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4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55.16 KB
- 文档页数:8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B.自然 C.人D.政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人文思想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古代希腊、罗马。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还是古罗马的法律以及哲人们以“人”为中心来解读世界的智慧,都给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财富。
2.关注三方面考点(1)古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民主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民主局限:有限民主、直接民主、泛滥民主。
(2)古罗马: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两大影响因素:平民的斗争、帝国的扩张。
(3)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发展是一个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的过程,古希腊智者学派以“人”的眼光考察一切,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重视理性、强调知识作用,使人文精神得到升华。
排查纠错1.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2.小国寡民是希腊城邦的主要特点,其政体类型主要有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等。
(√)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4.陶片放逐法的实质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5.雅典民主制度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6.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广大平民的民主政治。
(×)点拨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层的民主。
7.雅典民主仅仅是对成年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如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8.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欧洲近代三场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_______2、人文主义最早起源于雅典,(原因: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发展,人的地位提高)3、智者学派代表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4、大哲学家:(1 )苏格拉底:提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知德合一”观点,他使得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 的学问。
( 2 )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学说。
( 3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
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___ b5E2RGbCAP5、文艺复兴(14世纪—16世纪)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性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心是在意大利。
p1EanqFDPw6、文艺复兴的成就:①“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画圣)DXDiTa9E3d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6世纪)导火线是教会出售赎罪券,解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马丁•路德发表“九_ 十五条论纲”。
他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核心);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圣经》和国家权利高于教皇和教会。
RTCrpUDGiT8、主要的新教有: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_____9、启蒙运动(17世纪—18世纪)核心是“理性”。
中心是在法国 _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有:①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代表作是《路易十四时代》,主张君主立宪______________ 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天主教会;天赋人权。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其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专题四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罗马【阶段特征】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政治: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古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蕴含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经济: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对外关系:对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达。
【具体史实】 1.古代希腊Ⅰ.民主形成的条件:1、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2、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3、高素质的希腊公民Ⅱ.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⒈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①经济上,梭伦颁布“解负令”,使那些因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并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②政治上,他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⒉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⒊伯里克利执政时代: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Ⅲ.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在: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④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Ⅳ.雅典民主制的原则: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解析版)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神和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6.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知识修养。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同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异对道德的认识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民主政治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历史地位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1.思想内容上:否定神的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颂扬人的力量;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追求现世的享乐;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2.思维方式上: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发展文化教育,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造福人类。
文艺复兴的双重影响(1)积极影响专题1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①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人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④文艺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⑤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第4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2017广东惠州高三模拟)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
他们对神的祭祀仪式非常简朴,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
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 )A.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C.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D.促使了基督教的产生2.(2018广西来宾、河池高三二模)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B.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3.(2018山西、内蒙古六校高三联考)西方著作《泰阿泰德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这体现的是( )A.美德即知识B.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生而平等D.天赋人权4.(2017课标Ⅰ)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5.(2016课标Ⅲ)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6.(2018辽宁大连高三二模)下表是1277年巴黎主教坦皮尔从当时巴黎大学流行的各种观点中收集到的被宣布为异端的一些内容。
据此可知,当时的巴黎大学( )A.打破了基督教会的垄断B.人文精神比较流行C.缺少理性、科学的态度D.各种学术得到发展7.(2018山东烟台高三二模)彼得·盖伊在《启蒙时代》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未与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D.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8.(2017课标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9.(2017湖北武汉高三调研)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
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洞穴之喻示意图A.理性高于感觉B.关注人的世界C.认识源于感觉D.美德即知识10.(2017山东日照模拟)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
”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11.(2018山西榆社中学高三模拟)14—16世纪,罗马经历了40余位教皇,教皇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学进行华丽的包装,还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
这些措施( )A.说明人文思想和教会冲突激烈B.侧面反映了宗教世俗化的倾向C.表明人文主义发展归功于教会D.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公开挑战12.(2018福建漳州高三三调)1415年,胡斯因反对天主教会拥有地产、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而被处以火刑;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同样的质疑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
这表明( )A.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先决条件B.英雄人物的出现决定历史进程C.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D.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13.(2018山东菏泽一模)在苏格拉底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劝他逃离监狱。
苏格拉底回应说:“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
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
”这表明苏格拉底认可( )A.人必须听从自己的感觉B.培育雅典公民独立人格C.理性是真理的最后裁决D.城邦充斥着“强权”公理14.(2018河北保定高三二模)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
该历史现象(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15.(2017福建宁德高三模拟)法国思想家博丹提出国家主权理论,认为国家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具有不可转让性和永久性,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国家应按法律来治理。
在当时,该理论( )A.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具有反对教权的现实意义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D.标志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16.(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测试)伏尔泰指出,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革社会。
发扬理性,就是推动历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碍进步。
据此可知,伏尔泰( )A.主张人的解放B.强调社会改造C.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愚昧迷信17.(2018河北邯郸一模)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
”卢梭意在强调( )A.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B.公民应将公意作为行事准则C.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自我的途径D.个人利益应以集体利益为重18.(2017山东潍坊调研)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材料(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19.(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
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20.(2018湖南永州高三三模)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一致认同答案精解精析1.A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表明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A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辩论、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出现了专门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即产生了智者运动,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所以说雅典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A项正确;B项不是题干主旨;C项中“城邦经济”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没有阐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排除D项。
3.B 本题主要考查“人是万物的尺度”。
材料信息反映了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故选B项。
材料强调了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强调人的美德,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D两项。
4.B 从材料信息可知,希腊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还争权夺利,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的重视,蕴含着朴素的人文思想,说明在古代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故选B项。
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强烈,故A项错误;当时,理性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故D项错误。
5.D 从材料中的台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判断该剧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正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故应选D项。
A、B两项皆不符合古希腊的社会现实;C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
6.B 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
从材料中的“节欲本身不是美德”“基督教的法规,就像别的宗教一样,有传说的成分和谬误之处”“幸福属于现世,而不属于来世”可知,这些主张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和要求摆脱基督教的束缚,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带有科学、理性的色彩,B项正确,C项错误;1277年仍处于中世纪,还没有打破基督教的垄断,A项错误;D项所述材料未体现。
7.A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
材料中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表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利用宗教题材来宣扬人文精神,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D项错误。
8.C 本题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国民公会由人民的代表组成,既代表人民又受人民监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和法律至上理念,A、B、D三项错误。
9.A 洞穴之喻是设想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而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才知道自己在洞穴里面看到的是不真实的事物。
洞穴中的世界对应感觉世界,是虚幻的;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对应理性世界,是真实的。
由此说明理性高于感觉,故A项正确。
10.D 苏格拉底认为国家“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现了苏格拉底的爱国情怀,他认为应关注国家的弊端,希望通过自己的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故D项正确。