养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的复函 (47)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关的环保部复函汇总(1998-2012)1、关于含重金属废气排放执行标准问题的复函环函[2012]9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你厅《关于含重金属废气排放执行标准的请示》(鲁环评函[2011]247号)收悉。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201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201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2〕3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河南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行动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2〕11号)精神,现就做好2012年我省重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重点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意义重点项目建设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引领、带动、突破、示范、支撑和统筹作用。
做好重点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环境容量高效利用;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
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务必高度重视重点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明确责任,强化内部各分管业务部门的分工协调和密切配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实行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全省重点项目按照项目性质分A、B两类。
(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升级具有全局意义、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重大项目,跨区域重大线形项目,中央和省财政直接投资融资的项目为A类项目,这类项目由省政府审定后公布实施,项目的环评审批等工作由省环保厅负责协调和调度,实行动态管理。
(二)其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B类项目,由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负责选定,项目的环评审批等工作由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为主负责协调和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省环保厅汇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名称:年产7000吨生态益生菌项目建设单位(盖章):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环保有限公司Xx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编制日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二)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本项目租用宁波腾云时装有限公司位于象山滨海工业园沿区路一号东北角的现有厂房底层,详见附图宁波腾云时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针织品、服装、服装辅料制造、加工。
项目平面布置图本项目用地呈矩形,出入口位于南侧,靠近东侧一端为办公综合楼,具体布置详见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三)本项目租用宁波腾云时装有限公司位于象山滨海工业园沿区路一号东北角的现有厂房,周围环境如下:东侧为空地;南侧为腾云时装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西侧为瑞翔制造厂厂房;北侧隔金兴河为金兴公路,具体情况见附图o项目周围环境概况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象山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度,象山县环境保护局),2012年度象山县城区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点监测结果如下表lo3监测结果评价:SO2:季平均值范围为0.01〜0.023mg/m3,年平均值为O.OIGmg/n?,年平均值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NO2:季平均值范围为0.009〜0.034mg/m3,年平均值为0.023mg/m3, 年均值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PM10:季平均值范围为0.026〜0.058mg/m3,年平均值为0.054mg/m3, 最大值为0.162mg/m3,略有超标,主要原因为施工场地扬尘。
综上所述,SO2、NO?监测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PMio监测指标略有超标,主要原因为施工场地扬尘。
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生活污水进入厂内化粪池,经化粪池简易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截流后进入象山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西大河水域,西大河属于象山农业及工业用水区,目标水质HI类。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10.22•【字号】苏环规[2012]4号•【施行日期】2012.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各市、县(市、区)环保局、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着力维护公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环保公众参与工作的重要性。
自《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实施以来,我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总体规范,执行情况较好,对严格环境准入、促进转型升级、加强社会监督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同时,在环评公众参与中还存在着调查对象代表性不强、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及公众意见采纳不全面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各级环保部门和环评机构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公众参与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序规范引导公众参与意见表达,认真采纳吸收公众参与合理诉求,依法合规发挥公众参与监督作用。
二、明确环保公众参与的工作范围。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要求,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或者因发生重大变更需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或者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五年后方决定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应严格开展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需要开展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从其相关规定。
严格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要求,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
环评、安评等各种评价部门一览表1、环境影响评价(环评)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前置条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负责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2、水影响评价(水评)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环境改变及其影响的评定.在准确全面的工程分析和充分的水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建设项目给地表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计算、预测、分析和论证。
划分出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比较项目建设前后水体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得出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建设项目影响区域主要污染物的控制和防治对策.按照市政府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的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价)报告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3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水影响评价审查”1项许可,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包括水资源论证(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三部分内容。
前置条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负责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设定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令第15号)第二条: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以下简称业主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十一条:业主单位在向计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对其取水许可(预)申请提出的书面审查意见,并附具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